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月如知道,这个时候最好是转移一下赵忱的注意力,否则他只怕是要真的吐出来,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对赵忱道:“皇上,我看不如这样……”
※※ 支持原创 ※ 《宋翔》首发于 ※ 支持正版 ※※
战斗一开始就马上进入到非常激的状态,也有些出乎杨炎的意料。
不过金军的抵抗虽然出人意料的顽强,但以经攻入金军防线的宋军更没有理由放弃。虽然宋军的损失不小,但双方是在进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金军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大不了双方就是拼消耗了,这一点宋军并不吃亏。
因此杨炎立刻下令,再调集一万宋军,马上增援上去,看金军到底能够拼到什么程度。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到杨炎身边,道:“杨抚帅,皇上来了。”
杨炎回头一看,果然见赵忱等人在赵月如的陪同下,来到了阵前。不过赵忱的面色可不大好,有些发白。杨炎急忙迎了上去,道:“陛下,你不在土山上呆着,怎么到这里来了。”
赵忱并没直接回答,道:“杨卿,朕见你正在调兵,莫非是又要增加兵力进攻吗?”
杨炎点点头,道:“是啊!陛下,现在战场上以经进入到关建的时刻,因此我军现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必须一鼓作气,击败金军,占领金军的城外阵地,下一步才能直接进攻汴梁城。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赵忱也点点头,笑道:“朕只是问一问,朕先前以经说过了,战场之事,全由卿来决定,不过朕想亲自击鼓,为我大宋将士助威。”
杨炎听了,也觉得这样不错。因为现在金军以经没有反击之力了,因此赵忱在阵前也没有多大的危险。而且由他亲自击鼓,对于宋军的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由其是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士兵的士气往往就是决定胜负的关建。于是立刻命人抬过来一面牛皮大鼓,将一对鼓锤交给赵忱。
赵忱接过鼓锤,奋力的敲打起来。而其他鼓手们见皇帝也加入擂鼓的行列之中,也都份外起劲,也敲得比平时更响。
而杨炎趁机对将要出战的一万宋军道:“儿郎们,你们都看到了,皇上在亲自为你们擂鼓助威,废话我就不多说了,那么下面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听着爆雷一般做鼓声,宋兵们一个个热血沸腾,对着赵忱齐声高呼了三声“万岁”,然后转身向战场上冲杀上去。
九十八汴梁攻防战(三)
不过宋军完全攻占城外的防线,以经是第二天下午的事情了,为了争夺城外的阵地,双方足足进行了二天一夜时间的战斗。// //
虽然有大宋皇帝赵忱亲自击鼓,极大的鼓舞了宋军的士气,使宋军的劲头更足,进攻也更为凶猛,但金军并没有因此而溃败,因为金军同样知道城外防线的重要性,一但城外的防线被宋军突破,汴梁城基本上也就以经守不住了。因此金军也被激发出高昂的斗志,与宋军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同时完颜陈和尚也命商景亮带一万人马,出城增援。
而战斗也进行得越来越激烈,打到当天黄昏的时候,战场以经逐渐也扩大到金军的整个防线,甚至都突破到第三条壕沟之后。
不过仗打到这一步,双方谁也不肯罢手,宋军不想放弃现在以经取得的大好局面,因此还在不断发起进攻,但金军也不想就此放弃汴梁城外围的防守阵地,于是死守不退,整个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就连擂鼓的赵忱也敲得双臂酸疼,不得不放下鼓锤休息。
金军的抵抗竟出乎意料的顽强,也有些出乎宋军的意外。韩彦直、李显忠等人都向杨炎建议,这样打下去,宋军的伤亡实在太大了,而且宋军都以经疲备了,因此不如暂时收兵,回营修整,养足精神之后,再来进攻。
但杨炎却拒绝退兵。因为战事进行到现在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自已先前运用的战术得当,才使金军的防御工事基本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只能依靠士兵们的拼力作战和将领的临阵指挥来抵挡宋军的进攻。一但撤军,现在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将付之东流。而金军必然会想出对策,来对付宋军的进攻,下一次战斗再想取得现在的战果就不可能了。因此在这时候决不能罢手,必须坚持到底,与金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那怕是挑灯夜战,也不退兵,一定要完全攻下金军的城外防线。
赵忱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杨炎的意图,但他却完全支持杨炎的决定,因此杨炎将宋军分成数批,轮流上阵,去攻击金军的阵地。同时没有上阵的士兵就在阵前就地休息。天色暗下来,就在阵前点起火把,而且又派人通知大营,立刻做饭送到战场来,并送来毛毡等御寒物品,就睡在阵前,随时准备上阵战斗。总之就是不退。
