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此次轰炸的强度并不大,但是旧金山港的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损毁,直到三个月后才完全修复。在这三个月里,旧金山港的吞吐能力降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在修复之后,也没有能够达到之前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次轰炸摧毁了囤积在旧金山港里的近两百万吨物资,其中有六十万吨燃油与近四十万吨弹药,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军花在夏威夷群岛上的防御投入的百分之三十。当然,经济损失是次要的,关键的是,美军很难在短期内补充这些物资。

受此影响,美军送往夏威夷群岛的物资减少了一半以上。

当然,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夏威夷群岛。

为了补充损失掉的物资,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美国输送给英国的战争物资减少了将近一百万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四四的上半年,美国平均每个月为英国提供了一百万吨左右的物资。正是这些物资,使英国继续战斗下去。在旧金山港遭到轰炸后的三个月里,美国输送给英国的物资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多。这意味着,依靠获得的物资,英国已经难以继续坚持下去了。

战后,就有人认为,正是这次轰炸,直接促使英国投降。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毕竟这不是英国投降的直接原因。

十月三十日,在离开了美军重型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后,顾祝同才把作战报告发给了海军司令部。

当然,这有点多余。

两天前,冯承乾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第31舰队偷袭旧金山港的消息,而且知道轰炸非常成功。

在收到顾祝同的报告之前,冯承乾就给雷德尔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中国海军已经应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要求,在太平洋上发起了一次突击行动,沉重打击了美国海军,实现了牵制美国海军的承诺。

问题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十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旧金山港遭到红扎的当天,美国总统确实询问过海军部长,提到是否要向太平洋增派作战力量,而当时金上将也提出,在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情况下,确实有必要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非动用刚刚服役的三艘舰队航母,不然就只能动用派往英国的两艘快速战列舰。

只是,两天之后,金上将亲自向罗斯福提出,没有必要增强太平洋舰队。

事实上,提出这一建议的不是金上将,而是尼米兹。

在分析了整个战局之后,尼米兹做出了准确判断,即中国舰队偷袭旧金山港,并不是要在太平洋上达到什么目的,只是一次牵制性军事行动。为此,尼米兹还格外提到,德意海军很有可能在大西洋上发起行动。

这样一来,自然不能从大西洋舰队抽调战舰来加强太平洋舰队。

当然,尼米兹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这就是,如果总统采纳了加强太平洋舰队的提议,那么派往太平洋舰队的,很有可能是三艘刚刚服役、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舰队航母。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大可能把派往英国的两艘战列舰派过来。显然,尼米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非常简单,中途岛海战已经证明,没有完成训练的舰队根本没有价值。

显然,这次突击行动,并没有起到牵制美军的作用,更别说让美军分兵了。

相反,却暴露了德意海军即将发起大规模行动的企图。

受此影响,在十月三十日,英国皇家海军就下达了战备命令,本土舰队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

在此情况下,本土舰队能够在接到命令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离港。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可以说,中国海军偷袭旧金山港的行动,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对方,德意海军肯定会采取行动。

为此,英国皇家海军自然会提前制订好应对方案。

仅仅数日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就获得确切情报,得知驻扎在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工作。

更重要的是,德意联军开始肃清直布罗陀海峡。

十一月一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给坎宁安下达了命令。如果意大利舰队从地中海杀了出来,那么本土舰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拦截意大利舰队。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则不在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据此,坎宁安制订了作战方案。

 第四百章 两害相权

十一月四日,意大利舰队离开了塔兰托军港。

这支舰队中,除了有六艘战列舰之外,还有四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与十二艘驱逐舰。最重要的是,舰队里还编有四艘运油船。显然,意大利舰队过短的续航力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意大利舰队的死穴。

前面已经提到,除非走英吉利海峡,不然以意大利舰队的续航力,在到达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港口之前,肯定需要进行一次燃油补给。

这下,问题出来了。

在欧洲,意大利海军只算得上是二流水准,与法国海军差不多,根本无法与英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军相提并论。此外,在大战爆发前,意大利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地中海活动。

