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人都死了,追封列传有什么用?这样就可以坦然相见了?周漱强自压下一口啐在他脸上的冲动,眨了一下已经挤不出泪水的眼睛,哽咽地道:“是,儿子都记下了,父王您还有什么话要交代吗?”
“还有一件事,见到那个人之后,立刻除掉慧慈师太。”济安王混沌的眼睛里泛起一道狠戾的光芒。
周漱惊疑地看着他,“为何要除掉?她不是父王的人吗?”
“听为父的,除去她,否则后患无穷。”济安王说完这句话,也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头一歪,便撞进周漱的怀中。
周漱将他推倒在榻上,掏出帕子,细细地擦去脸上的泪痕,于戚容之下露出了如罩寒霜的面孔。将手探进他的怀中,摸出一个羊皮软袋,从里头倒出一枚如雕刻着奇怪纹样的血玉环。合在掌心之中,用力地握了一握。
高太医仿佛掐算好了时间一样,去而复返。
周漱听到脚步声,回过身来,朝他深深一揖,“高太医,接下来就劳烦您了。”
“我只能为你争取一个时辰的时间。”高太医面无表情地道。
周漱唇角略略一扬,“足够了。”
——(未完待续。。)
第363章 王爷有心疾?
颜成只比济安王年轻几岁,从济安王府建府之初就入府做事。因为他精明机智,更擅长逢迎拍马,深得济安王的青睐,从一个负责洒扫的粗使杂役一路高升,最终当上了大管家。
可以说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济安王给的。对济安王的忠心程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乍一听说济安王过世的消息,他先是如遭雷击,等反应过来,说什么也不肯相信。又摸脉听心跳又试呼吸,发现济安王确实已经没气了,忍不住伏在榻边嚎啕大哭。
“够了,别哭了。”周漱见他哭起来没完没了,忍不住出声喝道。
颜成哭声一滞,抬起涕泪横流的脸,“二少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爷好端端的,怎会突然过世了?”
带着哭腔的话语里,满是质问和猜疑。
周漱眉眼一沉,“你这是在怀疑我吗?”
颜成被他凌厉的目光刺得肩头微缩,眼神闪烁着,“我的意思是,王爷一向身体康健,而且半个时辰之前我见过王爷的,当时王爷还面堂红润,声如洪钟,精神矍铄。
这一眨眼的工夫,人就没了,实在蹊跷……”
说到最后,声音已低不可闻。
“颜管家好生孝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父王的亲生儿子呢。”周漱冷哼了一声,将目光转向高太医,“麻烦您告诉他父王的死因。”
“王爷乃是因心疾猝发,暴毙而亡的。”高太医言简意赅地道。
“王爷有心疾?”颜成满面狐疑。“我怎么不知道?”
高太医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你是大夫吗?”
“我不是,可是……”
“既不是,你凭什么判断王爷‘没有’心疾?”高太医语气傲然带怒,驳得颜成哑口无言,方又淡淡地道,“你想必知道王爷早年间心口曾经中过一箭吧?
那一箭虽未夺走王爷的性命,可也多多少少损及了心脉。老夫一直担心王爷会罹患心疾,曾告诫他清心静养,不可操劳。不可过多沾染荤腥烈酒。
可王爷将老夫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为何一直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今夜又饮了几杯烈性十足的桑珀酒,这才引发心疾。
原本还有施救的机会,可王爷发病之后情绪波动得厉害。呕血数次。导致心脉尽断。老夫使出浑身解数,才为他多争取了半刻钟的工夫。
你若信不过老夫,大可以将济南府所有的名医都叫过来。看看他们的诊断与老夫的诊断是否有出入。”
周漱紧跟着接起话茬,“你怎么想我管不着,不过父王交代了我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赶着去办,没有工夫在这里跟你比谁更孝顺。”
说罢便将手中的血玉亮了出来。
颜成是聪明人,听了这话,再看到这枚血玉,立时明白济安王将“匡扶嫡脉,以正皇室血统”的大业交托给了周漱。
虽然高太医所说入情入理,可心头总有一抹疑云挥之不去。他能在王府里坐上大管家的位子,靠的可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他识时务。
旧主已死,解开死因又能挽回什么呢?除了效忠新主,他别无选择,追根究底,只会让他失去新主子的欢心,莫若什么都不问。
当下便擦干眼泪,以一种驯服的姿态躬下~身去,“请二少爷吩咐。”
周漱将济安王的遗言稍加篡改,跟他说了一遍,“时间紧迫,我现在要马上去一趟泰山。”
“小的明白,小的马上就去安排。”颜成拱手一揖,便快步出门而去。
他前脚离开,乌木后脚就从书架后头闪身出来了。
周漱扫了他一眼,“我方才同颜管家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是。”乌木垂目应道。
周漱盯住他波澜不兴的面孔,“那我就不再浪费口舌,跟你解释什么了。我只问你一句,你可愿为我效命?”
