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多田骏下令,华北方面军各地驻军立即抓捕辖区内的中国人,并且将他们全部集中起来,同时还利用媒体大肆的“揭发”八路军屠杀日本侨民的事实,希望借此给马铮所部施加压力,逼迫马铮所部释放哪些被俘的日本侨民,以减轻国内的舆论压力。
华北方面军在干什么马铮暂时还不太清楚,不过随着日军兵力的不断收缩,马铮也清楚日军眼下真没有再和他硬磕的心思了,这样一来马铮高悬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既然外部的威胁暂时消除了,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马铮就打算好好充实一下防区内部。经过这一年多的艰苦战斗,绥察军区的地盘增加了不少,除了大同这样的军事重镇之外还增加了浑源、广灵、灵丘、应县、山阴、阳原、蔚县、怀安、万全、宣化、崇礼、沽源、赤城、康保在内的22个县城,加上以前的三十几个县的话,绥察军区的地盘就达到了六十多个县。
与之相对应的是,绥察军区的兵力却没有多少增加,甚至于还有小幅度下降。毕竟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马铮所部以一己之力抗衡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两大战略集团,能打成现在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相对于日军的损失,马铮所部的损失简直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了。
战后统计,近一年来绥察军区和日伪军的敌我伤亡之比达到了1:4,也就是说八路军损失一人,日伪军就得损失4人。尽管这里面伪军损失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依然是开战以来绝无仅有的。
马铮清楚地记得几十年后关于中日军抗日军战争统计的相关数据,八年抗战,中国方面每伤亡28。5人,击毙日军1人。中国的军人和人民每付出87人伤亡的代价,才能击毙日军1人。如果按照日军在中国战场仅死亡20万人计算,则中国方面的伤亡比增加一倍。
这个数据不啻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在抗战中滇西会战中的松山战役,***军队曾以10万大军围攻1200名日寇,给我们留下的是极为悲壮惨烈的一幕。据战报统计,日军仅一人突围,而国民政府的阵亡却高达10000余人!
所以说马铮所部的伤亡其实并不算什么,但是还是那句话,马铮所部和华北方面军是各有长短,马铮所部攻击犀利但是没有底蕴,而华北方面军虽然屡败屡战,但是却底蕴深厚,人家后面是一个经过百年奋发图强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靠山,就综合国力而言无疑是亚洲第一,而马铮后面却什么都没有。
因此华北方面军就算是损失十万也只不过是元气大伤而已,而马铮所部损失虽然没有人家大,但是却伤筋动骨了。战役爆发前,马铮所部总兵力十八万八千余人,而现在总兵力却只有区区十六万九千余人了,损失近两万人,所以马铮需要充实部队。
马铮现在不缺人,部队虽然损失不小,但是从天津以及张家口等地招募的学生兵就足足两万余人,再加上其他兵员,绥察军区随时可以拉起一支五万人以上的新兵。
此外这次作战部队还俘虏了一多伪军,稍加教育之后也可以编入部队。但是新兵毕竟是新兵,就那些学生兵,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的话,拉上战场不过是给小鬼子送菜而已。
不用别的,就用飞机扔几颗炸弹就能让这些新兵蛋子彻底撒丫子当逃兵。不要说他们这群新兵蛋子了,整编二师的兵员几乎全都是原来独七师独七旅的老兵,成军时间也超过了一年,里面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并不是很多。但是仅仅就凭日军那半吊子伞兵的一次突击,就差一点吓成溃军,更不要说是这些新兵蛋子了。
招募和训练新兵迫在眉睫,所以马铮一边命令各部队自己招募新兵,另一方面将从天津等地带回来的几万新兵蛋子都集中到了大青山进行集训。
新兵集训是由军区警卫团负责,而军区警卫团的骨干都是从特战部队抽调过去的,马铮相信他们可以将这些新兵蛋子训练好。马铮也不要求警卫团把这些新兵蛋子都训练成特战队员,但是他要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新兵蛋子教成一个真正的兵,最起码上了战场不至于被敌人的飞机吓死。
实际上,新兵死亡率最高的就是第一次上战场,只要挨过第一天,那么新兵生存的几率就大多了。
新兵集训是一回事,另外一件事就是装甲部队和飞行大队的训练也必须提上日军程。这次部队从天津搞回不少好东西,单单各类战车就有三四百辆,足够组建一个装甲师了。
另外还从天津的东局子机场以及北平的南苑机场缴获了六十多架日军战机,尽管型号都不是很先进,但是却为马铮所部提供了第一批训练的机型。
但是现在最缺的还是可以指挥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的人才,现在军区的这些老将们虽然身经百战,一个个功勋卓著,但是全都是陆军出身,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泥腿子,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即便是有几个正经科班出身的人才,例如鹿鸣、王战、王涛、谢文生等人,但是也都是专业不对口,让他们指挥装甲部队和航空兵的基本上属于赶鸭子上架。
