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之后,他处死了自己以前一直当接班人培养的义子,任命德川家康等人为丰臣氏的家老,在东国和西国大名中挑选合适的辅佐人才,同时颁布“刀狩令”,把农民和正经的武士彻底分开来,把以前留下来的海盗和野武士的问题解决,在梳理内政的同时,他又将手伸到长崎这里来,打算收回长崎,积累财力,有一件他蓄谋已久的大事,已经被提上日程,开始进入准备阶段了。
长崎的平户和福江两区是当时明国人居住最多的地区,后来明亡之后,不少逃亡的明国士大夫也纷纷至此,后来就旅居日本,再也没有回返故国。
沈福星等人在闲逛一会之后,开始慢慢分散开来,只有杜尚勇和几个换了便服的战兵还跟随着,众人意态闲适,进入更繁华的平户区之后,开始时不时的出入商家,观看着各色货物,沈福星的态度开始认真起来,时不时的和一些日本商家讨价还价……不管怎样,福星号可不能空着船返回,满载而来,出空之后再用钱买上一批货物,到国内再出空,这就是真正的双倍利润!
扇子,倭刀,纸张,茶具,倭人一些特有的器具在江南一带还是颇受欢迎的,特别是倭刀,买上几千把也很容易出脱,利润很高。
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店铺里,沈福星坐了下来。
这家店有入了日本籍的通事官员,通事姓曲,自称祖上是日本政府对大明朝贡贸易的通事家族传人,日本对大明的贸易,为首的是居座,带着从僧,通事等人,每入贡使团数百人,携带大量货物,而明朝廷回赐物品十分丰厚,当时的日本人抢着干,抢不到的就动了别的心思,正好明朝因海禁弄出大量的海盗来,在日本中枢失去对各家大明的控制之后,大名们支持海盗,倭寇和中国海盗配合,开始不停的侵犯大海海疆,在嘉靖年间达到了一个高潮。
此后中日的朝贡贸易当然停止了,这个姓曲的通事也赋闲下来,开始帮着日本商人在长崎与中国商人做买卖。
“苏木每斤银七分,铜每斤银六分,硫磺每斤银六分,刀剑,每把均价银六两,这个价格,小店已经是格外克已……”
姓曲的通事嘴里说着思乡的话,与沈福星等人大套交情,暗地里却是把刀舞的虎虎生风,所要的价格,倭刀均价最多行价四两,其余的铜和硫磺等物也是要价偏高。
沈福星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价格,虽然还有很高的利润空间,不过被人当傻子耍那是万万不成的。
正当他摇头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杜尚勇好奇,已经带着人先出去,见他出去打探,沈福星便是仍坐着喝茶,开始与曲通事认真砍起价来。
“这个价实在是不能再降……”
两人半真半假的说了一气,沈福星刚入港,一时不急,曲通事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并不肯早早降价,现在与对方真正要离港时的情形还远为不同,不急着早早敲定。
不过曲通事也不想把过路财神推走,还是尽可能的把价格往下降了降。
就在此时杜尚勇折返回来,脸上神情颇有几分兴奋地道:“武士,不少武士过来了。”
“哦?”沈福星不露声色,微笑道:“倒也难得,出去看看罢。”
一边说,一边向曲通事道:“小儿辈没见识,教通事见笑了。”
“倒也不怪他,难得一见么。”曲通事笑道:“老实说,自从长崎开港这百多年,日本战乱不止,这几年才太平,才会有大量武士奉命至此,在此之前,小人我也很少一见呢。”
外边确实是有不少武士路过,大约有二百到三百人之间,有一些拿着长刀和长矛铁枪的足轻,中间簇拥着几十个趾高气扬的武士,估计是一些足轻组头弓组头,这些武士都是穿着华美的有纹章的羽织长袍,身上饰玉,持扇,腰间佩有一把太刀或打刀,再斜插一把肋差,这样的装束就算齐全了,他们头顶的头发在中间剃光,只在后脑勺留着一撮头发,四周也留发,这样的发式看起来是十分的野蛮,也有一点可笑,但这些武士脸上的凶戾之气实在太过明显,就算杜尚勇这种见识过女真和北虏的军人,也很少看到人脸上戾气有这般深重的,而他们眼中的神采,更是凶厉之气十足,瞟向人群时,眼神的厉芒令很多日本人感觉惶恐和害怕,随着武士们脚步的临近,整个平户区的商家也好,行人客商也罢,一时俱都是安静起来。
沈福星也是暗自点头,倭国虽然是小国,现在的总人口估计在千万左右,但从彼国南北朝时起开始全国大乱,然后这百余年来是大名之间的混战从未停止过,从军情司打听到的消息来看,彼国的骑兵战法和火炮战法都颇有可观之处,而论组织,战场经验和个人武勇等全方面的权衡来说,此时的倭国应处于一个顶峰,当不在北虏之下,甚至在北虏之上。
当然真实的战场没有办法这样比较,若在漠北草原,北虏骑兵千骑席卷而来,凭倭国那些落后的火炮能不能挡住,殊成疑问,不过如果在江南水网密集之处,或是在多山地险峻地势的地方打起仗来,那么谁胜谁负,就是难说的很了。
