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豁达人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的请求是合理的,因为家里穷,供不起孩子上学,韩三倩心里也很不释然。听到儿子的想法,她也觉得可能是一条路子,于是便对儿子说:“咱们家里穷,妈供不起你上学,你想上学这或许是个办法,不知道人家会不会帮你。但不管怎么讲,你应该到西安去一趟,去见见四聪的父母也好,要是人家不答应帮你不能上学你就回来。权当是到西安见了一回世面。”

得到了母亲的同意和支持,臣子的心里非常高兴,更坚定了去西安的信心和决心。

虽说臣子跳过年已经十八岁了,但长这么大他从来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心里很不踏实。也是机会遇的好,长旺村的郑林太也在西安不知道干什么事,他和郑林和还是远房本家。过年的时侯他回了趟老家,是在长旺老家过的年。过完年后,他正好要回西安去,臣子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到长旺找了郑林太。

郑林太看着自己家的女婿上门来了,心里很高兴,欣然同意带他到西安。

按照约定的日子,臣子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李,到长旺村见了郑林太。跟上郑林太一块去了西安。

没有出过门的臣子在郑林太的带领下,一路走到风陵渡的渡口,坐上船过了黄河,到潼关火车站候车室等车。

初春乍寒,候车室里还很冷,臣子穿的有点单薄,冷得直打哆嗦,但他一直咬着牙耐心地等待。

“去西安方向的旅客请注意!现在开始剪票进站了!” 听到车站工作人员用铁皮喇叭的喊话,臣子心里很兴奋,跃跃欲试地拿着行李准备上车。但郑林太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去西安方向的旅客请注意!现在开始剪票进站了!”车站工作人员例行公务,已经喊了两、三次,但郑林太还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臣子心里着急了,想问问林太叔。可他转过身却不见了郑林太。

郑林太不知道那里去了,他只能干着急。不见郑林太他是不敢动的。心急火燎地等了一会儿,才看见郑林太从外面走进来了。这个时候,进站的门已经关了。

“林太叔,刚才人家喊去西安的剪票进站了却不见了你。现在人家进站口的门已经关了,咱们怎么办?臣子着急地问道。

郑林太却漫不经心的回答涚:“你不要管,我们不坐这个车,跟上我就行了。”臣子没有出过门,什么也不懂,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多问,更不敢胡跑,只有耐心的坐在候车室里继续等着。郑林太坐了一会儿又出去了,一会儿又回到了候车室。进来坐了一会又出去了,这一次出去的时间很长,臣子怀着忐忑的心情,耐心地坐在候车室的座椅上一动也不敢动。他不知道郑林太在干什么,因为什么都不懂,他也不便再问。

臣子在候车室里已经坐了几个时辰了,肚子饿得“咕噜噜“直叫。他便从粗布布袋里拿出了一块馍馍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想:“这林太叔在做什么?眼看外面的太阳都没有了,却不见他的人影,难道今天走不了了?”越想心里越着急。出了家门已经快一天时间了,啃了一点干膜口渴的咽不下去了,他站起来打了一点开水,就这样,喝点开水吃点馍,耐着性子硬等。

天快黑的时候,郑林太来了,他拉着臣子的手就往外跑。跑到离候车室很远的一个地方,那里停着一趟货车,郑林太开口了:“我们没有买票,就上这一辆棚子车。”莫名其妙的臣子跟上郑林太上了棚子车。

上车以后,车厢里面已经有几个人了。等了一会儿,又上来了几个人。臣子坐在车厢里看着上车的这些人,看得出,车厢里坐的这二十几个人都是一些没有钱的人,这些人都是没有买票的。

“哧——”货车终于启动了!臣子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了。

因为是货车,大小站都停,有的站一停就是很长时间。每个站都有下去的,也有上来的,这些人都是去西安的人。就这样,一会儿走,一会儿停,到西安车站的时候,已经快天亮了。车停下来以后,郑林太叮咛臣子:“你不要乱跑,跟上我走就行了。”

下车以后,第一次到西安的臣子丝毫不敢含糊地跟在郑林太的屁股后面,顺着铁路往前走了很长时间,转过弯便到了大街上。这个时候臣子才明白:“原来林太叔是想省下坐车的钱。”他不愿意沾别人的便宜,但因为什么也不懂,跟着别人离家出门,被动地做了他一生第一次亏心的事。

轻车熟路,郑林太领着臣子径直走到了郑林和的家里——西安莲湖路雷神庙街三十六号。

见到岳父的第一面,臣子看得出,岳父是个很老实也非常本分的人。女婿第一次上门,也没有多少热情,只是笑了笑,让妻子给他们做饭。

郑林太每月的薪水是三袋洋面,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就靠这三袋洋面来维持。他自己没有房子,他们家住的着两间平房是租赁别人的。一共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一家三口人吃住都在里面,本身就有点紧张。臣子去了以后没有地方住,便和郑四聪的弟弟郑四耀打脚蹬,大家挤在一个炕上。

