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后,曹操说明来意,许劭劝茶赔礼,确实每个月只评价八人,让有些人等得时间实在太漫长。但他要对托评人负责,而且要限制名额,不能随便下结论,使评价失去意义。再说,他还要在评价之前对每个人有细致的、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给他们出评语,如果草草行事,岂不要砸了“月旦评”的招牌?
曹操将自己的过去和经历做了个简单介绍。
许劭问曹操:那你未来作何打算?
曹操想了想:牢记学训,就是要做个好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为百姓多做好事。
许劭听完连连点头:桥大夫还那么天真可爱,既然孟德已经历任北部尉、顿丘令、议郎,算是年轻才俊,还用跑到我平舆小地寻求在下一句空话吗?来求评的那些人,多因官路无望,才要走名路,最终还是借名声希望跻身官路。父亲身居当今大司农,会给你有好的安排。孟德岂不是舍近求远?
曹操叹息:一言难尽。
他差不多用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将自己上书遭到曹节等打击的事情说给许劭,许劭慨叹。
许劭问曹操你都写了什么呀,曹操将“五贤论”和“二柄论”的大概意思介绍给许劭。
许劭沉吟:嗯,你知道《论语》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吗?
曹操茫然,他都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出自论语,想想小学时期飞鹰走狗,招猫斗鸡,哪里还背诵这些东西,只得羞愧地摸后脑勺:不知道。
许劭不禁笑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吧?
曹操点头,尴尬地笑笑。
许劭说:“不知言,无以知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你说的是好话,但却说给不合适的对象。所谓知言,不光知道说什么,还要知道跟谁说。你只知道说什么,却不了解你说话的对象。
许劭说得曹操时而紧皱眉头,不住地点头。
许劭说:学院给你们每个毕业生开列的五十本书目,看了多少?
曹操更加尴尬:有时间时无心读,有心读时没时间,到现在不曾看得一半。
许劭点头,叹息:我当初也是,太学毕业的学生都喜欢夸夸其谈,从来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回去好好将那些书目上的书看完,你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迷茫,对很多事情产生困惑。另外,我希望你能再加上一本韩非子的《说难》。那是一篇全都是真理的绝妙好文,没有用半点虚词掩盖真意。
曹操当然知道这篇著名的进言难的文章,怎么自己倒忽略了,不禁脸红耳热。
曹操问许劭:在下记住了。先生准备一辈子都在这里教书吗?
曹操叫大自己五岁的许劭“先生”,已经表明他把许劭当作对他产生教育的人。他过去总以为身处官宦后代,做官登仕是顺理成章的事,忽略了很多应该注意的行事中柔性、迂回的成分,才导致处处碰壁。许劭一言点破,曹操心怀感激。
许劭苦笑:如今时政艰难,太监当道,皇帝虚位而已。我先求退守自保,待天下清明,自然会出仕报效国家,做像桥总长那样的好官。
曹操听许劭说起桥玄,很感兴趣地继续听下去:我很有幸能和桥总长、蔡总长这样的名士共事于太学。桥总长德彰彪炳、见识高远、豁达开明、刚直不阿、慧眼识人!他曾经说过他当官的秘诀:就是把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
曹操不由得坐直身子,肃然起敬。
许劭面目满含向往之情:不是当家人那样索取、挥霍,而是他们痛苦你就会悲伤,你把他们幸福当作自己的责任……
曹操忽然觉得羞愧,他在顿丘做的那些够吗?时间不早,起身拜别,袖子碰到席子上,袖中竹简发出声响,这才想起桥玄写给许劭的信。掏出来交给许劭,起身告辞。
许劭拿着竹简,以为是桥玄带给他的私信,没有立刻拆开,问曹操:需要我给你出评语吗?
曹操边穿鞋子边笑道:我看我还是先去拿个号排队,回去读完所有书,等十年以后再来找先生品评。
许劭和曹操相视大笑:哈哈哈哈。
曹操走后,许劭拆开桥玄的信,是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有长辈对晚辈的爱抚,有朋友之间的相知,桥玄的推荐信末尾写道:吾观孟德可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但遭逢打压,报国无门。希望你能不吝鼓励于他,助他勇往直前。
许劭念出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许劭再看看布袋口上的蜡封,看来曹操没有看过这封推荐信。
许劭回想跟曹操相谈经过,双手合掌:既得桥总长美言,又何求许子将真意。
不用再等到十年以后,现在就可以下结论。
许劭赶紧用竹简写好,要学生骑马追赶曹操。许劭的学生将写有“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竹简飞马送给曹操。曹操看完,仰面哈哈大笑,既伤感又无奈,还有更多的苍凉,痛楚的泪水竟然伴着笑颜滑落。
曹操拿着许劭给他的评语,准备前往拜访袁绍。在袁绍家里,曹操遇见了谁?
