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第1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两年里,他们两次在缅北击败日军,收复了大片国土,消灭了几十万日军,将战线推进到七年以前战争爆发时的地区。

中**队取得的胜利越多,史迪威在华盛顿的军政高层的威信就越低,按照他的判断,史迪威将很快调离中国战区,可能到欧洲去,英格兰现在大军云集,艾森豪威尔急需大量有经验的将领。

魏德迈向华盛顿推荐的华北战区参谋长是原五战区顾问布雷恩,可马歇尔出于私谊,将史迪威调到华北战区,魏德迈猜测,这是马歇尔在挽救史迪威的军人生涯。“华北战局非常激烈,目前中国人的情况不错,”魏德迈开口打破车内的沉默:“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作战。”

史迪威将目光从车窗外收回,闷闷地回答道:“在华北战区,我发挥作用的可能很小,我倒愿意去江南战区,要不然去江淮战区也行。”

魏德迈心中直摇头,这个问题他向蒋介石提过,但蒋介石和陈诚都坚决拒绝,蒋介石甚至不愿意他去华北战区,委婉地告诉他,他认为史迪威是个果决的将领,最好能单独领导一个方面。

在中国战区实现单独领导,这显然不可能,印度的蒙巴顿勋爵也不会同意,中英两国现在默契地联手压制史迪威,认为他现在是个麻烦。

“江南战区最近也没有作战任务,中**队实行防御作战。”魏德迈耐心地解释道,这个问题史迪威此前已经表示过,魏德迈也解释过一次。

“为什么?战争必须付出代价,战争结束后,可以重建嘛。”史迪威还是不能理解,魏德迈解释了中国的战略,以及为什么不对江南实行进攻的原因,但史迪威不能接受这样的解释,他认为如果在江南战区发动进攻,江南战区和江淮战区南北夹攻,可以消灭日军江南主力,收复京沪杭。

魏德迈有些失望,史迪威显然没有听懂他话里的意思,他的目的是提醒史迪威,在作决定时,要考虑中国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委员长告诉我,中国财政非常困难,京沪杭地区是中国财税的主要来源,一旦这个地区被破坏,中国没有战后重建的资金,就会陷入内乱。”

这几乎是蒋介石告诉他的原话,魏德迈开始还不是很明白,后来在高斯的提醒下才明白,蒋介石担心,这个财税之地,一旦被破坏,国民政府没有力量进行重建,无力救助大量难民,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延安势必利用这些问题向国民党发起挑战。

魏德迈理解蒋介石的决定,况且,击败日本,只要华北决战获胜,是不是攻克京沪杭就没那么重要,攻克了东京,战争就结束了。何应钦说得更直接,进攻京沪杭,在战略上没有那个必要。史迪威冷笑一声:“这就是花生米的行事方式,就想不劳而获。”

“乔,他们正在华北力战。”魏德迈对固执的史迪威很是无奈,只能摇头苦笑。

轿车渡过长江,驶入南坪,不过没有去黄山官邸,而是径直驶入新成立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部是个新单位,是魏德迈到中国后的一个成果。

蒋介石通过军事委员会侍从室总揽军政大权,随着抗战的胜利进行,民主党派要求进行政治军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指责军事委员会为第二政府,杨永泰领导的国民政府不过是他的傀儡。

另外军事委员会内的委员们也要求对军事委员会进行改革,副委员长冯玉祥公开声称,军事委员会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效率低下,必须加以变革。这样在内外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对军事委员会进行改革。

改革总是艰难的,军事委员会先后提出了七八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是以自己的部门为主,削减其它部门,这自然难以服众。蒋介石为了表示公平,同时向新入华的魏德迈示好,便请魏德迈帮忙。

魏德迈抓住机会建议干脆抛开军事委员会,直接成立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同时仿照五角大楼的组织机构,拟定了一个组织机构,蒋介石在这个基础上作了些修改便接受了,比真实历史要早了两年。

在具体执行上,蒋介石却很直接,他将大本营和军事委员会的相对应部门长官换个身份直接调入国防部。比如,军令部,原来主管作战,后勤部原来是大本营直属,现在都划入总参谋部;军政部便划入国防部,下面的部门也分属各个部门。在指挥权限上,总参谋长直属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与国防部部长平级。

总参谋部成立后就设在南坪原铜圆局办公楼内,铜圆局是刘湘主掌重庆时印钞票造银元的工厂,庄继华夺取重庆后,这个工厂自然被废弃,机器被刘湘拉到成都去了。

铜圆局办公楼又称为大花厅,是仿照前清道台衙门所建,是座前后两院的四合院,新成立的总参谋部便在这里办公。

魏德迈和史迪威进入大花厅后,便感到气氛不对,以往他们要来,早就有人过来迎接,可今天却没有,看到的军官都神色紧张、脚步匆忙。

魏德迈和史迪威互相看了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色中看出担忧,难道平津前线出问题了?俩人也加快脚步,快到陈诚办公室时,才遇上总参谋部的美军顾问琼斯少将。

“琼斯,出什么事了?”魏德迈问。

“是不是华北?”史迪威问。

琼斯摇摇头:“是出大事了,刚刚接到报告,新疆发生叛乱。”!~!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七)

伊犁,在燃烧!伊犁,在流血!

