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张颖真的被气坏了。
她直接在桌子地下踹了这个家伙一脚,说道:“你这么小,就这么坏,连姐都敢逗,再大一点还怎么了得啊!”
此时的张颖还不知道的是,她面前这个坏坏的小帅哥并不是一个高三的青年,而是一个初二的少年。否则的话,她可能更加要疯了。
吴小正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一点都没有骗人不好的觉悟。
这就是与人相处的乐趣,远比赚钱要开心多了。
他自然是不会把真实年龄主动告诉张颖的,那样真的很不好玩。
接下来两人开始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
张颖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她除了担心正在长身体的吴小正吃得不够多,时不时地给他夹点菜之外,并没有说太多的话。
吴小正能感觉出来,这女子真把自己当弟来对待了。
这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吴小正决定再帮她一把。
吃完饭后,吴小正说道:“如果你真想把少儿培训班给开起来的话,除了赶紧找教材以外,还得马上启动宣传攻势,要是等开学以后再宣传,就有点晚了。”
“怎么宣传?”张颖又是脱口而出。
从本质上而言,张颖虽然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信心,但她毕竟还只是一个刚毕业半年时间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完全没有经验,所以她又把吴小正当成了救命的稻草。
“印招生海报,张贴到县城里的各大主要居民点去,印宣传单张,请人去扫楼去派发。”
这是后世常用的廉价宣传手段,在这个年代还很少有商家使用,因此吴小正估计,效果应该相当不错,远比后世要好得多。
听了吴小正的解释之后,张颖又纠结起来。
在这个年代,印海报和宣传单张可不便宜,而张颖原本就只工作了半年还不到,根本就没什么积蓄,接手这家店的钱还是七拼八凑来的,而新学期的学费又还没收,她兜里早就捉衿见肘了。
总不好再问家里去要钱吧!
家里原本就对她辞职有很大意见,此时她更不愿意因为钱的事去接受父母的唠叨。
吴小正看出了她的难处:“真没钱?我可以借给你啊!”
张颖不满地回道:“你能有多少钱!”
吴小正直接把装电话剩下的那几百大元掏了出来,递给张颖:“这些应该差不多了。”
张颖又有点呆。
一个学生身上带着四五百元的还真很少见。
“我不能借你的钱。”
在张颖看来,这应该是吴小正家里给他的,可能还有别的用途。
“放心吧,这是我自己赚的钱,你先拿着,就当是我提前给我妹妹交学费。”
说完之后,吴小正直接把400元塞到了张颖的手里,然后起身去买单,他下午真的还有别的重要事情要办。
看着头也不回地离去的吴小正,张颖还一直在发愣。
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似的。
因为上午碰到这么一个神秘的少年,自己的未来似乎要发生改变了。
这个少年不仅给她指明了方向,告知了方法,竟然还借给了自己这么多钱,这也太神奇了一点吧?
他不会是真的喜欢上了自己吧?
可是不应该啊,因为张颖并没有在吴小正的眼神里察觉到那种**,他跟自己的相处更像是一个朋友。
对,是朋友!
张颖顿时就觉得暖暖的。
同时,她也开始正在对吴小正的来历好奇起来。
不知道好奇心会不会害死猫。
吴小正倒是没想这么多。
在他看来,经过短暂的接触,张颖这个美丽的女子本性不错,性格也很好,可以当作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还是那句话:多个朋友多一条路。
至于现在,他真的还有重要事情去做。
他得去一趟玻璃厂,去解决一下罐头瓶的问题。
这段时间,随着腌萝卜产量的增加,现在所用的罐头瓶都是吴长禾一趟一趟地拉回来的。
这也没什么,最多吴长禾辛苦一点而已。
可吴小正所不满意的是,现在所用的那些罐头瓶都是500毫升装的那种通用大肚罐头瓶。
对于要做品牌的吴小正来说,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他想要有自己的品牌专用罐头瓶,而且是后世大家普遍接受的那种300毫升左右的手雷式罐头瓶,也就是老干妈常用的那种。
第107章 国企的悲哀(2/3)
自重生以来,吴小正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还称得上顺风顺水,有些事情虽然有一些小波折,但最终也还是顺利解决。
于是他遭受了真正的挫折。
因为长期拿货,并且量也比较大的关系,玻璃厂零售部的几个人对吴小正已经比较熟悉。
一见到吴小正,负责零售的肖阿姨便惊讶地问道:“吴小正,你怎么来了?你爷爷不是刚拉了一车罐头瓶走吗?”
吴小正笑道:“肖阿姨,如果我想定制一批自己的瓶子的话,得跟谁去谈?”
