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比在丛林里亡命好得多,而且还得带上那么多的平民。”刁德勋的立场很坚定。
唐宏光叹了口气。用目光再次征求了李承志与罗秀生的意见。显然,他已经把两个新手当成真正的狙击手了。
只是,李承志与罗秀生没有改变立场。
“好吧。既然大家这么决定,我再去找桑迪加。他不肯往西走。那我们就单独行动,免得受拖累。”
所幸的是,桑迪加没有愚蠢到跟狙击手分道扬镳。
说白了,没有四名狙击手保护,桑迪加跟那些村民早就完蛋了。事实已经证明,桑迪加要想带着他的族人逃出虎口,就必须抓紧四名狙击手。
唐宏光从新安排了任务。桑迪加带着几名武装村民在前面探路,争取与在附近活动的游击队取得联系。李承志与罗秀生留在队伍里面,一是保护好谢润生,二是帮助那些已经疲惫不堪的村民。唐宏光与刁德勋负责断后,尽可能的给追击的政府军制造麻烦,减慢政府军的前进速度。
安排好之后,唐宏光让所有人都休息两个小时,而他跟刁德勋则提前出动。
李承志只睡了一个小时,因为他得跟罗秀生轮番盯着谢润生。
两个小时后,桑迪加首先带着几个体力还比较充沛的村民出发。又耽搁了半个小时,队伍才上路。
队伍的行进速度依然很慢,对所有村民来说,两个小时的休息根本不够。
事实上,连谢润生都有点走不动了。
要知道,在遇到这些村民之前,他们每天都能休息六个小时,基本上能让精力与体力恢复过来。这两天,每天的休息时间都不足四个小时,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短暂休息,根本无法让精力与体力跟上。
虽然李承志与罗秀生也很累,但是还能坚持。
为了不拖慢队伍的行进速度,两人不得不帮助那些实在是走不动的村民,特别是几个老人与身体较为虚弱的妇女。
走到天亮,队伍停下来休息。
李承志让罗秀生到队伍后面守着,主要就是准备接应返回的唐宏光与刁德勋。李承志没有去队伍前方,他必须守在谢润生身边。自从知道谢润生的身份之后,李承志就对这个情报官员多了个心眼。
显然,绝对是军事情报局的局长派他来执行这个任务的。
按常理说,这种危险性很高的任务,最多只能派遣高级特工,没有任何理由让一个分局局长来冒险。就如同唐宏光说的,谢润生知道的秘密太多了,要是他落到敌人手里,那绝对是天大的灾难。
很明显,是谢润生主动要求执行这个任务。
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
显然,对军事情报局的分局局长来说,到丛林里去执行任务,绝对不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战场环境。
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即谢润生想通过这次行动获得好处,而且是很重要的好处。
想到这些,李承志就不得不承认,谢润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情报官员,而这往往意味着他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
显然,李承志不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当然,李承志这么想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需要他扣下扳机、用一颗子弹来让谢润生永远闭上嘴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半点迟疑。
也许,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唐宏光才让李承志留了下来。
队伍再次出发的时候,唐宏光与刁德勋没有返回,不过罗秀生告诉李承志,他隐约听到了枪声与爆炸声。
李承志很想抛下那些村民,回头去找唐宏光与刁德勋,只是他不能这么做。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李承志只能跟随部队继续前进。
快到中午,在李承志准备让队伍再次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他也听到了从后方传来的枪声与爆炸声。
不是很明显,但是声音在丛林里传递时有很大的迷惑性。
李承志不得不让罗秀生再次到队伍后面全,而且让谢润生不得单独行动,必须随时跟他在一起。
几分钟后,罗秀生赶了回来。
枪声与爆炸声在几公里之外,而在丛林里,这意味着他们离战斗地点的路程是距离的两倍以上。
显然,唐宏光与刁德勋在为队伍争取时间。
敌人已经迫近,李承志只给了村民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主要就是吃点东西,补充严重消耗的体力。
等到队伍准备上路的时候,桑迪加带着一名武装村民赶了回来。
“再走大概十公里就到查胡尔镇了,我们没有靠得太近,不过镇子附近没有多少政府军的部队。”桑迪加明显是一路跑回来的,说话的时候都在大口喘气。“以我们的速度,赶过去也天黑了,我建议等到明天一早……”
“你没听到吗?”