眼前这些武士,从单个来看都展现出缕缕杀气,足见胆气,不过个人战力如何还不大清楚,只是这些武士个头都是偏矮,北虏个头高的也不多,多半是矮壮身材,罗圈腿,眼前的这些倭国武士,身形比起北虏还要普遍再矮上一圈,确实是过于矮小了一些。
沈福星知道这是倭人不喜肉食的缘故,多以素食为主,少食荤腥,就算食荤腥也至多吃一些鱼肉和鸡肉,猪肉是被视为不洁之食,很少食用,牛羊缺乏,更不是菜谱中的定食,这样的饮食习惯,个头矮小自是理所当然。
一旁的杜尚勇和几个战兵眼神都露出熠熠神采,身为辽阳的军官和战兵,血勇之气已经烙在灵魂身处,杜尚勇在军校学习时遭遇的东西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无时无刻不停的体能训练足以把平民练成铁汉,技战术的训练使他从一个平民少年变成武艺精强的豪杰,而临阵杀敌的胆魄训练又是使他拥有一腔豪胆,争胜好强之心是从种种细节中得来,民众的拥戴和信任,军纪加上军人荣誉,种种相加使得一个普通的辽阳军官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好胜心,在此时大明虽然没有和倭国争战厮杀,但过往的倭寇肆虐的历史在辽阳人人皆知,杜尚勇等人对眼前的倭国武士不会有好感,只会有一腔掩不住的争胜之心。
仿佛是感受到了一边饱含敌意的眼神,几个倭国武士扭过头来,仔仔细细地看着杜尚勇等人。他们的眼神如毒蛇一般,身形也是骤然绷紧了,握着刀把的手上青筋清晰可见,只要一声暴喝,这些武士便可以暴起杀人。
刀狩令之后,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精锐正规部队,就算是足轻也算是半脱产的职业军人,更不必提这些正经的职业武士了。
不论是旗本武士还是奉行武士,都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眼看毒蛇般的眼神盯上自己,杜尚勇脸上露出轻蔑的微笑,手亦是按在自己的刀把之上,他接受的是全面的训练,不论是指挥火器部队还是战兵格斗都在普通士兵之上,身穿大明的军服,没有理由害怕任何人!
第776章 使团
“不要动,这是明国军人。”
在场的武士中不乏眼力过人的,杜尚勇穿着的是辽阳军的军服,这几年因为和日本持续不断的贸易关系,辽阳军人经常出现在的地方就是长崎,平户和福江有唐人町的地方就更多了,这群武士中自是有人将他的身份认了出来,按住几欲拔刀的人,劝解住了。
“哼,明国武士。”
“迟早……”
尽管知道杜尚勇听不懂自己的话,这几个武士也是并没有多说什么,口中轻轻嘀咕几声,便是将手又放了下去。
眼见如此,杜尚勇亦是拿开了手,他身边的战兵们也是如此,不过他们的脸上轻蔑和挑衅之意越发明显了,沈福星不得不过来,将他们撵到屋子里头去。
“沈船长,我看我们和倭国搞不好会打一仗。”杜尚勇一边扭头进屋,一边撇着嘴道:“这是我第二次来倭国,他们的这岛武士就是这德性,看到我们大明军人就变了狼一样,眼里的敌意是藏不住的,甭说他们是小国什么的,当年他们倭寇不是一直快打到南京城下?我看他们现在全国一统,但举国都是一些打老了仗的杂碎,野心勃勃,弄不好,会比当年倭寇为祸更甚呢。”
对日本的提防向来是辽阳军情司功课的重点,提防日本,警惕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倭寇也是军情司内部的共识,不过一个普通的局百总来了两次倭国也能认识到这一点,这倒是出乎沈福星的预料之外。
“身为军官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也不是在这个时候在人家的地头和人起无谓的争执。”
沈福星板着脸训了一句,不过杜尚勇和他很熟,知道这话其实是为自己好,当下呵呵一笑,带着自己的战兵兄弟扭头进去了。
看到这些明国军人进了屋内,那些神情紧张的倭国武士也是松了口气的感觉,一个武士向沈福星僵硬的一点头,接着便是指挥起部下继续前行。
不过他们就算继续行进,也是一边走一边留下人布防,两边的店铺和行人都被控制起来,这样就很明显,这只是一批前行的警备部队。
沈福星知道今日撞了彩,要遇到很难得一见的大事。
接下来又是长长的足轻和武士组成的队伍,在又过了二三百人之后,才看到一队打扮和倭人截然不同的士兵队伍,幡旗林立,底下的兵丁头戴大帽,穿着罩甲,手持长兵,人数虽止百人左右,不过却是极尽华美,看起来比日本人要耀眼华丽的多了。
“朝鲜人?”
沈福星微微皱眉,感觉有些纳闷。
这两年来朝鲜和日本的关系十分紧张,丰臣秀吉几次着僧人写国书给朝鲜,用的抬头是“日本国关白致朝鲜国王阁下”,这“阁下”两字弄的朝鲜君臣勃然大怒,如果不是国力孱弱,兵备废弛,怕是要立刻发兵攻打日本了。
在给朝鲜的国书中,丰臣秀吉直言不讳的说要借朝鲜国土,借道前往攻击大明。国书中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