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进攻的话,死伤将会无比的惨烈,无奈之下些许士兵就只能飞落石块的牺牲品,死无全尸!
木寨这边一切都还顺利,山上的士兵正等待着敌人冲上来,要等到敌人靠近的时候才使用滚木、滚石。配合弓箭将给敌人以极大的伤亡,等到最后实在不行,还可以退入木寨中继续战斗。依靠木寨血战到底,无论是太平府卫戍还是征召来的壮丁,所有人都相信江南吴国的军队绝对不会让他们投降,就算是招降也是在欺骗他们,如果投降的话最后只会被活埋,无比屈辱地死去。
过了小河的敌人越来越多,每一轮箭雨落下虽然都会造成敌人一定的伤亡,但中箭的敌人也是越来越少,冲到岸边的敌人则是越来越多。同时对岸这个时候也有了新的变化,在一阵烟尘过后,巨大的呼啸声突然从天空中响起,很多躲在挡箭板后面的卫戍士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身边出现了巨大的撞击声,十块大石从天上落下,三块砸中了挡箭板,连人带板一起砸倒,对岸的敌人开始使用投石车了。
不仅仅是投石车,还有三弓弩,总之现在连挡箭板都不安全了,而且岸上的敌人也越来越多,接下去就该是敌人的反击了,自己待在这里伤亡只会越来越大。指挥的卫戍将军马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盾牌与箭支全部带走,带不走的挡箭板也不能留给敌人,全部点燃!
小镇的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了,继续守下去虽然可以更多的杀伤敌人,但自己的伤亡也会很大,占到点小便宜就可以。最关键的还是要守住镇子,同时他们也要把江南吴**队拥有投石车的消息带回去,这对于小镇的守军来说,真的不是一个好消息。
撤回小镇的卫戍将军马上下达了新的命令,命令小镇内的所有壮丁在小镇内,在距离木墙一段距离的地方挖掘一道四方相连的壕沟,挖出来的土加上各种杂物还有小镇内的建筑就成了一道特殊的围墙,也是小镇的最后一道防线。江南吴**队既然有投石车,那小镇的木墙绝对是守不住的。
整个小山丘都被包围了,江南吴国的士兵都在山脚下,调整过后的攻城秤车也很难攻击到山脚的敌人,因此也就停止了攻击,保存石头的数量。敌人还没有向山丘上方发起进攻,只是在山脚下快速地布阵,敌人很清楚山丘上的山寨很难攻击,简单的投石车也很难起到作用,就算平安地推到山腰,上面滚下点东西投石车就会被直接破坏掉。
山脚下的敌人不上来,可不意味着上面的人就这样干等着,山上的卫戍士兵可占据着高度上的优势。一千弓弩手快速地拉进自己与山下敌人的距离,让敌人进入到自己的弓弩射程范围内,对着下面就是一阵狂射,山下的敌人在其所在的位置射箭根本就伤不到山上的士兵,这绝对也是一种屠杀。看着山下的敌人只能用盾牌保护着自己,一直被动挨打,也不断地有人中箭受伤或者死伤,山上的守军士气高涨!
第三十章 据点攻防
。围了,四面合围。 //小镇内有足够六千B天的粮食,大量的箭支,一部分替换用的兵器盔甲,收集起来的油,最后还有大量的沙袋。总之被围困上一段时间,最长一个月并不成问题,但外面的敌人可并不这么想,在小镇被包围后,江南吴国大军快速地在为总攻做好准备。
小镇里的百姓已经都撤走了,附近的村庄也是一样,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让老百姓们躲藏,但这样的大规模撤离所要花费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日后的重建与安置工作都是要花很多的银子,但这样的撤离也是必须的。为了保护太平府百姓的安全只是说在明面上的话,实际上是对江南吴**队的坚壁清野,怕的就是江南吴国驱赶百姓强攻据点,如果一路放任江南吴**队而不撤离百姓的话,到最后两路的江南吴**队每一路最多可以够裹胁五万百姓。
山丘下的敌人已经推进到了山腰处,其实这一切都是被山上的弓弩手给逼的。山上的弓弩手不断地往山下射箭,正在列阵的士兵每一刻都会出现伤亡,士气就这样在一声又一声地惨叫下减少着,指挥的江南吴国统帅清楚绝对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马上下达了弓弩手反击的命令。
山上的人少,山下的人多,所以山上的人不跟山下的人硬拼。对着想要拉进距离的敌人就是一阵猛射,等吴国的弓弩手进入到其自身的射程范围之内后,山腰上的弓弩手马上后撤,拉开距离继续往下射箭,杀伤不得不继续继续向前的吴国弓弩手,还有掩护弓弩手的士兵。
前锋上去了,后续的大队人马也要上去,继续无法展开阵势攻击,那就干脆集中力量发起进攻,整个战争的节奏反而被山上的守军控制在手中。等到强攻的部队抬着撞木与长梯冲到山丘中部的时候,山顶已经准备好很久的石头与木头终于是推了下去,狠狠地砸倒了一片人,甚至还给山下的人带来了一定的伤亡。在滚石与滚木后面,还有巨大的火球也从山上滚了下去,被火球滚到的人很快就被燃烧的油脂给点燃了。
巨大的石块呼啸而来,刚好砸在了望楼上,望楼上的四名士兵在巨大撞击力下,跟着大量的碎木一起被弹飞,最后落到了地上,死了两个人,轻伤一个,重伤一个,整个望楼都被破坏了。
