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匪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航艹鲆窖Ъ一⒅埂煌ā

1993年,华佗墓被许昌县民众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玄墓

位於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後店村西,又称郑公墓。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命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行至今河北大名东病故。初葬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後因墓坏,归葬故里。原封土高6米,1993年为砌护墙。

郑公祠始建於唐贞观年间,有通德门、享殿、配殿等,规模颇大。後几经毁坏倒塌,历代多次重修重建。建国後,於1987年重修,1993年修缮,筑院墙环绕。院内有祠堂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砖石架构。从地面到祠宇门口筑有台阶,内有泥塑坐像。龕门上方横批为“海岱宗师”,左右楹联为“含海岱之纯异,体大雅之洪则”。祠东南有亭,内立1987年修缮郑公祠碑。祠前石碑两座,东边一座是金承安五年重修郑公祠碑,额头篆刻“大金重修郑公祠记”,记述郑康成简历及其功绩;西边一座是清乾隆六十年(西元1795年)重修郑公祠碑。

孔融墓

位於山东省淄博市永流乡范家村东。墓高12米,南北长13米,东西长18米。

祢衡墓

位於武汉市汉阳鹦鹉湖湖心岛上。祢衡死後,黄祖懊悔,用浓礼将其礼葬於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後人遂称其洲为鹦鹉洲,後原洲沈没,真墓不存(据《清一统志》载∶“湖北武昌府,鹦鹉洲在江夏县西南二里,祢衡墓晨鹦鹉洲,今沦於江。”),光绪20年(1900年)於今鹦鹉洲重修祢衡墓,为石建,呈方形,立“汉处士祢衡墓”碑。可惜遭破坏,仅存墓碑。今湖心岛上墓为新建。

刘表墓

位於湖北省襄樊市东,资料不详。

黄祖墓

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联盟村,有一古墓,碑刻“江夏黄祖之墓”。黄祖系东汉末年江夏太守,击鼓骂曹操的弥衡就被黄祖所杀。

袁术墓

位於安徽省长丰县公镇西南3公里处。孤堆回族乡蔡圩村阎家小集,有个袁氏孤堆,相传为三国时期的袁术墓。已被考古学家证实。

袁绍墓

位於邯郸市郊外沧县前高龙华村,资料不详。

颜良墓

位於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资料不详。

文丑墓

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箕山余脉过蓝河是三峰山的西峰。西峰西南有寨子贾村。村南有文丑冢,村东有文丑庙,村北有兴国寺。

鸿畅乡东南寨子贾,地处磨石山与西峰山之间。村南有文丑墓,为一硕大之土冢,村东头有文丑庙,仅有瓦房两间,碑亭一座。近年来,村舍扩建,庙房已圈至村内,内设村办面粉厂。村东有大坡,号称“白马坡”。传说为东汉末年关羽大战文丑处。文丑後裔在此筑寨定居,村名文家寨。地处两岗之间洼地,聚落东西长,不规划,面积0。21平方公里,有南北街与东西街巷相通,布局疏散。明朝末年,文姓式微。贾姓从郏县贾楼迁来多户,村名易称寨子贾。

村民反映,文丑冢十分高硕,文丑庙也很灵验。民国18年夏季,霪雨连绵,山洪爆发,洪水骤至,村寨被湮。村民都跑到文丑冢上去避水,可知文丑冢形体之高硕。民国14年4月,匪首魏国柱率众千余人,连陷坡街、鸿畅等寨。寨子贾的寨首梦见文丑向其警告。翌日寨首领众在寨上安好“榆木喷”(即大铁炮),向北试射,不响,向西南试射,连响两发。谁知土匪正从西南向寨扑来,这两炮正好落在匪队之前。土匪见寨内早有准备,知不可攻,便向西退去。寨子贾得免於难。

刘璋墓

刘璋到公安後,曾出任过县令一类官职,但最後隐居到离公安县城(现南平镇)西25公里处的古堤。古堤现属公安县章庄铺镇指南村,在207国道2181公里处北侧。该地一脉青山,两涧溪水,曾是山青水秀鱼米之地。据当地百姓口口相传∶刘璋隐居此地後,改姓为陈,以农耕为生,後病死於此,其墓就葬於家後。刘璋死後,恢复刘姓,归葬时,置有双碑,一铜一石.石碑立於土墓之外,铜碑埋於墓内,石碑刻有刘璋封号及字名,铜碑内容不详。

现下公安县章庄铺镇,有刘璋的後裔。他们仍沿袭刘璋隐居之俗,生为陈姓,死後恢复刘姓.所谓“生陈死刘”。刘璋後人曾在刘璋墓附近建庙祭祀,庙前有一匾额,刻有道劲有力的四个大字“生陈死刘”,庙内有刘璋的木刻雕像。可惜的是,庙在解放後被毁,其墓在1958年大炼人骨肥时被挖。但其墓中的铜碑未见,石碑现已不知去向。

