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一个大点的砂锅,把猪骨先垫底,然后是鸡爪,最后把鲜翅铺在最上面,加上适量的洋参片和一点枸杞,水的量就刚刚没过最上面的鲜翅就可以了。
先大火煮开,然后转成中小火慢慢的炖煮,大概一个小时候就可以了。吃的时候加点盐、胡椒粉、芹菜末就行。”看韩孔雀的动作生疏,李明强再次提醒道。
“知道了。浸发鱼翅我还是知道的,至于怎么做,就看你的了。”韩孔雀笑着道。
虽然他知道方法,但毕竟没有做过一次,所以还是交给李明强来做比较好,他只要处理好就行了。
浸发鱼翅方法也不简单。如果是干鱼翅,要把鱼翅浸在清水中约五小时,用电饭煲煲半煲滚水,把鱼翅连一个柠檬或橙一个放进煲内一同煲,以辟腥味。
之后。滚约二十分钟后收火,开保温制,让鱼翅在电饭煲中约三小时,然后换清水浸二小时,即发好可备用。
如鱼翅是细的,水时间可相应缩短至半小时。
当然除了这样做,还有其他方法处理鱼翅,不过总归是不简单就是了,也可以说是很麻烦,所以说要想吃的好,就不能怕麻烦。
经过李明强的不停提醒,韩孔雀就选择了一种更麻烦的方法。
比如把鱼翅浸在清水中约五小时,用水煲煲半煲滚水,把鱼翅放进煲内一同煲,以辟腥味。
滚约二十分钟后收火,不能揭起盖,让鱼翅在煲中至水冻,然后换清水浸三小时,再重复上述过程一至二次,直至鱼翅够干净,再换清水浸三小时,即发好可备用(在最后一次煲时连姜、葱或柠檬一个一同煲以辟腥味)。
处理好了鱼翅,韩孔雀又帮着处理其他的淡水鱼类,全鱼宴以鱼为主打,总体感受肉嫩味好。
其中,鲨鱼肉极有弹性、无刺、入口即化,很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而鲨鱼皮相对较紧,很有嚼头,吃完鱼,来一碗高汤,味道鲜美,又有营养。
而韩孔雀提供的独特味碟更是风味独具,可谓一绝,这和普通火锅店的调味碟不同。
这里的味碟由小葱、蒜泥、香菜、黄豆、芝麻、大头菜、豆豉、小米椒等材料制成,再淋上鱼火锅的汤底调成,蘸着吃鱼肉特别鲜。
而吃全鱼宴,吃的就是五个字“鲜、活、滑、嫩、爽”。
活鱼宰杀,新鲜就可以保证,这样鱼肉嫩滑,吃得爽快。
至于剩下的鲨鱼肉,也不能浪费了,这个可以做主食,鲨鱼肉很好吃,可以包饺子,味道特别鲜美。
等一起准备好,就要下手做了,而这次的主打就是辣,吃辣现在不管大江南北,已经十分普遍了,而现在家里有了那种改良的魔鬼椒,自然要好好发挥一下。
家里的亲戚朋友几乎没有不吃辣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这里湿气不较重,吃辣能够预防风湿,而且还能开胃。
辣椒富含维生素C、辣椒碱和辣椒素等物质,适量进食辣椒,不但能够增进食欲、利于消化,而且可以祛湿发汗、通气活血,从而有助于防治风湿类疾病。
由此可见,爱辣事出有因,二者结缘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特殊气候条件从中“作媒”的结果,所以说吃辣文化遍及全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要说吃辣,还是要看川菜,而李明强就做的一手好川菜。
川菜离不开三椒(花椒、胡椒、辣椒),这话有一定道理。
川菜用花椒有些资历,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代巴蜀。
用胡椒是从宋代开始的、而用辣椒,只不过是清代的事,大约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后来居上”。
川菜用辣确有独创之处,除了用料丰富之外,还可以做到辣而不死、辣而不燥、辣得适口、辣得有轻重层次、有韵味。
可以做到吃辣不见辣,见辣不见红,看到满头大汗,吃着一点不辣,这也是川菜能够同行全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主要是这样的几种辣味,能够适应全国所有人的口味,愿意吃辣的,就吃辣,不愿意吃的,也能够吃着一点不辣。
所以,川菜用辣作调味系统又多有讲究,细加区分,竟有八种辣法,而李明强就用八道不同的菜,展现了这种辣的文化。
最普通的当然是家常辣法,而以普通的辣味,做出不普通的菜肴,才是更难的,而其中的代表就是火焰鳝鱼,这种家常味型以豆瓣、红辣椒、川盐、酱油调制而成,因川人“家居常有”,故得其名,其特点是咸鲜微辣。
再有就是怪味辣法,其中的代表就是怪味花生,怪味是川菜味型中独具风格的味型,它将酸、甜、麻、辣、咸五种味巧妙地调和在一起,具有不同于任何一种味的味觉,故称怪味。
怪味中五味调和,互不压抑,五味与鲜香融为一体,细品之下,味中有味,回味无穷。
麻辣法的代表是翠云水煮鱼,麻辣味型以辣椒、花椒、盐、味精、料酒调制而成,香辣咸鲜,回味略甜。
