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荷兰人这么不禁打,而当地人又不予反抗,刘芾的胃口开始大了起来,他看了看自己占的这两个岛,怎么看怎么觉得亏的慌,加里曼丹岛还凑合,虽然山地也不少,至少四周还有大片的平原,且河流和雨林也不是非常茂密,最主要的是岛上居然有2个不小的铝矿和锡矿,还算有点利用价值。
但是苏拉威西岛就穷的不像样了,被联邦军队占领的那2个港口,基本和台湾岛上的渔村差不多,还比不上大渔村。这里本来就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口,主要从事渔业和农业,种一些水稻、山芋之类的东西,不过由于山地太多,平原太少,种植数量也非常少,在刘芾看来,这里除了能建机场和补给港口,也就没啥用了,弄不好还得对岛上的居民们给与政府补贴。
任何人都有这种毛病,那就是贪婪,一旦很容易的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立刻去想原来没纳入自己预期的其他东西,刘芾作为一个凡人,也免不了这个俗,就在登陆部队顺利拿下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之后,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上。
先说这个爪哇岛,这个呈东西方向细长条的岛既不是东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也不是位置最好的岛,不过,这里的人口和城市确实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中最多的一个岛。从荷兰殖民政府公布的数字看,这个时代爪哇和其周边岛屿上共居住着近3000万人口。
从历史上讲,这个狭长的小岛也算是一个有着悠长历史的地方了,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就有印度人来到了岛上,然后就有大批信奉印度教的人到这里发展,到了公元8世纪,由这些印度后裔建立的马打蓝王国正处于繁盛时期。
后来,从中国来了一位郑和,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在他的船队中,还有几位伊斯兰商人,随后,这些伊斯兰商人把穆斯林带入了爪哇,并且在16世纪,逐渐控制了中爪哇和东爪哇大部分地区。
16世纪末,荷兰船只首次来到了爪哇岛,荷属东印度公司也很快就在这里建立起了贸易港口,并在巴达维亚,也就是后世的雅加达市,设立了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总部。
荷兰殖民时期,清朝称爪哇为“噶罗巴”。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圣祖仁皇帝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云:朕访闻海外有吕宋、噶罗巴两处地方。噶罗巴乃红毛泊船之所,吕宋乃西洋泊船之所,彼处藏匿盗贼甚多。”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提到一本书,名《海岛逸志》,乾隆五十六年撰成,作者是王大海。王大海,漳州府龙溪县人,应试不第,泛海至爪哇,徐继畲说他“居噶罗巴十年,赘于甲必丹某之家”。“噶罗巴”泛指爪洼岛:“甲必丹”,为kapitan之音译,荷语为kapitein,汉语之意是上尉。
在爪哇这3000万人口中,华人大概只占5%,也就是大概有150万左右华人;欧洲人大概有不到100万,而剩下的90%人口中,爪哇人最多,占了70%,剩下的巽他人和马都拉人集中在爪哇西部和爪哇东部。在这些当地人中,70%以上都是穆斯林。
除了爪哇岛外,苏门答腊岛也是荷属东印度群岛中一个很重要的岛屿,虽然人口数量远比不上爪哇岛,最大的城市也不在苏门答腊岛上,但是,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它的北边就是马来半岛,它们的中间就是马六甲海峡。
苏门答腊在马来语中,是指“金洲”,在中国古代,也把这里称作“金洲”,主要是因为岛上的山区里出产黄金。这个岛面积有43万平方公里,西北窄且多高山,东南宽而多平原,全岛共有90多座火山。
苏门答腊岛上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煤、铁、金、铜等矿产外,还出产石油,再加上扼守在马六甲海峡南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岛。
按照南海联邦现在的军事实力,拿下爪哇和苏门答腊岛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如何统治这两座岛屿和它上面的几千万人,就是个大问题了。由于联邦刚刚把法属印度支那和菲律宾吞下了肚子,现在还没消化干净,马上又再吞下一块更大的土地,弄不好就会撑坏了胃。
而且东印度群岛和印度支那、菲律宾还不太一样,一是这里人口太多了,甚至比整个南海联邦的总人口还多;二是这里的人口中,大部分都信奉伊斯兰教,在刘芾的记忆中,伊斯兰教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宗教,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宗教问题,那就不光是大问题了,而是大麻烦了。
