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任何人都强!”
一席话,让一众年轻军官的目光变得热切,满眼都是小星星。这帮军官听闻骠骑、虎啸两军团南撤千里后,的确有荆州方面收缩军力的担心,张凤仪的话,确定无疑地向他们宣示,他们来到草原,有着无限机会去建功立业。
张凤仪接着说道:“别看虎啸、骠骑两军团离草原远,有这两个百战百胜的军团在陕西,足以震慑宵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说虎啸、骠骑军团是西北的盾,那么武卫军团就是尖刀,一把开拓进取的尖刀!尖刀上,也分刀体和刃,军团第四骑步军就是武卫军团的刃!”
年轻的军官们大奇,所谓的刃,怎么看都应该是重骑兵军,尚未成型的骑步第四军如何充任?
仿佛看出了军官们的疑惑,张凤仪微微笑了笑,复又断然道:“荆州军惯例,军团之下,从未有冠名之军,江陵侯、本帅皆对诸位寄予厚望,打破常例,将骑步第四军冠名为神刃军!”
神刃军!
年轻的军官们兴奋莫名,这可是打破荆州军历史的事,能作为第一批军官亲手组建神刃军,这是无上的荣耀!只是,神刃军还未组建,一件战功都还没有,为何就直接冠名?
军官们疑惑不解。
张凤仪也不管军官们想什么,厉声宣道:“都督府令,窦石温任神刃军指挥使,刘文秀任指挥副使兼后勤总管,陈焕任参军总管!神刃军下辖十个营,第一营指挥使李定国,指挥副使陈继兴,第二营指挥使辛思根,指挥副使程忠和……第十营指挥使沈云英,指挥副使林道坚!”
“神刃军由武卫军团划拨兵士一千五百名,战马三千匹!”
军官们的脑子彻底短路,如此少的兵丁,居然称为军?一个军,居然下辖十个营,每个营最多分得一百五十名兵丁?
这个……仗怎么打?
张凤仪喝令道:“摆舆图!”
一副大大的舆图摆在了军官们的面前,这幅舆图,并不是作战用的,而仅仅只是大明北部、西部的示意图。
张凤仪指着舆图道:“大明东北为满清鞑子所盘踞,大明之北,乃漠北蒙古,即喀尔喀蒙古,再往北,地域极其广阔,数倍于大明,大明之西,则是卫拉特蒙古,再往西,则是哈萨克汗国,还往西,则是俄罗斯沙皇国……据闻,俄罗斯沙皇国扩张成性,远在万里之外,却将势力拓展至大明之北,甚至在东大洋之滨开始筑城,近期更是与布拉特蒙古爆发激烈冲突,布里亚特蒙古不能抵挡,放任俄罗斯人进入了贝加尔湖地区!”
众军官大惊,当初在武备学堂,甚至在军中,考虑最多的,便是把大明当做逐鹿之地,个别目光长远的,也仅仅只是考虑恢复西域汉唐故土。现在,张凤仪告诉他们,地球有多广阔,汉人的心志就有多高!
这个冲击有点大,难道拓地万里,仅仅只依靠这一千五百名军士?
张凤仪目光紧盯着舆图,厉声道:“广袤的土地,逐鹿者岂能少了我们汉人?上述区域,皆是诸位的狩猎之所!”

第六百三十七章 源头活水
传达了都督府命令,指定了神刃军的活动范围,张凤仪的训话依然在持续:
“……一千五百名军士,就这么多了!以后武卫军团也不会再拨一名!本帅不管你们采取什么手段,从蒙古人中招募也好,在草原上抓捕奴隶也好,只要诸位有本事,诸位就是把神刃军扩充至十万大军,江陵侯和本帅也喜闻乐见……”
“不过,诸位记住了,武卫军团除了供应武器外,不会再拨付一颗粮食,所有吃的,诸位得自己解决!本帅不管你们如何在草原上生存,给商队当护卫也好,从蒙古部落中借粮草也罢,诸位自己想办法!”
张凤仪的“借”字,说得非常重,让一众军官表情非常丰富。
“至于用什么武器,随诸位自己选,什么合用就用什么,想用手雷,可以!武卫军团敞开供应,不过,诸位记住了,武器得自己想办法来拿,武卫军团不会派一名军士运送武器!”
“神刃军大体的框架已定,十个营就是十个营,不用再变。至于营以下的编制,随你们发挥,总体上一个原则,就是有利于生存,有利于作战!”
……
“……草原上的蒙古人彪悍,没有绝对的实力,不可轻辱!诸位务必记住,生存乃第一位,没有命,拿什么建功立业?”
……
“都督府会随时关注诸位的动态,一旦觉得条件成熟,会在相应的要地筑城,本帅希望诸位大展神威,即便最后因为筑城,把江陵侯的财政拖垮,本帅也会给诸位拼命请功!”
一众军官哈哈大笑,旋即,复又踌躇满志,如此宽松的管理、如此广阔的天地,该是一片怎样的发挥空间啊!
