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经济牌”再打下去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十月十五日港英政府宣布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即美元与港币的兑换比例永远定为一比七点八。
对徐存而言,这个消息一出就意味着他徐存又有几十亿美元进账,他怎么可能还在内地待得住?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一般的男人
…
中银集团。
宋黎辉的办公室中。
宋黎辉一脸复杂的看着徐存——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宋黎辉就亲眼见证了徐存的五亿美元是如何变成了二十一亿美元的,这让见惯了大钱的宋黎辉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徐存这个神一般的男人了!
比宋黎辉心情还复杂的人是郑海权!
其实——
郑海权一直都反对徐存赌得这么大,甚至可以说郑海权根本就不想让徐存如此冒进!
可郑海权才跟了徐存几个月,根本没资格左右徐存的决定。
后来,郑海权硬着头皮劝了徐存一次。
被徐存婉言否定了之后,郑海权只能一边做好徐存交代给他的事、一边暗中祈祷徐存千万别输——郑海权可不想自己银行家的梦到此就终结了。
如今,徐存赢了,还赢得如此惊人!
这让郑海权对徐存佩服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保守产生了一些怀疑。
不过——
这些怀疑并没有在郑海权心中持续太久——郑海权给自己的定位是银行家,不是徐存这样的投机客,银行家需要的是稳健和耐心,不是不计后果的投机取巧。
当然了,要说郑海权不羡慕徐存的战果是不可能的!可郑海权虽然羡慕徐存,却不会以徐存为榜样——郑海权的榜样是********的历任ceo,郑海权的终生目标是将霸业银行发展成********那样的世界第一银行。
与宋黎辉和郑海权相比,徐存的心思就单一的多了——现在,徐存只想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拿到还在中银集团账户上的钱。
徐存直言不讳道:“黎辉,我什么时候能拿到我的钱?”
宋黎辉道:“我说,你就不能把你的钱多放我们中银集团一段时间啊!”
害怕徐存答应将钱存在中银集团的郑海权,看了一眼徐存微皱的眉头,立即抢先道:“我们霸业银行最近正在谈收购海外信托银行一事,急需用钱,所以还请宋先生尽快将我们老板的钱转到我们老板的霸业银行上。”
海外信托银行创办于一九五六年,创始人张明添祖籍福建同安,是马来西亚的富商。
海外信托银行在香江可不是一家小银行,不说海外信托银行,就连海外信托银行的两个子银行——华人银行和香江工商银行,都是不比霸业银行的前身恒隆银行小的中型银行。
才成立了不足半年的霸业银行就准备收购海外信托银行这家中大型的银行,这让宋黎辉既羡慕又嫉妒——中银集团一直想兼并海外信托银行,可张明添至死都没同意,等到海外信托银行的东家换成了张明添的儿子,中银集团又找上了海外信托银行,可中银集团的提议仍然被拒绝了。要是张明添父子没有出手海外信托银行的意思倒也罢了,可事实又不是这样的,拒宋黎辉所知,海外信托银行的主席黄长赞现在正在非常积极的跟郑海权接触,明显有将海外信托银行卖给霸业银行的意思。这如何不令宋黎辉羡慕和嫉妒?
在羡慕和嫉妒之余,宋黎辉还非常不解——宋黎辉想不明白张明添父子为什么不愿意将海外信托银行并入中银集团却愿意将海外信托银行出售给霸业银行?
其实——
这个问题不难解释。
已经去世的张明添被其朋友叶桩龄所设计,陷入“支票轮”,导致海外信托银行的亏空高达五亿港币——叶桩龄创办的多米尼加财务公司从一九八一年九月开始,多次将不能兑现的支票贴现给海外信托银行,由于支票过户所产生的时间差,使它能以第二张支票贴现所得的款项存入账户,使得第一章支票得以兑现。叶桩龄同时在时间差内运用这些款项从事投机活动。
也该着叶桩龄包括张明添倒霉,这两年股市和房地产双双崩溃,导致叶桩龄的投机全部失败,产生严重的亏损,需要更多资金弥补亏空。所以“支票轮”越滚越大,以致于一九八二年三月崩溃时,海外信托银行手上不能兑现的支票总额高达六千六百八十万美元。
后来,海外信托银行知道叶桩龄不能还债,害怕引起审计师和政府的关注,海外信托银行主席黄长赞与叶桩龄一起做假账掩饰银行的亏损。
另外,海外信托银行自己的不少投资也在去年股市和房地产双双崩溃之际,产生了严重的亏损。
现在,海外信托银行的总亏损已经高达二十六亿港币,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最重要的是,从去年年初也就是从黄长赞与叶桩龄做假账时开始,大来财务以及嘉年地产等与海外信托银行有密切关系的公司相继破产或被接管,海托银行的困难迅速表明化。
所以,黄长赞等人迫切希望将海外信托银行这个不定时的炸弹扔出去,以免他们全都被海外信托银行炸死。
不过——
这棵炸弹也不是说扔就扔的,那毕竟涉及到好几十万储户。
因此,必须得有人接手这棵炸弹,黄长赞等人才能彻底解脱。
但是——
又不是任何人都有实力接手海外信托银行这个不定时的炸弹的——接海外信托银行这棵炸弹的人如果没有堵上海外信托银行高达二十六亿港币窟窿的实力,就会跟张明添父子和黄长赞等人一样陷入一个死循环之中,而银行交接又必然会涉及到查账。所以,不是确定买家有堵上海外信托银行二十六亿窟窿的实力,黄长赞等人根本不会跟对方谈,更不会跟对方交实底。
其实——
中银集团也是有这个实力的。
可资金有限的中银集团只想并购海外信托银行,并不想买下海外信托银行——如果答应中银集团的并购,不仅不能解决海外信托银行所遇到的困难,将黄长赞等人摘清,还会提前暴漏海外信托银行的二十六亿港币窟窿。
是问,在这样的情况下,黄长赞抱括已经去世张明添如何会同意将海外信托银行并入中银集团?
