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兴大帝的九营人马中当然有马祥麟的川军营,川娃子们得知在这里遇上了老家来的部队一个个喜笑颜开。

    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两军相遇的那一刻,大家都对冲过去,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久别重逢的川娃子热情的拥抱在一起,声嘶力竭的欢呼声回荡在群山。

    主将朱由检本来心里还在考虑如何劝说那些还忠于他的部队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同室操戈太伤汉民族元气,不要为自己这个下台皇帝再流血了,现在的朝廷大军是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战胜的,大家放弃吧!

    后来崇祯郁闷了,他很聪明,见到了所谓的敌军后就知道女婿是在逗他玩,那里根本就不是什么敌军,如此精神面貌瞧上去就是地地道的“战神”人马。

    还有一个人也很郁闷,此刻正恶狠狠瞪着女儿和媳妇,怪不得要她们领兵清君侧时毫不犹豫,连一句废话都没有,原来她们的目的是跟夫君的人马会师啊!

    她们眼里还有老娘吗?秦良玉觉得被人耍了,眼中快要喷出火来。两军如此,仗是没法打了,她此时特别无助,迟暮英雄遥望北方,不由得悲从中来老泪纵横。

    秦良玉这辈子都在努力做个忠臣良将,她的行为也堪称楷模,她真的准备为朱明皇帝鞠躬尽瘁,可惜她有心杀女婿无力回天。

    两军在宁武关前会师后干脆共同扎营,两支中军卫队分别簇拥着主将越行越近。

第八百五十四章:宁武郡王

    秦良玉此刻根本不知敌军主将是谁,但是朱由检知道叛军主将是忠肝义胆的女中豪杰秦良玉。

    信王亲自领兵的消息马香菱、张凤仪和蜀中将领们一直瞒着老夫人,只告诉她敌军主将是一等安国公黑虎,总镇抚官是二等卫国公黎喜汉。

    当满脸狐疑的秦良玉看清楚了对面中军大旗上有一个斗大的“朱”字之时就觉得不对劲,再看到了信王旗号更加觉得不可思议,很快他就见到了端坐马上的朱由检。

    秦良玉曾经不止一次见过崇祯皇帝,还得到了皇上赐宴得到了御笔原创赞美她忠勇的几首诗。

    见到了记忆深刻的崇祯,秦良玉立刻滚鞍下马准备跪下行君臣相见的三叩九拜大礼,马香菱和张凤仪眼明手快,急急忙忙跳下战马扶住母亲。

    信王当然知道在将士们众目睽睽之下该如何表现,他断然不可能给秦良玉叩拜的机会,立刻翻身下马主动上前抱拳行礼道:“老夫人别来无恙,信王有礼了!”

    秦良玉泪眼模糊,颤声道:“陛下,臣救驾来迟!”

    “老夫人千万不能这么说,如今本王乃是大明信王出入自由,何来救驾一说?老夫人切切不可沿用旧称,现在咱们都是一殿称臣的同僚而已!”

    “臣……您……陛下,您这是何故啊?”

    崇祯也不失时机表明心迹,他大声道:“大明中兴需要雄才大略的中兴大帝来完成这样的宏图伟业,本王心甘情愿禅让皇位,本王也期望老夫人接受中兴大帝册封为大明守土复开疆。”

    马祥麟适时出现了,他拉着妻子在母亲面前跪下,与此同时秦拱明、秦拥明等等川军将领也跪下了。

    马香菱身份不同,她已经是大明皇贵妃,不能跪任何臣子,母亲秦良玉的第一身份应该是大明臣子,按照皇家礼仪已经是皇贵妃的女儿也不可以下跪。

    大明帝国皇后理所当然是结发妻子张楚儿,黄胜登基称帝之时册封了三位皇贵妃、三位皇妃。

    第一皇贵妃是朱,这是充分考虑了她朱明长公主的尊贵身份,也是肯定了她在黄胜登基前坚定的立场。这个册封文武百官和信王一大家子都很满意。

    排名第二的皇贵妃是没有子嗣的蓝彩儿,为此许多大臣极力反对,可是黄胜根本不予理睬,他亲口一件件一桩桩如数家珍般讲述蓝妃的功绩和付出,并且宣布以后的大明后宫不以子为贵。

    为此蓝彩儿激动不已,她没有皇子根本不敢成为后宫第三尊贵的女人,多次上奏折请辞无果,只能半推半就接受了殊荣。

    马香菱成为皇贵妃顺理成章,她有家世、有子嗣、有夺取伪“大顺”朝国都的赫赫军功当仁不让,文武百官都举双手赞同。

    三位皇妃当然是荷香、赵蕊、顾铃儿,以下就是嫔这个等级,柳如是、如梦、陈圆圆都得到了嫔的册封。

    作位皇帝,黄胜的女人并不多,正好凑成了十美图。有些大臣已经在建议充实后宫,是不是考虑民间选秀?

    事已至此秦良玉当然知道女婿如今已是根深叶茂,她看看跪了一地的秦家、马家子侄,又看看那些风霜满脸的战将,长叹一声,道:“大明烽火连天十数载,老百姓太苦了,是时候结束干戈了!”

