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有多“现象级”呢?
从星期六晚上公映开始,已经有几个爱尔兰人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太过悲愤,也有可能因为观众太多导致空气不流通的关系,突发疾病而去世了。
这下搞得各个放映场所不得不请来医生驻场。
新芬党和爱尔兰共和军因为这部电影而声势大涨,他们都不大在乎电影收入了,因为他们都得到了的大笔的额外收入。很多观众走出电影院之后,直接去他们的办公场所捐款。
尤其是瓦勒拉这样的激进派话语权大增,英爱之间的谈判刚刚开始已经有点进行不下去了。
这也是温斯顿…丘吉尔一心想要找我们袁大师麻烦的原因之一。
不过刑讯专家马上摇了摇头道:“不过就算我这个外行都知道,这两部电影是不一样。因为……”
“因为亚美尼亚人的声音太小是吧?”袁燕倏用讽刺的语调打断道。
“先生们,没关系的,就算赚不到钱也没有关系的。”
“作为一位艺术家,我不大在乎钱,而在乎艺术效果,还有……”
我们的袁大师用手指用力地戳了戳自己的胸口道:“我的良心!”
“即使这部电影把我赔的连裤子都穿不起,我还是要拍出来。因为我对亚美尼亚人民的遭遇抱有最为深切的同情。”
我们的袁大师并没有说谎,他真的挺同情亚美尼亚人的。
就和上面提到的中俄两国来比较。纵然自由世界非常非常非常不待见红色或者不红色的赛里斯和俄罗斯,但是作为二战时候站在一起的盟友,他们也不能否认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
不过,土耳其人那是死不认账,就算一百年后也仅仅承认当时只有几万名亚美尼亚人死亡(死亡数字官方说法不一),还声称那是由于被大规模放逐到叙利亚(当时奥斯曼的属国)时的饥饿和疾病所致。
以至于希姆莱后来在被问到种族清洗犹太人会被后世怎么看待,他说,亚美尼亚被杀的一百多万人,才过了十几年就已经快被忘掉了,我们现在清洗犹太人,我们的后代会感谢我们。
欧罗阿爸人可以忘掉“离巴黎只有五天路程”的地方发生的人间惨剧,袁燕倏这个赛里斯人不会遗忘,他还要提醒包括欧洲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当然啦,比起对于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的亚美尼亚人的同情,他更讨厌那些侩子手。
虽说他们现在还不那么讨人厌,不过作为一位从历史下游回流而上的穿越者,袁燕倏知道那帮人有多讨厌。
尤其是自诩为突厥人后裔的土鸡们,他们还搞出了一个所谓“图兰主义”,就是泛突厥主义。
他们宣称凡是使用阿尔泰“语系”,包括蒙古语和通古斯语这两个“语族”的民族都是他们的同胞,所以那些民族占据的土地也是突厥人的土地。
按照图兰主义者们的地图,大突厥从日本列岛一直到匈牙利。
这种地图开疆的本事,也只有同为阿尔泰语系的宇宙大国可以比拟了。从这个角度说,他们说不定真的是同胞。
既然我们袁大师现在的恶名已经从爱尔兰到契丹无人不晓了,那么他就提前给从日本列岛到匈牙利的土鸡找点不痛快。
请别忘了,现在是1921年,正是各色帝国主义当道的年头,他们也没有成为真…圣斗士。
更何况,一百年后有民族团结,一百年前可没有。
老子就算当了“清zhen之友”,他们能奈我何?
因此就有了这一部《战争瘾君子》!
袁燕倏越说越是起劲地道:“不管是爱尔兰人还是亚美尼亚人,我这个中国人都很同情。”
“因为我的祖国也被某些国家侵略过。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要活着就要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声!”
