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职业士兵
/“如果维护霸权的成本过了霸权所带来的收益,那么霸权的意义何在?”
李承志合上了头版上有这醒目标题的报纸,使劲揉了揉眼睛,才把目光转向外面,看着从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
虽然头等车厢是全封闭车窗,但是列车行驶时发出的轰隆声依然非常刺耳
等李承志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同一节车厢里的几名乘客都在打望他,大概是对他身上的军装觉得好奇
一路上,这几名乘客都在留意他,只是李向龙没有放在心上
做为军人,而且是海军陆战队的特种侦察兵,李承志有着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有洞察事物真相的眼光
那几个乘客,不过是对他的军装感到好奇而已
这不是普通军装,在三百五十万名中人中,只有六百人有资格穿上这种军装,因为这是海军陆战队特种侦察部队,也就是常说的“海龙大队”的军服这套军服本身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
虽然是三年前的事了,但是李承志依然清楚的记得为了这套军服所吃的苦头
“海龙大队”的选拔标准非常高,而且选拔程序极为严格,原则上只面向海军陆战队的侦察部队招募官兵也就是说,要想成为“海龙大队”的成员,首先就得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事实上,能够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就非常不错了,因为一百名陆战队官兵中才有一名侦察兵只是,要想成为“海龙大队”的成员加困难,因为一百名侦察兵中只有一人有可能通过“海龙大队”的选拔
李承志就是这样的“天之骄子”
当然,要想得到战友的认可,仅仅通过选拔是不够的,还必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这支精英部队中的一员
对李承志来说获得承认比获得军装加困难
不是他的能力不够,而是他有一个能让任何人都羡慕、也足够让所有人产生误解的大家庭
他的父亲是李为民上将,而他的祖父有名,即李向龙大将
此外,他还有一个同样有名的外祖父,即鲁志刚大将
凭借这个出身,李承志完全有理由向将衔奋斗而且依靠家庭出身,完全有可能在三十五岁之前成为将军
只是李承志没有选择这条路
不是他不想当将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
主要是,李承志在家里排行老幺,在家族中是同辈中的倒数第二,年纪比他小的只有一个堂妹在他的兄弟与堂兄弟中,已有七名将军、六名校官,即便是最差的也在好几年前就成了军官在表兄弟中,也有三名将军与五名校官,比他小一岁的表弟都在十七岁的时候进入了军事学院
显然,李家与鲁家的将军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重要的是,李承志是个聪明人在他看来,如果他走上了家族的老路,那么在这个大家庭中将永无出头之日
要知道,李承志的大堂兄比他大了十七岁,而年纪最大的表兄比他大了十四岁
这就意味着,如果李承志进了军事学院沿着标准道路向将衔奋斗,当他还以尉官的身份在基层部队里摸爬滚打的时候,他的兄弟、堂兄与表兄中已经有很多是将军了,而他永远也不可能越这些亲戚
结果就是,十八岁那年,在表弟选择了军事院校的时候,李承志选择了军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李承志必须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从头做起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承志没有想过去做当兵之外的事情
与李家、鲁家的所有子弟一样,李承志从小就受家族熏陶像所有的兄弟一样,把保家卫国当成人生唯一的使命
不可否认家庭出身对李承志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参加陆战队侦察兵选拔的时候,李承志的左眼视力不达标,按理说连初选都无法通过,因为他是李向龙的孙子,所以主考官给了他一个机会,而李承志也因此成为了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在后来的“海龙大队”选拔中,李承志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结果依然是他的家庭出身帮了大忙
当然,李承志知道,肯定是他的父亲、或者是某个亲戚在暗中帮忙
事实上,李承志是李家的第一个“兵”,在他之前参军的全是“官”
这个身份,将陪伴李承志一生
这就是,在的军衔制下,士兵只能成为士官,至少在和平时期,士兵除非在服役期间通过军事院校的招生考试,进入军事院校学习,不然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军官,而成为军事院校的学员,就不再是士兵了要想当上军官,唯一的途径就是进入三军一兵的四所军事院校学习
虽然在理论上,士兵也能够通过开始成为军官,但是现实中往往行不通
这就是,大部分士兵在十八岁、或者十九岁的时候就已参军,因此在参军的时候最多只有高中文化,而在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报考大学,然后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律师、教师、经济学家等等,只有成绩不够考上大学的学生,才会选择参军,以此获得一份可靠的职业
在严格的晋升体制下,兵就是兵,官就是官
李承志非常清楚这一点,也知道他很有可能永远也当不上军官,可是他清楚,当士兵照样能够保家卫国
当然,对李承志来说,当上军官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报考海军或者海军陆战队的军事院校,而且肯定不会被军事院校拒之门外
三年来,李承志没有想过去军事院校深造
