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香告知所有明军,南王不会抛弃所有为国征战的袍泽。

    “南明”军队需要时间从万里之外赶来辽东,期望大家一定要守住阵地,千万不能在南王到来的前一刻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明军知道了“战神”即将到来,觉得日子有了盼头,将士们认为完全能够做到成功坚守住海边营地。

    崇祯十五年的春节,成大事部四万余将士再也没有人长吁短叹,他们快快乐乐欣赏大戏,组织各种各样的联欢会,嘹亮的军歌‘伟哉大明’、‘精忠报国’再次响彻军营。

    竞技体育项目“橄榄球运动”如今在军中很流行,成大事免得将士们无所事事,拿出私产铸造一个重二十斤的黄金鼎,给这个恢弘大气的鼎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辽东鼎”。

    各路人马的橄榄球队在正月里来争夺“辽东鼎”,如果哪一支人马连续三年都能够问鼎,以后这个“辽东鼎”就是这一支球队的共产。

第七百四十章:争鼎

    崇祯十五年的正月,锦州南的明军大营太热闹了,海上战船、货船络绎不绝,现在还有了临时加班的客运班船。

    不仅仅是固守阵地各营伍的十几支球队参加“争鼎联赛”的角逐争夺“辽东鼎”,黄家湾岛、忠明堡、永平府也赶来了十几支球队。

    明军将士更加不会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人认为明军会被打败,因为他们看到为了比赛来到前线的一支支球队淡定的模样。

    成大事也觉得如今的日子好新鲜,居然有这许多人为了“争鼎”特地跑到前线来进行比赛,由此可见大家都没有把建奴放在眼里。

    “战神”还没来,明军就已经脱胎换骨,真的到了决战辽东是时刻,建奴哪有能力对抗?

    每当想到以后,成大事都激动不已,想不到他这个胥吏迈入士大夫行列,一步步走向封疆大吏,以后还会成为从龙之臣……。

    成大事认为自己来世上一遭也算值了,他将要亲自参加歼灭建奴的战斗,这一次对抗外敌的战斗必将青史留名,意气风发的成大事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千载良机马上觅封侯。

    坐困愁城的洪承畴就没有这样的好命,松山小城早已断粮,如今杀马为食,拆房子寻木料生火取暖,不足一万残兵败将挤作一团苦挨,在凄凄苦苦中度过崇祯十五年春节。

    大明朝廷派出使团求援于“南明”,干脆不往辽东派兵救援洪承畴,皇帝不是不肯救洪承畴,而是力有不逮,救不了,他已经在考虑给即将为国尽忠的洪承畴什么样的死后殊荣。

    大明放下了辽东战局,也就用不着背负十五万大军的粮饷,兵部集中粮饷和兵力抵挡迅速蔓延的闯贼部。

    杨嗣昌不辱使命连续收复几座城池,可惜他终于油尽灯枯,病死于任上。

    杨嗣昌病故的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呆坐良久,嘴里喃喃自语:“难道天意要亡大明?朕继位以来通宵达旦理政,从来不敢懈怠,不好色、不奢靡,老天为何如此待朕?”

    在身边伺候的王承恩听到天子此言泪流满面,哽咽着安慰崇祯道:“陛下,梁大人已经去了‘南明’搬救兵,南王曾经亲口跟奴婢讲,大明、‘南明’难分彼此,砸断骨头连着筋,南王一定会挥师北上救大明与水火。”

    无比困惑的崇祯问道:“王伴伴,南王为何有能力横扫南方几十国?他为何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银子,大明国土如此大,人口如此多,为何朕连供养十几万大军都无比困难?”

    “奴婢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奴婢知道南王麾下人人齐心协力,当文官者都以造福一方为己任,为武将者都奋勇杀敌觅封侯,老百姓都安心生产交税赋。”

    “为何我大明无官不贪?为何朕让他们助饷人人哭穷?难道大明亡了他们会有好日子过吗?”

    言重了,王承恩不敢议论大臣,唯唯诺诺道:“奴婢不知。”

    独自奋斗的崇祯真的尽力了,可是他如同陷入沼泽,越奋力挣扎反而越陷越深。

    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社稷,皇帝无限凄凉倍感无助,此时只能寄希望于‘南明’出手,可是南王挥师北伐拿下辽东和朝鲜半岛,是不是还要请他挥师入关平定中原?

    如果‘南明’大军连大明中原地区都顺带着拿下,他这个皇帝如何处之?

