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银行追求低风险投资,所以挣钱少。而放电影不仅仅是拍摄电影的投资,还有电影院也应该算进去,全球那么多电影院又需要多少钱呢?
对此,只能说,把亿这个单位刨除,给谁十二万,要求他一年之后还十二万两千七,他都会愿意做,因为这个生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难度。
而电影院的投入,又不是只能用一年,更新再快,也是五年重装啊。
对于李大牛这种拥有了无数优秀影视资源的人,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大的一块儿蛋糕的。
所以,李大牛对于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非常重视,这是他打开电源这个行业的一块儿敲门砖,甚至是一块儿试金石,为之后拿出其它电源,谈一谈路。
第二天早上,李大牛拿到了昨天首映的统计数据。
从昨天晚上八点开始,到凌晨两点。全美两千块儿银幕都属于李大牛的第一部电影。平均每块银幕放映三次,整体上座率为87%,首晚票房总收入是470万美金。
如果是一部投资过亿美金的好莱坞大电影,首映当晚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已经算是达标了,没有人会觉得震惊。
但是对于一部投资仅仅二十万美金的伪纪录片式的恐怖片,这样的票房,可以堪称是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
看完了数据,李大牛又看了一下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百分之九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在网上用各种方式讲述这部电影有多么恐怖,都在说自己昨天夜晚是如何被吓得彻夜不眠的。
完全放下心来的李大牛,得到了美国几大院线,希望增加拷贝和放映场次的要求。
“答应他们!”
有拒绝的理由吗?别说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并没有被人家看衰,就算是李大牛寻求上映无门,现在人家热脸贴过来要求帮他多赚些钱,李大牛也不能拒绝啊。
当天晚上,这部电影放映的场次,达到了一万场,上座率达到了百分之81。
第三天,因为拷贝的数量被彻夜加班的赶制了出来,放映场次达到了15000场,基本上全美的电影院,都至少有两块银幕在不停的轮放这部电影,上座率达到了79%。
周五周六周日这三天结束,新出炉的上周票房排行榜上面,李大牛的电影《鬼影实录》,以2270万美金的成绩,空降榜首位置。
好莱坞日报惊呼:《狼来了》。
华尔街日报头条:《有可能创造投资奇迹的一部电影》。
而李大牛的眼书粉丝数量,再次因为这部电影,而暴涨两百万新粉丝,除开这些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关注李大牛的人之外,华夏网民么们因为主流媒体对于李大牛的报道,也都以围观群众的心态,关注了他。
粉丝数量4300万!
第二周开始,加拿大、英国、法国……等等国家,都开始上映这一部电影。
第三周结束的时候,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了1。6亿美金,虽然整体上座率已经开始下降,但是依然还有余力,有望冲击两亿票房的门槛。
一部低成本的恐怖片,就这样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让全世界的娱乐媒体争相报道。
不过,人红是非多,这是个自顾不变的真理。
很多眼红这部电影票房成绩的人,或者是想要在一片赞扬的报道中,另辟奇径,吸引眼球的人,突然发现了,李大牛好像有了一个败笔。
好莱坞日报——《他为了电影,放弃了自己的本职》
“总所周知,这几周有一部电影以不可思议的票房成绩,占据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之所以能够以还不足2亿美金的成绩,夺得如此多的报道,完全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恐怖片,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部恐怖片。因为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二十万美金,我相信,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甚至相对于习惯性大手大脚的图瓦卢国王,他们可以用几千块钱就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根本就不需要演员,普通人就完全能够胜任,甚至包括摄像机,也不需要买,租一台就够了。至于拍摄场地?谁还能没有住的地方。”
“综上所述,向来有钱任性的图瓦卢国王,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可能让这部电影的利润比,下降好几个层级。对于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永远都无法超越的电影利润记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除了这个遗憾之外,图瓦卢国王塔雷克,最近应该还有一个很大的遗憾。或者我们应该称呼他为李大牛,因为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华夏名字,或许是因为他觉得,取一个华夏名字就能够得到那个国家的帮助,或者借此打开华夏那庞大的电影和书籍市场。不得不说,他还是非常有商业头脑的。”
