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黄家体系的伤兵都知道如果康复都可以成为黄大人的家丁,从此以后跟着家主消灭建奴,他们可高兴了,有一种浴火重生的感觉。

    黄胜每一天都在忙碌,一场大战后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太多了,脱颖而出的战士也很多,掌握公平原则不是嘴里说说就罢了,而是领导智慧的体现。

    领导必须做到及时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对于有功之人一定要落实赏赐。

    所有的军官都在写总结,分析每一次的作战部署,为了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水平还不断开会,要求麾下战士集思广益,如果谁能够提出更加完善的部署会被记录为优先提拔的后备军官。(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赏罚分明

    黄家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以前全部以总旗为单位部署战斗很明显不合时宜了,与时俱进那是必须的。

    黄家的基层调兵单位也晋级为以百总为基础。

    重步兵的编制为一个百总三个总旗,一个总旗三个小旗,一个小旗三个伍,一伍三个战士,外加三个小旗官,一个总旗官两个卫兵,一个副总旗一个卫兵,一个文化教员也有一个卫兵,分配三个会旗语懂灯光密码的能够骑马奔驰的斥候。

    这些人员都是正兵战士,一共四十人。加上配套运兵车、补给车七辆,武装马车夫十四人,正好是大明一个总旗的人数五十四人。

    一个百总的人数就远远多于明军的标准,达到一百八十人,因为明军是两个总旗设一个百总,黄胜认为这样不科学,采取三三制,黄家一个百总三个总旗。

    一个百总有百户官一人、试百户一人、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镇抚官一人,他们每人配两个卫兵一共六人,还有斥候九人。

    一个百总的战士一百三十几人,也基本符合明军百总的人数,只不过多了十几个而已。

    黄胜这一次补充了一部分重步兵,把本来十个总旗重新编组为六个百总,连辅兵达到一千零八十人。

    分别为重步兵主官程全功亲领一个百总,试百户冒盛时、副官韩广亲领一个百总,试百户樊涛、胡建峰第三百总、曹虎成第四百总、全勇第五百总。

    马车夫出生的吴强在这一次锦州南战役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他根本没有被要求主动战斗,只要驾驶好家主的战车就是完成任务。

    可是他不惧生死,下车跟建奴对冲,用双管短铳击毙建奴巴牙喇一名,然后挺着“破甲神枪”突刺敌人,再次刺杀一名建奴步甲。

    因为吴强的文化考试成绩优异,黄胜火线提升他为重步兵第六百总主官为见习百总,官居武职正六品。

    火枪手是重步兵的双倍,编组了十二个百总,辖三十六个总旗,兵力两千一百六十人,每个总旗有装甲战车五辆,补给车两辆,同样配备马车夫十四人。

    一个总旗火枪手的战士和军官一共四十人,正好分别乘坐五战车,以每车八人为一个战斗单位。

    弓骑兵由五个总旗改编扩充为三个百总,辖九个总旗。

    弓骑兵总旗的战士和军官多于重步兵百总,为四十六人,马车夫少了六人,因为骑兵不需要运兵车,一个总旗配有四辆补给车八个马车夫。

    一个骑兵百总也是一百八十兵力,能够冲阵的官兵达到一百五十二人,因为文化教员和镇抚官相当于后世的政工干部,未必具备骑兵的战斗技能,作战条例就明确他们无须冲在最前面,主要工作是记录骑兵战士的战斗表现。

    骑兵百总的马车夫都是救治马匹的好手,他们都可以用双管短铳和刀盾、‘破甲神枪’以补给车为依托作战。

    由于锦州解围战中马车夫的战斗表现突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获得了全军的尊重,已经提升为辅兵里最高待遇,保底饷银一两六钱,福利待遇是正兵战士的八成。

    一般辅兵、工程兵保底饷银是一两四钱,福利待遇拿正兵的七成。

    骑兵主官黑虎亲领第一百总,副官韩宽、李大纲也各自亲领一个百总,黑豹、谷一仓、王志贵三人都是见习百总为三个主官的副手。

    火枪手部队的主官理所当然是黄东山,他和黄明理、黄明道一样不直接领导具体部队。

    副手顾山河亲领火枪手第一百总,下面的百总分别为刘大碗、马三、叶建功、严效武、王小勇、周大壮、方义几人,见习百总张有禄、马五、陈承才、刘世福。

    跟着黄胜两年多的四个装填手被家主收为弟子了,这么多日子的言传身教也该放他们下基层锻炼并且提高自己,全部授予正七品总旗官职,成为见习百总。

    张有禄出差还没有归队,黄大人亲自代理他的火枪手第九百总。

    陆忠明,秦壮为掷弹兵百总的正副主官,镇抚官是第一批纤夫孩子里的佼佼者罗可为,配亲兵六人,斥候九人,手下有三个总旗官以下掷弹兵一百二十人,辅兵三百六十人,运兵车十四辆、补给车十辆,马车夫四十八人。

