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南国主派了四位重臣陪同心腹大臣胡明山带了八万两黄金雇佣葡萄牙人的七艘甲板大战舰渡海追大明船队。

    他们运气不错,在海南岛感恩县港口发现了卸货的几百艘大明战船商船,广南国大臣和胡明山见到黄明道全部跪下哭泣,跪求上国出兵救广南国与水深火热。

    黄明道见还有如此好事,差一点笑出声,当场就收下黄金打包票,哪怕郑氏把广南国灭了,只要你们国主雇佣葡萄牙人的战船往海上跑就没问题。

    可以来大明琼州府地界组织流亡政府,大明一定会出兵讨还公道助广南国主复国。

    黄明道很聪明根本不着急,本来准备马上请求家主发兵攻击大越国郑氏也准备缓一缓,人家自己打起来了,让他们再打得再热闹一下又有何妨?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八十四章:敢于搏前程

    即便北越灭了广南国又如何?广南国阮家已经建国三代,短时间北方政权无法收复民心被拖在广南国战场无法抽身也未可知?

    黄家水陆并进,数万大军进行攻击,北越哪里能够抗衡,一举灭了这个国家应该不太难。

    只不过吃下容易消化难,不急慢慢来,以战养战利益最大化伤亡最小化才是黄家私兵的追求。

    得到了大明肯定的答复,还被允许在无法坚守时可以从海上逃到大明海南岛避难,广南国几位重臣安心了许多,一个个跪下谢恩,请求大明早早发兵。

    黄明道告诉广南国使臣,发动战争怎么可能一说就走,需要的准备工作和战前动员要花太多时日,大明保证攻击大越国郑氏,可是时间恐怕要延后三五个月。

    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不能仓促出兵应战。

    胡明山得到了三五个月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已经很满意了,决定回家报告国主这个好消息。

    他也有手腕,决定在广南**队里广泛宣传,告诉军民们很快就会有大股援军赶来,只要撑住北越郑氏军队的进攻五个月,宗主国大明那一支战斗力恐怖的大军就会攻击北越后方。

    到时候会让进入边墙的北越军队都成为农奴,只要宣传到位,广南国的士气一定为之一振,因为几万广南**民都看到了宗主国明军的战斗力,有这样强大的后盾还怕什么郑氏军队?

    黄明道派出林超平禀告家主的同时跟黄东山密谋招募黎族青壮年组建开拓军团,以管吃、管住、管穿外加每个月一两银子的报酬诱惑看上去比较蛮横、有武力值的黎族壮丁参战。

    发给黎族壮丁组建的乡勇冷兵器,训练他们听号鼓,让他们懂得协同作战。

    黎族人里有许多弓箭手可是好兵源,他们以前的攻击力不值一提完全是因为没有好弓箭,使用的猎弓穿透力太差,对付布衣百姓还行,跟顶盔掼甲的军队对抗就不行了。

    黄家会发给他们明军制式步弓和羽箭,有了这样的黎人组合,他们同样擅长爬山涉水,适应丛林战。以黎人为先锋对付躲入山林的大越国游击队值得期待。

    等黎人到达地头后,先白送五亩水稻田给他们作为私产,再以军功赏给予永久产权的田亩,刺激黎人为了获得自己的土地建功立业。

    黄家免费提供农具、种子、耕牛协助黎人定居并且生产,到时候他们应该会迁徙自己的家小去交趾落地生根。

    采取“耕者有其田”这个对农奴最具备诱惑力的大好处,逐步把黎族人从高山上引下来打散安置到一个个农庄,长期以往汉化他们又容易许多。

    反正打下大越国缴获不会少,那里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耕牛太多了,经过灭国之战人口自然锐减,至于是逃了还是被杀了这可说不好。

    反正黄家私兵不会进行大屠杀,唯有对建奴厚待之!

    京族本来就有太多人是汉裔,汉化他们比汉化满脸满身都纹身以为美的黎族容易多了,让不接受汉化的大越国子民成为农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年前带来海南岛汉化的七百大越国京族俘虏已经获得了比他们在家乡更好的生活,以前不会汉语的一部分人都会学会了汉语,有些人还能写几百个汉字,现在跟汉人穿一样的衣服已经几乎难以区分了。

    他们大多数已经再次成家,也有了些积蓄和私产,黄东山以一两五钱月钱一个月,出任务拿双饷的待遇招募向导和翻译官,所有人都来报名。

    黄东山挑选了相对可靠的四百人,这四百人都有了妻儿,家庭和睦。

    被选上的京族人欢呼雀跃,落选的垂头丧气,因为黄家先给报酬后办事,每一个被挑选的京族翻译官立刻发放三个月饷银,他们都拿到了亮晶晶的华夏通宝银币和铜币。

    与此同时猎犬支前乡勇也在完成了了剿灭黎族顽固派头领战斗去感恩集结,人数五百,猎犬有两千。有了这样的队伍跟游击队捉迷藏就有意思了。

    海南岛今年大规模移民就有三次,不但有从后金解救的汉民也有从北直隶接纳的战争难民,人数有四十五万,从广东沿海抓捕来的人口和从海上搜捕的渔民、海盗以及商船水手、炮手合计也有十万不足。