    朱由检道:“老夫人言之有理,兵祸连年老百姓苦不堪言,终于有了盖世英主中兴大帝一统天下,我大明子民有福了。”

    老夫人取下头盔交给亲兵大声道:“老身不奉皇命抗旨不遵乃是罪人,请信王殿下绑了老身去见皇上。”

    朱由检笑了笑,挥挥手,一位宦官不失时机出现了,他尖着嗓子道:“秦良玉老夫人接旨。”

    很明显这是中兴大帝的圣旨,已经想通的秦良玉毫不犹豫跪了下去,马香菱连忙上前扶起母亲,道:“母亲莫要跪拜,现在的大明不要求跪拜,您只要行拱手礼即可。”

    谁知倔强的秦良玉不肯起身,怒道:“岂有此理,礼不可废,皇贵妃无需多言。”

    母亲都改了称呼,马香菱只好讪讪地笑了一下,松开双手。

    秦良玉依旧坚持跪着接旨,宣旨太监也无可奈何,只能大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良玉公忠体国乃是国之干城,……挥师出川击败闯贼余孽,收复十几座城池,功勋彪炳……进爵宁武郡王。”

    宦官抑扬顿挫把大学士起草洋洋洒洒近千言的圣旨读完,秦良玉当场石化,圣旨上的褒奖之词让她觉得自豪的同时又感到汗颜,得知自己竟然成为大明帝国的异性王,老夫人更加诚惶诚恐。

    蜀中将领见他们的领袖人物被皇上如此高看得到了王爵殊荣,人人兴奋不已,齐齐跪下谢主隆恩,看来让大明军民、官宦改掉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还需要时间来潜移默化。

    秦良玉获得王爵,京城内自然有王府赐予,也就意味着她要带着家小来京师居住。不仅仅是秦良玉,封爵和拥有爵位的大明显贵没有皇帝特别安排都必须居住在京师。

    黄胜治理国家戒急用忍,不采取粗暴手段,永远都不会采取一把抢了既得利益者财富的土匪手段。

    原大明朱姓王爵减三等成为了“黄明”公爵,原来的国公也会变成侯爵,如果不制定所有勋贵入京师居住的规定,怎么能够让这些人离开自己家族经营了十几代,年数多的甚至达到二百余年的封地。

    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白热化这个大明最大的问题,大刀阔斧进行土改是大势所趋,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先让拥有田亩最多的既得利益者挪挪窝,给他们俸禄让他们来京城居住。

    没了这些人的掣肘,地方官进行的保甲联防和耕者有其田的土改工作推行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秦良玉也是石柱大土司,秦家、马家在蜀中地位超然,地方上进行土改之时势必侵犯到他们的利益。

    在蜀中封爵者全部进京做官的政策下,谁不弹冠相庆?

    有了中兴大帝厚恩在前,最大的土地拥有者远在京师不在现场,后知后觉之时生米已成熟饭,最后异口同声拥护大明法度是他们不二选择。

    人都渴望高官厚禄,马上封侯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得到王爵册封恐怕只有开国元勋才能够幻想,而历朝历代的异姓王往往都不得好死。

    秦良玉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获得宁武郡王册封的那一刻起她就有些恍恍惚惚,一时间拿不出什么主见,所有的川军都由地位最高的马香菱调派。

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战斗民族”

    信王朱由检还要重要任务在身,这其实就是搂草打兔子而已。

    两军会师有十余万人马,朱由检和马香菱分别带领数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包围了张家口和辖八卫、七所、五百八十三堡的大同镇。

    走私猖獗跟官商勾结密不可分,大同边军已经从根子上被晋商腐蚀,军中有太多将领也退化成为商人或者干脆就是那些卖国商人的子侄。

    “朱明”养肥了晋商,“黄明”准备杀猪过年,十几万大军来张家口、大同等地玩抄家,单看看这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是不是有上天入地的特异功能?

    这一次军事行动的参与者都是“战神”子弟兵和川军,本来就不存在泄密的可能性,即便如此在包围张家口之前朱由检都没有透露具体攻击目标。

    朱由检早就知道晋商卖国,可是他们手眼通天朝廷有个风吹草动都能够觉察,跟边军又是盘根错节,当时的崇祯皇帝投鼠忌器。

    这一次能够亲自带领数万兵马来找晋商秋后算账,朱由检觉得畅快无比。

    被包围的张家口秩序井然,边军都老老实实缴械到城外集中营自辩,通过甄别的边军才会得到重新上岗的机会。

    由于行动突然,后世的“满清八大皇商”,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都被堵在张家口、大同或者他们的老家。

    区区商人而已,如何对抗国家机器?在一件件一桩桩证据确凿的走私通敌案例面前没有出现硬骨头,一个个痛哭流涕祈求饶命。

    最后的结果,大明国帑多了三千万两白银,西伯利亚多了五千移民。

    朱由检没想到这些商贾居然富可敌国,想到他当皇帝的十七年,无时无刻不为粮饷闹心,而这些黑了心的商人居然巨富如斯!

    他本来杀气腾腾,想把这些奸商统统灭族。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