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裳摇头道:“不过一套拳脚,哪有那功夫想名目?”
yu尹忙道:“方见叔祖使拳,招数简单,可蕴意深刻。人言大道至简,叔祖这套拳法中,有yin阳动静,刚柔奇偶之妙,可谓无所不包。我记得曾有人说过: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天地之道,以yin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以及雌雄、刚柔、动静……万事万物,莫不分yin阳。人生之理,也是以yin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rou、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yin阳之理……叔祖这套拳法,不如便叫做太极,如何?”
后世所谓张三丰创太极,与其说是创,倒不如说是总结归纳。
太极的道理,亘古有之。
至宋代,更被各家引用。黄裳钻研道经,领悟出这太极养生的道理,其实已经有了太极的神韵。只不过,黄裳不是武人,对此也不甚了解,只当作是一套养生拳来使用。
听了yu尹的话,黄裳愣了一下。
“太极?”
他哑然而笑,一摆手道:“此时你便做主,若你真个喜欢,回头便教你也无妨。
不过,我有一桩事要与你说,你且随我来。”
黄裳领着yu尹走进客厅,自有一个家人奉来温好的酒水。
黄裳孤身一人,又喜好安静。
所以观桥书院便给他配备了一个老家人,照拂他的起居生活。
“小乙,你进来,风头太甚。”
“啊?”
黄裳微微一笑,“你可是觉着,从开封府大牢出来,便没了事情?”
“这个……”
yu尹搔搔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黄裳叹了口气,沉声道:“你这次能如此顺利出狱,并非你朝廷不想办你,而是……这么说吧,你这次处理得当,大宋时代周刊及时脱手,才让你免去了灾祸。
而太子初得喉舌,也不想为难你,所以才把你放出来……可你却不知,你而今实际上,却已是大祸临头。”
yu尹听了,心里不由得一咯噔,忙起身道:“还请叔祖指点mi津。”
黄裳抿了一口酒,示意yu尹坐下。
他沉yin片刻,轻声道:“大宋时代周刊,这次令白时中等人颜面无存。
官家心里虽然恼怒,可也不得不治罪白时中,据说准备罢免了他太宰之位。接替他的人,便是少宰李邦彦。那李邦彦和白时中,素来一路。白时中遭了难,李邦彦恐怕也未必高兴。可以说,朝中议和派,已经把大宋时代周刊视作眼中钉,rou中刺。
可周刊而今已到了太子名下,他们自然不好出手。
坊巷中,流传那份名单是你所为,他们若找不到出气的地方,必然会寻你麻烦……小乙,你觉着而今你这状况,能否抵挡得住那些人联手之威呢?若不能,则祸不远矣。”
yu尹心里一沉,顿时沉默。
他倒是知道那谣言是谁传出……
说起来,陈东等人倒也不是恶意,只是看不惯李若水等人的手段,才故意制造谣言,为的是把yu尹捧起来,让李若水等人白高兴一场。可如此一来,却真个让yu尹站到了风口làng尖。
黄裳叹了口气,接着道:“我也知道,这件事怨不得你,是李若水等人所为。
可问题是,你把大宋时代周刊jiāo给了太子,令李若水等人算计落空。他们这般作为,虽说下作,有些si心,但却不想置你于死地。但你把周刊给了太子之后,朱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李若水等人的势力驱逐,你便等于成了他们的敌人。
我不说品行……此事与品行无关。
既然你们已经成为敌人,那么李若水他们,便不会再对你有半分心慈手软。所以,若白时中李邦彦那些人对付你的时候,李若水李纲之流非但不会帮你,甚至有可能落井下石。小乙,你觉得你而今能否抵得住满朝大臣的联手陷害呢?
我敢说,若真如此,太子定会袖手旁观。
哪怕是老朱家,也不可能出面说项,了不起为你照顾家人,便不会有任何举措。”
yu尹的脸sè,刷的一下子变得惨白。
他可从没有想过,会面临如此局面……
yu尹绝不是什么议和派,也非什么投降派。内心里,他甚至是坚定的主战派……
只是,他不赞同李纲李若水那些人,没有任何章法的行动。
也正是这样,使得他在不知不觉中,便成为两派的眼中钉,rou中刺。
这局面,与当年的东坡居士何其相似?
他赞成变法,又不赞成王安石那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以至于夹在新旧两党之间,受尽折磨。
yu尹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心怦怦直跳,半晌之后,他突然道:“叔祖,可有办法救我?”
黄裳微微一笑,轻声道:“小乙可知檀公三十六策?”
“啊?”
“《南齐书?王敬则传》中曾有,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东京而今风起云涌,汝实不宜继续滞留。若想求得平安,当尽快设法离开东京……
昨日我见蔡居安,闻他言官家yu开杭州应奉局,如今尚缺一个都监。此前,皇太孙曾有意特举你文林郎,估计这两日便能有结果。若真个能成,便去杭州暂避风头……待这风头过去之后,我再想办法让你回来……这也是而今最好的办法。”
yu尹听罢,顿时呆愣住了!
怎地转来转去,最后又转回来?
