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乱世出枭雄-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融撅了撅嘴,眼神中有些不满,却也只说了句:“傻哥哥。”便买下了这件衣服。

“孟起哥哥不急着回成都么?”祝融问道。

“先生还有事情,说要整顿益州世家,如果那些世家被逼反,先生就要动用武力,所以我还有用。”

此时的司马懿在益州刺史府中查看户籍。秦国在农法上相对汉朝改动不大,不阻止世家兼并土地,但要按照土地缴纳粮草,按人口缴纳钱财。周弘在拟定这方面法规时,特意强调了税务不能漏收。

但这户籍薄上,很多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实际上记录的人口却很少。司马懿世家出身,他岂能不知道世家私藏人口逃避税收的伎俩?而且大量的私藏人口不但会减少国家税收,也会形成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这些世家对君主不满时,可以联合起来发动兵变夺权。

没错,大多数世家都想利用自己的私人力量得到利益,甚至世代为官的权力。董枫的唯才是举,虽不会引起司马懿这样真正有能力的人的不满,却也引起了益州世家的强烈抵制。而原本可以同时垄断商业和农业的世族也因为小商贾的不断增多而不能造成垄断效果。

司马懿翻完账薄,喝了口茶,写了道命令:分派马超,张辽,张任,高定分别带兵统计成都,巴郡,梓潼,广汉四城的人口。

本来,整治世家应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郡县的小官中庶族寒门是少数,而世族是多数。司马懿敢在益州这样决策,并非是彻底想和世家撕破脸皮。在当时,益州有三个世族子弟得到了董枫的重用。分别是黄权,法正和秦宓。黄权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他在长安为官,家里却没有私藏人口的迹象,可见其立场。而法正是个有抱负的人,现任益州别驾,并不算是小官。董枫收复益州的时候,曾说法正将来打仗时可做军师随军出征,可见其深受董枫重视。一个有抱负并会受重用的人,不会为了和主公争夺些可有可无的利益而反对主公。法正和黄权都不会反,只剩下益州功曹,秦宓了。

秦宓这个人是拥护世族的,但他的官职,能调动的势力却远小于法正和黄权,更何况益州牧张松是寒门出身,拥护秦公。

果如司马懿所料,政策下达后,益州世家分成以黄家,法家为首的助秦派,和以秦家为首的抑秦派。一开始,助秦派声望更高,且不受秦国的军事威胁,但抑秦派渴望利益,支持两边的世家数目不分伯仲。

这时司马懿又采取了第二项措施,将益州的一笔巨大的经济收入——官府工坊的一成利益按照官职大小分给当地官员。同时,他对助秦派的官员加官进爵,对抑秦派的进行降职甚至贬官。司马懿的这颗甜果,立刻让助秦派的势力增大不少。此消彼长,抑秦派逐渐失去了官场上的影响力。

两个月以后,益州的人口调查完毕,大多数世家均如实报上人口,少数则被秦军抄家,家奴解散。而抑秦派的带领者秦家则举家迁入荆州,秦宓也辞官而去。至此,董枫交给司马懿的世家整治工作也算完成了。

当然,秦国在官员上还必须依靠世家的支持,司马懿对世家的整治也如大禹治水,疏而不堵,以小利换大利,以世家的内部矛盾而换取临时的稳定,并非长久之策。有朝一日,法正,张松这些人老去,世家中的不正之风就又会蔓延。但在董枫一批批书院的学生长大成人后,分配到各郡县,便可让秦国逐渐摆脱世家的控制。只是若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几十年的过渡期。

第六十四章 华山题诗醉论剑 秦军雄狮下荆

荀攸稳妥地处理好了南阳的政务,司马懿也将南蛮的反叛很好的平定。董枫闲来无事,便与周弘一起,带着妻子和邓艾出外游玩。

一行人坐在颠簸的马车上,董枫在前面驾着马,典满坐在董枫的身边,车内则分两排而坐,周弘和张宁,乔婉坐在前排。后排则更宽敞一些,乔雨和邓艾坐在一起,蔡琰则在另一边抱着刚过三岁的董英。董英悟性比董枫差了不少,到三岁倒是会说些话,只是还未开始认字。不过董英蛮力却大得惊人,也不老实,蔡琰经常为了让他老实呆在自己怀里,累得满头大汗。

周弘有些疑虑地问道:“宁儿,你都怀孕了,还跟着我们来,没关系么?”

张宁摸着自己稍稍隆起的腹部,笑道:“也没有多大,雨儿妹妹不是也怀孕了么。大家都知道,这次机会是十分难得的。”

却听前面驾着马车的董枫笑道:“这可不是什么好机会,弟媳可知道我们这是要去哪么?”

张宁摇了摇头,却听身旁周弘道:“长安以东二百四十里,有一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我们每次从长安到洛阳都要从此山北部的潼关经过。”

乔婉恍然道:“夫君说得五岳中的西岳,就是华山吧。”

却听蔡琰解释道:“书上说,这五岳各有一绝,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我们今天要登的,却是五岳中最险的华山。夫君竟然只告诉周大哥,我和几位妹妹又是带着孩子,又是有着身孕,怎么能上这华山呢?”

