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介意杨炎收严蕊做妾室。

但杨炎从广南回来以后,当天就被官复原职了,严蕊心里就有了个疙瘩:杨炎和永宁公主的婚事会不会也重新确定呢。果然仿佛像是要印证严蕊的猜测一样,第二天赵倩如的弟弟就来找杨炎,还一口一个姐夫何叫杨炎。这一下严蕊肯能确定:看来杨炎和永宁公主的婚事果然就是真的了。

虽然严蕊对赵倩如的印像很好,但也不敢确定永宁公主是否能像对待流苏那样,接纳自己。因为流苏是和杨炎青梅竹马长大的,并且是由杨炎的母亲在临死前指定的婚姻。而自已却是一个出身,更关建的是上一次就是因为自己,才差一点弄得他们就此无缘,因此严蕊心中一点底也没有。偏偏这几天杨炎为了写奏策,也没有来见严蕊,也更令严蕊坐卧不宁,六神无主。偏偏这一肚子苦闷却也无法和别人去说,只能闷在心里。

而这时杨炎突然问了她这么一句,严蕊心里猛然想到:难到他这是要赶我走吗?忍不住问道:“大人和公主的婚事是不是己经定下来了?”

杨炎点点头,道:“虽然没有定俱体的日子,但确实以经定下来了。”

严蕊心中一阵凄苦,低下头去,道:“大人我都知道了,这几个月以来,我确实在府上打搅了多时,现在严蕊的伤势以经全愈,也就不会再继续打搅大人,明天我就和小芸收拾东西,离开……”说着;她忍住泪水,站起身来了。

杨炎怔了一怔;立刻明白,严蕊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忙一把拉住了严蕊的衣袖,道:“严蕊姑娘,你误会了,我不是要你走,你住在这里往多久都可以。”

严蕊怔了一怔,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道:“大人,你说什么?”

杨炎抓住了她的手,微笑道:“我是说,你可以住在这里,住多久都可以。如果你愿意,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吧。”

严蕊全身一颤,心头却一陈狂喜,一头扑到在杨炎怀中,道:“大人,你……你说的是真的吗?”

杨炎将她抱住;想到她自幼家破人亡;父亲双丧;只剩她孤身一人;又被充作了营妓;遭遇凄惨;为了不w诬陷自己,甘受酷刑,几乎损命。心中忍不住怜意大增,生出了一股爱惜和保护她的念头来。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道:“当然是真的,如果你不嫌弃这里,就在杨家住一辈子都行。”

严蕊将头枕在杨炎的肩头,咬了咬牙,低声道:“但是……但是永宁公主那里怎么办呢?”

杨炎这才明白,原来严蕊最但心的事情是赵倩如是不是能按纳她,在她耳边轻轻道:“你放心吧,她也是同意的。”

严蕊听了,心里一松,整个身子才算完全放松了下来。这时虽然冬季,但屋内星着火碳,十分温暖,严蕊并没有穿着厚厚的冬衣。杨炎这才感觉到怀中的娇躯丰腴滑腻,触手温软,柔若无骨一般。忍不任心中一荡,在她耳重上轻轻吻了一下。

严蕊全身一震;猛然将头抬起;一双玉臂搂住了杨炎的脖子;动人的娇躯紧贴在杨炎身上;火热的香唇也印在杨炎的嘴上。丁香小舌也探入杨炎的口中;挑逗着杨炎的唇齿。

杨炎只觉得头脑中“轰”的一下子,在赵倩如那里被压下去的,一下子又全部被严蕊的娇媚热情点燃。双手紧抱着怀中温香软玉一般的动人,双唇也紧紧吮住了她的樱唇,贪婪得追逐着嫩滑的香舌。

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的唇舌才分开。严蕊己是云髻散乱,绣眉微促,星眸半睁半合,娇研上一片红晕的颜色。软玉一般的香肩从半解的罗衫里露了出来,肌肤晶莹雪白,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抹鲜红的裹胸,半隐半露着一对玉雪双峰,光滑莹洁,像羊脂美玉一般。还在不住的起伏,颤巍巍,菌蕴绰约。

严蕊的双肩轻轻一耸,外袍己滑落到地上,身上只剩一件贴身的中衣。粉缗的双臂举过头顶,拔下盘头的银钗,一头乌黑的绣美长发自由的披散在双肩、胸前。动作娇美慵懒,姿态柔媚可人。灯光夜影之下,更形诱惑之色。

严蕊的年纪是杨炎所接触的女子中最大的,比杨炎还要大三四岁,身材发育也更为丰腴成熟。如果论相貌,严蕊不但不及赵倩如那般倾国倾城,也不见得就能胜过流苏,但她却胜在风情万种,妩媚动人的成熟气质。这时虽然还穿着一件贴身的中衣,却以掩不住腰胸腿股之间,修长圆润的曲线。令人荡魂落魄。连杨炎都不禁看得呆了。

严蕊看着杨炎灼热的目光,“嘤咛”一声再次投入到杨炎的怀中,双臂再度勾上杨炎的脖子,在他耳边吐出阵阵香热的气息,道:“大人,今夜就请大人好好怜惜人家吧……”

