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文政道:“在下认为,朝廷若真无别的用意,这个时候就应该让杨老郡王写封信来才对。”

陈亮道:“在下到不这么认为,朝廷若真的大人没有疑心,又何必让杨老郡王写信,岂不是欲盖弥彰吗?何况永安公主不是有信来了吗?在下认为,于情于理大人都还是应该去天临府一趟,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介备就是了。”永安公主的驸马以经选定了杨炎,这件事其实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因此陈亮认为有赵月如的信,就足以证明这一次朝廷只是一次正常的诏见,到也不算是错。

杨炎听了,也微微点头,他对赵月如的来信确实不怀疑。

赵倩如道:“虽然有姐姐的来信,但我们也不可轻易相信。上一次朝廷不是打发姐姐先来隆兴府,本来只是询问,结果姐姐前脚刚走,官家就后脚发下诏书免去了驸马的官职,官家遇事毫无主见,姐姐也未必能够完全左右得了官家的决议。”

陈亮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杨炎苦笑道:“那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赵倩如道:“陈先生的话也有道理,现在朝廷未必会有别的用意?如果不去反而让朝廷起疑,也有违姐姐写这一封信来的心意。不过既然要去,就必需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可以多带些人马,让朝廷就算准备对驸马不利,也不敢轻易下手。”

陈亮点点头,道:“公主之言有理,不过带大军前往天临府,只怕又会让朝廷以为大人以重兵要挟。还是商议一个万全之计才好。”

赖文政道:“这也好办,大人可以带少量人马为明,另选一将带大队人马暗中随行,到了天临府后,就扎在城外,反正这次去天临府不过几天的功夫,谁也不会知晓,一但发生变故,就可以接应大人。”

陈亮听了,也道:“赖先生这个办法好。在下认为可行。”

杨炎点点头,道:“那就这样决定了。”说着站起身来,缓缓走了儿步,苦笑道:“想不到我一直忠从为国,自问没有做过任合对不起大宋的事情,现在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其他人听了,心里也觉得不好受,又劝了杨炎几句,才各自回去休息。

( )

 十三暗流潜伏7

十三暗流潜伏7

第二天,杨炎宣布,跟范成大去天临府面见皇帝。/带去的是吴锡的催锋军,催锋军的人数只有三千四百人,上一次杨炎去天临府,带去的也是催锋军,并不会引人怀疑。随行的人员有赵倩如、赵忱、岳璎、谷雪萍、铁成林和凌翔等人,谷雪萍还把两只老虎斑斑和荫荫也带上了。

不过这一队是明的,又让曹勋带着马军司中军、左军、右军、广西军踏白军四军共计近两万人马,两军保持二十里后路程暗中随行,只留下高震在隆兴府主持大局驻守。

杨炎成名就是在马军司,平定南方的时候又一直兼任着马军司副都指挥使,马军司的人马可以算杨炎最信得过的军队,由其是张师颜的中军,可以算杨炎的嫡系。而广西军踏白军大多是广西僮族的子弟族人组成,对杨炎更是绝对忠心,因此才选用了这四支军队。刘复武的选锋军本来也算是杨炎的嫡系部队,但全是骑兵,去天临府作用不大,而且高震镇守隆兴府,身边也要有得力助手,于是就留在了隆兴府。

然后杨炎又把隆兴府一线的防守布置一番,二天以后,带领军队和范成大一起从隆兴府出发了。

* * * * * *

烟尘渐熄,人马以经消头在西方,山丘上出现了两个僧人的身影。一个是光衍,另一个是智空。

智空道:“师兄果然胜策无遗,这样煽动百姓一闹,朝廷必会加重对杨炎的猜忌,我看这一次把杨炎诏回天临府,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事。”

光衍呵呵一笑,道:“师兄说的不错,当今的皇上虽然耳软心活,优柔寡断,但猜忌之心却是继承了赵家的传统,只是本身又无先帝的御人之术,再加上龙大渊、史浩那帮人只知道到争权夺利,绝不会顾及大局,所以杨炎这次去天临府,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智空微微一怔,道:“师兄即然知道,为什么不劝阻杨炎,别去天临府?”

光衍道:“杨炎不去天临府,最多只会在南方割据,独立一方,绝不会有取代大宋的决心,只有亲自去了天临府,才会对大宋朝彻底失望,最终按你我所想,自立为王。所以我们才要赶去天临府,再从中见机行事,不愁大事不成。”

智空却皱了皱眉头,道:“但是万一这次杨炎被朝廷拿住,我们这一番心血可不是白废了吗?”

