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踹到宋郡,庆王弘信至今还未摆平难缠的北亳军,对他赵弘誉可谓是恨之入骨;而桓王赵弘宣,因为长皇子赵弘礼的关系,一直以来就对他赵弘誉抱持敌意;唯独剩下燕王赵弘疆,与他赵弘誉以往并未发生龌蹉,但是此人在北疆与桓王赵弘宣同进同退,因此与太子弘誉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不,邀请诸兄弟回大梁见证登基大典的书信发出去已有十日,唯独肃王赵弘润应邀来到了大梁,其余赵弘信、赵弘宣、赵弘疆三人,皆没有任何动静。
想到这里,太子弘誉沉声说道:“赵弘的事,暂且放在一边,如今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让赵弘宣、赵弘疆、赵弘信三人前来大梁……”
听闻此言,张启功摇摇头说道:“话虽如此,但正如在下当初所断言的那样……恐怕三人不会中计。”说到这里,他暗示赵弘誉道:“在下以为,太子当另做打算。”
听到张启功口中那句另作打算,太子弘誉的面色便变得凝重了几分。
因为当初张启功在向太子弘誉献计时,有两条计策。
第一条,无非就是借见证登基大典这件事,将肃王赵弘润、桓王赵弘宣、燕王赵弘疆、庆王赵弘信四人骗到大梁,解释兵权。
这条计策,合乎情理,毕竟历代新君登基,同辈的兄弟的确是要到场见证,拥护新君。
但问题是,赵弘宣、赵弘疆、赵弘宣三人又不是傻瓜,在得知大梁这一年多来发生的变化后,怎么可能轻易前来大梁呢?也只有以往就支持太子弘誉的肃王赵弘润,会如此干脆地前来大梁,虽然这位殿下此番前来,恐怕也是心存着某些别的想法。
至于第二条,那就是判定那几名兄弟的罪名,毕竟拒绝赴大梁见证新君继位,这是说不过去的,只要太子弘誉这边稍微运作一下,就能将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罪名按在那几名兄弟头上。
只不过,这样一来,兄弟几人也等同于彻底撕破了脸皮,搞不好那几个兄弟会矫诏起兵,联手对抗他,到时候,国内说不定就会爆发一场内乱。
不过庆幸的是,诸兄弟中最擅长打仗的肃王赵弘润,已于前两日来到了大梁,这让太子弘誉大大松了口气,否则若是这位兄弟亦拒绝邀请,太子弘誉还真不敢弄什么登基大典若是登基之后,镇守魏国四方的兄弟王侯依旧不尊君令,那岂不是徒惹天下人耻笑他赵弘誉?
“……太子殿下,在下以为,此事不易再拖,应当向那三人发出最后通牒。”
见太子弘誉似乎仍在考虑此事,张启功压低声音说道:“再拖下去,待等肃王那边亦察觉了不对,被他走脱,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太子弘誉沉思了片刻,眯了眯眼睛,沉声说道:“好!就依你的意思,于垂拱殿发布诏令,勒令赵弘宣、赵弘疆、赵弘信三人于五日内赶赴大梁,若违此期限……则视为叛逆!”
张启功闻言面色一正,拱手赞道:“太子殿下英明!”
说罢,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说道:“太子殿下,肃王那边,在下建议还是多派些人手,谨慎些为好……”
尽管张启功说得颇为隐晦,但太子弘誉还是能够听懂前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派遣软禁肃王赵弘润一行人!
只见太子弘誉眼眸中闪过几丝复杂神色,惆怅说道:“此事……不必操之过急。”
听闻此言,张启功紧声说道:“太子殿下,肃王那边可是……”
“我知道!”太子弘誉打断了张启功的话,正色说道:“启功,你要知道,我虽希望收回诸兄弟兵权,但并不希望与八弟交恶,待日后稳固下来,我还是会重用弘润,为我大魏开疆辟土……”
说到这里,他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兴致阑珊地说道:“总之,这件事再缓几日,除非弘润他有意逃离大梁,否则,绝不允许派兵软禁。”
见太子弘誉主意已决,张启功摇了摇头,只能拱手领命。
数日后,垂拱殿发布的诏令送到了宋郡昌邑县的庆王弘信手中。
庆王弘信在看罢诏令后,勃然大怒。
与此同期,相同的诏令亦送到了河东郡安邑县的桓王赵弘宣手中。
后者在看完诏令后,亦是面色不善。
最终,庆王弘信与桓王弘宣,依旧按兵不动,谁也没有前赴大梁。
第1380章:如履薄冰的情谊
就这样过了数日,在这数日时间里,太子弘誉几乎天天邀请赵弘润一家到城内太子府用饭。
而在宴席间陪酒的宾客,也是天天变幻,要么是酸枣崔氏的浪荡公子崔咏,要么是陈留施氏的家主施融,要么就是雍王党其他贵族的俊杰人物。