马队在街道上奔驰,穿着苏式军装的骑兵在马背上高声宣读可兰经词句,街道两边的房顶上、院子边不断有涌出来的男人,他们兴奋地呼喊着,挥动着手中的弯刀呼应。枪声在城内到处响起,数十道黑色烟柱升上天空。

穿着条纹长袍的叛乱牧民冲进伊犁东北残废军人救济院,将残废的义勇军士兵和孤儿拖出来,捆在马后,在大街小巷奔驰,一批批汉人坐在马车上被押出城,沿途的叛乱者向车上投掷石块。

伊犁河边,一个穿着苏军军装的乌兹别克人高声宣读伊犁临时政府令,周围民众不时打断他的话,响起阵阵欢呼。数百名汉人被叛军当场砍下脑袋,汩汩流淌的鲜血染红了伊犁河水。

欢呼声中,传来阵阵炮声,伊犁河北上空升起一片乌云,几匹战马从远处飞驰而至,马上穿着苏军军装的军官冲着人群高声宣布命令,随后河边的男人们纷纷跨上战马,越过伊犁河大桥向北飞驰而去。

伊犁告急!塔城告急!惠远告急!阿山、巩留、新源、特克斯告急!

告急电报雪片般飞向迪化,飞向重庆!魏德迈史迪威琼斯进入作战室时,陈诚正在听参谋们的情况汇总,看到魏德迈他们进来,陈诚打断了参谋的汇报,先与魏德迈他们寒暄了两句。

“情况很危险吗?”魏德迈关切地问。

陈诚苦笑下:“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叛乱是肯定的,目前伊犁县城已经沦陷,**驻守伊宁的预备七师第20团大约一千六百人退守惠远老城和艾林巴克,与**中央航空队教导队坚守机场。根据预七师副师长杜德孚报告,围攻艾林巴克的叛军大约四千人,另外还有大批叛军正源源不断赶来。”“新疆有多少兵力?我记得刘文辉将军的部队在南疆。”史迪威还记得当初西藏危机时,刘文辉率二十四军主力入藏,随后又挺进新疆南部。“是的,”陈诚答道:“不过,二十四军到伊犁要翻越天山,而且,南疆也可能出现叛乱。”陈诚说着拿起一份电报:“根据杜德孚将军报告,参加叛乱的有穿着苏俄军装的军人,叛军有包括七五山炮在内的重炮,受过军事训练,参加进攻的还有一辆轻型坦克。”

魏德迈和史迪威的神色顿时严肃起来,他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场叛乱是苏俄指使的,事情就可能演变为国家冲突,进而影响整个战争。陈诚示意参谋重新介绍情况,参谋于是重新介绍,叛乱是前天发生的,最先爆发叛乱的是伊宁西部的巩哈,驻守伊宁的**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全面暴垩乱的开始。

当时驻守伊犁的是预七师21团和伊犁边卡大队,接到报告后,21团团长姜宣铨带部队平叛。21团出发后,伊宁地区只剩下边卡大队大约三百人,叛军抓住这个时机发动全区范围的暴垩乱,伊宁九城几乎全部沦陷。朱绍良接到伊宁报告后,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新疆是个民族众多的地区,几乎每年都有暴垩乱发生,就在盛世才离开新疆前,阿山就爆发大规模叛乱。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将驻迪化老满城的19团连夜增援伊宁,同时派预七师副师长杜德孚到伊宁了解情况。

杜德孚和19团进入伊宁后不久,伊宁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果子沟即被叛军切断。杜德孚感到情况严重,叛军装备精良,不是普通的牧民暴垩乱,他立即向朱绍良报告,要求立刻增援,援兵不得少于两个师。但这时已经晚了,果子沟是伊宁地区连接外地的交通要道,叛军占领了这里,就切断了伊宁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整个伊宁被包围。

“现在伊宁大部分城区已经失守,只剩下杜副师长率21团和19团,已经伊宁边卡大队一部坚守艾林巴克飞机场、空军教导队营房与机场、鬼王庙三处阵地,此外,惠远老城还有大约一连守军在坚守。”

参谋介绍完伊宁的情况后,指挥杆一转,又指向阿山和塔城:“阿山地区,乌斯满部在伊犁叛乱前两周,向布尔津发动进攻,另有一部进攻哈巴河。哈巴河守军全员牺牲,随后乌斯满调集五千多人围攻承化。

塔城方面,塔城专员平戎报告,有三千多穿着苏军制服的人,携带武器从巴图克越境,塔城专区已经收缩到塔城。”

魏德迈注意到,在眼前的作战地图上,北疆已经全乱了,各地都有代表叛乱的旗帜,而且南疆地区也有,叶城莎车地区也有几个小红点,隔天山与伊犁南北相望的阿克苏地区、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