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忠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至少有八成以上。”
赵忱还没有说话,周葵不禁皱了皱眉头,道:“李殿前所说有八成把握,是否太过夸大了。”
李显忠摇了摇头,道:“绝对没有,西夏战场的优劣杨炎己在奏章中说得清清楚楚,我大宋军队天时、地利、人和尽占,取胜是指曰可待的事件,丝毫也没有夸大之处。”
周葵听李显忠说得这样肯定,也无话可说。他也看过杨炎的奏章,分析得也是清清楚楚,再加上杨炎以前取得的战绩,除非是硬要说完颜允恭的用兵能力再杨炎之上,否则也不得不承认,在西夏的战场上,宋军的胜算极大。”
这时赵忱站起身来,在金殿来来回走了几步,然后才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按杨炎所奏,立刻从江淮出兵,进攻中原。立刻着枢密院,制定作战计划。” 顿了一顺,赵忱又道:“如果府库的用度不足,那么就动用朕的内府,对付个一千万贯钱,朕还是拿得出来的。”
五位大臣听了,也都吃了一惊,内府也是就皇帝的私人府库,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每年财政中固定拔出的皇宫费用,公田租赁和收入的费用,再就是每年各地方,藩属向皇帝、皇后等进献的贺礼,也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私房钱,每年下来,也是一笔巨额财富。
从原则上来说,皇宫里的各项开支,包把皇宫的维修,扩建,以及皇帝对大臣的额外赏赐都是从这笔钱里支付。在大多数时候,也是够用的。不过如果遇到一个穷奢极欲的皇帝,自然是远远不足,还是要向国库支取。
不过赵忱也算是比较简仆的皇帝,自从定都建康之后,基本只用现在的宫殿,只是做了一定的修缮。有好几次大臣请救扩建皇宫,都被赵忱否决掉,而时宫中的生活用度也都尽量节简,将开支降到了最低,因此现在内府的积蓄拆算成铜钱,己有近两千万贯。只是其中各类古玩字画占了相当一部份,铜钱到是只有一千多万贯。不过大宋历代以来,只有皇帝伸手向国库要钱的,还从来没有用自己的私房钱来填国库的,虽然是为了支付一场战争,但也是不易了。
韩彦直等人都不禁大为感动,道:“陛下为我大宋复兴,不惜以内府之财,可谓是尽心竭力了。”
赵忱摆了摆手,笑道:“内府外府,也都是大宋的财耸崭词粒行舜笏危疲炙愕昧耸裁矗咳缃袷俏掖笏沃行说墓亟ㄊ笨蹋雇涞染⌒慕吡Γ笏尉≈抑笆兀蘸罅柘龈笊希笏沃行嗣迹赜兄钋涞男彰!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建康,杨府。
赵倩如等正坐在书房里,下手坐着的是职方司的少监周信和司丞凌翔。
现在职方司的机构也日益完善,主管的名称也由“主事”改为“监”,设监一人,正四品上;少监一人,从四品上。丞一人,正五品上,立事二人正六品上。设风、林、火、山、yin、雷六个事房,每事房主簿一人,从六品上;录事二人,正七品上,其他属官若干。
而且职方司名义上隶属于枢密院以下,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由皇帝或是皇帝指定人员来管理。具体事务是由周信和凌翔处理,杨炎在建康的时候,一直代管职方司。而杨炎不在,就直接对赵忱付责。不过由于赵忱现在的精力主要用在对西夏的战事,因为委任赵倩如暂时代管。
周信道:“公主,现在以经初步查出,所有的消息要是从西向东流转,越是向西走,消息流转的时间也就越早,一直到两湖一带。”
赵倩如微微点头,道:“那么也就是说这些消息首先是从两湖地转出来的了。”
周信道:“目前看来,就是这样。因为两湖再向西之后,流转的时间反而比建康还晚,可见是有人故意在向东转播,有意要转到建康来。”
赵倩如沉吟了一会儿,才又道:“有没有查出据体是什么人散发的这些消息?”