* * * * * *

就在鞭炮声中,新年来临,大宋的干道四年终于过去了。

转过了年,临安全城庆贺了三天,一直到征月初四,赵慎才招集执政大臣,商议平定广南的事宜。

杨炎和李道两人所写的平乱奏策在年前就以经交呈给赵慎了,在金殿上赵慎将两份奏策出示给五位执政大臣观看。五位大臣一面翻阅奏策,在心里暗暗比较两份奏策的优劣,一面在心里揣摩皇帝的意图。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只能听到微微的呼吸声,和书页翻动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几位大臣都以经看完了这两份奏策,几位大臣都重新站好了。不过由于虞允文和龙大渊是杨炎和李道的推荐人,因此他们两人一时都还不好开口。大殿上沉默了好一阵子,韩彦直才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杨炎深通兵法,善于用兵,而且曾深入广南,熟悉那里的情况,他所写的奏策微臣也以为可行,因此臣以为杨炎可以胜任。”

赵慎点点头,也不置可否。

史浩道:“陛下,以臣看来杨炎的奏策写得虽然不错,但他的实际能力是否能够胜任也未可知,焉不知是纸上谈兵呢?何况杨炎毕境太过年轻,此番广南平乱,事关我大宋的根本,臣以为还是任用老诚持重的人为好。”史浩原是赵慎为太子时的老师,对赵慎能够继位是立过大功的,同时他也和龙大渊、曾赎、张说等人关系不错,见龙大渊不便开口,便主动站出来帮龙大渊说话。不过他也知道,从这两伤奏策上看,李道是显然不及杨炎,于是另避心机,抓往杨炎年轻这个弱点来说事。

韩彦直微微一笑,道:“史相此言差矣,用人唯材,又岂以年纪大小而论高低,有人少年成名,有人大器换成,甘罗十二岁为将,霍去病十八岁为将,而冯唐年介九旬才得受招,岂能都一概而论呢?若说杨炎的能力是否胜任,远征黑阳山暂且的不说,从静江府发来的公文上看,这次广南之乱,如果不是杨炎,不要说静江府,只怕连广州都被叛军所占了,这样的能力史相公以为如何呢?而又有什么实绩能够正明李道的能力呢?”

史浩一时语塞,免强笑了笑,道:“韩枢密,老夫这不也是考虑周全一些。”

赵慎的目光转向梁克家,道:“梁卿,你又以为如何呢?”

梁克家道:“从奏策上看,杨炎所说的自然较为丰富,也更为务实。不过臣对杨炎为人所知不多,他的实际能为如何臣也不大清楚,不敢随意妄言。”梁克家在持政大臣中一向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现在赵慎问他,也具实回答,两边都不得罪。

赵慎的目光又落在龙大渊身上,道:“龙卿,是你向朕推荐的李道,现在你看了他们两人所写的奏策,以为如何呢?”

其实龙大渊早就想好了说辞,只是不好主动提出,现在赵慎问到他,正中下怀,道:“陛下,微臣也以为杨炎所言比李道稍胜一筹,不过……”他顿了一顿,接着道:“但诚如史相所言,他为人毕竟太过年轻,虽然将材,但仍需磨励方可成大器,而李道到底老诚持重一些,依臣之见,到不如命两人一起领军雄平定广南,他们正好可以相互补充,岂不更好。”

原来龙大渊看了奏策之后,也觉得李道明显不及杨炎,因此才提出由两人一道领军,平定广南的建议。李道的资历;年龄;官职远在杨炎之上,一但两人一同领军,当然是以李道为主将,这样一来其实就是启用了李道。去年在杨炎的官司中,李道一直躲在幕后,没有露面,只有杨沂中和杨炎才知道,因此在别人看来李道和杨炎并无矛盾。因此龙大渊这个意见到也不无道理。

赵慎听了,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到虞允文身上,道:“龙卿所说,虞卿以为如何呢?”

虞允文道:“臣以为不妥,如此安排只会误事。”

赵慎微征一怔,道:“这又是为何呢?虞卿能够说得明白一些吗?”

虞允文道:“陛下,如果让李道和杨炎一同去平乱,那么以何人为正,何人为副呢?如果以杨炎为正李道为副,而李道的官职高于杨炎,岂能安服于杨炎之下,若是以李道为正杨炎为副,而杨炎的能力强于李道,李道又岂能御之。如此一来,岂不是主从不定,上下不分,岂不是要误了大事吗?愿陛下详查。”

赵慎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刚听龙大渊所说,他到是有些动心。但听了虞允文的话之后,也觉得这样做确实不妥。他捶了捶头,苦笑道:“ 这可真有些难办了。”

虞允文接着道:“臣方才所听,所言杨炎不能胜任的原因,无非就是说他太年轻了。然而刚才韩枢密所言及是,用人唯才,又岂在年纪大小。何况还有中书在朝中遥度指挥,必然不会误事的。”

韩彦直也道:“依臣看来,杨炎虽然年轻,却也不是轻孚燥进之人,臣请陛下不可犹疑,当早作决断。”

其实这过年的三天,赵慎每天都在宫里仔细的看这两份奏策,甚至到了逐字逐句的比较的地步。平心而论,赵慎也觉得杨炎对广南局势的了解程度,广南之乱暴发的深程原因,以及平乱的方针和策略都比李道所写的要深刻的多。而且杨炎这一年多来的实绩,都让赵慎对杨炎的军事能力也十分认可。其实在问这些宰辅大臣之前,赵慎在心里以经有些偏向杨炎了。

赵慎也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