董枫挠了挠头,略显尴尬道:“今年九月,我军就要南下取荆州了,总想着这之前应该出去玩一玩。几位夫人一会儿爬到半山腰,和典满一起。我和周弘,艾儿爬上去就行了。”

正值五月,天气不冷不热,蛇虫也不多。董枫等人沿着青泥石阶徐徐向上,没过多久,道路便开始变得险峻起来。石阶变得狭窄,仅容半个脚掌。周弘也算习武之人,倒也无事。乔雨学着周弘那般直着身体走了几阶,突然身子一仰,跌了下去,正被乔雨接在怀里。

乔雨指了指张宁道:“妹妹太冒失了,周大哥从小跟我夫君一起练武,方能把持住平衡,普通人当手脚并用,才能继续向上。”

果然,张宁手足并用,身子如猫一般柔软,稳稳地扒在阶梯上,小心翼翼地往上爬。乔婉学着张宁的样子,开始走“猫步”。她好奇地回头一看,却见董枫将蔡琰抱在怀里,董英则被蔡琰抱在怀里,董枫抱着一女一子,走路却无半点摇晃。董枫身旁的典满步伐稳健,手中空无一物,就算乔雨刚才没能接住她,典满也会上前将其接住。而乔雨则仍在乔婉的身后护着她,却没有学“猫步”。

乔婉顿时不满道:“姐姐,咱们一起来的关中,为什么你怀孕了还站着那么稳,我却只能爬?”

却听乔雨红着脸柔声笑道:“我为了夫君,挥剑骑马也是经常练的。”

后面,蔡琰躺在董枫的怀里,问道:“夫君,这华山如花,分东,西,南,北中五峰,也不知我们这是要上哪一峰。”

董枫哈哈大笑道:“我为一国之主,自然要上华山五峰之首的南峰了。”

恰逢董枫出行这天,万里无云,行至半路,至一平台歇脚。远望山下,碧野葱葱。遥望它峰林立,挺拔险要若剑指苍天。董枫不禁笑道:“苍天不敢坠于地,盖因此山剑指其喉也。”

只见前方一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靠近。蔡琰见此险峻之处,对董枫道:“这就是华山最险的长空栈道吧,我们这些女眷上去恐怕有性命之忧,后面的路还是夫君和周大哥一起走吧。”

于是,董枫把邓艾揽在怀中,与周弘沿着栈道继续上山。这栈道险要无比,走在上面,插在岩壁中支撑的木头吱吱作响。栈道并非都有围栏护着,有的地方宽不过三尺,又无围栏遮挡,一步打滑,便可能堕入无底深渊。被董枫拖住的邓艾更是看着双目圆睁,已然被这险要所惊呆。

“艾儿,怕么?”董枫神色自若地问着。

邓艾留着冷汗,点了点头,又马上摇了摇头。

董枫笑道:“天下的统一,就如这登上华山的过程,若是怕了,停滞不前,就永远看不到真正的天下。”

邓艾听到董枫的话,心中若有所思,神色也镇定了许多。却见前方一处栈道断裂,中间有三尺是空的,董枫与周弘不得不以跳跃的方式跨过此地。须知此处之险,若脚下打滑,跳得不够远,便会落入万丈深渊。可此时的邓艾,却没有一点惧色。

“扬泽?”董枫一边走着,一边对身后的周弘道。

“嗯?”

“我在想,若我有朝一日当了皇帝,就要在这华山之巅封禅祭拜。”

“天下人不是都说泰山最高,最雄壮么?”

“泰山之高,如今看来,必不及华山。泰山以雄壮著称,所以才受秦皇汉帝的喜爱。可我不一样,我大秦的建立走得是华山的险路,而非泰山之大路。先人一旦当了帝王,就认为自己是正统,把自己的胜利归为天命,我可不喜欢那样。天下是因为我和周弘你们这些人一起打下来的,这一过程本就如登华山之路,若我弃华山而登泰山,就是骄傲自大。若要拜泰山,应该是从先帝那直接继承天下的帝王去做的事。”

周弘听董枫以平和的语气说完这段惊世骇俗的话,不禁笑道:“真是大哥的性格,大哥称帝之日,我便带领秦国官员们一起随大哥爬上这华山之巅。”

说话间,董枫与周弘已经爬到了华山南峰之绝顶,顿时感到如临天界,仰望天空,苍天近在咫尺,如唾手可得。向北方望去,则近处群山挺立,绵延起伏,远处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如帛如绵。反观南方,仍是秦岭绵延不绝的山脉。董枫看不到荆州,却面朝南方,大喝道:“秦军南下,所向披靡!”满腔热忱,随着这一声虎吼,惊天动地。

却听周弘迎着凛冽清风,口中念道:“高峰良难测,非王岂合游。北望渭如丝,南指图荆州。峰剑逼仙境,长空通天楼。因知封禅所,何须在泰丘?”

诗词出口,将董枫此时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董枫顿时大笑道:“知我者,扬泽也!此诗当题于石壁之上,以扬我大秦锐气!”

说罢,拔剑在一石壁上题诗,剑若流虹,绵延不绝,正似蔡邕飞白之书。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