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天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后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诱使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取得在满洲修筑铁路的权利。1898年又强迫清廷与之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将辽东半岛的旅顺港辟为军事基地。随后俄国又趁庚子之乱,出兵东北,将整个满洲控制到了手中,并开始染指朝鲜事务。

这直接引发一直对满洲怀有野心的ri本人的强烈不满,在英、美等国支持下,ri本zhèng fu开始积极整顿军备,以期从俄国人手中夺取满洲的权益。

1903年8月俄国又悍然成立以旅顺为中心的远东总督区,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总督,实际上把我东北当成了俄国领土,接着又重新出兵占领奉天。这样,俄国人已摆出一副独占我国东北并且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ri本统治集团看到,战争准备的时间越长,结果对国力弱小的ri本越加不利,因此断然决定利用俄国战争准备不足的时机首先挑起战争。

由于庚子国变,清廷明白旧式勇营已经不堪大用,准备效法西方重新编练组建新式军队。1903年3月,袁世凯向朝廷上了《陆军训练简易章程》一折,里面详细阐述了对督练全国新军的办法,请求朝廷设立练兵处,作为陆军的参谋本部,统一考察全国新军的编练情况。经过一番努力,慈禧太后终于同意了袁世凯设立练兵处的建议,以便有统一训练和指挥全国的军队。练兵处在běi jing锡拉胡同成立,名义上奕劻是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但奕劻哪懂什么军事,只知贪财卖官,新军的大权实际上完全落入袁世凯手上。

就在朝廷明发上谕成立练兵处的第二天,ri本公使田康哉就登门拜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劻,告知ri俄就朝鲜和东三省谈判几近破裂,ri本人为了遏制俄国人的扩张,也是为了中国的安全着想,已经准备和俄国开战,希望中国保持中立。

接着驻ri公使杨枢也来电报,说ri本外相已约见杨枢,所谈及内容和田康所述一样。ri本人要和俄国人打仗!奕劻吃了一惊,却又彷徨无计,只能连忙赶进宫里请太后定夺。

慈禧听奕劻说道ri俄两国又将打起来,良久不语,过了好一会才凄然说道:“老身五十岁生ri时法国人打仗,六十岁时ri本人又欺上门来,这眼见要过七十大寿,又出这么一出,难道我这辈子都不能好好庆上一回整寿?”说罢眼泪都流了出来。

奕劻连忙劝解:“说不定这也老天爷的安排,到您八十万寿时,都攒一堆儿让您老好好热闹一回。”

慈禧伤神:“还八十呐,老身也不知能不能等到那一天!”旋即大怒,指着奕劻大骂:“都怨你们这些奴才无能,只能眼瞅着洋鬼子在老祖宗的地盘上横行!”

奕劻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是,是,奴才该死!”

慈禧瞪了一眼跪在面前的这位庆王爷,却也无奈:“还不快传袁世凯和张之洞两人进京,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袁世凯从běi jing返回天津北洋大臣行辕时,正好杨士琦也从上海回来。

他将ri俄两国在关外即将开战的消息说给杨士琦听,看看这位心腹谋士有什么好主意。

杨士琦听后抚掌笑道:“妙啊,大人正在发愁如何扩充新军规模,如今正是个绝好的机会!”

庚子年之后,朝廷再三下令各省对原有旧军队进行整顿,汰弱留强,编练适应近代化战争的新军。朝廷出台的这个政策给了袁世凯扩充自己军队的机会,他担任直隶总督后,立即派人赴各地招募壮勇,以补充到自己手下的武卫右军。

在原来武卫右军的基础上,袁世凯编成北洋常备军左镇,其后又与铁良合作,挑选旗兵按西法cāo练,编成京旗常备军一镇。常备兵的平时编制,以镇(镇相当于ri军师团)为最高编制单位,全镇官兵共12512名。每两标为一协(一协共有官兵4038人),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镇还辖炮队一标(官兵1756名)、马队一标(官兵1117名)、1个辎重营(官兵754人)、1个工程营(官兵667人)。步、炮、工兵每队均为三排,每排三棚;马队两排,每排二棚;辎重队三排,每排三棚。常备军所谓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后世的师、旅、团、营、连、排、班。其编制与中国传统的营制完全不同,已成为一个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步、骑、炮、工、辎各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作战单位。

北洋常备军可以算做中国现代陆军的开始,袁世凯计划先编成北洋常备新军左镇和常备新军右镇两个军制。1902年当年,北洋常备军左镇首先练成,袁世凯羽翼ri丰!北洋常备军建立后,王士珍任第一协协统,其后又成立了第二协。当时袁世凯有个新规定,是“用人唯才”,因此新军所有高级将领必须经过考试,成绩最佳的出任高职。第二协成立后,举行了一次考试,得分最高的是冯国璋,因此便由冯出任第二协协统。

