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俄罗斯-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亡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俄罗斯该怎么办?
2、现在我们的原则和思想一如既往:我们立足于维护政权。
怎么办?
这既是著名作家、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监狱中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也是沙皇贵族们的问题。
车尔尼雪夫斯基试图发动起义消灭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他说:“我们这里不久会发生起义,而一旦起义发生,我一定要去参加。”
他并非孤军作战,与他遥相呼应的是汹涌澎湃的农民运动。仅1860年,就发生108次农民暴动。
当时的诗人图特切夫形容:“现在脚底下已经没有先前那样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土壤了……有朝一日,醒来一看,自己已处在远离海岸的冰块上。”
这些“自下而上”的变革虽然失败,却迫使沙皇政府走上“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对贵族们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其实亚历山大和贵族地主早就明白农奴制早已无利可图,19世纪中后期以后,俄国农业经常歉收,农作物的收获量与种子的比例是3。5:1.单位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徘徊不前,1860年,俄国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与英国相比还不到的一半。
农奴主试图用棍棒和发放低工资形式解决这个矛盾,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自由雇佣劳动:“在这里一切都在燃烧,你准备的材料从来就不够用;他们工作的时间比劳役制的农民更少,他们比他休息得更多,但是他们制造出来的是他的二倍、三倍。为什么?甘心情愿比奴役状态好。”
甚至就连沙皇政府中的一些人士也承认俄国的农奴制度“几乎过时了一个世纪”,“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
在俄罗斯大地上萦绕了几个世纪的农奴制悲歌,终于唱不下去了。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宣布法令废除农奴制。俄国在落后于西欧近一个世纪后,终于艰难地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
农奴实现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他们;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按照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的赎金赎买一小地土地。
被解放的农奴为工厂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巨额赎金为工业增添了资金来源,机器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正如亚历山大对贵族地主所说:“诸位请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农民分得贫瘠的土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只值5亿多卢布,到1905年,农民共交付赎金20多亿卢布,还要受“工役制”和“对分制”的盘剥。
列宁说:俄国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沙皇政府还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
城镇建立杜马或自治局,但受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只能管理地方经济、卫生和教育。进行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司法改革虽然比较深入,但仍不彻底,革命者往往不经审判就被流放西伯利亚。实行了义务兵役制,结束了强迫服役制,即终身服役制。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列宁说,“对于18611905年这个时期,很难想象得出比这更恰当的说明了”。
改革虽不彻底,但它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经济关系政治上层建筑也有局部调整,这成为俄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被解放的农民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巨额赎金为工业增添了资金来源,机器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80年代末,新修铁路1。85万俄里,大河上出现了汽船,工厂制度在主要工业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石油和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这次改革并不彻底,此后俄国还进行了几次改革或政策调整,但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应该说,俄国封建专制制度有它的灵活性,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高统治集团总会在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发展受阻的时候,推行一些社会改良,顺应时代发展的脉膊。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尽量不去触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这是俄罗斯历代沙皇共同特点,他们尽可能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在经济、教育领域倡导改革,但同时也尽可能维护农奴制和专制帝制。如果逼不得已,至少也要保有专制帝制。
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就这样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包袱前行。正如1866年,亚历山大二世的亲近大臣乌鲁耶夫在日记中记载了自己对沙皇圣旨的理解,他写道:“现在我们的原则和思想一如既往:我们立足于维护政权。”
1892年莫斯科工商业界领袖莫罗佐夫满怀感激地说:“君主的恩惠在提高20%的关税中升高了。”其实提高关税只是新任财政大臣维特的一项政策。
“建立自己的工业,这不仅仅是经济任务,而且是政治任务。”与前任只注重某一方面的财政问题不同,维特明确把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作为主要任务,通过铁路建设带动重金属和燃料工业的发展,并用增加间接税和吸引国际资本的方式筹集资金。
维特体制为俄国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在他任内,煤产量增加2倍,钢铁产量增加4倍,铁路里程增加87%,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达7。5%。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俄国的工业基础已经建立,缩短了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并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在欧洲的尴尬处境,综合国力得到了增强。
现代化使俄罗斯迎来了“白银时代”。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思想,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思想纷纷出现,它还催生了现代社会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彻底推翻旧政治制度,做好了政治力量的准备工作。
拉伊夫认为:真正的现代化必须是自发的、连锁反应式的社会蜕变,是其本身规范的建立和意志的表现。
俄国现代化近程中,沙皇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他把推行现代化当成摆脱统治危机的手段。这也决定了俄国现代化是在保存和维持专制制度基础之上的现代化,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现代化。

泥足

1870年,一位年青的画家来到伏尔加河畔,他看到一群纤夫呼喊着悲怆的号子,艰难着拖着大船前行。这位叫列宾的画家被眼前的情景深深打动,用3年时间完成了一幅作品,他本人也没想到这幅作品会成为世界画廊中的珍宝。
这幅画的色调充满了贫穷、饥饿和辛酸的影子,这是俄罗斯底层人民的写照。正是这一群帝国的奴隶,牵引着苦难的俄罗斯缓慢前进。
1、每一天都是黑夜!是漆黑的黑夜!