八月十五,茂德帝姬便特召yu尹,有意让他出任杭州应奉局都监。
只是在当时,被yu尹一口拒绝。
谁又能想到,这到最后,还是又回到了杭州应奉局上面。蔡居安,便是蔡京之子蔡攸。此人也是个议和派,但并不同意割让太原三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倒像是个议和派中的主战派……并不是这蔡攸有多么高尚,只不过他从不结党,只坚定的站在徽宗皇帝一边。徽宗皇帝怎么想,他便怎么做,是个没有立场的家伙。
而且,蔡攸和蔡京名为父子,实则水火不容。
凡蔡京赞成的,蔡攸一定反对……白时中等人,皆蔡京mén下,所以蔡攸自然也就持反对意见。
黄裳同样不参与党争。
也许正是这原因,他和蔡攸倒是有些jiāo情。
yu尹不由得心下犹豫,半晌后轻声道:“叔祖,便非走不可吗?”
黄裳点了点头,“若继续留在东京,必有杀身之祸。”
“那……能不能换个地方?”
yu尹实在是不想去杭州应奉局。
盖因他之前才拒绝了茂德帝姬的好意,结果最后还是走了杭州应奉局的路数,传扬出去,岂不被茂德帝姬耻笑?
黄裳疑huo的看了一眼一眼,沉声道:“若是杭州应奉局,我便有把握,能让你尽快返回。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缺职,不过一来里面情况复杂,我不想你卷入其中;二来一旦你补了那几个缺,短时间想要返回,恐怕也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除非……你愿意在外漂泊数载。”
所谓情况复杂,便是指党锢之争。
黄裳实在不希望yu尹在这种时候,卷入里面。这党争一旦陷进去,便难以chou身出来。更不要说,其中利益纠葛甚多,yu尹没有任何经验,若冒然入仕,反会惹来祸事。
相反,这杭州应奉局职务不显,也不会惹来太多关注。
如今朱勔已经离开,那杭州应奉局也休想恢复到当初东南小朝廷的盛况。在那边待上一年半载,黄裳自会设法,让yu尹返回东京。到时候,yu尹资历也有了,便可以再为他谋取富贵。从这一点而言,黄裳考虑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发展。
yu尹听罢,不由得眉头紧蹙。
他倒是能够理解黄裳所说的‘情况复杂’是什么意思。
而且放任地方为官,他还真没有此等经历,万一做的不好,反而会更加麻烦……
说起来,这杭州应奉局都监,的确是最合适。
可这脸面……
yu尹纠结良久之后,一咬牙,最终还是拿定了主意。
常听老人话,做事不吃亏!
黄裳断然不可能害他,那么便听他一次,又有何妨?
至于茂德帝姬,反正也不可能与她经常见面。了不起将来被她耻笑两句,又算得什么?
大丈夫,能伸能屈嘛!
“叔祖,小乙愿从安排。”
第221章 杀虏(一)
第221章 杀虏(一)
“小乙要走?”
陈东放下筷子,面lu惊讶之sè,“这好端端怎地突然要走?”
食桌上,一下子鸦雀无声。 
已经是拜访黄裳的第二天,正好陈东来yu尹家中做客。
饭桌上,yu尹便说了他可能要离开东京的事情,让陈东等人,惊异不已。不过,安道全已提前获悉,倒也表现平静。但对于陈东和张择端而言,这消息却有些突然。
yu尹笑了笑,夹了口菜,抿一口酒。
“却是风头过盛,遭人嫉恨。
而今这大街小巷里盛传大宋时代周刊那份名单乃我一手推动,白时中等人更因此被罢黜。你道他们会轻易放过我不成?若如此,他们的颜面又当何存?留在东京,早晚会被人陷害。且不说我白身一个,便是高居庙堂之上,怕也难以存身。
叔祖以为,自家恶了许多人,当暂避风头。
正好官家yu重设杭州应奉局,有个都监的实缺。此前皇太孙也说,要与我一个文林郎的补身,做个应奉局都监,倒也算不得委屈。所以便与我商议,要我就任。”
其实,便yu尹有文林郎补身,按道理也很难入仕。
文林郎更多是一种身份,一个地位的彰显,没甚大用处。yu尹身无功名,又如何能出任实缺?
有宋以来,重文轻武。
都监一职听上去不差,正八品武官,但对于那些身怀功名,或者背景深厚的官宦子弟而言,谁又愿意担当?这分明就是个没前途的职务,读书人不屑于为之。
更不要说,应奉局名声并不算太好,属于那种随时可能会被撤换的机构。
但凡有些骨气的人,谁又真个愿意去做那劳什子都监,说穿了其实就是皇家的走狗。
此前朱勔在苏杭应奉局所作所为,着实让许多人感到不满。
所以,这么一个看似非常抢手的职务,至今却无人愿意担当。若非yu尹这次惹得祸事太大,必须要离开东京躲避风头,黄裳估计也不会同意他来出任这个职务。
yu尹说完,本以为算过去了。
哪知道陈东的脸sè,突然间变得极为难看。
他呆坐在那里,半晌没有出声。
yu尹不禁奇怪,“少阳这是怎地?”
本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