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拨款,完善我们的马奇诺防线!”拉达第的目光,望着墙上的地图,心中很是感慨。
法国,并不想打仗,或者是进攻性的仗,对法**队来说,多么先进的坦克,不是紧迫的,最要紧的,就是完善马奇诺防线!
这次阅兵,当然是做样子给德国人看的,告诉德国人,英法已经动怒了,如果德国人还不收手,英法就真的要宣战了。
死了个元首,你们打了几天波兰,也就够了,最多,按照现在的占领区分界,让波兰割让一些土地给德国,也就算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撤退到齐格菲防线
靠着装甲兵,杰出的机动性,分割和包围波兰军队,然后再一口口地吃掉他们,这就是闪电战的战术,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战术。
而现在,这个战术,在波兰的土地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但泽走廊上的“波莫瑞”集团军,进行了一次疯狂的突围,并没有成功,之后,随着包围圈的不断缩小,这个集团军,被彻底地碾碎在了但泽走廊上。
集团军的司令博尔特诺夫斯基将军,成为了到现在为止,波兰阵亡的级别最高的军官。
在但泽走廊上的主力被消灭之后,德**队调头,向着华沙迅速地进发。
在南部,强悍的党卫军装甲师,半天的时间,就碾碎了摩克拉的守军,向北挺进。
同时,在战斗中,也涌现出来了一个个先进的战斗事迹,尤其是步兵内尔茨的故事,在整个德军中间流传,他作为一名普通的步兵战士,用血肉之躯阻挡波兰骑兵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人。
“元首,法国和英国,都已经向我们宣战了。”当波兰战役开始之后,希瑞克就转移到了火车上,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但是,各个地方的战斗,他却都了如指掌。
现在,在僵持了三五天之后,趁着英法阅兵仪式的盛大,法国和英国,向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对这个通牒,希瑞克当然没有理会。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结果,英法,向德国宣战了。
“元首,我觉得,我们应该从波兰前线上,调动精锐的部队回防,否则,我们的西线,是经不住英法联军的袭击的,我们将陷入可怕的两线作战。”就在这时,勃劳希奇终于说话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局势,正在逐渐地失控啊!
德**队的主力,都在东线,而在西线,英法已经向德国宣战了。
在德国的西部,只有埃尔温…冯…维茨莱本指挥的德军第一集团军,虽然叫做第一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装备,却是相当落后的,基本上没有坦克,很多下方的部队,连火炮的数量都不足。
如果英法联军打过来,就会发现,挡在他们前方的,简直就是一层纸,他们只要冲过来,就能够撕开德**队的防线,甚至能够一路打到柏林去!
勃劳希奇必须要提醒希瑞克,这几年来,德国几乎都是在走钢丝,只要稍稍有一阵风,就能够把德国掀翻。
现在,德**队已经强大了,只是全部都在东线而已,现在,抽调一部分军队,回西线,守护己方的领土,也很重要啊。
他的提议,当然不会让希瑞克接受。
“我们现在的关键,是要尽最快的速度,打垮波兰。”希瑞克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的军队进展神速,各个主力部队,都在向着华沙云集。”
“我估计,只要等到明天的时候,我们就能给波兰人创造一个态势,我们即将合围华沙,在这种情况下,波兰人肯定会离开华沙,只要他们的政府离开华沙,苏联人就会上来,从东面进攻!”