周信道:“目前在两湖地方到是有几个嫌疑对像,不过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怕打草惊蛇,因此暂时派人盯着,但还没有下手抓他们。”
赵倩如点点头,道:“做得很好,继续派人盯着,不过不要放弃其他线索,说不定是有人故意引开我们的注意力。”
原来自从赵忱定都建康以来,总体来看,皇位还是十分稳固。但赵忱毕竟不是正常继位的皇帝,而且推进新政,又损害了不少人的即得利益,因此在暗中,却是不断有暗流起伏,当初的“濮议之争” 就是一例。不过在扫除了梁克家、洪适这一干掌握实权的大臣之后,在朝中的反对声音以经少了许多,但在地方上,对赵忱心怀不满的人还是不少,只是碍于现在赵忱皇位稳固,难以动摇,只能暂时隐忍。
去年三四月间,曾经一度有人大造舆论,要求晋升杨炎为枢密使,其实晋升是假,目地只是想把杨炎推到风口浪尖上。而在出兵进攻西夏之前,在民间也曾出现了大规模出现了反战的舆论。虽然这两次舆论的风潮最终被平息下来,但在这些举动显然都是有人在背后推动。因此,赵忱下令职方司一定要详查。
现在以经初步查定,消息是从两湖地区传出来的。赵倩如到也并不奇怪,因为两湖地区是地方豪强势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当年为了反对新法,甚至闹出过民变的事件来,而杨炎也曾领军驻守两湖,弹压地面,因此也可能得罪过一些地方势力,引得他们报复,也是很正常的。
但赵倩如又隐隐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两次舆论风潮来得都被利用得非常巧妙,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想得出的办法,两湖地区的地方豪强中,会有这样的人物吗?或者说,在两湖一带,以经形成了一股对抗朝廷的暗中势力?如果是真的,那么在现在这个时候,大宋正又对外用兵,他们恐怕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现在还没有找到真正对抗朝廷的蛛丝马迹,因此赵倩如也只能命周信和凌翔去严密监视两湖地区,等有了新的突破进展之后再作打算。
周信和凌翔走了以后,赵倩如来到赵月如的房间,这时赵月如的身孕以经五个月了,小腹以经明显凸起。见赵倩如来了,也忍不住问道:“是什么事情?是前敌的事吗?”
赵倩如怕她但心,摇了摇头,道:“不是,是我们大宋内部出了一些小事。”
赵月如虽然经常随杨炎出征,但基本不过问政事,对朝廷内部的明争暗斗也不大上心,因此听赵倩如说是内部的事情也就没有再理会。将手轻轻放在小腹上,道:“这才五个月?我都觉得像是过了五年一样,真想马上就把孩子生出来。”
赵倩如忍不住笑道:“生孩子,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姐姐还算好的,能走能动,姹紫妹妺害喜害得历害,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
赵月如苦笑道:“不仅是我想早一点,今天他又在里面动了,看来这小家伙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出来了。”
赵倩如也微微笑道:“才五个月就开始闹了,看来真是个不安份的孩子。”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赵倩如又从赵月如那里出来,去看望林姹紫,心里却在默默念祷,在这个时候,大宋的内部绝对不能先乱起来。
( )
三十八风雪来临
杨炎和杨昌鹏兄弟两立在盐州城的城楼上,只见天色渐暗; 风声愈紧。乌云沉压地面,笼盖了城外苍茫的原野、道路、村庄。本是正午的时候,却仿佛是以到黄昏。雪开始下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的轻轻飘扬,然后越大越大,一阵紧似一阵,风绞着雪,团团片片,纷纷扬扬,倾刻间天地一色,风雪迷漫了整个原野。
这是今年西夏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虽然在江淮、建康等地入冬以后,一年之中也会下几场雪,但基本是落地即化,少有这样的狂风暴雪,因此杨炎也忍不住赞叹道:“好大的雪啊! 想到如果是辛弃疾在这里,大慨会即兴填一癸好词吧。”
杨昌鹏也笑道:“在大宋的地方,那里见过这样的大雪,如果不是你事先早就做好了布置,只怕有不少士兵们都会冻伤了。”
这时以经是十一月底的时候,气候骤冷,几乎到了滳水成冰的地步。宋军的士兵多是江淮人,还有不少南方人,都少有经历这样寒冷的天气,幸好宋军的棉衣毛毡等物都以经到位,同时杨炎又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到一个偏方,命伙房每天都要熬制生姜水、辣椒水给士兵们喝,好逐寒保暖。
即使是做了这么多的预防措秩,宋军中依然有两千多南方士兵被冻伤了,不过也以经比预想中的要好得多了,总算是没有伤筋动骨。唯一的意外就是大象都是生长在南方的动物,比人还不适应这寒冷的天气,都冷得直发抖,躲在象棚里一动不动。看来也是无法参战了。这到是杨炎先前没有预料到的。
不过杨炎回头在向城墙上看去,虽然在暴风雪中,宋军守城的士兵依然挺直着腰板,没有丝毫的懈怠之意。心里也不禁十分满意,经过了数年战争的淬炼,宋军以经成长为一支能够应付任何困境的铁军。
这时只见一个宋兵冒着大雪蹬上了城楼,来到杨炎面见,道:“禀报杨帅,现在金军的大军以经到了宥州、洪州。”
杨炎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你先下去吧。”
报信的宋兵下去之后,杨昌鹏道:“宥州、洪州离盐州都只有百佘里路程,看来这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自从宋军放弃了银州以后,一路西撤,连续放弃了石州、夏州、龙州、宥州、洪州等地。这时金军以经深入西夏境内二百佘里了。不过相对于金国的中路军,其他两路却都受阻,进展不大。而这时宋军也在盐州一线做好了充份的准备,迎击金军的进攻。
杨炎的目光又投向了暴风雪中,向东方看去,道:“不知道金军做好了防雪的准备没有,希望这一场雪不会阻挡金军的前进吧!”
看了好一会儿,杨炎这才又回过头来,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