做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李承志有一个特点,即认准了某件事就绝对不会改变主意,哪怕得为此付出一辈子的努力
也许,这就是李家的传统
想到家族传统,李承志未免笑了起来
从他懂事的那一天开始,父亲、母亲、祖父、外祖父、大伯、叔父、舅舅、甚至连姑妈与姨妈,都在不断的向他灌输一些他在当时无法理解的东西,而等到他能理解的时候,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家族传统
问题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家族传统
这是一种代代相传下来的东西,是言行与思想的框架,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价值观念的基础,却无法直观的说出来
李承志觉得这很好笑,可是却笑不出来
对此,李承志不得不相信,他还不够成熟,还无法理解到加深奥的本质
不管怎么说,他才二十一岁,跟他同龄的人,要么还在大学里苦读、要么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他却已经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三年,经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磨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收起笑容的时候,李承志主意到,那几个乘客还在偷偷打量他
暗自叹了口气,李承志拿起了那份报纸
显然,那几个乘客不仅仅对他的军装感到好奇,还很关心最近发生的事情,发生在地球另外一端的事情
这就是,危地马拉内战
报纸头版上那条醒目的标题,就与这场内战有关
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仅仅在一天之前,这场发生在地球另外一端的内战还与他们没有丝毫关系危地马拉只是中美洲的一个弹丸小国,国土面积不到十一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两千万,比中国的绝大部分省都小得多这也是一个极为落后的国家,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热带雨林的覆盖范围达到了国土的百分之六十八,只有一条铁路,公路则大多是土路
事实上,在今天的事情发生之前,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这个国家
对于在战后过上好日子、丰衣足食的中国人来说,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个国家
只是,今天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中国人与危地马拉的关系
这就是,中国当局正式在联合国发出提案,要求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危地马拉,干预与遏制由内战引发的严重人道主义危机虽然联合国安理会需要几天才能进行表决,但是谁都知道,箭以上弦,不得不发的道理
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正是知道了这件事,李承志才买了车票,提前结束探亲假,搭乘最早的一趟列车前往宁波在到达宁波之后,还要乘渡轮前往舟山群岛“海龙大队”的驻地在一座由军队管制的小岛上
所幸的是,这不是一段漫长的旅途
傍晚,列车到达了宁波站
因为舟山群岛既是海军基地,又是海军陆战队的大本营,所以在火车站里,李承志遇到了很多军人
与他一样,大部分军人都是在得知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后提前归队的
在去舟山群岛的渡轮上,李承志遇到了一名健谈的海军军官,只是谈了些什么,李承志并不关心,他只想早点回到部队
凭职业军人的敏感直觉,李承志知道,建功立业的机会即将到来
第二章 大国角力
中国正式谴责危地马拉当局在内战中制造的人道主义灾难,并且在联合国提起出兵干预的提案,绝对是一九六六年的头号大事
李承志赶到军营的时候,中国外长周润康离开了联合国总部,乘专机返回北京
发起提案,并不等于获得了安理会的支持
要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就必须得到安理会的支持,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能够一票否决中国发出的提案,即便没有遭到常任理事国否决,也至少需要获得六个轮值国的支持
显然,这是一项艰巨的外交任务
白天,周润康先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驻联合国代表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闭门磋商,又与意大利代表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私下会晤所幸的是,这不是一起突发事件早在几天前,周润康就通过各种途径把消息传达给了德意两国,席存瑞总统也跟德意领导人通了电话,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就周润康所知,席存瑞总统用巴尔干半岛问题做要挟,只要德意两国在中国干预危地马拉的提案中不使用否决权,中国就保证不介入巴尔干半岛冲突,反之中国则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正是如此,周润康在德意代表那里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
真正的麻烦是几个轮值国
这届轮值国中,泰国、伊朗、埃及与南非是中国的盟国,肯定会投支持票可是在德意弃权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