更多的飞石向小镇的木墙呼啸而来,小镇外的吴**队已经派好了阵势,开始使用投石车轰击小镇的木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镇的守军只能是一直被动挨打。不过还好,对方的投石车数量不多,更重要的是这附近都是平地,也就小河边有一些石料,吴**队也就没有大量的石弹可以使用。
敌人主要进攻的两个方向就在北面与东面,吴**队将所有的投石车被集中分配到了这两个地方,正在全力轰击木墙与木门。在敌人的石弹使用完之前,小镇内的守军只能是一直被动挨打,可等敌人的投石车停止攻击后,到时候小镇内的守军不仅不会有一丝的轻松,还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
这就是兵力上人数众多的一方所占据的优势。虽说两有个方向是主要进攻点,可在其他方向,随时也可以变成突破口。小镇内的卫戍加上壮丁只有六千人,分散在四个方向,平均一个方向一千五百人而已。而镇外的吴**队少说也有两万四千人,分散在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就是六千人,兵力上怎么分都是守军的四倍,小镇的守军要一个人最少要面对四个敌人,如果有人倒下,那么他的同伴就要多对付四个敌人,小镇守军所能依靠的就只有那不怎么坚固的木墙,还有最后一道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作用的土墙。
山上又有木头滚下来了,而且这是一次的滚木都是被点燃的,威力更大的火滚木,面对燃烧的滚木吴国士兵们很难用盾牌去阻挡,一大群人只能是快速地散开,不机灵、运气不好的人眼被火滚木撞倒后,就算身上没有着火也会无比的痛苦,直接丧失战斗力。
木寨这边的形势一直就对守军有力,进攻的吴**队光是冲到山丘上方就要花费很多体力,还要防备着不断滚下的木头、石头、火球,当然也少不了山上射来的箭,还有落下的可怕标枪,几乎每走一步都会有人倒下。可这个木寨却是必须要拿下的,不管损失多少人都需要拿下,大军
和退路都在木寨的监视之下,在木寨内投石车的攻击。
冲到山丘上方,这样才能够安全。后退一步者死!这就是吴**队统帅下达的命令,进攻的吴国士兵只能咬着牙全力向上冲,结果是更多的木头与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但滚得越多,后面督战的吴军统帅就越高兴,因为山上的滚木与滚石扔下越多,消耗也越多,一定会有用完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大军一拥而上,发起总攻的时候。
终于是有人冲到了山顶,一路上都是倒下的尸体与伤兵,普通士兵也都认为只要能够冲到山顶就安全了,虽然会直接面对敌人,但也比面对满天的箭雨、标枪,还有那些最可怕的滚木、滚石、火球要好。在这里除了盾牌之外,还有木寨守军留下的鹿角与拒马可以做掩护,所有的敌人都退入了木寨之中,越来越多聚集起来的吴国士兵正在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木寨的守军箭雨变少了,拒马与鹿角反而成了吴**队的挡箭板,吴国士兵在拒马与鹿角后方快速地结阵,盾牌手在前,弓弩手在中,最后才是抬着撞木与长梯的主攻士兵。围绕着整个木寨,走在最前面的盾牌手开始前进了。
小镇这边,吴**队的投石车已经停止了攻击,两个方向的木门都被破坏了,但很快就被守军用马车还有沙袋,再加上大量的木制家具给堵死了。吴**队的投石车所有的石弹也都用完了,距离太阳下山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还能够发起一次进攻,为了快速地拔掉眼前的这颗钉子,吴**队甚至还做好了连夜进攻的准备,大量的火把正在快速地集中起来。
小镇外吴**队盾牌手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小镇的木墙靠近,之前在藏兵洞还有房屋中躲避飞石的小镇守军也都到达了各自防御的位置,还没有被摧毁的望楼上,三弓弩开始发威,目标就是那些靠近的盾牌手。
巨箭将盾牌射穿,还穿透了人的身体,接着伤害到了最盾牌手后方的弓弩手,不过这样的巨箭实在是太少了,发射的频率也很低,而普通的弓弩手大部分都被最前面的盾牌手给挡住了。进攻的吴**队很快就推进到了木墙下,将大量的长梯架到了木墙上,眼看着就要爬上木墙。
进攻木寨的吴**队距离寨子的木墙也已经很近了,可就在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盾牌手突然从后面的弓弩手眼前消失了,在弓弩手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一条极深的壕沟,整条壕沟完全是围绕着木寨挖掘的。这条壕沟可是跟木寨一起修筑起来的,壕沟内都是倒刺,跌落壕沟内的盾牌手死伤惨重,很多人都被倒刺贯穿了,大部分却都没有断气,只能是痛苦地大声喊叫着。
糟糕的情况在继续,一直伏在木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