张任墓

位於四川省德阳县北外桅杆村,资料不详。

马腾墓

位於许昌县北10公里的苏桥乡冢许村。占地半亩,冢高两丈余,数株翠柏环生其上。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灵帝末年,边民叛乱,州郡招兵镇压,马腾应募从军,因战功累累迁为征西将军。汉献帝都许後,他接受曹操的绥抚,为保卫关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召入京师,封为卫尉。其子马超,辗转入蜀归顺刘备,被封为“五虎上将”,马腾及其家属因受到株连被杀,葬於石梁河畔。

张燕墓

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鹊山下的吴村

张燕被东汉召降後,封为中郎将。死後,葬於鹊山下的吴村,《顺德府志》和《内邱县志》对张燕墓均有记载∶“张燕墓,在吴村西,俗称面台”。墓前有四尊石雕神兽(俗称四不象)。後经战乱,现下两尊收藏於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一尊收藏於法兰西巴黎吉米特博物馆。一尊被当地人藏於地下;战乱时军阀多次挖掘均没找到。1999年在搬迁十方村过程中,挖到这个稀世珍宝。内邱县民众政府将这座国宝,移到扁鹊庙内供游人览望,并作为镇庙之宝。

韩玄墓

位於湖南省长沙市城南学府坪的现长郡中学内运动场,墓前有“汉太守韩玄之墓”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汪应铨《韩玄墓记》载;玄“威信智略,足以服人”,“宽浓爱人,玄与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谓知顺逆之理,有安全之德。”对韩玄评价甚高,似在为其正名。

蔡邕墓

位於河南禹州,箕山入禹境之第一峰为逍遥岭,其阴有汉中郎将蔡邕墓。岭上有摩崖石碑一通,上刻汉隶体字,字大二寸,为蔡邕亲书。此碑曾坠入河,现为白沙杨氏获之。

蔡邕,东汉书法家,以隶书著称。架构严整,体法多变,长於碑记。熹平四年(175),灵帝诏邕写六经文字,部分由邕书丹於石,立太学门外,曰石经。董卓当权时,任邕为左中郎将。卓被诛後,邕为王允所捕,死葬於此。其东为白沙镇,其北为白沙水库,湖光潋灩,景色一新,为旅游胜地。

蔡文姬墓

位於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墓封土高约7米,林木葱郁。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於匈奴达12年。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赎回。卒後葬此。蔡王庄村就是守墓人一代代繁衍生息而成为村庄的。1991年建立蔡文姬纪念馆,馆内陈列著蔡文姬所著《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及《後汉书》中的《董祀传》等。

蜀汉

刘备墓

史称“惠陵”,位於成武侯祠内。陵墓占地2000平方米,封土高12米,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陵前有“汉昭烈皇帝之陵”碑,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史载,刘备於223年4月病逝於白帝城後,运回成都安葬;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後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现有匾“汉昭烈陵”“千秋凛然‘对联∶“一杯土尚巍然,向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鳞古道令人想汉代宫仪”。

武侯墓

位於勉县在定军山西北脚下。墓地320亩,林木荫翳,古柏参天。墓高5米,方圆60米,四周遭砌以八卦形花墙。墓前竖碑一块,上刻“诸葛亮武侯之墓”,墓後有“护墓双桂”,高达19米,胸围1米左右,树冠如盖,浓荫蔽冢,清雅宜人。每年清明前後,有一年一度之庙会。数以千计的游客,踏青瞻谒武侯墓,盛况空前。初建於西元234年,陵园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陵园占地24万平方米,墓区古建筑有四合院,房舍40余间,大殿神龕上有诸葛亮泥塑彩饰坐像一尊,手持羽戾,神态自若。两旁书僮像侍立,龕下两旁是关兴、张苞塑像。东厢房辟为历史文物陈列室;西厢房展示诸葛亮生平事迹。大殿院中有碑石20余块。大殿献殿悬有匾额,均系後代名人赞颂之词,如“汉代元勋”、“懦夫将後”;对联如“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武侯墓在大殿一,墓高6米,周长60米,青砖围砌。墓呈南北向,取义北顾中顾,南立蜀汉。墓後有古桂两株,高硕遮荫,人称“护墓双桂”。墓前碑亭竖一石碑∶“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双桂之後有诸葛亮“寝宫”3间。陵园建筑古朴,松柏常青,十分幽静。

庞统祠墓

位於老陕路旁,距德阳仅15公里左右,祠墓为建安十九年(西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後,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墓基方圆10米,高4米多,由条石砌成圆形。祠三进四合布局,石木架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浓、肃穆庄重。依次排列著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

徐庶墓

位於河南许昌县,资料不详。

马良墓

位於湖北省宜城市上大堰镇,系衣冠冢。真墓位於山东省淄博市永流乡永流村西北,墓高17米,东西80米,南北32米,储存一般。

关林

关林,又称关帝冢,位於洛阳县城南7。5公里。关帝即关羽,是蜀国大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蜀争夺荆州,关羽在湖北当阳为吴军俘杀。吴国把守关口羽的首级送到洛阳,企图嫁祸於曹操,曹操却以王侯礼葬关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