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有人将球击出七百八十七码的距离。一杆超过四百码以上的球,历史上也不少见。这个球洞不过是三百三十多码而已。所以距离不是他们吃惊的愿原因。让人吃惊的是,这球在草地上弹跳了数次之后,还正好落在果岭上。
其实林克心里也是侥幸不已。他只是无法掌握高球的轨迹,所以才想着要用打水漂的方式将球打过去。但绝对没想到能正好打上果岭。或许,这是他的运气在作祟。不过这很好,不是吗?
他一路走到果岭,对跟在后面、脸上的笑已经有些勉强的普莱恩黄说:“我先击球吧。我有点累了,打进去后回酒店休息。”他说着也不等对方回应,在球的旁边站定,用双眼比了一下球和球洞之间的距离,然后轻轻用一号杆挥起,击落。
球飞了起来,经过两码多的飞行轨道,直接落入球洞。
他这一杆让人看到的人都失声惊叫起来,然后就是一阵掌声。因为,他用的,是一号杆。这恐怕是第一次有人在果岭不用推杆,而是用一号杆将球击飞起直接落入球洞的。
林克将球杆还给球童,笑着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对已经抿着嘴板脸的普莱恩黄说:“你用的还是家人给的零用钱吧!我也不多捐了,我就再捐五百万吧!”
林克果然如愿看到对方脸色一白。他笑了笑,就走开了。
听到这个数字,观球的人又是一阵轻呼,五百万还不多吗?不过很多人就突然反应过来:用的还是家人给的零用钱?
普莱恩黄还是个在校生,而且也没听说有工作,更没听说他有创业。有五百万美元的零用钱?这可就有点难以说清了。
为什么?因为零用钱不能给太多。要不然就要交税,高额的赠与税。要不然就是非法转移资产。
普莱恩黄脸色应该是还没拿到家族的股份。要不然,也是有分红的,不算是转移资产。但是股票转移,也是要按超高税率交税的。
不过,或许黄家有成立资金给家族成员创业资金。至于这个创业资金到底是用来花天酒地还是真的创业,就由个人自由发挥了。
他相信黄家成年的三代不会连五百万都没有。脸色发白,可能是因为感觉到受了羞辱。但是他懒得管对方。黄家分明对他没有善意,他也没必要给对方留脸皮。一个三代就想来落他的脸?他有义务让对方明白什么叫做自知之明。
第三一一章 华裔的标杆?
出了那么一档子事,林克也没心情再留下来了。
他找到樊仲坤,很抱歉地说:“看来,我该走了。”
樊仲坤对此只能无奈苦笑说:“我送你吧!”傅兹让他去邀请林克。他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也觉得美国华人应当联合起来。
华人来到美国已经快有一百八十年了。期间经历过六十年的被严重排斥的种族歧视,那是用立法形式的歧视甚至是迫害。就算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十多年前让美国国会为此道歉了,但只是“遗憾”而不是真正的“道歉”。
现在亚裔依然是美国国内长期失业比例最高的族群之一,华人上街依然随时可能会被查身份证。华人在七十年前因为排华法案被撤销而归化,拥有成为美国合法公民资格之后,直到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出现过两名联邦众议员,一名参议员。
而美国华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也许再过几年就会达到五百万,但华人受到的歧视依然存在法律之外。
犹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来到美国的?大量的犹太人出现在美国是在二战期间。华人比犹太人还多,而犹太人控制美国的金融,华人却备受歧视。要说那仅仅是因为犹太人来的都是科学家或者商人,那简直是笑话。
樊仲坤认为,那是因为犹太人当初没有国家,现在也是美国立场坚定的小弟,不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再有就是,犹太人是白人。
而华人却不一样。华人背后可能有一个中国。一个体量巨大的国家,随时有可能将美国在世界的领导者的宝座上掀翻。事实上现在中国就在那么做。所以美国不可能给华人应有的待遇。
再有就是,华人内部的情况也很复杂,山头主义就算是成为了美国的少数民族,依然很有生命力。
犹太人以一个复国的目标和保证犹太国的存在为统一的目标,一直都很团结。而华人来自各个地方,根本无法统一起来。内部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美国华人中间也不缺乏有识之士,只是他们在有识,也无法抹去个人的自私。
樊仲坤同意去请林克来,也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团结华人所有的力量。结果有人却不想让林克出现在这个团体中。他联想前后,认为不过也是因为私心作祟。
在美国华人的富豪群体中,大部分人来自台岛或者东南亚。而林克本质上来自大陆,另外当中最富有的家庭黄家,则来自南非。一个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废止种族隔绝制度的国家。
如果非要有一个美国华人的标杆的话,樊仲坤个人更希望是林克,而不是黄家。
他觉得,黄家的创始人也许因为是在种族隔绝制度下成长,已经对华人这个印记很淡漠。比如,黄家顺应巴菲特提出将遗产捐出去的倡议,听起来似乎很好。但在他看来,那未必不是为向美国主流社会的一种无条件妥协,目的仅仅是让黄家真正融入美国的上流社会。
那样做似乎没有毛病。但现实是华人这个种群从没真正有机会融入过美国这个国家,美国前五百名的美国富豪,也仅仅只有七十多个相应巴菲特的号召。
黄家那样做,是不是太急了点?
