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在宋军出兵进攻西夏之后,虽然任得敬心里明白,一但西夏与南宋彻底决裂,那么任氏一族对南宋的重要xing也将大打拆扣,恐怕将会永远失去现在的地位,家族的兴亡只在南宋、甚至是杨炎的一念之间,因此为了任氏日后在大宋能有立足之地,任得敬全力配合宋军,要粮给粮、要兵给兵。
但任氏一族中其他人并没有任得敬这种见识。在他们看来,宋军出兵,只是来帮任氏的,现在金国新君继位,可能无暇出兵,而西夏朝廷决不是宋军的对手,不少人都做起借宋军的力量,推翻李氏朝廷,然后由任氏取而代之的美梦来。
即使宋朝不打算扶植任氏,但朝廷遭到宋军的打击之后,必然更加虚弱,那么等宋军退兵之后,只靠任氏的力量,也足以推翻李氏而代之,再不济也能够裂土自立。这一来任氏一族可就不仅仅只是权贵,而一个个都将成为皇亲国戚,龙子龙孙了。
由其是任纯义,因为一但任得敬称帝,那么自己就是当仁不让的太子,将来也有面南背北,登基坐殿的那一天。因此在战争之初,宋军每获一胜,任氏的子弟们都会争相庆贺,仿佛离皇位又近了一步。又于宋军的要求,也都尽力满足。任纯义甚至拿出了一部份家财,来资助宋军。
不过随着战事的进展,宋军虽然节节获胜,但有不少任氏子弟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首先宋军攻下的地方,全都自行派兵驻守,并没有移交给任氏管理,相反还把原属任氏的韦州也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自行委任官吏,就连灵州城中,驻守了不少宋军,接管了一半的城防不说,还划置了军事禁区,连任氏的人都不能随意出入。
如果说这些事情是因为在战时,必需事急从权,也有几分道理。但宋军在攻取了翔庆军和灵武之后,转而收取河套地区,那就显然脱离了帮助任氏的范围,而是明显要占领西夏的土地了。
甴其是当初为了与西夏军作战,宋军要求任氏也出兵参战,任得敬将自己手下的六万多精锐人马也全部交给杨炎指挥,并且将军队的一应大权都交给杨炎。而杨炎也不客气,接过了军队的指挥大权之后,立刻将与任氏关系密切的将领都清除出军队,提拔了一批中下层的将领,又把对任氏最忠心的几支军队的编制打乱,分散到其他各军之中,逐步在灵州军中清除任氏的影响力。
而且在突破了黄河防线之后,杨炎以准备进攻兴庆府,要修筑工事,需要人手为由,将灵州军全都派驻到黄河西岸去了,进一步削弱了任氏与军队之间的联糸。同时又派人到灵州来,将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都运住翔庆军。
到了这一步,那里还看不出宋军的意图,因此任氏一族立刻招集首脑人物,一起聚议,怎样应对目前的形势。
听完几个人的发言之后,任得敬拈了拈胡须,道:“那么你们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听了任得敬的话,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一时也都没了主意。他们大多人数都是纨绔子弟,大声叫唤行,但要他们拿个主意,却都束手无策了。
过了好一会儿,任纯义才发言道:“父亲,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人马,偷袭翔庆军。现在宋军刚打了胜仗,一定防备松懈,我们趁杞在宋军背后捅一刀子,迫使宋军退兵。等宋军退了以后,我们再去进攻兴庆府,杀了李仁孝,这样一来,大白高国就是我们任家的了。”
听他这么一说,任纯理、任纯信也都精神一振,纷纷道:“对,这是一个好办法。”
任得敬听了,不由“哼”了一声,道:“偷袭宋军?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马?宋军又有多少人马?拿什么去偷袭宋军?就算偷袭成功,得下了翔庆军又能怎样,现在宋军以经占尽了大白高国的要路之地,区区一个翔庆军,跟本不能动摇宋军的基础。”
听了任得敬的话,刚才拍手叫好的任纯理、任纯信也不禁气馁了下来,自从六万精锐人马被宋军调走之后,现在灵州城中到是还有三万多人马,但只有一万是正规的军队,其他两万都员临时招募的民军,根本不堪大用。而且在灵州城中,还驻扎着一万宋军,只怕是还没等任氏发动袭击,就先被宋军扑灭了。
但任纯义还是嘴硬,道:“这也好办,在黄河西岸不是还有咱们五六万人马吗?只要派一个人到军中去,带领着士兵们闹事,就可以把宋军搅乱。而且咱们灵州不要还关着三四万俘虏吗? 他们本身都是军人;只要把这些俘虏都放出来; 还怕城里的宋军吗? 而且宋军只是强占城郡; 百姓们并不心服,因此只要我们夺取了翔庆军; 给宋军重创,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定会积极响应我们的。那时就可以赶走宋军,整个大白高国还不是咱们任家的了。”
任得敬听了,心里也不禁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儿子虽然四十好几了,但论见识、阅历,还远远比不上那个不到三十的杨炎。