“笔者所说的这个遗憾,当然不是因为他取了一个华夏名字,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作品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销量(这句话会不会让李大牛告我涉嫌种族歧视呢?),而是他的新书,扑街了。”
“对比一下李大牛上一本书《魔戒》,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两者之前的销量数据对比,完全相反。《魔戒》这本书刚上架的时候,无人问津,只有一些非常无聊的人才会去翻看这本书,然后被内容所吸引,产生了购买**。然后通过口碑,让之后的销量,呈现出暴涨,不,是爆炸的趋势。”
“而他的新书《哈利波特》,则完全不一样,刚上架的时候,被他通过《魔戒》积累的铁粉,疯狂购买,上来就冲上了销量排行榜。但是之后,这本书糟糕的口碑,让他的销量,如同坠崖一样跌落,甚至没有丝毫的起伏。”
“据有关数据显示,这本书在美国三周的销量总和,甚至不及《魔戒》最疯狂的时候,全球一天的销量。由此可见,李大牛的这本新书,写的有多么糟糕,用读者的话来说,就是一本儿童读物,或许,李大牛是想要赚儿童的钱,因为相比于大人,儿童的钱无疑是最好赚的。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多少儿童,愿意让自己的父母,为了《哈利波特》而给自己买单。”
“我们只能对李大牛的书友们表示遗憾,因为我们好莱坞多了一个恐怖片导演,出版界却少了一个大作家。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李大牛不会因为拍电影,而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国王的职业。”
当李大牛看完这边被卡斯特罗拿过来的报道时,反而高兴了起来,因为借着这个想要博眼球的报道,他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外宣称自己的名字是李大牛了。
“老板,我可以起诉这个报道的作者,甚至是这个报社的老板,因为这篇报道,不仅仅是在抨击您,更是对我们图瓦卢一万一千个国名的侮辱,我甚至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正式的对美国政府提出抗议……”
没等卡斯特罗说完,李大牛就打断了他。
“没必要搞的那么夸张,再说了,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岂不是随了他们的心意,让他们博眼球的目的得逞?至于说提出抗议,呵呵,我真的很讨厌这四个字啊,我向来喜欢的都是能动手的时候,绝对不动嘴。”
“那么,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当然是跟他对骂了啊,只是抗议有什么用呢?你以为美国政府现在会在意我们这种小国家的想法吗?”
“可是……您刚才不是说……不动嘴吗?”卡斯特罗非常尴尬的看着李大牛问道。
李大牛笑了起来,说道:“是啊,不过我说的是,能动手的时候绝对不动手,但是现在没法动手啊,所以只好动嘴了。”
“……”卡斯特罗真的想对李大牛说:你不会像报道里面说的一样,忘了自己是一国之君了吧,怎么能……想要和人对骂呢?
君主要保持的仪态呢?(未完待续。)
127 断章取义
李大牛是一国之君不假,但是这个国,又穷又小,可以说,不被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放在眼里。
而李大牛又不是被从小培养王室礼仪的英国****,他是半路出家,穿越顶替了正主当上国王的。
所以,有必要讲究什么君王礼仪吗?
君王礼仪这玩意儿,能吃吗?
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是犯我,我绝对不会以德报怨的心态,李大牛登陆了自己的眼书,对于这边报道进行了正面回复。
“我取什么名字,跟你没什么关系,跟美国也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跟全世界的任何人,都没有关系。我喜欢华语,我喜欢华夏文化,这是我自己的权力,难道美国不许使用华语名字的人,在美国拍电影、写小说吗?所谓的平等自由,难道只是随口说说?我不是美国国籍,都有人对我取什么语言的名字有意见,那拿了美国绿卡的那些移民,我只能奉劝你们,快走吧,这里不欢迎你们,我们图瓦卢欢迎你们。”
发完这条动态,李大牛了好莱坞日报的账号,同时了美国人权组织、美国政府、美国移民局,以及几个在眼书上粉丝非常多的外国移民。
就如同好莱坞日报在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一样,短短的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美的网民们,都知道了好莱坞日报的报道,并且,让好莱坞日报的日销量,瞬间蹿升了一大截。
然而,这一次他们博来的眼球,百分之九十都是反对他们的言论的。
虽然美国经常发生种族歧视事件,但是当这一切都摆开到了桌面上的时候,美国人虚伪的性格,让他们义正言辞的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不留丝毫情面的抨击好莱坞日报。
好莱坞日报虽然以好莱坞命名,但其实不过是一家二流的报刊,平时都以好莱坞明星们的八卦新闻,甚至是无中生有的事儿来增加销量,如果有人要找他们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