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这一周,上映两周的欧洲贡献最大。
三周后的中国、亚洲、北美等地,已经度过了风靡时期。
不过,三周过后的中国大陆,《电锯惊魂2》用近6000万的票房,打破了《电锯惊魂1》的内地nc级记录。
剧专业人士预计,《电锯惊魂2》预计能达到近8000万票房,将会远远超过第一部。
这是第一部累积的名气,同样也是中国电影持续走高的大势所趋。
君不见,几年后单日票房破亿都很简单。像离谱的星爷的《美人鱼》,连续两周十四天都保持每日票房两亿元以上,高的时候单日三亿多。
而现在08年……
仅仅一个上半年和下半年就有这样的差距,中国票房的走高已经是大趋势。
而在此期间,上映四天的《夺宝熊兵》在首日近900万票房后,后面的三天同样斩获颇多,上映四天拿下2100万的成绩。
不过,在没有第一日那样风光了。预计内陆的总票房将会达到8000万…1亿。而加上港澳台以及亚洲将会达到1。5亿元。
这样一来《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已经赚得很多了,2000万的制作成本。
按照1。5亿的票房,35%的分成(亚洲折合),收入将会达到5300万,出去2000万成本,还会拿到3200多万的纯收入,还不说周边的发行。
另外,这一部哪怕不赚钱,王梦也无所谓,本就是试探的一部,现在能赚钱已经很好了。
之所以有如今的风光,主要还是有梦工厂在亚洲范围内的名声导致,导致很多地方卖账,能在别的国家上映并发行,梦工厂的名气也至关重要。
而《疯狂的赛车》已经正式全部下画,内地总票房达到了1。04亿,加上港澳台三地达到了1。33亿人民币的总票房。
至于亚洲及欧美等地区并没有上映,显然这种纯中国味道的电影,他们并不买账。
而且王梦也没有要求上映,过度的挥霍名声是愚蠢的。
与其拿出世界都欢迎的电影上映,哪怕这样的电影并不多;也比,不管好坏都拿到国外上映强。
观众喜欢上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品牌,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讨厌一家公司或品牌,无需多久,一部电影就够了。
与其那样,不如少赚点一直保持欢迎度。
……
笼统的算一下,《电锯惊魂2》《疯狂的赛车》《夺宝熊兵》这三部电影。
《电锯惊魂2》预计能达到全球14亿的票房,按照30%的分成比例,可以为梦工厂拿到4。2亿的毛收入,也就是5500万美元的票房。减去成本的1100万,还能拿到4400万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就是3。4亿人民币的纯收入,若是加上周边起码能得到5亿的纯收入。
之前就说过,nc级,尤其是恐怖片,周边dvd发行将会是大头,有时候甚至比票房赚的还要多。更有甚者,某些电影就是为了dvd发行,至于票房不在意。
别看能得到1。7亿人民币的周边收入,这还是按照一年的周边来算的,未来很多年这种电影的周边,会源源不断的每年收回一些资金。
《疯狂的赛车》投资一千万,票房1。33亿,由于没有国外的分成比例拉低,梦工厂将会拿到近43%的分成。这样一来,1。33亿的票房,毛收入将会达到5700万的票房,减去1000万成本在减去拷贝宣传的500万,还能得到4200万的纯收入。
再加上《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预计3200万纯收入,这三部电影将会为梦工厂带来5。74亿人民币的收入,若加上《夺宝熊兵》和《疯狂的赛车》的周边,将会达到6亿的收入。
6亿人民币,折合美元就是7840万美元。
而已经拍摄完成,即将上映的《蝴蝶效应》,和已经投资拍摄过半的《步步惊心》,也会在未来半年,为梦工厂拿到不菲的收入。
不过,未来近两个月7000多万美元的入账,将会让立项《功夫熊猫》、《黑客帝国》、《暮光之城》三部作品,而导致资金快要周转不便的梦工厂,舒一口气。
当然之所以资金周转不变,说的是流动资金,起码旗下的子公司都有很多底子,就拿漫威来说,这里就很富裕。
追梦视频经过了一年半的投资期,也开始盈利了。逐梦传媒,同样经过很长时间的收购结束后,也有入账。
至于圆梦特效这个更奇葩,说起来《夺宝熊兵》投资两千万,这两千万其实就是圆梦特效赚了。除去成本以及员工的工资,对半赚是一定的。不过,由于近期要扩大规模和《功夫熊猫》立项,这笔钱总部没有动。
再深一点探讨?《功夫熊猫》尽管投资很多,但圆梦特效也会赚一笔。
子公司的财富虽然受到总部监督和批准,但总部不会无故抽调。
分管却资金独立,除非总部董事局抽调。
