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电文中,这些以各种身份深入到全安南三省,探查了很多地方的安保人员,还指出了几个不太合符联邦政府政策的问题,其中有刘小福提过的民族政策问题,还有一些在教育问题上,政府征地问题上的一些问题,不过和贩卖大烟这个问题一比,就都不算什么问题了。
在抽了2根烟,在营房前面来回溜达了好几圈之后,刘芾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找来了刘小福,并以联邦总统的身份,对刘小福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并且把西贡的山地师营地作战指挥部临时征用,亲自坐镇其中,看着刘小福去一条一条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第二十二章 问题(三)
首先,刘芾命令刘小福调动他在安北省的几处驻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靠近位于边境的那个林场,并在全部到位之后,采取军事行动,逮捕林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控制林场的对外通讯联络,监管住林场中的上千名员工。
其次,控制林场的山地师军队,将和已经在附近待命的3名内务部总统安保人员配合,就地展开对涉案人员的审讯工作,并及时把审讯结果用密文电报发给总统随身电报。
最后,刘芾通过山地师的作战指挥系统,命令联邦国防部,把安北、安中和安南三省划入到紧急戒严状态,在这三个省的陆军和海军,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听从联邦总统的直接指挥;另外,还电告内务部,从台湾派遣独立调查组,火速进驻各省的内务部部门,暂时接管他们的工作,并准备进行内部核查。
在布置完这一套程序之后,刘芾就待在刘小福的作战指挥室中,等待这事态的发展。其实,这次的贩卖大烟事件,很可能是某些安北省官员私下的勾当,但是刘芾不敢冒这个险,经过了这一套提前布置,刘芾能确保,即使安南三省全部造反,自己也能安然无恙,并且能在短期内,控制住这三个省的形势。
半夜里,第一封电报被译了出来,电文只有2个字,成功!
看到这连个字,刘芾和刘小福都明白,这是山地师对林场的突袭成功了,并且是按照计划实施成功,没有什么意外。
2个小时之后,又一封比较长的电文发回来,电文上发出了几个人名和他们的职务、身份等信息,并且请示是否进行下一步行动。
“回电,立刻组织抓捕,就地审问,只要有涉案人员,就继续抓捕,暂由山地师看押,等候内务部的调查组前来接收。”刘芾揉着熬了半宿的红眼睛对自己的秘书说。
1918年4月23日,一件大事轰动了整个联邦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在联邦安北省,内务部破获了一件惊天大案,安北省副省长尤良希、安北省林业局局长沈俊良、安北省警察局局长姜燕峰等人,利用林业局下属林场,以种植名贵树种为由,胁迫安北地区松族人,在林场种植罂粟达1000多亩,并伙同当地华人商人,贩卖大烟至民国政府的云南省。
按照南海联邦的体制副省长、林业局长都是由省长提名的,而警察局长则是由警察总局任命的。由于在自己的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丑闻,安北省省长只能引咎辞职,而警察总局局长也悄然下台。
其实这个事情完全是底下人私自串通干出来的,这位省长和警察总局的局长也是受害者,但是凡事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既然副省长和警察局长是你们自己选的,那出了事,活该你们顶雷啊。
除了安北省制售大烟这宗大案被曝光之外,联邦的几个新设省份还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没有制售大烟这样耀眼,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也并不一定比大烟问题轻多少,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民族问题。
由于联邦这几年的扩张速度非常快,从14年租借棉兰老岛开始,到18年占领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联邦的领土面积在5年之内涨了近一百倍,而人口总数由原来的700万猛增到了3850万人,而且这还是粗略统计,还没有算上越来越多的移民和东南部新几内亚岛和附近众多小岛上的人口。
人口翻了5倍多,民族更多达近百个,但是华人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起来,却慢的多,于是,很多华人,尤其是新省份的华人,面对着比自己族群庞大的多的外族人口,都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担忧,伴随着这种担忧产生的就是有些排外思想了。
这种思想如果单单是普通老百姓有,还不是很难办,但是,这些新省份的官员,尤其是中下层官员,大多都是从华人中选拔上来的,而他们把这种排外思想带到了日常工作中,对于联邦的民族融合政策,就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了。
