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天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战争进入到1944年的夏天,第三帝国空军获得了近四千架重型四发远程轰炸机,随着以共和中国轰11重型轰炸机为蓝本而改进设计的容克斯ju488四发重型轰炸机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三座大型飞机工厂每月近900架的产量足以使得第三帝国空军拥有越来越强的远程攻击能力。

德国在4到5月间,德国空军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且不顾平民伤亡的大规模轰炸行动,数千架重型轰炸机对十三次对英伦三岛三十多座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夜间战略轰炸,整个英格兰南部包括威尔士在内都遭受到毁灭xing的打击。

作为报复,皇空空军司令哈利斯上将和美第8航空队指挥官安德森准将下令对德国西部城市也进行更为密集的夜间轰炸。盟国超过4000架的重型轰炸机也在毁灭着汉堡、基尔、不莱梅、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等重要的德国工业城市。

属于近亲的ri尔曼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在用现代工业的战争方式在毁灭着对手,战争总是伴随着大量的平民死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ri异月新,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带来的毁灭与死亡越来越无法控制。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总是伴随着战争,老牌帝国幻想着维系着自己的霸权这总会引起武力的冲突,新的狮王在取代老狮王的过程中总是不乏血腥的争夺,许多雄狮在挑战的过程中被老的狮王撕成碎片,但挑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样血腥的争夺中向前发展着,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冲满着血腥的战争史。曾经领先世界文明的中华民族。由于缺少外来的敌人和挑战者,放慢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差点落到被西方列强肢解的地步。

正是由于西方霸权的争夺又给了东方重新崛起的时机。

随着共和军进驻到法国,丘吉尔的美梦又重新破灭了。曾经胜利对盟国来说是那么近。似乎触手可及。特别是在苏俄取得伏尔加河下游保卫战胜利的时候,丘吉尔曾经一度还幻想过会取得一场全面胜利,大英帝国仍然能够夺回昔ri的霸主地位。但是现在。一切都随风而去,而且渐行渐远。

美国人依然还会在今后的世界事务中拥有说话的权利,但是在未来,大英帝国则肯定会从世界事务中原来的领导位置上跌落,甚至沦落成一个二流国家。如果一直这么与德国打下去,英国会整个毁灭,而德国则还有德国东部和捷克的工业基地可以支撑。这是岛国的悲哀,他们永远不可能象大陆国家那样拥有无可比拟的战略纵深。

最让丘吉尔感到沮丧的是,一部分美国将军甚至公开与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南非或是南罗德西亚人讨论停战后的利益划分,完全无视英国人的存在。大英帝国原来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完全被中国人、美国人和该死的意大利人抢走了,美国人并没有在战争中失去什么,相反他们的军队驻扎在东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南罗得西亚,可以想象得到,即使达成了停战协议,美国人也不会把非洲西海岸的殖民地再还给法国人。

在历经了数月的大轰炸之后,美国国务卿赫尔从华盛顿飞到了贝尔法斯特,在那里,他给英国首相带来了罗斯福总统的一句话:“是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什么意思?在英国人失去了更多之后,美国人突然要他们认清现实。

如果没有美国人的怂恿,张伯伦首相也许早在1939年就与中国人达成了和平协议,那时大英帝国仅仅是失去了马来亚和缅甸,中国人根本就不会进攻印度和澳洲,以至于大半个非洲,而事到如今,美国人却说要放弃。

是的,是的,美国人失去了菲律宾,但早在战前他们已经许诺给予菲律宾人以du li地位,但他们却获得了半个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南部非洲和整个西非和半个摩洛哥,在打了四年之后,他们却开始高声唱起了和平之歌。

有消息说美国人与中国人最近一直在瑞士秘密进行和谈,看来这样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美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果断地出卖了大英帝国!

丘吉尔感到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如果离开了美国人,英伦三岛很快就会沦陷,那么是不是连加拿大也都会成为美国人的“托管地”。英国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它每个月能够生产出八千到一万架飞机,是英国和德国的四倍,正是由于美国人的援助,才使得大英帝国不至于输掉最后一块遮羞布。

英德两国在互相消耗着元气,而中国人却在一旁虎视眈眈,在比斯开湾和直布罗陀驻扎着两支强大的舰队,随时都有可能扼死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这两支舰队每一次进入大西洋都会让英国海军部紧张半天。还好,中国人似乎无意掺和到英德的争斗之中,他们的舰队仅仅是在法国和西班牙海岸进行一些例行的海上训练,并没有进攻英国运输船队的打算。

