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米塞斯还是凯恩斯,欧洲一大票经济学家如今就在忙乎这几件事情呢。
比起这几件事情,资社论战不过就是一场学术之争罢了。
所以1922年有两场重要的经济会议,一场是春天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会议,另一场是秋天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
热那亚会议就是各国以承认苏俄为条件,压迫苏俄要承认沙俄之前欠下的外债。结果非常因吹斯听,毛子和汉斯在场外互相承认,互免外债,进入了苏德蜜月期。
日内亚会议是各国央行共同举行重建金本位制度的会议,结果就是缓解了眼前的困局,种下了未来大萧条的种子。
那么我们的袁大师有办法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有啊,太有了啊,历史书上面都写着呢,而且还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皮卡皮卡皮卡皮卡……”
“大师球行了。别号丧了!我推动历史往‘正确方向’发展不就好了吗?”
“宿主,你一定要正确啊,不正确的话,那本系统只好来一次真正的十万伏特了啊。”
第二百四十二章 金本位 中
本章副标题:当经济学家就不用拜堂口了吗?
………………………………………………………
对赛里斯人来说,1921年五月份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就是帝都八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们联合起来向北洋政府……索薪!
这八所学校便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的前身),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31年和北师大合并。),法政、医学、工业、农业、美术这五家专门学校。另外一所就是……北大!
实际上,从1919年开始帝都公立学校教师们和教育部公务员们就经常拖欠薪酬,搞得后来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经常要来个校园贷。
1920年,教育部公务员开始组织起“索薪团”,跑到财政部门前静坐示威。
1921年4月8日,以上八校教职员因抗议北洋政府克扣教育经费全体辞职,并通电全国。北洋政府只好承诺尽快拨款。
1921年5月16日,因政府开空头支票,没有实现上个月的承诺,八校教职员再次辞职。
1921年6月3日,八所高校师生和15所大中小学学生联合赴总统府请愿,在新华门遭到总统府卫队的毒打,被卫兵用枪柄、刺刀击伤10余人。史称“六三(索薪)惨案“,亦称“新华门事件“。
还好还好,比起那两个敏感词,这两个词汇差了一丝丝。
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个人,比起民国武装索薪第一人来说,这些家伙真是废柴啊;比起我们的袁大师来说,这些家伙真是卢瑟啊,
1921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两点。
作为人生温拿的袁燕倏自然一点不关心赛里斯的帝都五月份已经发生的事情,他关心的是赛里斯的魔都七月份将要发生的事情……
“皮卡皮卡。”
“尼奥,我们到了。”
袁大师向着提醒他的尤里安…钱德勒教授点了点头以示感谢,然后从车窗里面打量着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哥伦比亚大学。
其实哥伦比亚大学也在纽约曼哈顿岛上,哥大的英文名称就columbia universitythe citynew york。直译就是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
这是为了和其他“哥伦比亚大学”做区分。比如加拿大就有一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又名“卑诗大学”)。
实际上,来自哥伦布的“columbia”本来就是美洲的一种代称。
不过哥大不像nyu就在热闹的半岛中心,而是在比较“偏僻”的上西城的晨边高地。
袁鸿渐同学这心里面就开始埋怨起自己的大曾伯祖父了,这都来美利坚留学了,你不读个哈佛耶鲁已经不大好意思了,怎么连哥伦比亚大学都上不了呢?
人家哥大著名中国校友是唐绍仪、顾维钧、胡适、宋子文、马寅初、冯友兰、蒋梦麟、陶行知、金岳霖……
对了,还有和金岳霖一样爱上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
还对了,原版的袁燕倏和金岳霖那也是见过面的,因为1920年人家就在哥大读政治学博士,不过当现在这个版本穿过来的时候,金岳霖已经去英国了。
这些人物说出去那都是如雷贯耳,连百度都不用百度,多有派儿!