为了制止和缓解这种民族问题,刘芾不得不同联邦外交部、民政部、教育部、商业部、内务部、司法部、警察总局等相关部门,再次坐在一起讨论,并最后拿出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修改之前的法规,硬性的规定,在所有地区的政府部门中,最低要维持35%以上的非华人职位,并且这35%必须涵盖当地民族数量的80%以上。
而且,为了能够及时获取各地的执政情况,联邦最高法院将设立一个特殊机构,巡回法庭。这个巡回法庭在未来将由11位不同民族的法官共同审理案情,而这11为法官将会由抽签方式,从不同地区的不同法院中抽取,每届2年,每位法官只能连续担任一届,当选的法官将跟随巡回法庭,前往抽签指定的区域,去当地各处,巡回办案2年。
这个法庭只向联邦最高法院负责,按照联邦法律,总统也无法干涉其中,不过刘芾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联邦宪法只是在试行阶段,具体何时正式实施,还需要刘芾的同意,刘芾可不想自己被一堆法律困住手脚,那些东西都是留给普通人用的,而自己不是普通人,咱是穿越的人。
另外,为了给以后的联邦宪法正式实施搞好铺垫,刘芾下令,从1918年10月起,所以市一级以下地区,市政官员将全部由民选产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和省长、联邦政府不再有实际上的上下级关系,市长或者县长只对当地的选民负责,联邦和省政府都无权任免任何一位民选的市长或者县长。
除了民选之外,税收政策也将随之改革,在县市一级行政单位中,将会保留几种自己的税收,以供当地政府开支之用,剩下的其他税收,将全部由联邦政府收取。而有了税收支持的本地政府,将不再能获得联邦政府的任何财政拨款,只能靠自己来自力更生了。
有人说了,这样一来,那当地有权有势的人控制选票,称霸一方该怎么办啊。在这点上,联邦政府也琢磨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所有地方的选举权,都归联邦政府,也就是说,从选举运营到选举监督,都是由联邦政府操办的,地方上的候选人别说操控选举了,你就是连过问过问,都没有权利。
当这些举措经由联邦政府的报纸、广播和个地方政府的公告发布出来以后,在联邦各省的外族居民中得到了多数好评,而在联邦的华人居民中,反倒恶评居多。不过刘芾只是听听而已,对于这些评论并没有往心里去,得利者赞,失利者骂,这个道理不管在哪国都一样,刘芾对此也没招。
这时候的南海联邦,就像是一条挂满风帆的大木船,正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在这些风帆中,华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块,虽然它可能在目前,占据的位置比较重要,但是从长远看来,如果想让这条大船劈波斩浪加速前进,就得把所有的帆都利用起来,不能让任何一片帆挡住了其他帆的风,否则,一但大船完蛋,不管你是主帆还是辅帆,都是一个掉进海水里成为破布的命运。
第二十三章 大战结束
1918年对于德国人来说,是在西线最后的挣扎,自从美国带着他的上百万士兵和无数的战争物资走上了法国大陆之后,德国人对于战胜的希望就一天小于一天。
在西线,德国军队不仅无力向前推进,而且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强烈的反击,在投入了70多个师,2500多门火炮,打算从西线的右翼突破英军的繁防御的第二次索姆河战役失败之后,德军在西线已经处于了守势,按照鲁登道夫的话说:防守是换不来胜利与和平的。
除了西线失利之外,同盟国军队在马其顿、土耳其和意大利方面都陷入了被动,腾出手来的英军在这几条战线上很快就收复了失地,并且成功的逼迫土耳其退出了战争。
在海上,随着护航制度的行程和美国提供的大量护航船只的加入,使得德国潜艇面对大型有护航的船队无从下口;而在协约国的舰艇大部分装上了无线电定位系统和水声探测装置之后,德国潜艇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从一个猎杀者逐渐变成了被猎杀者。
到1918年1月,德国总有134艘潜艇参战,但到了9月份,共有73艘潜艇被击沉,而建造出来的潜艇只有58艘。而德国公海舰队,在1918年基本处于沉寂状态,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上,两条由2万多颗水雷组成的防线,配合英国舰队,把这支德国主力舰队,牢牢的封死在家门口,彻底成了一支存在舰队。
在空中,飞机已经由开战之初的大型玩具变成了一种能够给与对方强大杀伤的主力武器。通过了美国的帮助,在1918年,英法美等国的作战飞机加起来,是德奥两国的3倍还多,并且英国还研制出了昼间轰炸机德哈维兰式和夜间重型轰炸机汉德利-佩奇,它能够携带700多公斤炸弹飞行8小时。英国人用这两种飞机,在德国人的工业区和通信中心上扔下了500多吨炸弹。
眼看着德军在海陆空三方面都陷入了被动,鲁登道夫将军向兴登堡提出应该同协约国议和,别且在10月份,由刚刚登上德国首相一职的马克思。巴登亲王,按照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8年初提出的“十四点”意见(即公开外交、公海自由、裁减军备等)向美国提出停战请求。
不过停战不是能在一瞬间执行的,就在双方互换照会,讨价还价的时候,西线的协约国军队已经突破了兴登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