“是。”乌木单膝跪地,“听凭二少爷差遣。”
“那好。”周漱点了点头,“父王不许我发丧,我要接替父王所做的事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你挑两个可靠的人留下,帮颜管家善后,剩下的人就护送我前往泰山吧。”
乌木又应了一声“是”,便起身向外走去。
待他出门而去,周漱收起面上的冷肃,眼带歉意地看着高太医,“在我回来之前,就委屈您留在父王的书房之中了。我叫猴魁过来陪您,您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他跑腿。
我另外安排了几名高手在暗中保护你们,您安心便是。”
“老夫只不过是个大夫,谁会与我为难?”高太医不以为然地笑了一笑,“二少爷只管去办你的事,不必挂心于我。”
周漱眼神一晃,“您不想问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去泰山办的又是什么事吗?”
“你这样做一定有你这样做的理由,你不告诉我想必也是为了保护我,我只要知道这些就够了。”高太医微笑地捋着胡须,“你去吧,这里交给我,我会见机行事的。”
“高太医,谢谢您。”周漱长揖到地。
颜成办事效率极高,很快就准备好了马匹,还有一封信,“您将这信交给慧慈师太,她就知道您是为何而去的。”
周漱伸手接了,感觉那信轻飘飘的,想必只装了一张薄纸。封口用蜡油草草地封了,信封上也没写收信人的名字,只画了一个半张半合的圆圈。
也不问他都写了什么,将信贴身放进怀中。只带了一个龙井便出了王府,避开人流和车马众多的主街,抄近路赶到南城门,与乌木带领的人汇合之后,快马加鞭,一路疾驰赶赴泰山。
周漱只有一个时辰的工夫,与颜成和乌木周旋又耗费了不少的时间,不能亲自回后宅跟简莹说明情况,只叫辉白送了一个口信过去。
虽然这口信语焉不详,可直觉告诉简莹,他此去泰山所办的事绝不会像他说的那样简单。要说她不担心那是假的,只不过她不喜欢杞人忧天。
既然他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那么她就相信他能够掌握一切。
她相信周漱的头脑和判断,也相信罗玉柱的机灵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未完待续。。)
ps: 感谢“晴空墨色”童靴的平安符,感谢以下几位童靴的月票:只为种菜(2张),我不是安琪儿(2张),精灵精英,鞠躬!!!!
第364章 树门
泰山上下庙宇众多,跟灵岩、普照、竹林和玉泉这样的雄伟大庙相比,水月庵只不过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庵堂。位置偏僻,远离官道。只有前后两殿,六七个人而已。
住持法号圆静,今年已经八十有余,耳聋眼花,整日昏昏欲睡。庵中的大小事务,都由慧慈师太代为打理。其实也没什么事,不过就是接待一下前来上香的信女,收一收香火钱。再就是种种菜,领着几个小尼姑做做功课。
有那些大庙挡在前头,来这小庙上香的人寥寥无几,一天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赶上天气不好,或者农忙之时,十天半月都不见个人影。
好在圆静师太跟白云庵的住持有些交情,时常得些接济,虽不富足,日子倒也还过得下去。
祭天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地的僧道一窝蜂地涌入泰山。有的是来寻找出头露脸的机会的,有的则是纯粹来看热闹的。不管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来了总要找个落脚之处。
为了保证圣上的安全,早在定下祭天日期的时候,上山的路就开始定时戒严了。这几日更是封闭了山路,严加盘查,山上的庙宇,除了原有的已登录入册的佛道子弟,其余的人一律驱逐下山。
山下的大庙也只接待大菩萨或者有门路的僧道,没有名望没有道行的小仙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往那些不甚出名的庙里钻营。一时间山下的中小庙宇人满为患,连水月庵这样平日里无人问津的弹丸小庙都成了香饽饽。
僧多庙少。想要住进来,多少都要拿出点儿诚意来。于是靠着这些人的诚意,慧慈师太很是赚了一笔。
人多了,要忙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要张罗一天三顿的斋饭,早晚两课也不能落下,闲暇里还要陪着花了大价钱住进来的客人们观览一下圣山的风景,喝喝茶,交流交流参禅的心得。
直到二更天才算忙完了,回到自个儿的禅房,刚刚坐到榻上。一个小尼姑便捧着一封信进门而来。“师太,门外来了一位男施主,点名要找您。
问他名姓,他不肯说。问他来意。他也不肯透露。只给了弟子这封信,说您看了就明白。”
慧慈瞟见信封上的圆圈,眸色微微一沉。便朝那小尼姑挥了挥手,“你先出去候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