而想要吞下海外信托银行进行扩张的霸业银行则正是最理想的接手海外信托银行这棵不定时炸弹的下家。
首先,拥有百亿资产的徐存有堵上海外信托银行二十六亿窟窿的实力。
其次,如果霸业银行全资吞下海外信托银行,可以直接将海外信托银行并进霸业银行,将海外信托银行的两个子银行华人银行和香江工商银行变为霸业银行的两个子银行,令霸业银行一下子就能扩大至少两、三倍。黄长赞等人相信,徐存拒绝不了这个诱惑。
一方迫切想要出手,另一方还拒绝不了这个诱惑,双方自然谈得非常愉快。
目前,郑海权代表徐存跟黄长赞等人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黄长赞等海外信托银行的股东愿意用一亿两千万港币将整个海外信托银行打包出售给霸业银行。
郑海权之所以拿基本上已经收购了的海外信托银行当靶子,原因只有一个——郑海权希望徐存把钱存在他当总经理的霸业银行中。那样一来,霸业银行顿时就能成为在香江实力前五的银行。
………………………………
(未完待续。)
第三四十六章 买买买
…
明知徐存不想将钱存在中银集团,可渴望中银集团能有足够资金壮大的宋黎辉仍然争取道:“阿存,你就算将海外信托银行全资买下来,也远远用不了这么多钱,这些钱存在你的霸业银行中又没有利息,我给你最高的利息,你把这些钱存在我们中银吧。”
见宋黎辉还不死心,郑海权就想再帮徐存找个借口,好将徐存的钱都留在霸业银行。
可没等郑海权张口,宋黎辉就看了郑海权一眼,然后冲徐存道:“阿存,为了你的这些存款,我宋黎辉也只能小人一次了……要是没我们中银给阿存你提供的三亿美元银行内部利息贷款和二十倍杠杆,阿存你这次的收获也不可能这么大。阿存,做人要厚道啊!”
随即,宋黎辉一脸悲天悯人又道:“现在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内忧为患……”
徐存一副起身欲走之势,道:“你要是再这么说话的话,我可就让海权直接跟你办理转账的事了!”——徐存要是相信一个银行家会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他这两辈子也就算是白活了。
见徐存拿出这副架势,宋黎辉马上收起装出来的这副嘴脸,再道:“别,我就是开个玩笑,阿存你怎么还当真了?”随即,宋黎辉神情一正,道:“虽然我说的有点夸张,可我说的也全都是事实,如果中银能超越汇丰和渣打,那么国家收回香江一定会少一些阻力。阿存,你务必要帮中银一把,也务必要帮国家一把!”
霸业银行和中银集团之间也是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徐存若是真把钱存在中银集团,无疑是在资敌。
可话又说回来,霸业银行的敌人多了,汇丰、渣打、花旗全都是霸业的敌人。
而当年秦统一六国时还讲究一个远交近攻,徐存自然不能一个盟友都没有。
加之,徐存制定的战略方针就是倾向中g。
所以,沉吟了一会,徐存道:“我从中银贷的三亿美元你直接扣除吧,我再在你们中银存五亿美元,不到急用的时这五亿美元我不取,这就算是我还你们中银给我提供的三亿美元银行内部利息贷款和二十倍杠杆的人情吧。”
听了徐存所说的话,宋黎辉就是一喜!
不过——
银行家的贪婪并未让宋黎辉满足于此——宋黎辉还想让徐存将更多的钱存在中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