同时宋军不退,赵忱也坚绝不肯回营,一定要坚持到宋军获胜为止。他不走,韩彦直、王炎、李显忠等大臣自然也不能走,因杨炎也只好又命人在阵前扎起几座帐蓬,供赵忱等人休息。
宋军不肯罢手,金军同样也不后退,完颜陈和尚也频频调兵遣将,轮流出城增援,大有奉陪到底的意思。而且这时完颜陈和尚也发现大宋的皇帝亲临战场督战,因此也两次派出人马袭击宋军的主阵地,希望能够出其制胜。但杨炎对此早有准备,不仅派人严密监视汴梁的城门,而且在阵地周围也布置了严密的守卫,把金军的突袭人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回城去。完颜陈和尚见宋军准备严密,也放弃了偷袭的念头,一意坚守防线。
两军从晚上一直打到白天,宋军的几员主将赵月如、魏郊、齐大柱、吴锡等人也都是轮番上阵,率领宋军进攻,但还是无法击败金军,夺取城外的防线。
尽管是轮流上阵,但战斗了一夜,双方的士兵都十分疲惫了,就连赵忱也戴上了黑眼圈。但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双方似乎是在比较,谁更能坚持。
于是战斗从第二天上午又一直激战到下午。到底是因为宋军能够用于轮换的人数要多一些,金军终于是实在也坚持不住了,被宋军杀得连连后退,到底是退出了城外的防线。而完颜陈和尚见了,也无可奈何,只好打开城门,放金军入城。
因此在最后,宋军终于取得了胜利,夺取了金军的城外防线,为攻占汴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一战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且也都拼尽了全力,由于双方都非常顽强,也使城外的防线也成为一场绞肉机式的战斗,整个阵地几乎都被尸身所覆盖了,鲜血流出,连长枪、头盔都鸲飘浮起来。在战事完全结速之后,金军阵亡的人数竞达到二万八千余人,而宋军也超过了二万五千余人。可以说宋军能够最终取胜,完全就是凭借整体实力要胜过金军。而金军虽然失败,却也是虽败尤荣。
这时天色以经渐渐暗了下来,在战场上只有少数士兵在收回士兵的尸体,还有不少士兵就躺在地上睡着了。赵忱、韩彦直、王炎等人也是疲备之极,回到大营里就睡着了。只有杨炎、赵月如等少数将领还能够坚持得住,指挥着宋军陆继收兵回营,
就连杨炎也不曾想到过,战斗会进行着如此惨烈,以他十几年的军事生涯,这样惨烈的战争也并不多见。而旦战胜金军之后,宋军一直憋着的最后一口气也松了下来,全军都以经筋疲力尽了,如果这个时候金军再发动一次进攻,宋军就要全线溃败了。好在金军同样也是疲惫不堪,宋军不去打他就己是万事大吉,在近个时候怎么还有力量来攻击宋军呢。
但在随后的五天时间里,双方在汴梁城南方的战场都没有再发生任何战事,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了这样一场少有的绞肉机之战以后,双方都需要时间来休息整编,恢复元气。因此也都无力再战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场需要重新整理之后,才能再开战。仅仅是两军战死士兵的尸体,就整理了两天才完全清理干净,不过其中有近两千多俱尸体以经分辩不出是宋军还是金军的,只能就地掩埋起来。
尸体清理完之后,宋军还是进一步打扫战场,开避出几条能够通过塔车的道路出来,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攻城战。
而赵忱决定,为阵亡的士兵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一方面是告慰死者,另一方面也是激励其他士兵的士气。在祭奠仪式中,赵忱亲自颂读了祭文,并为战死的士兵敬上三柱香。同时还脱下自己的龙袍,在士兵们的灵前焚烧,表示了自己的敬急。并且当众宣布,免除死者家中的税赋十年,并将厚恤他们的父母妻子。
随后、韩彦直、王炎、杨炎、赵月如等人也都一一祭拜了战死的士兵们。
应该说大宋君臣的这一番做为起到了相当大的效果,不少士兵都被感动当场落泪,由其是赵忱当场宣布,重恤死者的家属,也使许多士兵感到十分欣慰。宋军的士气也被重新鼓动起来。
就右这时,传来了一个好消,西线的高震以经攻克了祥符县,也正试杀到了汴梁的城边。
原来由于宋军和金军为了争夺南线的城外防线,金军的兵力不足,完颜陈和尚不得不从西城调来一部份人马参战,但却造成了西线的防守空虚。于是高震也抓住这个时机,向祥符县发动了猛攻,终于攻下了祥苻县,打到了开封府城边。
现在宋军离夺取汴梁,只有一条城墙的阻挡了。而这时南城外的阵地也清理出了十条可以通行塔车的通道,于是杨炎立刻下令,宋军全线出击,对开封府发动最后的进攻。
进攻汴梁城,首先自然是要填平城外的护城河。这一次宋军推出的是标准的虾蟆车,装满了砂石泥土,冒着金军的箭雨、弩枪和石块,同时还有火器,勇敢的推进到护城河边,将车上的砂石泥土全部都倾倒在河道里。
尽管金军的打击十分凶猛,甚至不时还会派出一支人马出城攻击宋军的填河队伍,但宋军仍然毫不畏惧,依旧一车一车,向防城河边运送着砂石泥土。而且宋军的目标并不是要将护城河全部填满,只需要填平十几个地段,能够保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