受此影响,意大利战舰的续航力都不怎么样。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降低了续航力的指标,意大利海军的主力舰才能够在有限的吨位下获得较强的火力、防护与速度性能。这一点,与法国海军的主力舰非常相似,与英德海军的战舰有很明显的区别。

此外,海军的主要价值还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因为不需要具备全球作战能力,意大利也没有多少海外殖民地,因此意大利海军并不重视舰队的远航能力。除了不太在乎战舰的续航力之外,意大利海军也不是很在乎补给舰这类辅助战舰。

大战爆发前,意大利海军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补给舰。

虽然在参战之后。意大利海军认识到了补给舰的重要性,但是受国力、特别是造船能力限制,意大利海军并没有建造补给舰。

至于类似于中国海军快速战斗支援舰那种性能全面的补给舰。更是没有了。

当时,编在意大利舰队里的四艘油船,都是民用船只。虽然这四艘油船的最高航速都在二十节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快速货轮,比起普通油船要快得多,但是与战舰相比,民船的速度仍然慢得多。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最高航速都在二十四节以上。到大战后期,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最高航速甚至达到了三十节。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伴随舰队航母作战,为战舰提供强有力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海军的这四艘油船,都难以以最高航速持续航行。

主要就是,这四艘油船采用的是往复式蒸汽机,而不是蒸汽轮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往复式蒸汽机就基本上被淘汰掉了。主要就是,往复式蒸汽机难以持续高速运转。也就无法使战舰持续高速航行。

这样一来,意大利舰队的最高航速,将由这四艘油船决定。

以当时的情况。这四艘油船所能达的最高巡航速度在十六节以内,如果遇上恶劣天气恐怕连十四节都达不到。

这个速度,根本算不上快。

要知道,快速战列舰的最高巡航速度都超过了二十节。在极限情况下,甚至能以最高航速航行数日。

显然。问题非常严重。

在油船拖慢了航速之后,意大利舰队极易遭到拦截。更要命的是,在遭到拦截之后,意大利舰队甚至不能规避与撤退。说白了,只要进入大西洋后航行二千五百海里,意大利舰队在仅靠战舰携带燃油的情况下,就无法返回直布罗陀要塞。也就是说,只要英国皇家海军选择好拦截时机,并且盯住那四艘油船,意大利舰队就必须与本土舰队决战,不可能丢下油船单独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国。

所幸的是,意大利海军非常清楚这个问题,雷德尔也清楚这个问题。

十一月五日,也就是意大利舰队离开塔兰托港的第二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也驶出了威廉港。

有意思的是,在公海舰队里面也有四艘油船。

不一样的是,这是四艘标准的军用补给舰。虽然其最高航速只有二十节,但是配备的是蒸汽轮机,能够以十六节的速度持续航行。必要的情况下,还能以二十节的最高速度航行数日。

显然,在持续高速航行性能上,德军的补给舰要比意大利海军的油船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公海舰队带着补给舰出海,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这下,难题也交到了英国皇家海军收里。

当时,坎宁安正在策划拦截意大利舰队的作战行动,只是他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他也意识到,意大利海军不会单独采取行动,不然早在几个月前,意大利舰队就出发了,绝不会拖到这个时候。坎宁安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意大利海军在这个时候派出舰队,肯定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了非常大的承诺。

显然,坎宁安的判断非常准确。

只是,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坎宁安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他不但要设法拦截意大利舰队,还得组织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公海舰队杀出北海。

原因很简单,如果公海舰队前去接应,那么意大利舰队在遭到拦截之后,就能抛下速度过慢的油船,在与公海舰队会合之后,从德军的补给舰那里获得燃油补给。如果本土舰队去拦截公海舰队,那么意大利舰队就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完全程,甚至能在最后两千海里的时候凭速度摆脱本土舰队。

问题是,本土舰队不可能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作战。

要知道,坎宁安手里只有六艘快速战列舰,在每一个方向上都不具有足够明显的兵力优势。如果他把本土舰队分成两支,那么在任何一个方向上,他都不可能占到便宜,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至于追击意大利舰队或者公海舰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队,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意大利舰队中,战斗力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