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豁达人生-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到了一个知人善任的领导,一贯服从组织调动的薛廷臣肯定不会说二话,他将工作向吴锦堂交代了之后,便到城关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去上班。

薛廷臣到生产资料门市部上班的第三天,县委党校副校长李尊玉就到生产门市部来找他。说了一阵闲话之后,李副校长就直接问他道:“你愿不愿到党校去工作?”

听了这个问话薛廷臣有点纳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便问道:“我已不是共产党员了,我去党校工作合适吗?” 李尊玉说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党校有好几个干部都不是共产党员。只要你愿意去就行。”薛廷臣很有自知之明,他实事求是地说道:“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理论水平,讲不了课,我到党校去能干什么?”李尊玉回答道:“不是让你去讲课的,是想让你到党校搞后勤的那一摊子。”

薛廷臣从来没有去过党校,对党校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但他又想,在供销社工作比较忙,党校可能会比供销社的工作清闲一些,便随口说了一句:“如果是这样,我去。”

李尊玉见薛廷臣答应了,非常高兴,便对薛廷臣说道:“咱们就算是说定了,你等着,我去县上办你的调动手续。”说完就离开了门市部。

李尊玉走后,薛廷臣也就没有把这件事当一回事,他只是把和李校长和自己说的话当作谝闲话。因为刚刚到生产门市部,一些情况还需要了解,许多工作都需要去做,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门市部的工作中。薛廷臣没有想到,过了大约十天左右,李副校长又来到生产资料门市部。

李校长一进门就说: “通知已经下来了,一两天县联社就会通知城关供销社的。”

“你是在开玩笑吧?”薛廷臣笑了笑说道。

“老薛呀!我怎么会和你开玩笑!党校真的需要一个管后勤的,我是看中你对工作的那种事业心和责任心,是真心想请你去的。”李校长认真地说道。

“我还以为前些天你是在和我谝闲的,既然定了,我就跟你到党校去。不过,我可得把话说在前头,我可是“四清”下台干部,身上是有污点的。”薛廷臣从不隐瞒自己的缺陷,他提醒李校长道。

“那算什么,大通县谁不知道你薛廷臣!运动中搞的那些东西谁会把它当一回事,我们看中的就是你的事业心和工作精神。”李校长回答道。

这个时候,薛廷臣才觉得自己在历次运动中的那些污点其实不算什么,只是自己太过当真罢了,还以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呢!

两个人谝了几句闲话,李校长就告辞了,临走时叮咛了薛廷臣一句:“你现在就准备准备吧,很快就会有人给你谈话的。”

过了两天,城关供销社主任余得成来到了生产门市部,一进门就对薛廷臣说道:“怎么把你调到县委党校去了,也没和我们商量。”

“党校的李校长来找过我两次,我还以为他在和我谝闲的。没想到他是真的。”薛廷臣如实回答道。

“调动手续已经下来了,你就准备准备去吧。”余主任无奈地说道。

薛廷臣在城关供销社的生产资料门市部仅呆了二十三天,便到党校去上班了。

党校刚从桥头搬到城关原来县政府住的地方,还没有全部搬完。薛廷臣一到任就投入到机关搬迁的工作之中,在搬迁的过程中,他认真安排好了党校的后勤工作。

薛延臣知道党校是个什么地方,但对党校的整个工作却了解的不透,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算是全面了解了党校的性质任务,才知道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等任务。基层党校还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

党校是行政单位,一共只有十几个人。党校校长是由县委副书记秦青荣兼任的,汪峻基是管全面和教学的副校长,李遵玉是专管后勤的副校长。翁全福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担任秘书并兼教员讲课。会计刘维觉,出纳袁亚男,管理员汪国贞,另外还有三个专职教员。党校的后勤工作主要是安排伙食,只有一个专职炊事员的编制,县委办党训班的时候,一个炊事员就忙不过来了,机关后勤便根据每次党训班学员的多少,按照需要到外面另请两个或三个临时做饭的。刘金尧和肖志超是在办党训班的时候帮忙管理员搞伙食的。在办学习班的时侯,等于有三个管理员。

基层党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办学习班,比起供销社的工作的确要清闲得多。李副校长、翁全福和刘金尧的家属都住在党校,其他人有的家在桥头、有的家在农村,不办学习班的时候,都可以回家休息几天。

薛廷臣的人缘很好,每到一处都很受欢迎。一次,党校办学习班,薛廷臣到城关粮站去核粮,粮站主任王发林对他说道:“你在党校搞的是后勤工作,党校的后勤和一中的后勤主任是一样的待遇,供应标准要高一点。你原来是按营业员标准供应的,营业员的供应标准是二十八斤,党校后勤主任的供应标准则是三十一斤,你干这份工作,就应该享受这个待遇,这样吧,你到单位写个介绍信,说明你是党校的后勤主任,然后给我送过来,我把你的供应标准变更一下。”