    掷弹兵这个百总的人数在炮兵没有拿到建制前人数最多,达到五百四十六人,也是因为他们作战必须有强大的后勤支持。

    黄东海也就是狗儿领导的炮兵暂时没有编组,他的炮兵还在学习之中,等新一代知识青年炮兵成长起来会编组独立的几个炮兵百总。

    家主的装填手空缺了,在黄家体系如同刮来一股旋风,所有人都想得到这个被家主亲自教导的机会,家主的装填手简直就是黄家火器部队晋级的最快最踏实的捷径。

    第一批装填手,黄东山、顾山河、黄东海、鲁承祖已经是黄家的高官了,第二批装填手又被家主收了弟子成为了官老爷。

    黄家少年人人都争取来到家主身边聆听教诲,民政、军队分别推荐了四个少年,都要求家主留下他们。

    以赵蕊大管家为首的民政官员推荐了已经是黄家水师挂试千户衔船长马成十五岁的长子马灭奴,来自王恭厂火器局铸炮大师傅冯来宝的四儿子冯京生,秘书边之名的二儿子边绩成。

    还有一个孩子今年十四岁,这一次文化考试排名第二只比边绩成少了五分,这已经不简单了。

    边绩成是绍兴府人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饱读诗书,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又早早的接受父母的启蒙,在黄家文化考试当然鹤立鸡群。

    而这个孩子就是从喀喇沁解救的汉民曼度儿,他的汉名是甄思明,也不知道是他们被解救后,他的母亲给取的还是以前就是这个名字,一个在蒙古长大的孩子如果不是善于学习,怎么可能和绍兴的学生比成绩。

    这个孩子作为年纪最小的火枪手在军队服役半年了,可是军队的武官都放弃推荐他成为家主的装填手,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母亲面前哭得无比伤心。他来到军队,没有被歧视,黄家部队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这里没有欺凌连冷暴力都没有。

    家主讲课、指导工作时也没有对他另眼相看,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集体。

    全军大比武选拔最优秀的少年推荐给家主做装填手的消息一传开,曼度儿就拼命练习争取获得这个机会,他还想有机会跟家主说一句话,这句话憋在他心里许久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新装填手

    甄思明在军队参加的文化考试排名第一,射击成绩排名第三,装填速度排名第二十一。

    最后落选了,负责监督选拔的刘国正振振有词,本来就是选拔大人的装填手,装填速度当然是最重要的成绩。

    没有一个武官为曼度儿求情,连黄东山和顾山河几个主官都深以为然,他们不是认为不怕得罪人的刘国正说得对,而是认为让曼度儿离大人远点让人放心。

    甄思明的母亲李氏来到黄家生活了近一年,眼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懂事理,她每天都无比快乐,跟着大管家赵蕊尽心尽力做事。

    一切出发点都是维护黄家利益,每天都忙忙碌碌,赵蕊有了这个尽职有文化的大女人帮忙轻松了不少。

    获得新生的李氏在正月里听到赵蕊转述了家主同意收下她独子当火枪手的条件后,哭得泣不成声。

    家主居然关心她这样一个一文不名女子的生死,不许她为了全节自杀。

    后来赵蕊在她耳边告诉了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往,还叮嘱她不能告诉任何人。

    李氏终于知道家主不是虚情假意,他真的没有嫌弃曾经被逼无奈饱受摧残的女子,家主是不是疼爱大管家,黄家人都看在眼里呢。

    她暗暗发誓为了家主一定任劳任怨,哪怕为了黄家去死也不皱一下眉头。

    儿子落选了,母亲为了儿子的前程决定去找大管家帮着说几句话,李氏其实没有太多幻想,只是见儿子无比伤心,试一试而已。

    毕竟黄家人人敬爱的家主还没有被谁攻击过,儿子有这个污点自然被其他根正苗红的少年比下去了,李氏知道黄家少年没有孬种,一个个都是文化人,出类拔萃的何其多也!

    赵蕊趁着老爷来她院子留宿的时候讲了原委,黄胜有些为难,四个装填手军队已经选拔,都是顶哌哌的少年郎,不能因为有开后门的就拉下一个经过公开招考的少年。

    公平原则是底线,谁都不可以触碰,但是给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机会也是不让明珠蒙尘也。

    于是乎,国朝某些老大运作自己连专科分数线都达不到的子女去清华、北大读书的点子启发了黄胜,其实这些大佬根本不必如此,初中毕业也可以做国朝天大的官。

    韩国总统太不幸,比国朝的大佬差多了,闺蜜只不过运作了自己的女儿就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这样的小事就搞得地动山摇。

    在国朝这样的事情就是个屁,那一家媒体敢揪住不放?还想不想在照到哪里哪里亮的最民主的国度混了?

    黄胜搂着美人给她出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