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动用足够多的战船,先将宋军的先头船队击败,然后再迎战宋军的主力。

而李公佐接报之后;也吃了一惊;他原以为自己分兵之后,金军一定不会太在意,庆元府那一边最多只会出动两百艘左右的战船来支援三门岛;这样金军的船队相加,最多也不会超过六百艘。而宋军的战船总数按近五百艘,双方差距不大,而且宋军前后夹击,就可以轻松击败金军。

但李公佐却没想到苏保衡竟会倾剿而出,将庆元府的五百多艘战船全部来了。这就几乎等于是宋金两国的水军提前开始决战。那么这一战可就关系重大了,绝不能轻易对待。

现在和三门湾的金国水军相加,金军战船的总数接近八百艘。几乎是宋军的一倍。而刚刚和金军打过一仗之后,金军水战的能力明显提高,面对远多于自己的敌军,那么自己在战前制定的前后夹击之计是否还能有效,这时李公佐心里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了。

因为水战不同于陆战,即使是有伏兵,也不可能像在陆地上那样,突然杀出,打对手一措手不及。以金军有足够的战船,能够对付这样两线作战。因此李公左认为自己的作战计划有必要重新制订一下了。

在行军的途中,苏保衡接到了抹然史乞塔初战失败的消息,也大吃一惊,怕宋军乘势进攻三门湾水寨。当下急忙催促船队加快速度,赶到三门湾。好在这一段时间里,宋军并没来进攻金军的水寨,现在得知援军到了,也使抹然史乞塔一值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立刻也率领剩下的船队驶出三门湾,和苏保衡汇合。

两人碰面之后,苏保衡才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宋军一直都没有动静。两人商议了一下,都认为宋军现在按兵不动,一定是再等待着主力船队赶到,集中兵力之后再和金军决战。因此两人一至决定,集中所有战船,主动去进攻宋军,就算不能将其全歼,也要重创宋军,挫一挫宋军的威风,同时也鼓一鼓大金小军的士气。

商议决定之后,金军立刻开始行动,将战船分为三路,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停驻在东箕列岛中的宋军船队。

那知金军的大军杀到之后,宋军见金军势大,并没有拼死抵抗,只是稍稍接触了一下之后,立刻就向南败退下去。

苏保衡和抹然史乞塔一见,估计宋军这是要退回南方去与主力船队汇合,因此下令追击宋军,希望趁着宋军还没有和主力汇合之前,消灭这支船队,那怕不能全歼,也尽可能多消灭几艘宋军的战船,削弱宋军的实力。

不过宋军虽退,但却是退而不乱,队尾始终和金军的队头若离若弃,如果有金军的战船追得过于靠前了,还时不时转过头来,给金军迎头一个痛击,而且宋军转头迎战的战船都是操纵十分灵巧,转向非常快捷。一但等金军的大队赶到时,又立刻转头就逃。

有好几次金军打算从两翼包操上去,截断宋军的后队,但都在最后关头,被宋军逃脱了。

( )

 三十再次交战

就在宋金两国的水军在大海上追逐激战的时候,在长江南北,大宋同样对金军占领的地方发动了进攻。

在淮西,李显忠和陈敏分兵两路,各领七万大军分头进攻盱眙军和滁州,李宝率六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和州,拉开了宋军在江北的攻势。

而在江南战场上,杨炎派毕再遇随水军出战之后,也立刻发动了收复临安的战斗。江南的宋军也分军三战;向金军发动了攻击。

宋军展开全面进攻的消息;自然很快就被临安的金国君臣得知。完颜雍立刻招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其实宋军的战略意图其实并不复杂,金国的君臣很快就能分析清楚,就是用少数兵力牵扯江南人马,集中优势兵力先收复淮东,然后再一起收复江南。

而对金军来说,同样也有两种选择,一是立刻抽调一部分人马去江北,支援江北的兵力。与宋军在江北决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自己优势兵力对宋军的优势兵力,而且因为主力都撤回江北,即使打不过,也能比较容易北撒回金国。但这样做几乎就等于放弃了江南,因为现在宋军以经基本控制了长江水道,金军主力一但过江,即使在淮东获胜,但再想回到江南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宋军可以很从容的集中力量,扫平江南的付剩余金军,收复临安与建康。

另一个办法就是保持现状不动,宋金双方都以上驷对下驷的方法,来决一死战。就是看那一方的优势兵力先击溃对方的劣势兵力,或者说是那一方的劣势兵力能够坚持得更长一些。

这采用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一但金军获胜,就等于消灭了江南的宋军主力,金军甚至有机会可以轻易的长驱直入,进取天临府,消灭南宋。但坏处在于,一但失利,金军连同皇帝完颜雍都会被困死在江南,永远回不了大金。