他乡逢旧恩
当曹操来到袁绍家门口,看到重楼殿宇、屋舍相连、迷宫般地占据一大片庄园。此时已是盛夏,门口草木葱郁,修剪得体。院内高树繁木不时透露出它和主人的历史渊源和高贵身价。
曹操不禁感叹,好一处神仙所在。如此大规模建筑的主人,肯定跟贪污受贿扯不清关系。
时值中午,曹操饥肠辘辘。曹操在等待门房进去禀报袁绍,要是袁绍今天心情好就见。要是心情不好,或者忙于看书,或跟士人好友们谈经论典,自然就不见。
曹操运气不好,今天恰逢袁绍牵头开办的“汝南论坛”例会。
屋内大概有十几位来自汝南地方的贵族公子,或资深人士。正在谈论“三种人”。人的生存状态,分为三种:有统治别人的人,有被人统治的人,有既不能统治别人又不被别人统治的人。
为什么?
统治别人的人兵强粮足,却不主动制造祸端,荼毒自己国家的人民;被统治的人们不一样,这些人德行不高,不尊重义气,喜欢让别人统治;可自己又喜欢名和利,不得不去奉迎取巧,阿附权门。想想那些公卿大臣人前富贵,人后受罪。无不是依靠声色犬马,拉拢上级得来晋升机会,这类人活得最累。第三种人:人进他进,人退他退,人劳他劳,人闲他闲,进退劳闲,自成章体。游离三界外,不在世俗中。温饱自及、谈经论典。朝闻道,夕可死,和圣人隔空对话。这就是不想统治别人,也不被统治的人。
门外曹操听到屋内传来士子们的歌声:生如闲云,形似野鹤。居人境之外,住桃源之滨……
袁绍出生三公世家,无论家世和学识渊源都在曹操之上。
自从他归隐汝南老家,除了守孝和读书,又不能近女色,总要找人说话,谈论他平日所习,于是牵头举办“汝南十日谈”,每十天一期。他远离在洛阳任职的袁术,少了纷扰和欺负,倒能安心提高自我,博学和善辩继他英俊的容貌之后让人印象深刻。
参加论坛人员的资格,必须由袁绍亲自审核,审核重点:家世、出生、长相、才学、德行。还要考核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没有新思维?能不能出新观点?为人是不是清标异禀?袁绍不喜欢俗世浊物。
可能是远离了人间烟火,独居守孝久了的缘故。
曹操能来访,袁绍格外高兴。座中十数人用品评的目光扫视曹操,不断的鞠躬问候。其中两人曹操认识,一个是汝南学子许攸,另一个正是曹操曾出手相救过的何颙。
曹操在顿丘期间,何颙因为帮助曹操上交壮游报告惹怒曹节,受人陷害,从太学逃亡,回到汝南老家,现改名“何用”。因是旧日教务总长,投在袁绍门下,寄居在离此不远的三虑巷。白天和袁绍坐而论道,顺便在袁家吃饭。袁绍时常贴补,帮他供养一家老小。
皆坐定,曹操是来客,话题自然集中到他这里。曹操任职的顿丘跟濮阳相隔不远,袁绍曾任濮阳令,对那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民风也很了解,直说:那儿的条件实在太艰苦,是个人都不会在那熬下去,事实证明我当初离开濮阳是多么的明智。
众人点头赞同。
袁绍见只有曹操笑而不答,询问曹操在顿丘当县令的状况。提起顿丘,曹操来了精神,就像打铁的谈火候,乘船的谈风浪一般,如同说评书般地把他在顿丘的经历捋了一遍,足足花了半个时辰,说得众人纷纷称赞。这令袁绍很不愉快。座中人感觉到袁绍有变,不敢迎合曹操的谈兴,要不然他可以讲到深夜。
袁绍向来对别人的成就心怀疑问,挖苦曹操:你在顿丘干得那么出色,又何故远涉汝南?
曹操再次办了件不懂事的事,他把许劭写的竹简拿出来很自得地拿给诸位看。
袁绍接过去看,读出声来: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曹操等待众人的赞许。没想到袁绍和许劭及众士子们哈哈大笑,说那“月旦评”都是蒙外地乡野之人,许劭要是生活在尧舜时代就不会被饿死,因为至少他还能当个巫师混口饭吃。你堂堂大司农的儿子怎么相信这个?他骗了你多少钱?
曹操面带羞色,说没花什么钱,就将竹简放进袖内。
袁绍又讲起曹操当初在太学的那些荒唐事,什么抢新娘子割舌头,惹得诸位一阵阵爆笑。
何颙问曹操,你的毕业报告真的是你游历河南河北后写的吗?
曹操保证,千真万确。
何颙叹息:我当时还在你的报告上特地加了朱砂记号,还跟蔡大总长说起你。
众人来了兴趣,问何颙说起曹操什么,他却王顾左右而言他,这是为什么?
那种状态多无奈
何颙当时跟蔡邕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但见袁绍在座,他性情外宽内紧,免得尴尬,便推说年代久远已经记不清。
曹操和诸位都表示遗憾,曹操问袁绍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去洛阳?袁绍微笑着用手臂做一个包括所有人的动作:我们要过第三种状态的生活。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早曹操一年被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