那样的家族,他不认为适合成为美国华人的标杆。
而林克却不一样。
林克之前的所作所为,让人看到他有一种与对华人不公的对抗勇气。而且他似乎也有那样的力量。
他觉得那正是现在整个美国华人种群所缺乏的。
所以他认为,林克更适合成为美国华人的标杆。
只是可惜,现在看来,林克对此并不热衷。而且也有人不愿意看到那样的事实。
林克可不知道樊仲坤竟然想的那么多。他只认为他今天来过了,也算是给了樊仲坤面子。他在接待处再次留下一张五百万美元的支票,然后就走出了俱乐部。
在等直升机的期间,樊仲坤对他说:“我计划在加州其他城市开设一些分店,你能不能再提供一些牛肉给我?”
林克想了一下,问:“你要开多少家?”
“今年可能会开十二家。在加州十二个人口比较多的都开一家。”
十二家一天大概要四五头牛。林克想了一下说:“可以。”
“那其他的蔬菜和肉类,如果你的农场有,也一起配送,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也是现在给你配送的东西。”林克笑着说。“再过一段时间,那些农场的有机食品认证就该批下来了。也许我会在汉斯农场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种类会多一些。”
虽然他现在已经有了几个农场出产的农产品的销售计划。但樊氏是他第一个合作的对象,加上他们需要的量不会影响到他的计划,也没必要抛开对方。
樊仲坤开玩笑地说:“那么葡萄酒的供应,能不能再优惠一些?你知道中餐厅的生意竞争很大。多让我赚一点?”
“那可不行,你多赚了,我不就亏了吗?”林克看出他是在开玩笑。“而且你要谈价格,应该找斯纳通谈。我现在不管那些东西。”
“算了。和斯纳通小姐谈,只会浪费口水。我上次向她提出希望能降低一点配送价。她同意了,不过她附加了一个条件,配送车费由我们出。结果成本还是一样。这计算力我是佩服了。”
林克哈哈笑着说:“或许今年的新酒可以有价格更低一些的酒品。如果你们能接受,或许也可以销售一些。”
“到时候可以试着看看。”樊仲坤听到直升机发动机的声音了。
没一会,他就将林克送上了直升机,看着直升机起飞,他笑着摇了摇头。其他人怎么看待林克,他是管不着了。他只要保持和林克的关系就好。
直升机只用了十多个分钟就将林克送回到酒店的顶楼。他回到房间后,就打电话叫来麦卡利和贝拉。
他让两人坐下,问:“针对我‘侵权’报道中,洛杉矶论坛出版集团对我有没有诽谤的嫌疑?”
贝拉想了一下,摇头说:“在我印象中,有那样嫌疑的媒体都已经找出来。其中并没有它们。”
麦卡利也肯定地说:“确实没有。它们报道中的评论虽然对你是负面倾向,但它们很小心,在报道中,它们没有太多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主要引用了其它媒体和个人的言论。那些言论虽然是不当的。但是它们在评论时,用的是推论,而不是论断。”
他顿了一下,解释说:“你知道,洛杉矶论坛出版集团的总裁是华裔,我特别关注了。他们对案件报道的时段贯穿了整个案件过程,虽然他们报道一只倾向被告,但他们的报道无法证明他们诽谤。”
听他们说完,林克抿着嘴点头,良久才说:“我知道了。那就这样吧。”
如果论坛出版集团有那样的嫌疑,他不会介意将对方也告上法庭。不过现在既然说没有那样的明显嫌疑。他当然不会多此一举。对于媒体来说,只要是不会输的官司,它们愿意天天打。
等两人离开后,林克给道格拉斯打了电话:“你去帮查一些东西。”
“老板你说!”
“帮我查一下洛杉矶黄家。主要成员的生活和活动,我都要知道。不管只是正面的消息还是负面的传闻,你都要查清楚。”
“好的。”
“最好做隐蔽点!这件事,如果你能不动手就不要亲自做。他们是超级富豪,你尽量不要给自己惹上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