而且问题在于,现在江南的宋军主将以不在是毕再遇,而是杨炎。面对杨炎,即使是拥有优势兵力,谁又敢轻言获胜呢。

面对这两种选择,确实叫人难以决断,在朝堂上,群臣一反常态的都沉默起来,谁都不敢轻易表示自己的态度。

完颜雍背着双手,在金殿上来回踱步,底下的文武大臣呆呆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一时间整个大殿上静得骇人,只能听到完颜雍的脚步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完颜长之突然出列跪伏于地,道:“陛下,臣有一言,愿陛下听从。”

完颜雍停下了脚步,微笑道:“长之,你有什么话,尽管”

完颜长之道:“臣请陛下立刻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而将江南兵马尽付于臣率领,臣愿与杨炎决一死战。”

其他文武大臣听了,也都完颜长之的意思,他自然是主张选择笫二条路,但皇帝留在江南实在太危险了,所谓“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说得虽然好听,实际上就是要皇帝渡过长江,回到江北去。这样一来,即使江南战败,完颜雍也可以轻易逃回金国去,只要皇帝还在,大金就能保全下去。

完颜雍沉默了片刻,才道:“你想和杨炎较量一下吗?”

完颜长之道:“三年以前,臣与杨炎在登州海边一战,最终让他逃回大宋,为此臣一直耿耿于怀,此番南征,臣一直希望能与杨炎再较高下,只是事于愿违,南征九个多月,臣却一直未能和杨炎对阵,深以为憾,这一次臣实在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顿了一顿,完颜长之又道:“如果此番臣能击败杨炎,则南宋的军心士气必然大落,我大金可以乘势进军,一举荡平江南,统一天下。”

他说的后一番话到也不错,杨炎虽然年轻,但这几年以来屡立奇功,由其是金军南征,赵忱继位之后可算屡战屡胜,未偿一败。现在在南宋军方的地位,杨炎隐然以经凌架于李显忠之上,成为南宋军中的主心骨。而且甚至是南宋皇帝的支柱,一但击败了杨炎,可以极大的打击南宋的军心士气,进而荡平江南,统一天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颜雍缓缓道:“长之,你居实回答朕,你要与杨炎决一死战,是因为武将的荣誉,还是你有把握,能够打败杨炎。”

完颜长之霍然抬头,道:“陛下请放宽心,这一次臣定可打败杨炎。”

完颜雍点点头,仿佛也下定决心一般,道:“好,完颜长之,朕就命你立刻领军出战,迎战杨炎。” 他又将手一挥,“朕就在这里,设下盛宴,等你凯旋归来。”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道:“陛下……”完颜雍的意思了; 竟是要留在临安; 不去江北。

完颜宗政急忙出列; 道:“陛下,既然长之有信心战胜杨炎,微臣以为陛下还是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为好。江南的战事就交给长之处置,也就是了。”

完颜雍微微一皱眉,还没有说话,仆散忠义也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完颜丞相之言有理,现在江北战事吃紧,陛下在淮东督战,可以激励江北士兵的士气,只等长之战胜杨炎,江北再击败宋军的进攻,我大金自然可以扫平江南,统一天下了。”

仆散忠义和完颜宗政当然不是怀疑完颜长之说自已有把握战胜杨炎是信口开河,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变数太大,谁也不敢说有绝对把握,因此皇帝到江北去还是保险一些。

完颜雍摇摇头,道:“你们谁都可以去淮东,唯独朕不行。这一次关建还在江南一战,军心士气,只可鼓,不可灭,朕若是就这么一走,江南士兵的士气怎么办。若军无士气,长之又怎么战胜杨炎。因此朕决定留在临安,那里也不去。”

在场的大臣全都一震,仆散忠还想再劝一劝,道:“陛下……”

完颜雍一摆手,道:“不用再多说了,朕意以决,南宋的赵慎都能做到‘天子死社稷’,朕为何不能留下与诸卿一齐同宋军决一死战。这一次朕就赌上一赌,看我大金是否有统一天下的天命?完颜长之。”

完颜长之忙道:“臣在。”

完颜雍道:“江南的军务朕就全交给你,当年你父亲搜山检海,为我大金立下不世之功,望你不要辱没他的名望。”

完颜长之只觉热血上涌,慨然道:“臣必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

金军在江南加上部份归降的宋兵; 共计接近二十五万。其中本国的人马约有二十二万。但因为有广大的地方需要驻守,同时南宋的两座都城都需要驻守,特别是建康,现在宋军的水军以经可以毫无忌惮的在建康江面上来回航行。因此金军至多只能出动十五六万大军,迎战杨炎的宋军,不过这个数字也比杨炎的人马多了许多。

完颜长之当下决定,由纥石列士宁为左路,率军七万,驻守宁,抵御池州和徽州的宋军,白彦敬为右路,率三万人马,从婺州出击,进攻衢州的宋军,完颜长之本人为中路,亲率六万大军,驻扎在严州,抵挡杨炎。

人马分配之后,纥石列志宁却皱了皱眉头,对完颜长之道:“长之,你在中路抵挡杨炎,人马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要不要再增加一些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