    崇祯暗自思量,决不能允许南王兵马入关,这是底线,朝鲜可以给他,辽东也可以不要,甚至只要是长城外的地盘,南王兵马可以任意攻取,但是关内不能让他染指。

    皇帝决定咬着牙关砸锅卖铁筹集军饷调集兵马血战流寇,争取稳住局势。

    第二天朝会,皇帝要求大臣保举接任杨嗣昌的人选。于是乎,一个人闪亮登场,那是曾经出任福建巡抚的熊文灿。

    这位老兄由于被黄胜搅乱了历史,官儿升得不够快,因此脑袋依旧稳稳地在脖子上。

    原本历史上,由于张献忠接受熊文灿的招安不到一年继续扯旗造反,熊文灿被朝廷问罪拿进诏狱,崇祯十三年被杀大臣如杀鸡的皇帝砍了头。

    崇祯委任熊文灿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负责剿寇事宜。

    熊文灿哪里会打仗,他只擅长忽悠,他知道事到如今再搞招安的把戏已经玩不转有了狼子野心的流寇。

    他自己不会打仗并不表示他不知道有敢战之人,熊文灿高调举荐已经高升为大同巡抚的李中正担任宣大总督、保举汪乔年出任三边总督。

    大明打流寇需要孙传庭,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现如今孙传庭没死,但是缺席了内战,明是否还会亡?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亡朱明后会崛起一个黄明。

    朝廷督促山西总兵官许定国在闯贼围攻开封时前往救援,许定国的正兵营五六千人马屯驻在沁水,听说闯贼有十几万之众围攻开封,一夜之间军队溃散得所剩无几。

    总兵官和几百家丁虽然没逃,可是他们也失去了救援开封的人马,恰恰相反,他们的人马有一小半成为闯贼帮凶,参加攻打开封城,并且劝陈永福等人早日投降。

    朝廷将许定国逮进了诏狱,本来是定了死罪,有可能得到许定国贿赂的官员不少,一直拖过秋后都没有处斩。

    山西军队如此糜烂,使得衮衮诸公忧心忡忡,皇帝和内阁合议后委派在凤阳屡立战功的周遇吉出任山西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左都督虚衔。

    皇帝每日殚精竭虑为国操劳,忠心耿耿的王承恩看着都心疼,他恨不能自己冲杀疆场为大明力挽乾坤。

    唯有强军在手才能报国,伺候皇上散朝后,王承恩再次来到紫禁城内临时设立的演武场视察操。

    经过三年不断淘汰,留下的一千五百太监动作整齐划一有了军队摸样,只是接近他们时味道有些难闻。

    没办法,太监的下面十有**控制不住,尿骚味大了些。

第七百四十一章:贼兵漫山遍野

    每当看着自己付诸心血的操已然成军,虽然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王承恩总认为有了成就感。

    他每一次来视察时都要训话,激励操军刻苦训练,这一次也不例外。

    他尖着嗓子大声道:“内军袍泽们,咱家见到你们每天都在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咱们都是皇宫大内之人,圣天子是咱们的唯一依靠,咱们要如岳武穆般精忠报国。”

    这些优选的太监还不错,一起高声呐喊:“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十八个女教官看着这些阉人一脸热诚,心里也觉得没有枉费工夫。

    本来王承恩计划训练出八千到一万操,可惜内帑告罄,维持这一千五百内军的伙食、装备、饷银和训练耗用每年就需要不低于八万银币,扩军的银子实在没有。

    王承恩经过实践终于知道练精兵是个太费钱的工作,理解了为什么许多明军根本没有战斗力,更加对动辄发动几万、几十万人马大战的南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拿下洛阳意气风发,可是收获远远达不到预期,强盗们抢得嫌少都觉得不爽。

    闯贼部头头们坐下来商议下一把抢哪里?

    贼骨头们都认为河南各州县的土豪乡绅应该大都携带财宝逃亡开封,接下来就要把这座大城拿下才会有好收成。

    长得跟侏儒差不离的宋献策摇头晃脑给闯贼部诸多文盲头目讲了讲开封的历史,贼骨头们终于知道了那里曾经是北宋的京师东京汴梁城,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头目们开始发动宣传,蛊惑喽们去东京汴梁抢金银财宝、睡娇滴滴的美人,运气好说不定睡上香喷喷的王妃、郡主也大有可能。

    许多张着嘴露出满口黄板牙,身上散发出骚臭味道的积年老匪留下了哈喇子,睡到王妃、郡主这样美娇娘的诱惑使得他们下体发热。

    很快处于亢奋状态的贼兵漫山遍野往开封而去,他们如蝗虫般蔓延,所过之处所有的家庭都失去了生存能力,失去口粮的老百姓唯有跟着流寇劫掠才有活路。

    以周王为首的达官贵人和地主豪绅当然和擅长抢劫的闯贼势不两立,开封不仅是周王藩邸所在地,而且是河南仅存为数不多的重城巨镇之一,开封的取舍得失关系着中州大势。

    周王知道朝廷无钱粮下拨,自己出资来加筑开封城,以防御流寇夺城。

    崇祯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率军包围开封,号称人马十万,围城七天七夜。事实上,贼兵精锐仅仅约两万人马,其余多是被裹挟的老百姓。

    开封守城巡抚李仙风手里有一支能打的边军,主将山西总兵官虎大威也是个猛人,麾下有几千榆林籍子弟兵。

    李自成采用宋献策声东击西的诡计引出李仙风的抚标营、总兵官虎大威的正兵营一万余人马,他率军急行挥戈北上攻打开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