糊辣法的代表作是爆炒豆苗,糊辣味型以川盐、酱油、干红辣椒、花椒、姜、蒜、葱为调料制作。
特点是香辣,以咸鲜为主,略带甜酸。
用酸辣法做到是酸辣粉,酸辣味型以川盐、酱油、醋、胡椒面、味精、香油为调料,特点是酸辣咸鲜,醋香味浓。
鱼香辣法就是我们熟知的鱼香肉丝或者鱼香茄子,在川民间用烹制鲜鱼的调料,去烹制别的菜肴,使它产生鱼的香味,故称“鱼香味”,这是川味中享有盛名的一种味别。
用泡椒辣法做的将军醉兔,在川泡菜中闻名遐迩,而被冠以“鱼辣子”美名的泡红辣椒,一向是川菜烹调师心目中的宠物。
香辣法也是我们熟知的,巴辣香酥鸡,或者其他香辣命名的川菜,香辣香辣,要突出这个香字,就要考验厨师用油的技巧和水平了。
除了这些,就是李明强的最拿手本事鲃鱼。
鲃鱼,属硬骨纲鲤科,其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享有“鱼中之王"和”菜肴皇冠"之美誉。
其蛋白质含量极高,但其脂肪含量极低,还富含VB1、VB2及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其性甘、热、入脾、肾,具有壮阳、和胃、温中补虚之功效。
“鲃肺汤”原名“斑肺汤”,用斑鱼肺制作各种菜肴,早在清代苏——州地区就很盛行。
清代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食单》中就有关于斑鱼菜肴的记载:“斑鱼最嫩,剥皮去秽,分肝肉二种,以鸡汤煨之,下酒三份、水二份、秋油一份。起锅时加姜汁一大碗、葱数茎以去腥气。”(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心智
在清代时,此菜并不出名,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时令菜来品尝。
1927年,国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游太湖,观赏桂花之后途经苏…州木…渎,曾在石家饭店品尝了该店制作的“斑肺汤”。
他称赞此菜十分鲜美,随即挥笔题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大湖弯,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
因为于右任是陕省人,当时该店的苏…州服务人员讲“斑肺”,他听了便据谐音写作了“鲃肺”。
从此“鲃肺汤”便代替了“斑肺汤”并闻名全国。
后来就在“鲃肺汤”这一传统特色上继续发扬光大,一次性推出了壮阳暖胃温中补益的“翅汤浸鲃鱼”、鸡汤浓郁鱼肉鲜嫩的“鸡汤浸鲃鱼”和祛寒去风滋补健体的“胡椒汤香芹萝卜浸鲃鱼”。
三款菜式,并总结了吃鲃鱼的要领:一肝、二白、三皮、四汤、五菜、六肉。
而李明强就是其中的翘楚,所以说做好一道菜不算英雄,做好一桌菜才算英雄。
李明强当年在羊城,就是以做鱼头出名的“洞庭鱼头王”正是领悟了这一点,他才离开羊城,前往各大城市,学到了各种各样的菜式。
后来因为做的鱼最好,就专门研究了全鱼宴。
全鱼宴之所以有出名,皆因其体现了“从头吃到尾”的整体审美意识,并按照鱼头、鱼身、鱼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以一桌菜的形式吃完了一条鱼。
第一步:鱼头。
李明强原来就被人成为鱼头王,自然是此招牌菜自是领军人物,选用天然生长的特大鲜雄鱼头,佐以各种辣椒用猛火蒸三十分钟而成,自是鲜美诱人之物。
焦炸鱼翅:淡水鱼一旦大了。连鱼鳍也可以像鱼翅一样料理,焦香酥脆,实是下酒妙品。
第二步:鱼身,用净鱼肉做成的意头菜,老少咸宜。
冬笋青椒炒鱼皮,用鲨鱼皮做这道菜。爽脆的口感绝对能够让人流连忘返。
龙宫鱼泡:鱼泡爽,米饺脆,实是香辣可口。
酥炸鱼排:加了面包糠就有点像西餐了。
干锅酸菜焖鱼:一桌菜里肯定得有下饭之物。
鱼子烧豆腐:鱼子有营养,全鱼宴福泽子孙。
卤水鱼腩:这叫入乡随俗,走了潮…州卤水的路线。
鱼饺鱼丸汤:一桌菜里必要的压轴汤。
第三步:鱼尾。
松鼠鱼尾:收席之作,不仅外形秀色可餐,而且有前进动力的好意头。
可以说,今天这顿饭,是韩孔雀回家之后。制作的最隆重,也最齐全,最豪华的晚宴了,这可一点都不比满汉全席逊色。
“今天这么隆重,是不是我们需要离开了?”全家聚餐,加上亲朋好友全部到齐,恐怕就不用扥到过年了,这是韩孔雀的推断。因为这一切都是柳絮操办的。
“不要生气,你现在的情况自己最清楚。如果你真的要像在国内腹地扎根,很多人晚上都会睡不安稳的,所以趁着这个时间,跟朋友们好好聚聚,我们就离开吧!”柳絮叹了口气道。
“我需不需要藏起来?隐姓埋名?”韩孔雀还是不喜欢那种被人撵走的感觉。
“我们一块隐居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