“你要定制自己的瓶子?”
肖阿姨是一位40多岁有点微胖的妇人,她惊讶地问了一声之后,立马又说道:“这事你得找咱们厂的销售科,走,我带你去。”
湘水县玻璃厂位于县城的西北部边缘地带,占地面积近2万个平方,有职工近400人。
在前些年,这家厂可谓是湘水县的明星企业,整个周边的罐头瓶、酒瓶、汽水瓶等,差不多全部是由这里供货,效益相当的不错,职工们的福利也羡慕死人。
不过这两年好像不怎么行了,吴小正听肖阿姨他们说,现在连基本工资都经常拖欠了。
吴小正摇了摇头,心想,应该是从这一两年开始,很多国企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尤其是这种小地方的国企,最先走在了破产、倒闭的前列。
不过这与他无关,他继续跟着肖阿姨往厂里走去。
玻璃厂的厂办大楼就在厂门口的左侧,走进去一会就到了。
而销售科就在厂办大楼的二楼,可是那里的门现在是紧闭着的。
难道没人?不可能吧!
他一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隐约的声音。
“一个2,没人要得起了吧,一对3,没了,给钱!”
吴小正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里之所以大门紧闭,是因为里面在打牌赌钱,打的是跑得快。
肖阿姨对此好像是习以为常的,她镇定地在门上敲了敲。
“进来,门没锁。”一个男声从屋里传了出来。
吴小正跟着肖阿姨走了进去。
这是一个十几人的大办公室,里面摆放着十几种稍显陈旧的办公桌,不过现在里面只有五六个人的样子,正围在靠里的一张办公桌前,办公桌上散乱着一副扑克。
肖阿姨径直走到了一位看似30岁左右,身着花衬衣的男子面前。
“石科长,我们门市那边有个老客户想定制玻璃瓶,我带他过来跟你谈谈。”
花衬衣的石科长此时嘴里正叼着一根烟,他闻言歪着脑袋眯着眼睛看了吴小正一眼,问了一句:“就他?”
肖阿姨回道:“他家是开食品加工厂的,在门市拿货量挺大的了,一天能拿二三十箱玻璃罐。”
按照玻璃厂的包装,一箱罐头是30瓶,二三十箱就是每天七八百的样子。
石科长没有再理会肖阿姨的话,手里拿起桌上的牌开始洗牌,然后又歪着头冲着吴小正问了一句:“你家要定做专用的玻璃瓶?私人的还是单位的?”
问完之后,看都没看吴小正了,开始专注地洗起牌来。
吴小正已经有点不爽了,但他还是回道:“工厂用的,不过工厂正在注册,手续很快就要下来了。”
“每个月要的量有多少?”石科长又问了一句,头还是没有抬起来。
“一开始每个月大概三四万的样子,之后……”
吴小正的话还没说完,就立即被这石科长给打断了。
“量太少了,我们制模的成本都不划算,等你们工厂的手续办下来,每个月的量达到10万以上,你再来吧!”
然后石科长把洗好的牌放桌子上,又带头抓起牌来,没有再理会吴小正的意思。
吴小正对此非常的无语。
按照正常的商业行为来说,像玻璃厂的这种销售科,理应主动出去挖掘客户才对,可现在他们竟然对自己这种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户都没耐心接待,那就有点过了。
他正想再说点什么,肖阿姨却扯了扯他的衣服,示意他别说了,先跟她走。
莫非另有隐情?
吴小正识趣地没有再说了,跟着肖阿姨往门外走。
这时一个十**岁的青年风风火火地推门闯了进来,一进门就叫了一句:“石哥……”
吴小正稍稍一愣,冒出了一句:“李伟?”
那青年停了一下,问道:“你谁啊?”
语气相当的冲。
“我军哥的朋友。”吴小正只好回了一句。
“哦。”
然后那青年根本就没再搭理吴小正,头也不回地走向了牌桌那边。
这家伙还是这么冲、这么没礼貌!
吴小正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跟着肖阿姨往外走。
“肖阿姨,你为啥不让我继续说了啊?”
“这石科长脾气不太好,我怕你把他惹急了容易吃亏。”
吴小正楞了一下,又问道:“不是吧,我可是客户,难道他还能把我给怎么样?”
肖阿姨回道:“这可说不定,他可是徐厂长的亲侄子,手下又带着一帮小年轻,凶得狠,在厂里没人敢惹他。”
吴小正顿时就明白了。
这叫人浮于事,这也是所有国企的通病。
他又问道:“这帮人就是这么做销售的?那你们厂子还能维持得下去吗?”
肖阿姨无奈地回道:“早就不行了,以前还有好几家罐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