“先生们,请把我说的话完整不打折扣地记下来,然后和这个剧本一起交给你们的那一位丘吉尔阁下好好看看……”
………………………………
正因为想起快到愚人节了,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震雾都 九
本章副标题:电影界的司马迁,健全版的太史公。
…………………………………………………………
“袁燕倏先生创作电影剧本经常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并且尽可能再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难怪他被人誉为‘电影时代的司马迁’。
不过他本人不太喜欢这个称呼,时常谦虚地表示,自己绝对不能和‘太史公’相提并论,最多也就是‘异史氏(蒲松龄的自称)’罢了……
《战争瘾君子》确实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虽然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名叫拉斐尔…德…诺嘉莱斯的南美雇佣兵加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部队。
而且就像影片里面的情节一样,他也真的‘参与’了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
因为这部电影,他本人也名声大燥,还被梦工厂邀请去纽约参加了《战争瘾君子》的首映礼。他后来写了一本回忆录,书名就叫《我,战争瘾君子》。
这本书是由《世界妇女》集团杂志社出版的,是当年美国非小说类畅销书第一名。
在这本回忆录里面他就以很大篇幅详尽地描写了亚美尼亚大屠杀,这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这起人类历史上的大惨剧的广泛关注……
《战争瘾君子》在亚美尼亚大屠杀之后的情节就和诺嘉莱斯本人的经历就不太相符了。
其实在到了埃尔祖鲁姆之后,诺嘉莱斯总算摆脱了这场噩梦,幸运地调动到了巴勒斯坦,成了驻扎在当地的治安军。
1917年他在德意志帝国的埃里希…冯…法金汉上将(就是绰号‘凡尔登屠夫’的那一位)指挥下,参加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进攻失败之后又奉命在加沙阻击英军。
之后他被调回首都,一直待到战败,当协约**舰开进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他给战争部又打了一个报告要求退伍,这次奥斯曼帝国批准了。
拉斐尔…德…诺嘉莱斯,这位‘战争瘾君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么结束了。
但是在这部电影中,男主人公却去参加了1915年的达达尼尔战役。
达达尼尔战役也叫做加里波利之战,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的一场战役。
它始于一个英法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留下约53,000死亡,96,937受伤。
达达尼尔海峡是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登陆作战。但这次冒险的军事行动,是马虎策划与错误判断的结果。于是在军事史上,写下了惨重的一笔。
众所周知,这惨重的一笔,始作俑者或者说第一责任人正是时任大英帝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
那么《战争瘾君子》的编剧袁燕倏先生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就处于英国人的监禁之中,而发布逮捕令的也正是丘吉尔。
所以他这么改编的意图就不问可知了。而且据说丘吉尔本人看到了这个剧本之后也是大怒如狂……”
节选自《用电影写历史袁燕倏和他的历史电影》
1927年8月2日,星期二。
“军情五处……你、们、特、么、的、军、情、五、处……”
“两天时间……花、了、特、么、的、整、整、两、天……”
“这是剧本……这、是、特、么、的、一、个、剧、本……”
丘吉尔的脾气本来就不太好,不过他毕竟是一位大英帝国的绅士,所以平时不太说粗口。
但是他这次实在是忍不住了,看完了厚厚的一沓“供词”之后,还是专门黑他的剧本,一连串的“f+d+s words”从这位内阁高官的口中蹦了出来。
他现在也知道《饥荒孤女》在爱尔兰是多么红火,爱尔兰人民看完这部电影又是多么的火大。
而且他更是预计到了这部电影肯定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走红,那么到时候他心爱的大英帝国必定要被口诛笔伐。
总之,《饥荒孤女》会对大英帝国造成严重的伤害,这已经是事实了。
那么《战争瘾君子》会对大英帝国前任的海军大臣和现任的殖民地事务大臣造成什么程度的伤害,丘吉尔他老人家都不敢去想了。
也总之,要是这个中国人真的把《战争瘾君子》拍出来,然后再全球一公映,他老人家妥妥地就要变成全球知名的废物点心了。
这要是再不飚粗口,那丘吉尔都可以称之为圣人了。
“k”和saw也是有点心虚啊,他们折腾了两天时间,最后居然折腾出了一个剧本。这确实严重伤害军情五处的名声和面子。
职责所在的凯尔爵士也只好硬着头皮道:“丘吉尔阁下,你指示过要不留把柄,所以我们只好动用一些‘间接’的手段。”
saw这位刑讯专家也做出了“专业”的解释道:“丘吉尔阁下,这些‘间接’手段因人而异,而这次我们遇到的对象比较古怪……”
“别跟我说这些!”
温斯顿…丘吉尔眯着眼睛盯着他俩,口中厉声喝道:“我只要结果,那个中国人绑架两位皇太子的这个结果……”
“懂(understand)?”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留不留把柄,军情五处是采取直接还是间接手段了。
“啪!”
军情五处的两位成员并拢脚跟发出清脆的声响,同时低头道:“明白了,丘吉尔阁下!”
“你明白了吗,其实间谍为主角小说肯定会很受欢迎的。”
此时,审讯袁燕倏的人已经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