斯大林,也是要面子的,毕竟苏联和波兰签署过互不侵犯条约,所以,虽然私底下早就要和德国瓜分波兰了,斯大林也不便动手。
只要波兰政府出逃,苏联就能找到了体面的出兵波兰的借口。
当苏联军队也从东面进攻之后,整个波兰,就彻底地被瓜分掉了,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绝对不能从前线撤兵。
这几天的进展,相当迅速。
博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然后南下,重创了“莫德林”集团军,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而在南路,古德里安的南路集团军群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
其中,跑得最快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师,今晚就能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
对华沙的合围,很快就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希瑞克当然不会将前线的军队撤出来,跑到西面去和法国人干仗。
“那么,我们西线的威胁怎么办?”勃劳希奇问到。
“西线?让边界的守卫部队,逐步后撤,一直撤到齐格菲防线。”希瑞克说道:“撤退的沿途,布置s型地雷,利用地雷迟滞法**队的行动。”
希瑞克给出了方案,用地雷,逐步撤退,一直退到己方的防线之内。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但是,勃劳希奇看希瑞克的表情,无论如何也不是开玩笑的样子。
一战结束之后,法国和德国相互戒备,由于双方的边界的很多地区都是平原,易守难攻,所以法国人开始修筑了马奇诺防线。
作为战败国,德国是没有资格的,能有十万陆军就不错了,不过,当德国占领了莱茵兰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士气,在那个时候,德国决定在马奇诺防线的对面修筑了齐格菲防线。
这个防线可以掩护德国西线,并作为向西进攻的屯兵场以及支援进攻的重炮阵地。
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起,沿着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全长达630千米。
和坚固的马奇诺防线比起来,这里的工事较小,结构较简单,但数量多达11860个,远超马其诺防线。
防线不是在边界上的,现在,希瑞克说要撤到防线内,这相当于把边界上的那些村庄,都放弃了。
“勃劳希奇,动下你的脑子,好好地想一下。”看到军方重将依旧在犹豫,希瑞克的语气严肃了起来:“如果英法想动手,他们早就动手了!现在,他们也只是做个样子,只要我们的地雷,炸死十几个法**人,他们就会立刻停止前进。”
英法,根本就不想打仗,他们怕死人!
看到勃劳希奇还是那个蠢样,希瑞克继续说道:“如果他们真的想打仗的话,他们早就该在全国进行战争动员了。现在,英法人有打仗的**吗?”
希瑞克的这句话,终于让勃劳希奇接受了:“是的,元首,我明白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S型地雷
在打仗之前,是必须要进行全国性的战争动员的。
英法绝对清楚,如果他们向德国宣战,那就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一战的经历来看,世界大战,那会把一个国家彻底打空的,比如20到40岁的男人全部战死沙场。
如果真的要打仗,那绝对是要战争动员,将所有的预备役军人转入现役,增加一个个的后备师,将现有的国家体制转入战时体制。
但是现在,英法什么都没有做,就是在巴黎进行了一次阅兵,然后开赴到了边界地区,就宣战了。
这一切,在希瑞克眼里看来,英法就是做个样子,做出来给波兰看的,告诉波兰,他们已经履行条约了,英法,还是没有做战争的打算。
所以,如果他们真的打过来了,那己方就后撤,这样,英法肯定就满意了。
现在的后撤,当然是为了迷惑英法,等到波兰的战役结束,英法就该吞下他们自己酿制的苦果了。
现在,德国正憋着大招呢,不动则已,一动,就是石破惊天。
既然都宣战了,那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现在英法的心理,真的是在当欧洲秩序的守护者,当欧洲的警察啊。
莱茵河,记录了德意志的国家历史和承载着日耳曼民族精神的德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一直被德国人称为父亲河。
这条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莱茵瓦尔德冰川,流经瑞士、卢森堡、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最后从荷兰的鹿特丹汇入大西洋的北海,
沿途风景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甚至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岸都是葡萄,更是让景色无比迷人。
而现在,在莱茵河谷地区,没有人有心情欣赏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对面,就是法国人,而法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了。
这就进入战争状态了?法国的态度,让第一集团军的老兵们,有些接受不了,作为从一战中过来的老兵们,他们还记得当初的一战是多么的残酷。
法国人,不要命地向前冲,在马克沁重机枪面前不断地倒下,一天死个上万人都很常见,而现在呢?已经宣战了,法国人居然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班长,对面的法国人,到底在搞什么鬼啊?”拉姆向着自己的班长问到。
“不要管法国人搞什么鬼,按照命令,咱们赶紧布雷。”班长里奥向他说道。
赶紧布雷!
拉姆手里的工兵铲,已经挖出了一个洞,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圆筒状的地雷,埋了起来。
这种地雷,是德国在1930开发,被设计用来攻击开阔地带的无掩护的步兵。根据投产年代被分别命名为s。mi。35和s。mi。44。主要区别在于s。mi。35的引信室在雷体的中央,而s。mi。44则偏向一侧。
最初于1935年投产,是第三帝国国防计划中重要部分。历史上,到因德国投降而停产时,德国总共生产了超过193万颗s型地雷。
s型地雷中的s,是德语schrapnellmine 的首字母,是跳雷中最早也是最着名的一种,被称为“弹跳贝蒂”。
这些地雷给敌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