第二天是星期天,郑四耀放假没有去上学,两个人便到街上去玩耍。郑四耀知道臣子哥没有看过电影,便领着他去看了一场电影。

那电影是黑白的,也没有声音,但臣子还是觉得非常新鲜,觉得也很奇怪。那时的电影只有动作没有声音,电影里人说的话,用字幕在旁边放出来,看电影很费劲。因为没有声音,人们一边看电影里的动作,还得一边看旁边的字幕,不然就不知道电影里人的动作是什么意思。字幕上有很多字他都不认识,因此,对电影的情节是模模糊糊的,当时只有新鲜和奇怪的感觉。

电影的名子因为几个字不认识,他只知道是美国电影。这是他有生一来第一次看到电影,也是第一次从电影里看到外国人。虽然他见过日本人,因为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不说话就看不出是日本人,而电影里的那些外国人却和中国人不一样。在内弟的介绍下,他才知道中国以外还有许多国家,他们的长相大都和中国人不一样。

在岳父家呆了几天之后,臣子了解到,岳父虽说在西安工作,且是警察局的警员,但因为人很本分,除了每月三袋洋面的薪水外,他从来不谋外快,所以一家人的生活过的很平常也比较艰苦。但比臣子家的生活要好得多,因为每天都吃的白面馍馍。但臣子能看得出来岳父家里确实紧巴,他那满怀着求学的迫切心情,想象着在西安上学的美好希望已经很不现实了,面对岳父家的现实情况,想求岳父在西安帮他在西安上学的想法便打消了。所以,他一直就没有提起上学的事。

没有向岳父提起并不是他放弃了求学的想法,每天闲着没事,他就到街上去看看,了解一些情况。经过各方面了解,他觉得越没有勇气向岳父提起上学的事了。内弟郑四耀比他小三岁,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当时已快要高小毕业了。面对现实他觉得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中学上不去,上小学年龄又大了些,哪个小学也不愿意收我这个大年龄、低年级的特殊学生,他觉得在西安继续求学的想法很不现实。但他还是打听到当时西安有一些贫民学校,店员业余学校和夜校。他想,既然来了,在西安找个事情干干,在西安找个事情干总比回农村去拾柴割草要好些,还有机会去那里上业余学校或者上夜校。

臣子的这个想法没有对岳父讲,因为他觉得岳父工作很忙,就不想给他添麻烦。他自己到街上去转悠,看看能否找到一份工作。

一天,臣子在街上闲转,遇到一家夫妻开的糖果店,需要找个帮忙的。他便走上前去和掌柜的商量道:“我来给你们帮忙干活行吗?”

那掌柜的看得出臣子是刚从农村来的小伙,便说道:“可以,但你是初学,学徒期间只管吃管住,没有工钱。”

“不给工钱可以,但要允许我上夜校或者业余学校,并负担上学的的学习费用。”臣子讨价还价道。

那掌柜的觉得这个刚刚来自农村的娃娃比较老实,就痛快的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

找到工作了,也有条件上业余学校了,臣子心里很高兴。晚上回到岳父家里,便把情况向岳父、岳母说了一下。他没有想到,两个大人都不答应。当然,岳父有他的看法和意见,他笑着对女婿说道:“臣子呀,你刚来到西安,对这里的情况还不了解,你的年纪还小,又是刚从农村里出来的,你又这么老实,我怕你吃亏上当。既然你想在这里找个事情干,我托人给你找个店员的工作干。店员学出来就可以挣工钱了,如果干的时间长了,你干的也好,或者掌柜的还会分给你几分生意哩。这样,将来既可以挣工钱,又可以年终分红利。如果你愿意在西安停,我认为当“店员”还是比较好些。要是你觉得行,我就托个可靠的人给你去找” 。

“店员”实际就是学徒,这一带把当“店员”叫“熬相公”。对这个概念臣子是知道的,他来西安主要是因为没有条件上学,文化程度太低,想在这里继续上学提高文化,对当店员并不怎么感兴趣。他在心里这么想着,却没有说出口。郑林太看自己的女婿没有说话,就以为他答应了,便再没有吭声,思谋着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让他去“熬相公”。

隔了两天,岳父家里来了一个人,进门以后就开口对郑林太说道:“你托我办的事我已经说好了。”

“是那一家?”郑林太问道。

“盐店街三十六号胡泉林刀剪铺。”那人回答道。

“行呀!臣子你和你叔去看看,到那里去当店员。”郑林太很满意,就对女婿说道。

“当店员就要好好干活,要嘴甜、勤快,要讨人喜欢。你没有在城里呆过,要多向别人学着点,主意纠正在农村时养成的那些陋习。”临走前郑林太叮咛道。

臣子点了点头,顺从地跟着那个人去了胡泉林刀剪铺。

坐落在盐店街三十六号的胡泉林刀剪铺还算气派,木质匾框招牌赫然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