袁世凯当初在小站练兵时,手下的三个重要大将是: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号称是北洋三杰。袁对这三人一视同仁,不分轩轾,这也是统御之术,要他的三个互相牵制,才能很好地控制。常备军的协统由考试选拔时,王士珍和冯国璋都顺利当了协统。而那个合肥人段祺瑞似乎很不善于考试,等到北洋常备军第三个协(右镇第一协)成立时,袁怕这位考试成绩不佳的段祺瑞,仍然考不上,就在考试前把试题偷偷告诉了段,这才使段当上了协统。

这件事使段一直念念不忘,常常对知己的人说他受袁宫保私恩太重,难以报答,也让其一生基本上死心塌地肯为袁效力。

此时,袁世凯手上的常备军已经有一镇三协,两万多人,再想扩充肯定会引起满人权贵的猜忌,杨士所指绝好的时机就是为此。如今ri俄两虎相争,朝廷防备空虚,万一谁打着打着兵锋一转,势必会长驱直入,这běi jing城还不再次让人给端了。

眼下提出扩充北洋军备,没人会说出个不字。

袁世凯会意,但还是满脸忧愁,“现在库储一贫如洗,这编练新军花费甚巨,到哪才能找那么多银子。”

杨士琦说道:“国事为重,现在关外军情紧急,大人可奏明太后要求将各省协饷共济北洋。”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大小是否还记得督办汉阳铁厂的那个林安华?”

袁世凯点了点头,有些不解地看着杨士琦。

“此子数月前在上海与我闲谈时就料到ri俄必有一战,如今来看,果然料事如神。其人乃经商奇才,据说岁入有数百万金,前一段在上海新设一船厂规模甚巨,投资不下千万,如今连洋人都让着他三分。”杨士琦将眼睛一转,“现在有个法儿,可将此人收入囊中。”

“什么办法?”

“那林朝栋已经告老还乡,这林安华从其手中接过栋军统领一职,如今只是在苦苦维持着。不是说财力不支,而是鹿军机是想着法儿要裁了它,如今五营的编制,江苏协饷只给两营不到,其余则都由林安华自己筹措贴补。大人可借巩固边防之机,调其部北上驻防,一解林安华之忧,又可将其纳入北洋之中。”杨士琦脸上又露出一丝诡笑,“大人若想将这林安华绑瓷实喽,还有一个妙法。”

袁世凯看着杨士琦,“杏诚有话请直说。”

“这林安华到现在尚未婚娶,三夫人所生四女如今年已及芨,听说知书达理,而且正好是天足,正合那林安华择妻的条件。”杨士琦嘿嘿笑了两声。

“嗯,这事找谁去说?”袁世凯岂有不明白其中关节,略一思索,随即答应。

“找别人不妥,这事须大人当面提出,叫那林安华无可推辞。”杨士琦说道。

“你说那林安华会不领老夫的情面?”袁世凯道。

“这可说不准,万一人家真借口推辞呢?现在有钱的商人都和洋人有勾连,眼睛长到天上,有时还真不将朝廷的官儿当回事。”杨士琦说道。

袁世凯想了一会儿,下决心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不信他敢当面驳了老夫的脸面。”

 十四、纵论日俄

1904年2月6ri,ri本宣布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2月8ri,ri本海军突袭了旅顺港内的俄舰,ri俄战争爆发。 作为这场战争关系最大的一方,清廷却无奈选择了“局外中立”,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强盗在自己家里为抢东西而打起来。

耻辱的一幕再次上演。

其实眼下满清朝廷只能选择如此,唯有这样在战后或许才能保住整个满洲。

在经过庚子变乱后,一个拥有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大清国如今真正能够作战的近代陆军总人数不足五万,由于《辛丑条约》的限制,缺少工业能力的中国还要接受为期两年的国际军火禁运。在ri俄战争前,清廷连备战的能力也没有。

至于海军,重建工作只限于口头上。

由于国库空虚,又要偿还大笔赔款,清廷根本无力负担一场战争的巨额花费。

林铄接到朝廷的上谕,由于关外军务紧急,原驻防通、海地方的栋军即ri起全军北上,调至滦州驻防,归北洋大臣统一节制。

栋军被调至滦州布防,林铄却被袁世凯留在了天津。

原来李鸿章所建的北洋大臣行辕已在庚子年间被焚毁,现在袁世凯办公居住的北洋大臣衙门是原来光绪推行新政时准备为他到小站阅兵而新建的行宫,不过戊戌政变后,光绪被太后囚禁,估计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到天津了。袁世凯做了北洋大臣后,奏请太后将这里改作了北洋大臣行辕。

袁世凯一年当中倒有一大半时间是住在北洋大臣衙门里,而设在保定的直隶总督署衙反而难得回去几次。

林铄到了行辕,将手本递给门房,“劳烦通禀一声,栋军从三品指挥使同知林安华应召参见宫保大人!”按例将包了几两银子的一个红包也递了上去。

不料那门房却将红包给递了回来,“大人这是要砸咱家的饭碗,您不知道大帅不许收门敬?”说罢进内通报。

林铄有些惊讶,历史书上袁世凯贪墨不法,怎么他的门房却蛮守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