在黄河西岸是还有自己的五六万人马,但领军的将领基本都被杨炎更换了一遍,现在的将领对任氏远远没有那么多忠心。何况目前的局势谁也看得明白,宋军攻占西夏以是板上订钉的事情,因此就算还有人忠心于任氏,在这个时候,也要掂量掂量。而且灵州军也不是驻扎在一起,而是被宋军分散成七八支分开驻扎,想要说动他们一起闹事,根本不可能。
而想依靠关在灵州城中的那三四万西夏军俘虏,也是不可能。首先这些俘虏是由宋军看管,而不是灵州军,能不能顺利把他们放出来还两说。而且就算把他们都放出来,也未必会听命于任氏。因为现在西夏谁都知道,宋军是被任氏勾结才进攻西夏的,只怕这些俘虏对任氏的怨恨更甚于宋军,因此想让他们听命于任氏,也未免太过于一厢情愿了。
致于想希望西夏的百姓会响应任氏,更是痴人说梦。任得敬老于事故,自然清楚,老百姓才不会管皇帝是汉人还是党顶人,只要能让他们平安的生存下去,谁做皇帝都无所谓。如果宋军在西夏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或许还有可能。但任得敬也派人暗中调察过,宋军占领了西夏的土地之后,对于敢于反抗的人自然是毫不手软,但只要是顺从于宋军的统制,对老百姓还是比较宽容的。虽然不算是什么爱民如子、秋毫无犯,但也没做过什么明显的恶行。
而任氏一族在西夏国中,平时也只有权力富贵之势,并无宽厚仁爱百姓之名,惠民利民之举,凭什么去指望老百姓会响应任氏的号召。
任纯义连这么简单的事实都看不出来; 也实在太令自己失望了。想到这里,任得敬缓缓摇了摇头,正要说话。这时一个亲信进来,道:“相国大人,大事不好了,金国以经起大军三十马,来援助大白高国,先锋人马,以经到达银州。
这一句话不蒂于一颗炸雷,把再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想到金军会这么快就出兵,而且还是大军三十万。到了这个时候,再糊涂的人也会明白,单靠任氏的力量,能够与三十万金军抗衡。而宋军如果不敌,最多也是退回南宋境内去,而任氏如果败了,又能退到那里去呢?
这时任得敬却若无其事的站起身来,道:“那么现在什么都不用讨论了,全力对付金军吧。”
( )
三十三御架亲征
就在宋军和蒙古军联合向西夏发动猛攻的时候,西夏派往金国的特使浪讹进忠也到达了中都,积极展开了游说工作。
其实西夏与金国之间的利害关系虽不能说是唇寒齿亡,但也是息息相关。因为一但让宋朝占领了西夏,不仅让宋朝拥有了一块极好的产马之地,而且也对金国西部的京兆府路一带形成包围之势,必然会使宋朝的势力大增,绝对是不利于金国的。
而且这几十年来,西夏一直都依附于金国,如果任由宋朝攻占西夏,那么金国的颜面又何存呢?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考虑,金国都不会对西夏坐视不管的。
金国的执政大臣也都是有见识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出动大军可不是一仵简单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兵源,还有粮草,物资,马匹,民役等等,缺一不可。宋朝出动二十万大军攻夏,事先足足准备了五个多月,则可见一斑。
但现在以经是十月份了,等金国全部准备妥当之后,只怕以经到了十二月,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可不是出兵征战的时候。因此最好是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出兵援救西夏才好。
而且西夏也并非不堪一击,虽然敌不过宋军,但自保应该还是有余的,完全可以坚持到明年开年之后。而到了那时,就算宋军没有与西夏军拼个两败俱伤,但也必然会被西夏拖得兵力疲惫了,那时金国再出兵,正好可以以逸击劳,一举击败宋军,帮助西夏恢复国土。
完颜允恭虽然资质平庸,但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听了众臣的意见之后,也觉得有理,因此只派人密切关注西夏的局势,然后积极筹备,但并没有马上出兵的打算。因此在琅讹进忠到达中都的最初一段时日,到处遇到的都是太极推手,虽然都口口声声表示不会坐视西夏不理,但一谈到俱体的出兵时间,或是顾左右而言,或是百般推诿,就是不肯承诺马上出兵。
浪讹进忠也不是糊涂人,当然明白金国的用意,心里虽然着急,但毕竟是有求于人,不好过份紧逼,只好想尽办法贿赂完颜允恭的亲信大臣,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多说些好话,说服完颜允恭早日发兵。
但几天之后,情况却立刻发生了转机,西夏朝廷派人来通告浪讹进忠,这一次不仅仅只是宋朝,就连北方的蒙古也和宋朝结盟,对西夏发动了攻击。而金国设在西夏的密探也将这个事实反馈回了中都。这一下金国朝廷上下也都有些紧张起来。
金国是由女真族创立的国家,而女真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自然知道游牧民族都有全民皆兵,人人悍勇善战的传统。而虽然大金一直视南方的宋朝为自己的首要大敌,但对于北方草原的鞑靼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