自己nyu著名中国校友是马英九……他老人家除了帅气之外就是丧气,不说也罢。
无形之中就让自己的逼格降低了好几分呐。
这可不行啊,老子以后一定想办法和胡适一样弄五、六十个……不对,三位数的荣誉博士当当。
就在袁大师打定主意来个“百士斩”的时候,载着他和钱德勒教授的汽车就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旁边的酒吧。
哦,现在实行禁酒令,所以这些酒吧改成男子俱乐部了。
而听上去牛逼哄哄的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简称aea)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仍然是一个美国经济学家们自发组织的俱乐部。
aea最早可以上溯到1885年,一帮激进的年轻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纽约建立了一个联谊会,然后影响力越来越大,参加的经济学者也越来越多。
到了1894年,前面提到过了约翰…贝茨…克拉克成为了aea的主席,在他的努力之下,这个联谊会向着学术组织转型,到了1900年就真的变成一个非正式的学术组织。
补过1921年的美国经济学会还是没有向官方注册成为合法组织,要到两年后的1923年才算是正式成立。
于是当我们的袁大师走进这间男子俱乐部的时候,有些失望的发现里面就是一帮大老爷们抽着各式各样的烟草,喝着……那个茶水,聊着大天。
“钱德勒教授,欢迎你啊。”
见到有人进来,靠近门边的座位上站起了一位六旬上下的大高个,他长着一张大长脸,还有一只大鼻子,一头白色的头发支愣着,再配上一副金丝边眼睛,显得非常的知识分子。
“达文波特教授,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两人笑着握手还拥抱了一下,然后老钱德勒先生指着袁燕倏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的学生,尼奥…袁博士。”
“而这位是赫伯特…约瑟夫…达文波特(herbert j davenport1861…1931)教授,也是这一届aea的主席,现在是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的教授。”
aea的主席基本上是一到两年一换,而原本那条时间上的1921年确实就是这位达文波特教授担任主席。
aea现任主席用欣赏的目光打量了一下袁大师……这不是因为他的性取向有问题,而是因为这位老兄也是奥地利学派的成员。
达文波特教授颇为客气地主动伸出手道:“袁博士,很高兴见到你。你的《socialism》我读过了,写得相当不错呢。”
“谢谢你的夸奖……”
行了,有你这句话等大萧条的时候老子就要拉你一把。
没错,这位达文波特教授和欧文…费雪一样被大萧条给坑惨了。
哎呀,这种事情说出来真是太给我们经济学家和奥地利学派丢人了啊。
袁燕倏上前一步握住了对方的手道:“达文波特教授,见到你是我的荣幸。我也读过你的《企业经济学》、《资本主义和市场价值》、《价值和分配》……”
他霹雳巴拉就报了一堆菜名……嗯,书名,让人家忍不住打断道:“袁博士,不好意思,我的这些作品你都读过吗?”
“读过啊,我真的全读过的。”
我们的袁大师眨巴着眼睛,露出无比真诚地表情道,“达文波特教授,而且我还把你的那些精彩段落都给背下来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金本位 下
本章副标题:劣币,良币,装逼。
…………………………………………………………
“你都背下来了?袁博士,这个么……”
赫伯特…j…达文波特教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个中国人实在太过浮夸了啊。不过他为人还算宽厚,准备随口打个哈哈当作没听到算了。
“哇喔,我们都知道袁博士可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绅士,他敢这么说肯定能背得出来……”
现任aea主席还没有说话的时候,旁边就有人插了进来。
插口之人大约五十多岁,相貌就是路人大叔脸,不过亮闪闪的半颗秃头倒是蛮让人印象深刻。
他笑着走了过来,伸出手道:“袁博士,我可是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啊。自我介绍一下,我是……”
袁燕倏微微一笑,打断道:“你是雅各布…哈里…霍兰德博士(dr。 jacob harry hollander 18711940)。”
对方不由得吃了一惊,脱口问道:“袁博士,你怎么会认识我的?”
“霍兰德博士,我之所以会认识你……”
我们的袁大师心中说道,自然是因为大师球咯。
我们的袁大师口中说道:“自然是因为我读过你最近发表的《战债(欧战)》,还有《革除贫困》、《圣多明各(多米尼加的首都)的债务报告》、《联邦州税研究》……”
这位半秃头博士毕业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过他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路线。
在得到1894年得到phd。之后,霍兰德博士出任过美国联邦政府官员,接受了短命的麦金莱总统任命当过美国托管国波多黎各的财政部长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高级财政顾问。其后回到美国财政部担任劳动纠纷的仲裁人。
而他将会担任1921年度的aea主席。
其实这个“主席”真没有什么好当的,你说能从一帮子经济学家建立的学会里面捞到钱吗,当一年也真是够了。
听到这个中国人这么如数家珍地一说,下一任aea主席脸上的神情也是有些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