神刃军正式组建,自窦石温以下,其态度可以用狂热来形容。窦石温本就是一名耐不住寂寞的主,再加上时时想着兴风作浪的陈焕,神刃军不充满朝气都不可能。唯有刘文秀精细、沉稳,时时拉住神刃军这头野马的缰绳,不至于让神刃军跑翻了车。
这显然是林纯鸿对神刃军的有意安排。
神刃军的军官皆是精挑细选的人杰,在治兵打仗上,皆有一套。不出十日,神刃军就达到了士兵归心、指挥畅通的要求。经张凤仪检阅之后,张凤仪下达了神刃军出击的军令。
窦石温、刘文秀和陈焕早已合计多日,接到命令后,马上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率领千余人马一路往北,沿着昆都仑河河谷快速翻过阴山,兵锋直抵固阳。
战国时代,赵国就在固阳筑城,秦时,固阳隶属于九原郡。到了明朝时,固阳为蒙古茂明安部所据,在此游牧。
崇祯八年时,茂明安部在首领车根的率领下,归顺皇太极。
待到张凤仪北据鹿城,车根的脑子显然还?然还未转过弯来,尚未认识到中原对草原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依然忠于皇太极,只是小心地告诫族人不得跨过阴山,避免与武卫军团发生接触。
车根知道,鹿城以西,几乎聚集了百万余蒙古人,其中大多数乃失去牧场的鄂尔多斯部及达拉特部。车根想当然地认为,武卫军团在相当长时间内会与诸部大战不休,根本无力跨过阴山。
于是,当窦石温率领千余轻骑兵突然出现在阴山北麓时,车根压根就来不及集中部落兵力,几大族人聚集点均被各个击破,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就连车根,也在猝不及防下,被窦石温生擒活捉,成了阶下之囚。
接下来数日,窦石温率领神刃军,挟持着车根在阴山以北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四处招降茂明安部牧民。
对于不愿意投降的小部落,神刃军没有丝毫客气的意思,协同先期投降的蒙古壮丁,抢夺他们的牛羊财货战马,杀光一切胆敢反抗的壮丁,将其余所有人等全部划为奴隶,一队队地押送至固阳。
第一次出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固阳周边,牛羊、牧草一眼望不到边界,足够神刃军吃年余。至于兵丁,窦石温率领一众军团,一口气从投降的部落及奴隶中挑选了八百余名战士,全部打散充实到各营中,神刃军兵力一下扩充至两千余人。
窦石温倒也沉得住气,接下来的日子,他率领五个营,亲自坐镇固阳,派遣另外的五个营四处扩大活动范围,将整个阴山以北搅得鸡犬不宁,活动范围直抵大戈壁。
待五个营返回固阳后,窦石温又将坐镇固阳的五个营派出去,始终留一半的兵力作为前沿活动队伍的坚强后盾。
张凤仪听闻后,对窦石温大加赞赏,一直悬着的心,最终放回肚子。远在江南的林纯鸿得知后,喜不自禁,对着周凤大赞窦石温:“小豆子身上隐隐有狄威之风,再磨砺个几年,军团统帅可胜任!”
周凤冷哼一声,道:“还在说小豆子!你把陈继兴撺掇到草原,老是躲在江南算什么?陈家婶子每日以泪洗面,老太太说等你回荆州后,将你抽筋扒皮!”
“我躲在江南?你难道看不出江南现在有多紧要?”
……
不说林纯鸿在江南励精图治,且说窦石温见固阳周边数百里范围内已无油水可捞,在大戈壁滩留下神刃军驻邸于此的石碑后,依然以五营为基,以另外五营为矛,挥兵东向。
李定国及陈继兴率领第一营,承担的任务最为繁重。无他,能者多劳而已。自各营分兵行动以来,李定国和陈继兴所获最丰厚,兵力扩充最快。现在,两人麾下业已有控弦之士五百多名,战马多达一千六百多匹,兵力足足扩充了五倍有余。
陈继兴出身于近卫营,进入草原前,从未率兵打过仗,与李定国这个自小吃足了苦头的孩子自然不同。他看见麾下逐步壮大,颇有天下之大,我陈继兴随处可纵横的得意。
茫茫草原,更是让陈继兴有天高任鸟飞的豪情,他与李定国并辔而行,有一句没一句地说道:“侯爷此招简直太妙了,不到两个月,第一营兵力就从一百多暴增至五百,照这个速度,恐怕最迟到明年,就可以与侯爷口中的俄罗斯人交锋!”
李定国嗤笑道:“与俄罗斯人交锋?早得很咧!我来问你,这两个月我们都跑了些什么地方,这些地方都距离鹿城有多远?”
陈继兴才智本属上等,李定国稍一点拨,便即明白,恍然道:“营头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活动必须有稳固的后方基地?”
“可不是?你以为窦指挥每次留下五个营干什么?阴山之北的蒙古,一盘散沙,我们自然如鱼得水。这次我们往东,那里满清鞑子的势力相当强大,蒙古人亦不复一盘散沙,很可能会纠集重兵围剿,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定国耐心地教导道。他已经年过二十,这几年不是在武备学堂学习,就是在雄威军团中率兵征战,心性已经磨炼得极为成熟。他当然知道,林纯鸿将陈继兴安排为他的搭档,无非就是希望他悉心指点陈继兴。因此,他倒是诲人不倦,将道理说得极透。
天空瓦蓝瓦蓝的,李定国也极为享受这段快意的日子,心情非常不错。至于以往的贼寇生涯,就如一场梦一般,回忆起来那么不真实。
想到陈继兴这个蜜水里泡大的孩子,居然也吃得了苦,心气颇高,李定国不由得刮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