桑迪加愣了一下,也闭上了嘴。
“追击我们的政府军就在后面不远的地方,如果我们在晚上停下来,恐怕就没有机会到达查胡尔镇了。”李承志一点都不客气,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桑迪加要负主要责任。“我们必须及时赶过去,至少得到达离查胡尔镇足够近的地方。我会进去侦察,确认没有政府军之后再让其他人过去。如果政府军仍然控制着查胡尔镇,那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目的地,绝不能停下来等死。”
“你说了算,我听你的指挥。”桑迪加并不知道李承志是个新手,而是把他当成了唐宏光那样的老兵。
“你带着人在前面带路,尽可能的走快一点。如果我们能在夜间到达查胡尔镇,而且那里有游击队的大部队,那我们就不用逃跑了,所有人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李承志觉得在查胡尔镇遇到游击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只是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带着队伍去那座根本就不熟悉的乡镇。
当然,桑迪加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不然他也不会在丛林里迷路。
大概是受到了鼓舞,队伍的前进速度有所加快,那些几乎就要绝望的村民,似乎都认为在到达查胡尔镇之后就能获救。
第一百零六章 鬼镇
李承志只花了五分钟就搞清楚了情况,然后离开了已经空无一人,准确的说是没有一个活人的查胡尔镇。/)
镇子里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活人,到处都是平民的尸体。
显然,查胡尔镇在不久前遭到血洗,居民都被杀光了。做这事的明显是政府军,因为镇子里到处都是政府军制式枪弹的弹壳,还有不少重机枪子弹的弹壳,而据桑迪加说,游击队没有几挺能用的重机枪。
问题是,政府军为什么要血洗查胡尔镇。
桑迪加曾经提到,游击队准备夺取查胡尔镇,然后以此为基地,扫荡周围地区,控制这处地区。
显然,政府军收到了线报,知道游击队即将到来。
更重要的是,查胡尔镇的居民应该是较为同情游击队的,而且这里非常偏僻,远离政府军控制的核心地区。也就是说,政府军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并不牢固,也没有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
也许正是如此,政府军才血洗了查胡尔镇。
回到丛林里,李承志大致说明了情况。
“游击队肯定来过这里,不然政府军没有理由屠杀查胡尔的所有居民,”
“为什么?”李承志必须搞清楚原因,哪怕他觉得自己的猜测不离十,可是他并不能肯定。
桑迪加没有隐瞒什么,把原委都说了出来。
查胡尔镇是政府军在该地区最主要的据点,也是离政府军控制区最远的据点,准确的说查胡尔镇不在政府军的控制区内。为了对付游击队,或者说是不让游击队获得城镇,政府军在查胡尔部署了一个连的兵力。
有趣的是,驻扎在查胡尔的政府军官兵都不大愿意跟游击队为敌。
这也很好理解,驻军每周都会进行两次常规巡逻,如果上面做了特殊安排。巡逻部队就得深入丛林,去寻找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显然,这是一个苦差事,而且巡逻部队很有可能遭到游击队伏击。
正是如此,查胡尔的驻军才比较低调,也没有给游击队太大的压力。
说白了,如果驻军给游击队制造麻烦。游击队就会报复,而最终承受伤害的显然不是那些呆在危地马拉城的高级将领。而是必须冒险深入丛林的基层官兵,因此这些基层官兵显然不会太过卖命。
这种局面,在查胡尔这边维持了好几年。
绝大部分时候,驻扎在查胡尔的驻军与在附近丛林里活动的游击队都相安无事。甚至可以说,只要游击队不闹得过火,比如没有明目张胆的出现在政府军面前,查胡尔的驻军还会默许游击队派人到镇子里做买卖。购买一些重要物资,特别是药品。受此影响,一些胆子够大的走私犯来到查胡尔,把军政府严令限制出售的物品卖给游击队,甚至连一些政府军的官兵也在偷偷贩卖军火给游击队。
当然,政府军高层不是不知道发生在查胡尔的事情,而是没有办法整治。
政府军曾经花大力气整顿查胡尔的混乱局面,还枪决了好几名把偷窃得来的军火贩卖给游击队的基层军官,有一次甚至派一名上校带着一个警卫排来整顿秩序,结果这名上校仅在查胡尔镇住了三天。在第四天的清晨就成了一具无头尸。此后,再也没有政府军的高级军官敢到查胡尔任职。
只是,这种相安无事的局面,在中队到来的时候就被打破了。
政府军必须把兵力集中到南面对付中队,而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区域在西北,也就是靠近墨西哥的山区。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政府军策划了一次大规模扫荡行动,希望借此重创游击队。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即可以把西北地区的军队抽调一部分去南方战场作战。
同样的道理,游击队也没有闲着。
在中国做出出兵危地马拉的决策之后。游击队就倍受鼓舞,几支规模最大的游击队迅速取得联系。在经过磋商之后。这几支游击队的指挥官订下了基本作战方案,即在中队攻入危地马拉境内之后,首先集中兵力夺取查胡尔镇,肃清该地区的政府军,控制以查胡尔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在西北地区站稳脚跟之后,游击队再向南推进,争取夺取圣克鲁斯德尔基切与韦韦特南戈等中心城镇。
当然,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