要知道新兵种那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兵种,不仅仅要求士兵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同时也需要指挥官相当的专业,尤其是像航空兵这样的高科技兵种,如果还以陆军的打仗方式指挥航空兵的话,结果恐怕用屁股想也能想象得到。
此外,不管是航空兵还是装甲兵那都是八路军最强大的战略力量,即便是马铮同意将它们这些宝贝疙瘩交给鹿鸣等人指挥,上面也未必同意,毕竟此时党内对于身份和家世以及出身还是很重视的。鹿鸣等人虽然自从参加八路军之后表现的就很不错,但是直到现在他们还都没有入党,因此这对上面来说还是很不放心。
尽管马铮相信鹿鸣等人不会赶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上面却不会这么想,让他们担任旅一级的军事副官那已经是最大的容忍限度了,再高了上面可就不会同意了。
出于种种考虑,马铮决定新成立的新兵种的主要军官由绥察军区自己培养,并不从各部队调任。于是乎马铮便开始在全军范围内进行摸底,希望能够挑出一些可以适应新兵种的人才。
还真别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经过全军摸底,还真让马铮找到几个人才,最让马铮看中的有三个,分别是郭凡谱、杨子仪以及邓文鑫。(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人才难得(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七十一章:人才难得(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郭凡谱,山西大同人,今年32岁。保定军校毕业生,先是在西北军服役,中原大战之后随长官投蒋,成为中央军。后因受到德国顾问德英里西。冯。拉特上将的赏识,于1933年被委派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他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不是黄埔系统出身的留学军官。
在德国他学的是装甲专业,1935年6月他随同当时354名装甲科的学员被编入德国国防军装甲第二师实习,并且参加了挺进莱茵非军事区的军事行动,随后两年里他一直都在装甲第二师服役,直到1937年的5月。
1937年5月,战争的阴霾已经波及到了德国的留学生,国民政府下令在德国学习的中央军校第九期学院全部提前回国。
回国后由于所学专业不同以及非黄埔系统出身等原因,郭凡谱一直得不到国民政府当局的重任,当时同去留学的中央军校的学员回来后大多数被晋升为少校军衔,然后被任命为营长或者团副。
但是郭凡谱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66师438旅3团2营副营长兼1连连长,军衔为少校,要知道郭凡谱出国留学前已经是上尉连长了,也就是说出国三年他几乎还在原地踏步。
这些也就罢了,但是66师并不是国民政府的嫡系部队,而是由江浙一带的保安团升格而成的架子师,全师只有一旅一团的编制,总兵力只有五千八百人。最重要的是66师没有装甲车更没有坦克,不要说这些东西,就连重机枪也没几挺。
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到,这样的部队被拉上战场之后的结局是什么,淞沪会战中66师参加了进攻大场的战斗,仅仅两天的时间,这个师就只剩下不到1千人了,就连师长夏宗伟也战死了,随后部队被第十七兵团收编,由于66师主要军官已经全部战死,所以郭凡谱被任命为这个残兵团的代团长。
淞沪会战结束后,部队随第17兵团返回了关中,随后被缩编为一个加强营,郭凡谱被任命为中校营长。
去年国民政府为了拉拢马铮,特意从陕西调了两个补充团划归马铮所部指挥,而郭凡谱的那个步兵营就在其中。来到马铮所部之后,郭凡谱的这个加强营直接被拆散了混入其他部队,而他这个中校营长也被任命为整编四师七旅一团三营营长,并且被撤掉了军衔,因为八路军不兴这个,可以说这几年郭凡谱一直是在走下坡路。
不过自从加入八路军之后,郭凡谱便发现马铮所部的不凡,在淞沪战场上他见识过了日军的精锐部队,而且还和藤田进的第三师团交过手,日军的强大令他惊讶。而和第三师团为同一等级的第五师团,都是日军特设师团,但是在这次大战中第五师团却没能突破整编一师的防线。
马铮所部不但战斗力强大,另外官兵之间相处的也很融洽,尤其是没有国民政府部队中那么多黑幕,升迁奖励全靠本事,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带着三营荣立了2次二等功,军区总部直接下拨的500大洋也全部按时到位,并没有出现克扣等现象,这在***部队中简直是不可能的。
不久前马铮下令在全军中招纳会开车有文化懂知识的青年士兵到装甲旅和飞行大队,得知部队这次从天津缴获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郭凡谱极为兴奋,主动向绥察军区总部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