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先生笑道:“当初你来找我的时候,我就打算说出我的想法,只是担心自己的想法太幼稚,怕耽误了你获得更好计策的机会。现在既然如此,我就发发自己的一得之愚罢。我的意见是,如果你去长安,一定要首先拜见王长君,这个人很牛逼,一定可以解决你的难题。”
邹阳是个聪明人,听王先生这么一点拨,当即恍然大悟。其实先前王先生给邹阳讲茅焦的事,就已经在点拨邹阳。要办好这件棘手的事,只能充分利用大人物们的弱点。秦始皇因为怕被人骂不孝,所以虽然恨母亲,也只有假装大度的样子,把母亲接回来。刘启自以为是明君,当然更会在意母亲窦太后的看法。要杀梁王,窦太后不高兴,他就不敢杀。所以只要从窦太后可能的反应来考虑,就可以解决问题。
王长君就是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后来封为盖侯的。邹阳火速奔往长安,去拜见王信。开始王信身边都有人,邹阳没有机会说话,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私下的机会,邹阳赶紧说:“臣来见长君,不是因为长君身边缺少仆役,臣其实是为了长君的安危来的啊。”
王信赶忙长跪道:“幸甚!请先生明示。”
邹阳道:“臣窃闻长君的妹妹得到皇帝陛下宠幸,天下无比,而长君您所做的事却多有一些不合法律的地方。如今袁盎被杀的事马上就要结案,梁王也许会判死罪,一旦如此,太后必定忧愤泣血,不找个人来发泄郁闷誓不罢休。皇帝杀了她的亲儿子,她也要杀皇帝的一个宠臣来报复。长君的妹妹有幸皇帝,长君自己也是皇帝的贵臣,臣认为长君的处境危如累卵,很快会成为太后报复泄愤的对象啊。臣因此偷偷为长君感到忧虑。”
王信也吓得满头大汗:“那先生说怎么办?”
邹阳道:“长君如果能够在皇帝面前劝谏,不要再追究梁王的案件,太后一定会感谢长君,深入骨髓。而长君的妹妹也会因为太后的喜欢,而永远受到皇帝宠爱。至于长君自己,当然更会因为这件事博取声名,留名天下,希望长君好好考虑。
王信喜道:“好是好,不过我用什么理由去说呢?皇帝会听我的吗?”
邹阳道:“我教您就是了。当年,舜的弟弟象天天想杀舜,后来舜立为天子,没有追究象的过错,反而把象封为诸侯。仁人对于兄弟,没有积藏的愤怒,也没有隔宿的仇恨,所以后世称颂。鲁国公子庆父指使仆人扈乐杀死了国君的太子子盘,庆父的弟弟季友为执政大臣,将凶手扈乐处死,没有追究庆父的责任,因为狱有所归,已经找到了替死鬼。庆父后来又杀了国君鲁闵公然后出奔,季友也没有派人追赶,《春秋公羊传》赞扬了这种坐法,认为是亲亲之道。鲁国的哀姜淫乱,参与了杀闵公的阴谋,又逃回娘家齐国,齐桓公把她杀了向鲁国谢罪。孔子批评说齐桓公不顾亲情,过于残忍。长君按照我的话去劝说皇帝,皇帝或许会听从,从此不再考问梁王的案件。”
王信大喜,马上入宫,对刘启复述了邹阳的说法。刘启一听,原来经书上都讲亲亲之道啊,自己要是坚决杀梁王,实在违背传统道德。正巧这时田叔他们查清案件后,也返回长安了。刘启马上召见田叔,问问情况。
田叔他们也是乖巧人,走到霸昌厩(在今陕西万年县东北)的时候,就把调查的案卷记录烧了个精光,空着手来见刘启。刘启问:“事情办得怎么样?”
田叔回答说:“梁王谋反,证据确凿,当判死罪。”
刘启伸手道:“案卷呢?拿来。”
田叔两手一摊:“烧掉了。臣劝陛下,不要再问梁王这件事了。”
刘启道:“为什么?”
田叔道:“如果陛下看到证据,而不杀梁王,那么就是把大汉法律当成儿戏;如果陛下杀梁王,则太后会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陛下依旧会为此操心。权衡利弊,臣以为还是装糊涂好一点。”
刘启道:“那你说怎么办?”
田叔道:“陛下就向群臣宣告,说杀袁盎等大臣的事梁王自己一点不知道,都是他的亲信羊胜和公孙诡偷偷干的,现在在梁王的责骂下,羊胜和公孙诡已经畏罪自杀,不就一切都说清楚了吗?”
