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盛唐-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此杨钊晒然一笑,混不在意,毕竟知己难求。他是状元不假,请客送礼的帖子在昌平楼也有一大摞更不假,但杨钊知道自己的斤两。科举三元及第的名头太响,而他杨钊又毫无根基。

贸然参搅进一些势力当中,那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自古官场和战场都是绝世险地。特别是官场,里面耗子扛枪窝里横的人海了去了。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杨钊最不想有瓜葛的就是这样的人。当然事到临头就另当别论了。

策马出了长安东城门,杨钊缓缓的欣赏着沿途风光,顺着官道,向着都畿道第一个目的地襄城而去。却不知在长安城外十里的送客亭,早有一些人在等着他了。

张翰,面目儒雅,士林相传有其父之风,待人谦和,有浊世佳公子一称。是日的送别,便是由他发起,广邀各位才俊,早早来到城外十里亭。

坐在亭内,张翰不由得想起一直对杨子午交口称赞的父亲,在开元九年张说就曾高度评价过当时年仅八岁的杨钊。

对于杨钊这两个字,张翰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在他小时候,张说就曾将之当做榜样。说过很多次。

天生脾气谦和的张翰,也越来越对杨钊这两个字好奇了起来。

一次泽水诗会,张翰果然见到了杨钊。可惜当时杨钊那昏昏欲睡的德行确实有点欠扁,心头微微失望的张翰并没有上前攀谈。

随后发生的事情,可谓是峰回路转,令人啼笑皆非。李岫一脚将杨钊给踹了出来,杨钊又不依不饶的找李岫的麻烦。

最后一首将进酒,将所有人放倒。张翰终于见识到了杨钊的犀利,并且因此钦佩不已。此次从父亲那里听闻杨钊升任吏部郎中,都畿道暗访使的时候,他不由得起了去送一送杨钊的心思。邀上三五个朋友,略备薄酒,张翰便来到了十里亭。

不过好像有这种心思的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孟浩然代王维来了,贾不言听说杨钊文武双全也来了。牛端章不计前嫌,在父亲牛仙客的支使下也来了。

一行大概十余人,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了十里亭。互相攀谈之下,相视一笑。这些人便将各自的准备的酒食拿了出来,原本一场送别,硬是变成了野餐。

杨钊坐在马上,缓步而行,不多久便来到了十里长亭。

望着厅内邀杯换盏的众人,杨钊还以为是哪个公子哥闲了没事出来踏青郊游的。为了不打扰人家,杨钊特意吩咐车夫,也就是那个昌平楼里面鞋拔子脸的小二,绕着走。可惜还没有接近十里亭,在外面张望的一个小厮便已经发现了杨钊。

二话没说,小厮直奔杨钊的车架而来,虎的陈到王衡二人,不自觉的将手放倒了刀柄之上。他们可是很专业的,如今既然在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麾下,自然要尽责才是。

可怜的小厮看着两人鲜衣怒马,单手执刀,仿佛随时会砍人的样子,都快哭了。

“这里可,可是新科状元,杨子午杨爷?”

“哦?”杨钊有些好奇:“不知你有何事?”

小厮畏畏缩缩的看了陈到王衡一眼,才微微弱弱的回道:“我家公子,得知杨爷要公职出京,特意在此地为杨爷送行。”

“送行?”杨钊眨巴眨巴眼睛:“你家少爷是?”

“我家少爷乃是御史中丞张说张大人的公子张翰张儒林。”

杨钊咂吧一下嘴,思考了半天,就得到三个大字:不认识。

“你家老爷很有名。”杨钊竖起一根大拇指,没办法,张说是文坛领袖,随即有些疑问的道:“那你家少爷也很有名?”

小四满脑袋黑线的望着杨钊,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直接转身道:“杨爷这边请,我家公子正在十里亭之内。”

杨钊抬眼一望,心道乖乖张翰是很有名,看看凉亭里请来的都是什么人物,牛端章,孟浩然,剩下的眼熟,不知道叫啥。

尾随小厮来到凉亭,杨钊看着满桌子的酒菜,抱拳为礼道:“杨钊这厢有礼了,各位倒是好雅兴……”

张翰倒是熟的可以,一把将杨钊抓过来:“子午,可还记得为兄否?”

“这位兄台……”杨钊眼睛一漂,看见小厮毕恭毕敬的样子,哈哈一笑,试探的道:“你是张翰,张儒林兄?”