回到党校以后,薛廷臣便把王发林的话说给了李副校长,李尊玉听了以后说道:“这倒是应该的,干什么工作就吃什么粮,这个介绍信应该开。”说完就让秘书翁全福写了个介绍信,说明薛廷臣是党校的后勤主任。

薛廷臣拿着介绍信到城关粮站办了手续。这样,每月他就可以在城关粮站多领三斤粮票。

翁全福的家属是河南漯河农村的,一个老婆还有两个娃娃,都没有户口,一直买高价粮吃。因为要买高价粮,翁全福的经济一直比较紧张。薛廷臣不忍心,便把自己每月多领的三斤粮票全都给了翁全福。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上边下来了几个提工资的指标。

调资指标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因为很长时间都没有提过工资,所有的人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这很难得的四分之一的指标,都希望这四分之一的指标能有一个能落到自己头上。

当然,这次提工资是有条件的,但具体条件也很简单:政治好思想进步;工作能力强能完成任务。还有一条是工资偏低的。

薛廷臣到了党校之后,把后勤工作和大家的福利工作都搞的很好,论工作和资历,他完全够提工资的条件。李副校长却不愿意薛廷臣占一个指标,也担心大家在评资会上提他的名子,在安排调资的会上,李校长当着薛廷臣的面不好说什么,便在下面个别做了些工作。他给大家说:“薛廷臣在‘四清’运动中犯过错误,这次不能提工资,你们在评工资的会上都不要提他的名。”所有的人都巴不得少一个参加竞争、评比的对手,所以,大家都愿听李副校长的话。

李副校长将这个意思给其他人都说了,但却没给汪国贞说,因为他知道薛廷臣和汪国贞都是来自农副公司的。但他却不知道刘维觉和薛廷臣在盐务局的时候就在一块工作过,并且两个人都是晋南老乡。李副校长是一九五八年从河南移民来的帶队干部,对这些不太清楚。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薛廷臣是“四清”运动中犯过错误的下台干部,他的这个动作完全就是多余的,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风的墙,李校长在下面做的工作很快就传到了薛廷臣的耳朵里。翁全福和刘维觉都把李校长给他们说的话全都给薛廷臣说了。薛廷臣觉得很不舒服,也有些反感。

在评定工资的时候,汪国贞提的是两个副校长和薛廷臣的名子。看来汪国贞的脑袋的确转的非常快,他也真的会看形势,也会走上层路线。薛廷臣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汪国贞却是直接在他的安排下进行工作的,算是顶头上司。

  
 调到车队 '本章字数:2527 最新更新时间:20131224 08:02:12。0'
046 调到车队

大通县社会上的喝酒之风比较厉害。不管是单位也好,朋友也好,红白喜事总离不开宴请。朋友之间闲来无事,聚在一起聊天时总是要喝上一瓶才算是正经事情。

喝酒总要划拳的,不然的话总觉得没有热闹的气氛,划拳也是一种斗志斗勇的游戏,更是下酒的最好一种方式,所以,在喝酒的场合广为流传。

薛廷臣是性情中人,感情丰富,随其本性,情感外露,率性而为,虽说他在板上学校教书时第一次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酒醒后发誓:从此以后,坚决不再喝酒了!但到了青海,踏入社会以后,朋友越来越多,朋友之间往来应酬也越来越多,率性而为的性格使他慢慢地又开始喝酒了。特别是恢复工作以后,朋友越来越多,应酬也越来越多。仅在城关供销社的生产资料门市部只干了二十三天,他先后就喝过二十二场酒。在供销社时白天要上班,没有时间去应酬,一般都是晚上喝酒。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有酒场,有时候这个酒场还没有结束,另一个喝酒场合又把他叫去了。不去是不行的,这样,就形成了有时一天喝两场酒的情况。

到了党校以后,党校喝酒的人不多。但由于他过去在城关供销社工作过,熟人比较多,经常有一些老熟人来叫他喝酒。党校和商业上工作不太一样,党校在不办学习班的时候,闲着没事,有时白天也可以出去喝酒。在党校的二年多时间里,薛廷臣在城关又增加了许多新的酒朋友。

公安局治安股股长何林嚅是城关人也爱喝酒,过去休息回家时经常叫薛廷臣在一块喝酒。一天,他又来叫薛廷臣去喝酒。薛廷臣问他:“都有谁?” 何林儒说:“我先来叫你,出去再找上几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