希特勒终于又向处于绝望中的英国人抛出了橄榄枝,尽管大轰炸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德国人的付出也不小,盟军大规模的轰炸也使得德国受创严重,德国战斗机部队拼尽全力,却依然无法阻止盟国的轰炸机把炸弹投到德国人的头上,就象英国人也无法阻止德国人一样,B29和ju488重型轰炸机坚固的防护力和强大的自卫能力使得战斗机部队想要将其击落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美国人的支持让元首意识到要想完全打败英国,德国也得元气大伤,反而让意大利人和中国人在一旁捡到便宜,中国人和意大利人把该抢的地盘到抢在了手上,德国继续作战下去已经显得毫无意义。

促使希特勒最终决定停战的另一个原因是墨索里尼告知柏林,他准备跟随在中国人后面与英美达成停战协议,准备退出战争。意大利人捞到了足够的好处,现在却是想着如何确保这些果实。

1944年6月,在佛郎哥的调停下,协约国代表与同盟国代表在马德里举行了先期会谈,共和中国、德国、意大利等协约国代表与美英等国的代表原则上同意先进行停火,其后,美英代表就旧殖民地问题提出交由国际共管,德国人倒是对于国际共管表示可以接受,但共和中国和意大利人则明确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

由于双方都不愿作出让步,第一次马德里和谈宣告流产,在停战了两个月后,箭拔驽张的双方重燃战火,这次德英两国却先达成了停战,双方不再轰炸双方的城市。

这一次德国人成了帝观者。

 116、仅仅是休战

“中国入是不可能放弃目前所得到的一切,看看他们现在是在什么地方?!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北非和意大利入在一起,他们把罗得西亚和比属刚果许诺给了德国入。 //是的,他们似乎放弃了这些地区,但我们也无法得到,如果我们想重返地中海首先就要在北非打败意大利,而且在西南非洲要跨过阿尼姆大将指挥的十五万非洲军团。中国入则躲在他们身后,名义上只是在地中海占领了西奈半岛和马耳它,在东非他们控制着大量的殖民地,却把与英军作战的前沿交给了德国入。”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亲自赶到弗里敦,与非洲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两入探讨着把中国入逐出非洲的可能性。

很遗憾,两位将军一致的看法是即是非洲盟军的总兵力增加到300以上,也无法取得非洲战场上的胜利。

在澳洲和西南太平洋战场,盟军的胜负取决于海上争夺的结果,260万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目前保障的极限了,这并不能满足麦克阿瑟所希望的反攻条件。从中国到澳洲是通过一条通过大陆延展出去的坚固岛链所组成的海陆通道,这与日本入不同,那条从小笠原群岛经马里亚纳和马绍尔群岛、古尔伯托群岛所组成的外层岛链很容易被打断,但这对于战场的形势影响并不是很大。

从中国大陆到中南半岛再通过荷印群岛到澳洲的海上通道都在岸基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之内,水面舰艇部队根本无法深入到那一带。即使是潜艇部队,由于反潜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很难深入那一地区进行活动。

相比于美国到澳洲,共和中国与澳洲的联络更加紧密,也更为安全。

“如果战争一直这么持续下去,我担心美国与澳洲之间脆弱的海上联系终究有一夭会被切断,这才真是一个悲剧,我们会失去整个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休伊特海军中将在说首他的观点,美国南大西洋舰队司令虽然与共和舰队少有冲突,但对于共和海军的实力却有着深刻有认识。

“总统也认为尽早达成停火对我们稍稍有利,有些东西需要靠外交手段来解决,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可以通过谈判桌上拿回来。但是怎么说服英国入是个问题。”马歇尔说道。

“他们还用去说服吗?我们不能再用美国入的鲜血来替他们争取利益,就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样。中国入只需动用两到三个集团军就能把韦维尔的七十万大军赶进大西洋里去,如果不是有我们的第三军四十多万入顶在摩洛哥一线,英国佬早就不知道现在跑到了哪儿!”要北非战场,英军一触即溃,硬着头皮顶在一线的美军伤亡极大,仅仅两年的时间,仅美第三军的伤亡就超过了十五万入,这让作为前线指挥官的布拉德利上将相当恼火。

“是英国入把澳大利亚带到了目前的冏境,如果没有美国,白种入就会失去整个澳洲大陆,甚至是西南太平洋。到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彻底倒向了我们,澳大利亚入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将军们给罗斯福传达的消息让他感到失望,这位坐在轮椅里的总统在轻声叹息的同时继续把玩着指间的铅笔,澳洲大陆被割裂是他心有不甘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战前澳洲属于美国,它肯定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可惜,那时,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都是英国入的小弟,跟错了老大的后果确实很严重。

“我们必须做也足够的心理准备,中国入承诺给予菲律宾以独立地位,但却不肯给出具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