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刘芾和南海联邦的政府官员们天天开会,大家各抒己见,绞尽脑汁的琢磨了10多天,终于弄出了一个大致靠谱的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首先占领的不是爪哇岛,而是苏门答腊岛,在控制了苏门答腊岛上的全部港口和大中城市之后,再去占领爪哇岛,这样可以避免爪哇岛上的当地人和荷兰人在被占领时,再逃窜的苏门答腊岛上去。
当最后占领了爪哇岛之后,这里的荷兰官员和部分欧洲人将会被驱逐出境,愿意留下的人,将会被转移到安中和安北两个省,继续生活,而他们的财产将尽量得到保护。
而当地的华人将会被转移到几个由联邦军队控制的城市和港口区域,继续从事他们愿意从事的职业,并受到当地联邦驻军的保护。
然后,就是如何对待当地人的问题了,按照南海联邦政府的计划,爪哇岛上的当地人将会被分拨、分批的强制移民到台湾、安南和菲律宾群岛上共计500万人左右,而反对、抵触、破坏这种移民工作的任何人,都将被无情的消灭。
而联邦军队在占领了爪哇岛北部的绝大多数港口之后,将控制住爪哇岛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并在2年之内,不会向内陆发展。但是,所有需要进口和出口的物品必须要经过由当地华人组成的商会和联邦官员的批准,其余的所有方式,都为非法。
联邦军地将没收一切不属于华人的船只,任何不经批准的登岛和离岛行动都将被视为反抗行为,并遭到攻击,并且,所有的沿海村庄和小型港口都将被摧毁,爪哇岛将成为一个闭关锁国的地区,片帆不得入海,至于岛上的几千万人如何生活,联邦就不管了,按照刘芾的意思,2年以后,岛上还能活下来多少人,就算多少人,全死光最好,因为这个岛上并没有联邦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反而有刘芾所恐惧的一些东西。
虽然这样做,肯定会牵扯一部分联邦军事力量,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刘芾真想不出如何来统治这近2000万人民了,从宗教上的区别到各种习俗的差异,这些人很难在短期内和其他民族融合,不管是不是被别人引导,他们都已经是那种比较崇尚不合作的民族了,与其让他们把联邦内部搅乱,还不如直接消灭掉省事,在刘芾看来,只要是联邦不需要的东西,都可以被消灭,至于是别人消灭联邦还是联邦消灭别人,那就要看谁胳膊粗了,刘芾认为,短时间内,还是自己领导的联邦胳膊比较粗。
第六章 战争扩大
设计好了方案,联邦的登陆部队从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上,抽调了3000人组成了登陆苏门答腊岛的部队,而上述两个岛上,总共只留下了4000人驻守,其实真没啥可驻守的,当地人非常驯服,这些日子里,给联邦军队造成有限伤亡的不是人,而是丛林中神出鬼没的各种动物和昆虫,那些大毒蚊子的破坏力远远的超过了当地人。
2月底,联邦的登陆舰队出现在了苏门答腊南部的班达楠榜港口外,在经过了短暂的炮击之后,1500名山地师士兵登上了港口,并占领了这座重要港口。而剩下的1500名山地师士兵,则由2艘驱逐舰和1艘重巡护送,乘坐运兵船,进入穆西河下游,进攻苏门答腊岛上的另一座大港口,巨港市。
很久没有遭遇到抵抗的联邦士兵,在这里终于遭到了荷兰驻军的顽强抵抗,超过了1000名的荷兰军队利用巨港内遍布的河流当掩护,给登陆部队造成了一些伤亡。
不过,缺少重炮的荷兰守军在重巡和驱逐舰开始射击之后,很快就伤亡过半,再加上山地师的装甲车的突击和重机枪的扫射,这些很勇敢的士兵们终于在第二天被包围在巨港城东的一片沼泽中,被迫举起了白旗。
在拿下班达楠榜和巨港两座重要港口之后,登陆部队继续使用“跳港”战术,在留下少量部队占领城市之后,所有的士兵又登上运兵船,在军舰的护送下,再朝着下一个目标港口前进。
在进攻苏门答腊的第6天,登陆部队已经先后占领了班达楠榜、巨港、占碑市、明古鲁市和巴东市,几乎占领了多半个苏门答腊岛。不过由于兵力过于分散,这次登陆行动宣告暂停,在后续部队达到之后,才能继续。
对于南海联邦突然对苏门答腊岛展开登陆,驻守在海峡对面马来半岛上的英国军队非常紧张,他们的巡逻艇一直都远远跟随着登陆舰队,无时无刻不在防备着联邦军队突袭马来半岛。
而且,深陷欧战中的英国政府也对南海联邦提出了抗议,说是南海联邦破坏了马六甲海峡的和平和稳定,对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商业造成了影响,要求联邦政府停止这种侵略行为。
这是南海联邦和荷兰政府在开战以来,联邦收到的最强烈的第三国抗议,外交部也有些担忧,就把这份电报转给了刘芾。刘芾大概看了看,就把电报扔一边去了,找来了外交部的官员,让他们用联邦外交部的名义,回复英国政府,就说这是在保护自己国家的侨民,和马六甲海峡的和平稳定没关系,更谈不上侵略,因为联邦军队占领的并不是荷兰领土,至于海外殖民地,刘芾让外交部在给英国政府的回电中写上一句话:南海联邦已经与荷兰政府宣战,所有荷兰人的领土都是南海联邦的进攻目标。并且明确告诉英国政府,如果想维持马六甲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最好是与南海联邦合作,这样比较稳妥。
在外交部发出这封电报后不久,刘芾就接到了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私人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