光衍大笑道:“杨炎如果连这么一点心机都没有,那么也就难以担负我们的期望了;你自己看吧。”说着指了指隆兴府的方面,只见烟尘滚滚,又有一支军队开拔过来,人数远比前一支要多,也向西边前进。

* * * * * *

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现在赵草心中也是一片茫然。

在七里镇,他们遭到钟振先、陈子明等人的伏击,结果钟欣玉、萧汀兰、李金、单怀义等人当场被格杀,赵草、朱雀等几人跳入赣江逃生。钟振先因为以经成功的杀死了钟欣玉,并没有追杀他们。才使他们一行七人侥幸逃脱了性命。

顺水漂流了二十余里之后,远离了城镇,流入一片荒野之地后,几人才从江水中起身上岸。逃脱性命的除了赵草和朱雀之外,还有四男一女,五名摩尼教的弟子。

七人之中以赵草的身份最高,虽然论武功朱雀未必比赵草差多少,但毕境只是一个才十八岁的小姑娘,见识、经验都与赵草相差太远,因此七人都以赵草马首唯瞻。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赵草也不知该如何。几个人坐在江堤上,生起一堆火,烤干衣服,又打了两只野兔,打算一边烤兔肉,一边计议。

就在这时,沿着江堤卷起一篷烟尘。正在向赵草等人接近过来。离得近了,几个人看的真切,前面跑着一匹红马,骑马的人竟是一个红衣的女子,后面跟着十余骑,骑马的人一色一身青衣,黑巾包头。都是一付强盗的打扮。

自己以经沦落到了这个地步,赵草等人本来也懒得去管闲事,但发生在自己身边,也不由激起了几人的侠义之心。

等几骑来到眼前的正下方时,赵草抓起月牙杖,凌空击下,顿时血光并现,骑手在惨叫中跌落到地面上。其他的骑手见突生变故,都拉扯着缰绳,停下了坐马的脚步。只见赵草单手持着月牙杖横立在堤边。以经无主的马匹“嗒嗒嗒”的跑开了。朱雀和其他几人都站在江堤上观看,对付这几个毛贼,赵草一个人出手就绰绰有余了。

其他几个山贼看了看赵草,又看了看横躺在血泊中的同伴,忽然有一人发出一声愤怒的吼声,挥起手中的单刀,驱马冲向赵草而来。其他几名山贼见了,也都催开坐马,冲向了赵草。

赵草心念一动,扭头对江堤上大喊道:“动手,抢他们的马。”说着身形一侧,以经闪过了对方的冲撞,手腕一翻,挥出月牙杖,马上的山贼惨叫了一声,被击落马下。

朱雀和其他几人听到了赵草的话,马上明白过来,立刻一齐动手,从江堤上跃下,扑向这伙山贼。

可怜这伙山贼不过是些三四流的角色,那里敌得过他们几人,眨眼的功夫就都被杀死,一个也不留。这时那个骑红马的女子也发现有人出手,救了自己,在远远的地方停住了马,向这边张望。

赵草叫其们人收拾马匹,自己和朱雀来到那红衣女子近前,这才发现这女子十分年轻,大概才十五六岁年纪,尚未成年,赵草忍不住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一个人跑出来?”

那少女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姓赵,名叫赵婉如,是要去隆兴府参加惊燕军,抵抗金军的。”

原来这女孩正是赵婉如,她本来跟邓王赵恺一道在建宁军落足,但几次要求赵恺让她从军,都被赵恺拒绝,后来赵恺又有意把她许配给宗天玄,说过好几次了,这小姑娘又羞又急,也知道在建宁军自己的从军梦想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后来她也知道杨炎和赵倩如现在都在隆兴府,顿时动开了脑筋。赵婉如平时听书、看戏,最喜欢的扰是什么荀灌娘突围搬救兵,花木兰替父从军、或是本朝的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还有梁红玉擂鼓金山等等,也听过不少女子抗婚,离家出走,最终建功立业的故事,因此决定效仿,于是在一个夜晚,给赵恺留了一封信,偷偷离开了建宁军,到隆兴府去找赵倩如来了。

不过她道路不熟,误打误撞没有到隆兴府,反而转到了赣州附近,不过也正是这样将错就错,反而使她躲过了赵恺派人追赶。只是这现她正在这荒野迷了路,偏偏又遇到了山贼,只好催马逃命。她坐骑的红马本是一匹大宛良马,那些山贼的马跟本就追不上,无奈这时巳走得人困马乏,要不是正好遇见赵草一伙人出手相救,只怕就被山贼抓住了。

赵月如和赵精如建立的惊燕军现在到是天下皆知,朱雀见她比自已着实还要小几岁,一脸稚气未消,居然大言不惭的要去投军抗金,忍不住也笑了起来,道:“小姑娘,你才多大年纪,就想要从军吗?打仗可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啊,你还是快些回家去吧。”

赵婉如涨红了脸道:“你们救了我,我是很感激你们,但你这么说,我可还是要生气了,我年纪小又怎么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金人入侵大宋,凡是我大宋子民都应该为抵抗金人尽一分力量。”

摩尼教子弟大多数都是由汉人组成,虽然立志推倒大宋,但对金人更无好感。赵草本来也觉得十分可笑,但听她说得斩钉截铁,颇有几分慷慨激昂,到也有几分佩服。

赵婉如眼珠一转,道:“其实我到真要好好谢谢你们才是,不过我看你们都有一身好本事,为什么不去投军呢?这样一来,既可以抵金军又可以保卫家园,不如我们一起去隆兴府吧。”

赵草心中一动,道:“小姑娘,你说的对,我们也应该去投军才对。我们就一起走吧。”

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