这个时候,农奴制改革已过去了十年。但“被解放的农奴们”仍然在苦难里挣扎。
土地只够糊口,人身不再被束缚,但农村公社依然固执地约束着人们。农村没有形成工业的庞大市场,即使到了20世纪初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1903年一位经济学家建议:“农民的小屋是最好的市场”,主张开拓国内市场。
这引起企业家们的嘲讽,“梦想将我们的冶金业生产束缚在马掌、铁车轴和马口铁的需求上,这完全不是面对现实的人的想法。”
什么是俄国的现实呢?
用俄国企业家们的话表述就是“在俄国居民极狭小的需求方式下,官方是产品最主要的需要者,所有的工业部门都要采取措施取得官方的援助和在具备官方定货的条件下生产。”
到20世纪初,俄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工业总产值只占国民经济的41%,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依靠出口谷物换取国外工业品的农业国。
俄国资产阶级把企业前途与沙皇政府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封建文化传统的表现,也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彻底的结果,这为俄国现代化之路设置了难以克服的重重障碍。
与农民命运一致的是工人所受的严重剥削:16小时工作日、低工资、童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我们就像被锁着的狗,一辈子被幽禁在无知和恐怖之中,没有一点点出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对什么都害怕!我们的生活就是黑夜,每一天都是黑夜!是漆黑的黑夜!”这是高尔基笔下的俄罗斯人民生活状态。
在列宾画这幅俄罗斯人民群体像的时候,不知是否听到了伏尔加河畔传来的一声嘹亮哭泣。一个婴儿诞生了,他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这个名字也许让人觉得陌生。他有另外一个名字:列宁。
1905年,俄罗斯和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大打出手的时候,“革命正在战线后面的俄国内部传播开来。”
1月22日是一个星期天。清晨,彼得堡风雪交加。
15万工人和家属扶老携幼,前往冬宫和平请愿。他们举着请愿书、圣像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唱着东正教祷告歌,请求实行代议制议会、免费教育、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
但是抚慰手无寸铁者美好愿望的不是笑脸,而是枪弹和铁蹄。数百名请愿者死伤在彼得堡街头。
流血的星期日打破了沙皇“仁慈小父亲”的传统形象,人民被愤怒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素有“血腥沙皇”之称,因为在1894年他登基加冕之日,数千名百姓在广场上自相践踏而死。
在1897年俄国人口调查表上,尼古拉二世的名字下赫然写着:“姓名:罗曼诺夫·尼·亚,等级:全俄国皇帝,主要职业:俄国土地的主人,副业:地主”。在皇后的名下同样写着:姓名:罗曼诺娃·亚历山德拉·费多罗芙娜。母语:德语。主要职业:俄国土地的女主人。
列宁说:“无产阶级在一天中所受到的革命教育,是他们在暗淡、平常的、受压制的生活中几日几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