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匪帅-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火之后,很多人出来救火,城外的喊杀声开始传来。不管是效忠谁的,城内的奸细都一起大声地叫喊着:“城破了!乱兵进城了!大家快跑啊!”在一次又一次地煽动中,开封城内原本那些在救火的百姓都相信了城破的消息,都很害怕,一大群人就这样在有心人的组织下,带上值钱的东西开始向南面与西面城门跑去,因为最先出现的响动是在北面与东面。

开封城就这样被攻破了,城内一片混乱,一开始又错误的将兵力集中到了北门与东门这两处疑兵的所在,等到逃难的百姓开始冲击西门与南门的时候,城外的两股军队也开始了对开封城的猛攻。数千难民成为攻城部队最好的助力,城内的军队无法即时支援危机的城门,等到组织起来援军赶到的时候,城门已经被攻破了,城内守军回天乏术。

王千军接到开封城陷落的消息后,笑了。因为除了开封城陷落的消息外,还有赵士梁、曾国栋两人互相上朝廷上折子,指责对方狼子野心,谋夺开封城不成,就下令军队强攻开封城,结果造成开封城内生灵涂炭,众多无辜百姓死伤,都要求朝廷治罪对方。

王千军实在觉得好笑,在笑赵士梁、曾国栋两人,也在笑自己。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种人,一样的货色而已。开封城是被攻破了,可摆在赵士梁、曾国栋两人面前的还有两个问题:一个小问题是,开封府知府**了,在城破后举家**,没有给两人活捉的机会,两人手上也就没有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证人;另外一个则是大问题,开封城是西门与南门在相差不多的时间内被攻破,接着两方的大军快速地进入开封城内,都想控制城中的知府衙门,结果双方的先锋军队就字知府衙门附近各自撕杀了起来,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各自占领了一半的开封城。

王千军既然要看戏,那当然是要看精彩的,如果出现一面倒的局面,那就不仅是不精彩的问题了,还会威胁到王千军的自身。在河南的昭义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两淮境内的神策军、虎威军、彪骑军随时都可以开拔。也正是因为王千军手上的这些实力,才让赵士梁、曾国栋两人都写信过来,希望千军站在他们一边,有的是好处!

曾国栋说得很好听,只要王千军帮他,打败了赵士梁,他就跟王千军平分河南,再加上被平分的江南,他们两人将成为最好的盟友,一起坐看天下大势,这么多年的交情,曾国栋相信他一定能够与王千军共进退,为此曾国栋还愿意与王千军联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王千军为妾。

赵士梁则是承诺,只要王千军帮他,河南之地不变,但打败了曾国栋,王千军就能全占江南与湖广之地,到时候王千军就是真正的楚王!赵士梁他只要河南其他地方,然后统率大军进川,做他的秦王!同时赵士梁还告诫王千军,曾国栋为人险恶,现在还没正式跟王千军翻脸那是因为需要王千军的帮助,一定到了不需要王千军的时候,曾国栋的大军将直接威胁到王千军的根本,也就是两淮!

对于两人的收买,王千军采取了一概不理会的决定,继续注视着德州与开封两地,王千军现在只能是根据发展的情况进行判断,王千军他不是神,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预测了。

 第六十六章 连续交锋

千军现在成了各方势力都要拉拢的人,原因就是王千本,虽然朝廷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地拉拢王千军,但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圣旨降罪,就代表着朝廷不敢过度地刺激王千军,想要对王千军进行暂时的安抚。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他,可他依旧只是让士兵们准备,至于打谁,各种想法都有。// //

朝廷对于开封城所发生的冲突,一直等到冲突发生的十天之后才有反应,一切都是因为德州的战事。于湖广与河南的偏师,骄傲到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偏师,靠着自身的力量就能够打败齐王的军队,对于开封城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始不利后,小皇帝与外戚们就开始注重起还在开封城内磨蹭的偏师。

战事不利,收复了河北所有失地的朝廷大军士气高昂,甚至连被强征来的壮丁都认为齐王不是那么的可怕,很多人都认为齐王把自己的精锐都输在了江南,再加上刚刚过去不久的蝗灾,齐军已经不行了。攻下了德州城,朝廷就胜利了。

可当朝廷大军开拔到德州城外时,情况突然大变。战不成,德州城外的齐军死守营寨,禁军集中了一万人去进攻一个只有三千守军的突出木寨,结果却是大败而回,死伤过半!等到开封城被攻破后的第四天,齐军开始主动出营向朝廷大军挑战,一次出动五千士兵,朝廷第一次派出了六千人迎战,结果六千人中,被斩首两千七百八十一人。L

初战不利,指挥的将军按军法最轻也是削去兵权,贬为普通小兵,还要被发配到最危险的敢死营所在。配边疆。还得到了补充,就是因为这为将军是外戚子弟。己有血缘关系地亲人。

第一天作战不利,第二天齐王再次派出五千人进行挑战,这一次朝廷大军吸取了前一次地教训,派出了整整一万人,还亲自挑选了一名擅长的将军来指挥,这名将军当然不是外戚中人,是真刀真枪一步一步爬到将军这个位置上来的。|九百一十一人,俘虏四千零九人,连指挥的将军都战死了。