刘启想了想,觉得梁孝王就算谋反,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倒是哄好母亲,落个纯孝的名比较实在,于是开心地笑了:“快去报告太后。”和上次一样,他并不想知道这个结果,关键是太后需要,这就够了,
窦太后一听梁王可以保住性命,果然像屁股装了弹簧,一骨碌从床上弹了起来,叫道:“快炒两个好菜来,老娘差点要饿死了。”主子开颜,奴才松气,长乐宫中顿时欢天喜地。
刘启的怒气稍稍平复,那边梁王也没有闲着,他上书请求朝见,到了函谷关,身边一个叫茅兰的大夫劝他:“大王现在是待罪之身,就不要讲以前那样的排场了,还是换辆车罢。”
听了他的建议,梁王换乘了一辆用布蒙的车,这是当时一般出丧时才用的,他坐这种车,表明自己真的知罪,当伏死刑。他只让两个骑士跟着自己进了长安,躲到姐姐刘嫖家里。这边汉朝使者听见梁王来朝,早就到函谷关迎接了,却没有迎上,在关上看见梁王的许多车骑。问这些人,也都不知道梁王所在,只好悻悻地回来报告。
窦太后听到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大哭道:“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天哪,我他妈的也不活了。”
太后一哭,整个宫殿立刻又蒙上了寒霜。刘启又忧虑又恐惧,不知道怎么办好。老妈以为他派人暗杀了自己的弟弟,可是他的确没干啊。可是这种事又解释不清,因为他最有作案动机。
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突然得到报告:“启禀陛下,梁王打着赤膊,背着斧头和砧板,伏在宫门阙下请罪呢。”
刘启大喜,赶忙飞跑去告诉窦太后,窦太后顿时破涕为笑。他们把梁王传进宫殿,母子三人抱在一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哭成一团。
梁孝王谋反案终于和平解决。之后,刘启立刻立王夫人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皆大欢喜,只是梁孝王想回到像以前那样受刘启宠幸的地步,是不可能了。
小章:第七集
景帝在即位的第八年改元,称为中元元年,原皇太子刘荣于前元七年春天被废为临江王,四月,立王夫人为皇后,十二天后,又立原胶东王刘彻为太子。两年后,也就是中元二年三月,临江王刘荣受中尉郅都逼迫自杀。中元六年十月新年,梁孝王来长安朝见,上书希望能留在长安,可是今非昔比,刘启对他的亲热和信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即拒绝。梁孝王只好悻悻地回到了梁国,心情非常糟糕。
这天,他来到梁山打猎,有人献给他一只长得非常奇怪的牛,四只脚长在背上。国之将亡,必出妖孽,古人很相信这一点的。梁孝王看见在自己国境里有这么一个怪东西,非常不快乐,在这年的六月六日,就得热病死了。这件事在《汉书·律历志》里还有一些迷信的解释,因为比较无聊,我们就不理会了。
梁孝王死的消息传到长安,窦太后宛如巨雷轰顶,再次绝食,哭泣道:“皇帝这次果真杀了我的儿子了。”虽然梁孝王是病死在自己的封国,和刘启毫无关系,但窦太后有理由认为是被刘启间接害了,毕竟梁孝王是死于忧虑,而忧虑的原因,就在于自谋反事情发生之后,刘启一直没有给梁孝王好脸色瞧。尤其是这年春天,梁孝王朝见长安的时候,上书请求留在长安,竟遭到了刘启的野蛮拒绝。其实梁孝王这次之所以想留在长安,并没有其他用意,只不过想多跟母亲窦太后呆在一起。要知道,梁孝王是个有名的孝子,每次一听说窦太后生病,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因为一直担心母亲身体,他常常想一直留在长安侍候母亲,窦太后之所以极爱这个儿子,应当也有这个原因。
总之窦太后这么一绝食,刘启也慌了。我们前面说过,对于这些高贵的人来说,绝食就像撒娇,十分有效。刘启赶忙跑去和姐姐刘嫖商量怎么办,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梁国分为五国,立梁孝王的五个儿子都为诸侯王,五个女儿则全部赐给汤沐邑。然后把这件事奏报给窦太后,窦太后才有些高兴,为皇帝吃了一顿饭。
其实这个计策对梁孝王没有什么利,反而对刘启有利。按照常规,梁孝王死了之后,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其他儿子就算没有王位,也可以做官。现在把梁国分为五国,不过是五个儿子一起平分了老爸留下的国土,其他四个儿子确实占了便宜,但嫡长子可谓吃了大亏。尤其是,一个有四十多个城池的梁国分为五国,每个国家只平均分得八个城池,实力大大缩小,对刘启来说十分安全,因为再也没有了造反的实力。就像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原先的齐国分为六个国家,叛乱一发生,吴楚军队一直在攻打梁国,而原先齐国分出来的菑川、胶东、胶西三个国家一直在围攻齐国的国都临淄,三个月耗在临淄城下,毫无作为。如果那时的齐国还像汉初的齐国那样完整,那就可以立刻整个加入到吴楚军队之中,三国合攻梁国,梁国一定坚守不住,梁国一丢,长安就岌岌可危。总之,分梁国为五,就相当于后来武帝时才推行的“推恩令”,对刘启有利无弊,可是却讨好了窦太后,可谓一举两得。
梁国的瓦解,使得汉中央集权君主制的成熟又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第10章 一代名将呕血亡
小章:第一集
景帝前元三年的七国之乱,表面上看是件坏事,但对长安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我们前面说过,这场风波迟早要来,晚来不如早来。等到平定七国之乱后,长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东方,四年,刘启下诏,命令进入关中的各个关口比如函谷关、武关、临晋关等都加强防守,重新采用符传也就是通行证制度,凡是过关的人都需要持有符传。
所谓符传,乃是一种过关凭证,每个要去长安的平民,都要在当地政府登记,在竹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