    从南直隶海州港转运来的陕西流民也来了两千户一万多人,其他地方收留的难民也运来了几千。

    所有的人都被混编,这是让他们摆脱约定成俗的宗族统治,有效地纳入黄家民事官管理。

    流民们被打散编成保、甲、里的户籍单位,建立档案发放户口本,他们的基层民事官都是从黄家体系选拔的。

    黄家民事官人人有武力值,个个有双管短铳,他们同样是武装工作队的领导,每天带着归属于自己管理的青壮劳动、学习、参加军训成为新乡勇,新移民都会去故土交趾落地生根。

    黄东山已经下达动员令,敢于第一批作为乡勇去支前的以后会优先提拔为保长,去了就会得到水稻田五亩,立功得到十亩以上绝不封顶,这一次挑选五万人随军由海南岛原乡勇率领。

    报名积极分子是那些被解救的辽东汉人,他们知道连穷凶极恶的建奴都打不过黄大人的兵马。

    南方的兵大部分都瘦不拉几的如猴子般,战斗力肯定不行,说不定连自己都打不过,跟着军队不仅待遇好还会优先得到良田当然趋之若鹜。

    不仅如此许多北直隶良民也争先恐后参加选拔,他们知道妻儿会留下,等得到的地方安定了才会成行。

    自己万一死在战场会得到抚恤银一百两,家小会成为烈属,黄家烈属的地位高、待遇优、工作好、收入不低,为了妻儿离乡背井之人有什么不敢拼?

    在白送良田、万一战死可以得到一百两银子的口号下,连海南当地汉人都热了心,黎族人听懂后也跃跃欲试。

    那些海贼、山贼更加趋之若鹜,他们本来就是干的刀头舔血的营生,换个地方换一种方法接着干有什么不可以?

    这完全是黄胜制定的高额抚恤起到作用了,再加上伤残如果失去劳动力会得到赡养终身的待遇,贫苦人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命是如此值钱,都愿意为黄家卖命。

    他们以前在乡里也会卖命,族里争夺水源会械斗,黎人峒主之间也会互相攻伐,黎人在汉人眼里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他们的种族也分得很多,相互不通语言。

    私斗也难免伤亡,往往都是死了算球,伤残自认倒霉,族里、峒主那里能够给予的补偿微乎其微。

    大半年的宣传教育,海南岛各族老百姓都亲眼看到了言出必践的黄家人马,都吃到了饱肚子拿到了雪花银,能够解决后顾之忧,为了给家人带来富足安康的生活,成千上万的好男儿主动报名接受挑选,敢于舍命去安南搏个前程。

    很快精挑细选的五万汉人男丁和两万黎族壮丁就组织起来进行脱产军训一百天,人人拥有冷兵器,原乡勇发下了燧发滑膛枪抓紧练习射击和装填。

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

    许多黎人擅长射箭,最让黄东山满意,弓箭手难练,这些黎人好像都是天生的。

    很快足有八千步弓手组建起来,黄家没有如此多的明军制式步弓,赶紧通报家主紧急调拨。

    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以最快的速度凑齐了一万张硬弓一百万支羽箭送到了肇庆两广总督标营。

    有了朝廷这个大义办事果然方便,广袤的国土,亿万的人民,真的需要什么,只要群策群力往往事半功倍。

    海南岛的卫所军、巡检司的兵丁、衙役、捕快也组建了一万人。

    他们的军官都已经送去学习,现在担任军官的全部是来自舟山中中、中左所的卫所官担任,给海南卫所军同样开出黄家辎重兵的待遇,出任务一样得到双饷。

    这些人比农民有见识,训练他们服从性、纪律性相对容易许多,在能够到手足额不拖欠粮饷的感召下,人人都想建功立业搏取美好的未来。

    金劲以前就有成功收服舟山岛卫所军的经验,如今对付这里曾经拿大明军饷的兵丁驾轻就熟,有一千五百从舟山岛带来的班底,很快这一万人马就上手了。

    林超平不但汇报了情况,还把黄明道、黄东山两位将军的共识告知家主,他们初步决定在十二月份登陆交趾发动进攻,也利用这宝贵的三个月时间进行物资准备,巩固到手海南岛的统治。

    如今海南岛已经被完全掌控,三府十县的官员全部由火枪手军官担任,大明的官员已经送去“华夏岛”学习如何善待老百姓。

    他们的家仆必须自食其力参加劳动,黄胜已经给了士大夫面子,不强迫他们劳动改造,而是让他们重新读书,读如何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恢弘大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