再好的将军,指挥一群没用的士兵。就只有战死。|到了外戚子弟与宦官的手上,其他的军官与将军手下士兵的素质当然就变低了,而且是低了很多。两千禁军。

战斗从一开始,所有的压力就全压在了两千禁军地身上,看着前面的禁军倒下了很多人,后面的私兵转身就逃,他们可不是来这里拼命的就干脆投降,一些腿脚慢来不及逃走的私兵也选择了投降。部分都是坚持作战的禁军士兵。

人死了,也就算了。击,这一次地失败并不是将军的错误。|,军士兵们这样的认同,军中的外戚与宦官们坚决反对,朝廷大军的主帅也是如此。师,要求将那位指挥无能导致战败的将军的家人,抄家、发配边疆!外戚与宦官们想用这样的手段让普通地将领与军官拼命!

第三天,外戚们这次派出了一万五千人,由一名不是外戚子弟的将军指挥,再由一名宫里来地宦官将军督战,用两名将军一万五千人来对付齐军的五千人。|禁军,四千私兵,剩下的六千人当然就是壮丁了。

壮丁在前,私兵在中央,禁军在最后。禁军,无论是谁?后退者杀!转身者杀!停滞不前者杀!在这样只能死战,无法逃跑的情况下,壮丁只能向前猛冲,等前面的壮丁死得差不多的时候,私兵也开始拼命

过受到攻击地齐军士兵已经消耗了很多的力气,私兵了很大地便宜,形势开始对齐军越来越不利。

齐军终于是溃败了,剩下的两千多齐兵在听到后面的锣声后快速地转身逃跑。|始追击,想要捞好处的禁军也开始追击,剩下的那些壮丁则可以留在原地休息。

本来朝廷大军如果见好就收的话,他们将得到一次不错的胜利,也算是惨胜。令士兵追击,结果就是追得太过,直接撞上了前来增援的齐军五千骑兵,接下去当然就是一场一面倒地屠杀,五千骑兵跟切菜一样将一个又一个地脑袋砍了下来,践踏着倒在地上的敌人,不留一人地屠杀着视线之内的敌人。

将军与宦官都战死了,一万五千人也就逃回来了不到五千人,朝廷大军士气大跌,面对如此的惨败,主帅再次将失败的责任推到了将军的身上,那名宦官反而成为英勇杀敌人的英雄。|来的壮丁全部斩首,两千多颗脑袋落地,以此来告诫所有的士兵,再有不死战者,就是这个下场。

连续三战皆败,第四次绝对不能再败。|因此他将一切的赌注都压在了禁军中的重甲骑兵身上,五千重甲骑兵,不仅骑士全身都穿着厚重的盔甲,连战马的马铠都是内皮外钢,普通的箭甚至是军用弩都很难射穿重甲骑兵的铠甲。时候,朝廷大军主帅认定,没有什么能够挡住这五千重甲骑兵。

可当朝廷大军自信满满,准备第四次交锋的时候,齐军却又突然不动了,不管怎么叫阵,怎么诅咒,齐军就是不出来,守在城垒中继续僵持着,这让朝廷大军中的众多士兵与军官们都松了一口气,可却让外戚与宦官们无比的愤怒。|来这是来建立功勋的,不是来消耗时间,一再战败的。|是宦官将军们,他们内心无比的恐惧,害怕战事不利,小皇帝得到消息后,盛怒之下会派人把他们杀死,或者是抓回京师,用最残忍的方式处死。

外戚们也清楚,他们的权力来源自小皇帝与皇太后,如今更是全面依靠小皇帝,如果小皇帝真的不高兴的话,那以小皇帝那残忍的个性,就算是亲戚也没话说,有人会倒霉的,特别是当主帅的人!

为了保权,也为了保命!朝廷大军再次对德州城外围发起了猛攻,一次就发动了十万大军,并且开始从德州对面的河北之地大规模地强征壮丁,将原本那些不愿意跟齐王退到山东的河北壮丁都强抓了过来,准备用这些壮丁来补充之前损失的兵力。|希望朝廷发下严旨,督促河南与湖广的联军赶来夹击齐王。

可等到小皇帝亲手写的严旨发下来的时候,开封城内外的赵士梁与曾国栋却动不了了。|再等待朝廷新的命令,在开封城内外两军交会之处大小冲突不断。不是一言不和而出现的小冲突,是决战前的试探,试探对方的士兵是否精锐,试探对方对于决战有些什么准备!

在开封城内,赵士梁与曾国栋的步兵连续二十三次百人的冲突都是难分胜负,双方的步兵都是十分的精锐,不仅擅长拼杀,还懂得在狭窄之地结阵自保,在如此频繁的连续冲突中,双方的都了解到,如果在城内靠步兵冲杀来进行决战,那么开封城将变成一片废墟。

与城内的步战相比,城外的骑战似乎就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的骑兵在水源与牧草丰富的地方不断地发生着以百骑为单位的冲突,河南总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