而且……《暮光之城》的3700万拍摄成本,总部只拿出了名义上的1700万(1000)美元投资。
剩下的是顶峰的2000万(1500)美元。
好听点是联合制作,不好听就是票房分成时,按照北美的分成比例45%的和院线商分成。
制作/出品/发行也是顶峰为主,总而言之合理赚更多钱。
所以,梦工厂总部对《暮光之城》的投资并不多,大头的还是《功夫熊猫》和《黑客帝国》
但!这两部也会是和顶峰合拍,还是为了赚更多分成,北美以及欧洲的发行是梦工厂顶峰分公司的战场。
亚洲发行是梦工厂总部的基地。
另外,由于王梦答应了华谊的投资,起码7000万美元投资的《黑客帝国》,华谊至少拿出一千万美元来投资。
也是为了国内发行最大化,这样的大片,发行规模越大越好。
甚至顶峰娱乐的罗伯提议说,最好再拉上几家好莱坞的顶级巨头来合资拍摄。
不过,王梦拒绝了,已经很心疼了,还要人加入不可能了。
虽说这样一来,可能票房的收入会减少。
但是!想必通过《暮光之城》后,顶峰会增强发行能力,这样勉强能接受了。
再说了,不用好莱坞顶级公司投资,却可以拉着他们发行啊!?大不了到时候分出点发行费用,起码比投资分成票房的钱要少的多,勉强不心疼。
王梦和罗伯等人研究了很久,才拿出这样最大利益化的计划,可谓煞费苦心。
总的来说还是公司小了,能力不足。
所以任重道远,拼搏上一两年就好了。
……
【ps:在外地呼吁支持,各种求。另外,希望我的定时更新不出意外。别的都好说,就怕更新出意外,要是600元全勤就没了,那就惨了,我全靠全勤才有码字的动力的,要是靠每个月400元左右的订阅费,怕很难坚持下去了。说起来丢人,7月份更新28万字,不到600元稿费,结果发烧三天打吊瓶,300元没了。希望不出意外。满天神佛……】(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 蝴蝶来了
从1月19号开始,媒体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多国内知名大导演开始赶往魔都。
林林总总的中国有名的导演囊括了一大半,张艺谋、陈凯阁、冯小刚、徐克、陈可辛、王家卫、尔冬升等等……包括一个一直很低调的星爷。
开始媒体很好奇,这些为导演除了几个最近有点空闲的,其他的都有新片将要上映,或正在上演,这帮人赶往魔都干嘛?
不过,一些思想活跃考虑了一会明白了,《蝴蝶效应》要首映了。
王梦之前很多作品,多多少少都有导演来现场捧场,但这次最多。
为何?
还不是网上的大讨论,讨论生存的意义,讨论弥补遗憾,讨论要不要十全十美的人生……
总之,一个定义为能回到过去的大纲,繁衍出了很多的想法。
开始几位热情的网友相互讨论,慢慢的很多名义上的专家教授,开始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点评。
这帮家伙说起来有点纯粹,对于最近火爆的《投名状》、《集结号》《电锯惊魂》《熊出没》等并不关注。
而是对回到过去,包括精神学、心理学、宗教、穿越、能量守恒等专业知识,开始对《蝴蝶效应》影片做出预判。
导致了,一部电影还未上映,已经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商讨。
王梦知道,如《蝴蝶效应》这种电影,做不到票房逆天。
太深刻了,深刻的大家不太容易懂,甚至感觉好麻烦不想看。
这种电影只会被奉为经典,但票房上想要拿到大片那样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外界的宣传,梦工厂投入的不多。
反而网上这种专业的讨论,以及对这种烧脑电影喜欢的影迷网友触动最大。
希望借着这些人的口,来把《蝴蝶效应》捧上经典的位置,然后让对这种电影不感兴趣的,走进电影院。
人,有时候很奇怪,每个人都有‘装’的性格存在。
往往对自己看的不太懂的,了解不多的,云里雾里的等等,这种文化和思想很推崇。
因为不太理解,所以就是牛叉的,觉得太伟大了。
反而,一些道理一目了然,一些剧情易懂,那就是低级的,因为你的道理或剧情太容易懂了。
但是,容易懂的道理难道不好吗?非要理解不了,云里雾里,有很多答案的才是好的嘛?
其实,道理是平等的,但总有人,高人一等的觉得,看不太懂的才是顶级的道理。
就像电影剧情,其实有些搞笑片也能阐述一些道理,但往往会被忽略掉。
而有些文艺片,无非就是多了一些,多种说法和解释。那不得了了,大道理!
所以有人开始推崇,所以有人加入推崇,所以成为经典了。
当然,不是说,完全看不懂,也是大道理吗?
不是那样,完全看不懂,那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