“没错。”张翰微笑着道:“没想到泽水诗会缘仅一面,子午倒还记得在下。”

“那里那里。”杨钊客套话张嘴就来:“令尊掌文坛进二十年,听说儒林兄已尽得阁老张大人真传,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张翰乐了,好话谁都爱听,特别是有分量的人说好话。

“比起子午三元及第,某还差的远。子午兄还请入座。”

杨钊刚要坐下,便道:“呀,老孟你也在啊,最近过的如何?老王可没少提起你。”

孟浩然悠然一笑,举起酒杯道:“王大人公务繁忙,特地请某来送你,子午让众位等了半个时辰,当罚酒三杯。”

“这个该喝。”杨钊点点头,样子很真诚,就是不动步:“牛端章牛兄也来了?听说牛兄最近任职羽林郎,恭喜恭喜。”

“同喜。子午兄不也高升了嘛。”牛端章虽然脑子不怎么灵光,但待人接物还是有把刷子的:“比起子午都畿道暗访使的名头,愚兄的羽林郎的头衔可以扔掉了……”

这时杨钊才做了下来,他认识的人都寒暄完了,剩下的不认识,自然不能随便开口。

张翰端起酒杯来,忽然看见杨钊有些尴尬的坐下了,立刻一拍脑门:“看愚兄这眼色,子午且看,这时贾不言贾兄……”

杨钊端起一杯酒:“贾兄请了……”

第147章:西洲曲

第147章:西洲曲

聊了一小会,饮了几杯送行酒之后,杨钊再一次踏上了路途。

却不知,在他走后不久,一个青色的小轿便停在了十里亭边,李婉芝慢慢的走了出来,但可惜物是人非,杨钊已经走了。

站在十里亭边,李婉芝楞了很长时间,朝廷的突然任命,等到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根本赶不上替杨钊送别了。但那个固执的念头,还是让她义无反顾的来了。

丫头兰儿静静的站在李婉芝的身边,她知道小姐心里很难受,但却不知该如何去劝解。

望着十里亭外,延伸开去的黄土官道,李婉芝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来去形容自己的心情。杨钊走了,竟然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难道他一点都没有为自己动过心吗?李婉芝害怕这个问题的答案。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杨钊从前听她弹琴,偶尔念叨过一次的句子。听过一次之后,李婉芝便悄悄的记了下来。而如今却成了她唯一的安慰。

走进凉亭,李婉芝让兰儿拿出了一把古琴,然后弹奏起了那一曲《幽兰操》,可惜人心已乱,又如何能弹出好的曲子。

断断续续的琴声同样将兰儿的心也扰乱了。直到李婉芝曲不成调无以为续之后,兰儿才轻轻的道:“小姐,我们回去吧,好吗?”

李婉芝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她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对杨钊产生好感的了,只记得每天闭上眼睛之后,就会在脑海中浮现杨钊的面容。因为这样她才会要怂恿着韶华公主在会试之后去昌平楼拜访。

也是因此,她才央求自家老爹帮助杨钊。甚至傻到一直都没有怀疑过杨钊能让她飞翔的诺言。可是随着杨钊离开长安的步伐,这些像梦一样的美好,都在一瞬间破碎了,少女那敏感而又纯真的心,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事实。

难道当真是落花有意随流水,儿流水无心恋落花吗?

失落而凄凉的心境,让李婉芝觉得亭外的阳光很刺眼,让她的眼睛开始有些模糊……

张翰一直没有走,他就在凉亭不远的地方静静的呆着。直到李婉芝的琴声渐渐凌乱不堪的时候,才迈步走了过来。他认识李婉芝,但谈不上多熟悉。

缓步走进了凉亭,张翰抱拳为礼道:“参见婉芝郡主。”

李婉芝偷偷抹了一下眼睛,才道:“张公子免礼,不知公子意欲何往?竟能在此碰见。”

张翰摇了摇头道:“张翰在此,却是在等候郡主大驾。”

说完,张翰别从怀中拿出了一个信封,解释道:“今日张翰连同众位朋友在此为杨子午送行。临去之时,杨兄曾留下一封信,说是如果遇见郡主来此,便将之交予郡主。如此某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将信放在了古琴边,张翰便站起来向亭外走去。心里不禁对杨钊算无遗策有些佩服。当时牛端章多喝几杯,嘴上便松动了许多。曾偷偷的跟杨钊嘀咕了一会。却见杨钊面色古怪的走回马车,不多时便拿了一封信出来,并且郑重交代自己一番。

开始张翰还不相信,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其他几人离开后,便在亭外不远处等候了起来。

果然不多时,婉芝郡主便来到了凉亭,虽然杨钊跟李婉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张翰并不知道。但至少他从李婉芝的琴声中听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那些别的东西,他当年也经历过……

张翰漫步离去,李婉芝才将信给打开来看。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四句:海水梦悠悠,卿愁我亦愁,凉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

看完,李婉芝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兰儿,咱们回去吧……”

………………………

坐在马车之上的杨钊,一直在想牛端章的话。酒量不咋滴的牛端章被灌了一阵之后,就有些大舌头了。他低着头对杨钊连珠带炮的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杨钊就愣住了。

“知道婉芝郡主为什么对你另眼相看吗?知道你会试中解元,有谁从中间帮过手吗?平常婉芝郡主对人不假辞色,为何你一句话就能让她教我学琴吗?等等……”

杨钊不傻,仔细一想便知道了其中的问题,但是他一直刻意的回避了。这个时候杨钊才想起,临走连个招呼都不打,会不会有些过了?

在不知道李婉芝心思的时候,杨钊不敢撒开脚丫子奋起直追,心里年龄已经进四十的杨钊,要是来一出老孔雀开屏,自做多情,他那张老脸往哪儿搁?但是牛端章的一席话,却让杨钊不由得细细的回忆了起来。而事实还真像牛牛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