虽然酒席间其乐融融,但几次下来,赵弘润依旧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收获他根本逮不到机会与太子弘誉私下谈话,每日到了太子府就被拉着吃酒,一直喝到半夜,要么是太子弘誉喝得不省人事,要么就是赵弘润自己被那些人盛情灌酒,灌得酩酊大醉。
渐渐地,赵弘润也察觉出来了:太子弘誉一方面想继续拉拢他,一方面又担心他提起冶造局、兵铸局的事而导致两人发生争执,故而苦心经营了这种酒局,让赵弘润没有机会私下与他谈话毕竟赵弘润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跟太子弘誉提出讨要冶造局与兵铸局的话。
而除了这些酒局以外,太子弘誉亦频繁派人给肃王府送礼。
这些礼物,并非全然都很贵重,但是颇具意义。
比如说,太子弘誉新做了一件袍子,觉得这袍子穿起来感觉不错,便命人再缝制一件送到肃王府;或者太子弘誉得到了新奇的玩物,亦不曾忘记赵弘润,转头便命人将其中一部分送到肃王府;甚至于是太子弘誉觉得味道不错的菜肴,有时也会专门派人送到肃王府上。
不得不说,这份盛情,让赵弘润觉得颇为感动,但感动之余,亦让他感觉莫名的负担。
这不今日,太子弘誉又命其一名宗卫送来一盒首饰,说是太子妃崔氏赠予芈姜与雀儿二女的,赵弘润几番推辞,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对方的盛意,勉为其难地收了下来。
带着这只木盒来到了女眷的寝居,赵弘润将手中的木盒递给雀儿。
“又是太子府送来的?”此时芈姜正侧坐在卧榻一旁,给儿子赵卫哺乳,瞥了一眼赵弘润手中那只精致的木盒,好奇问道。
赵弘润点点头,说道:“说是太子妃崔氏赠予你二人的。”
芈姜皱了皱眉,一如既往面无表情地说道:“回头让卫骄他们送还回去吧,接二连三收别人东西,我总觉得不好……”
此时,雀儿接过木盒放在桌上,抽出盖子瞧了瞧内中的一些首饰,虽说木盒内的那几件首饰或许会让魏国许多年轻的女子痴迷,但她脸上却没有丝毫表示。
想想也是,毕竟在嫁到肃王府前,赵雀与其姐赵莺就是怡王赵元的养女,替后者张罗着夜莺,亦是吃过见过,怎么会因为这些小玩意而失态?
这不,她随意从木盒里挑了几颗大个的霞珠,让小家伙抓在手里把玩着,那仿佛朝霞般的珠子,惹得小家伙咯咯直笑。
“几件小饰物而已,夫人也用不着这么忌讳,只不过……”亲昵地捏了捏小家伙的脸,雀儿转头对赵弘润说道:“贱妾观殿下与太子的关系,似乎并非如传闻的那样好……”
赵弘润闻言愣了愣,不解问道:“为何这么说?”
与芈姜对视了一眼,雀儿低声说道:“贱妾感觉,太子好似颇为小心谨慎地维持着与殿下的交情,殿下……亦是如此。”
听闻此言,芈姜亦在旁点了点头,看来她也有类似的感觉。
“……”赵弘润张了张嘴,随即借故告别二女,回到了书房。
回到书房后,赵弘润忍不住仔细回想着雀儿的那句话。
的确如雀儿所言,太子弘誉十分谨慎小心地维持与他的交情,甚至于用出了小恩小惠这种伎俩想当年,当赵弘誉还是雍王的时候,就算没有隔三差五就邀请他赵弘润到当时的雍王府赴宴,也没有赠送过什么贵重的东西,彼此的关系仍旧亲近;可眼下,虽然太子弘誉隔日就邀请赵弘润一同喝酒作乐,但赵弘润却感觉,彼此的关系早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亲近。
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觉。
……是因为彼此间已有了防备么?
赵弘润双手托着额头,坐在书桌前沉思着。
而与此同时,在大梁城内东市,宗卫高括与穆青打扮成本地的游侠,在几名同样扮成游侠的青鸦众的簇拥下,四下游荡着。
可不是高括与穆青游手好闲、闲着没事出来游逛,他们这是在守株待兔,寻找内侍的采办太监即在宫内负责购置蔬菜、瓜果、肉类以及一切应用所需的太监。
其实在前两日的时候,高括已经吩咐青鸦众的头目之一鸦五,让后者想办法与内侍监的太监取得联系,毕竟当初鸦五还在大梁时,青鸦众实际上没少跟内侍监的太监照面。
当然,这些内侍监的太监,指的是大太监童宪这一系的人马,俗称东监,在以往主要负责满足皇宫的需求,以及作为魏天子的眼线,总而言之就是为辅佐魏天子而存在;而在顿丘县与鸦五发生冲突的太监戚贵,则是大太监冯卢的部署,俗称西监,主要负责协助皇后打理后宫,一般很少会在宫外露面,除非有特殊的使命。
可没想到的是,鸦五在城内找了几日,虽然期间碰到了一拨内侍监的采办太监,但是却不认得对方,感觉非常面生,无奈之下,高括只好自己出马,毕竟他在大梁的人脉,可不是鸦五可以相提并论的。
而就当高括当街啃着一枚果子时,忽然有一名打扮成寻常百姓的青鸦众凑了过来,低声说道:“高爷,找到了,在李屠的铺子那边。”
听闻此言,高括几口将手中的果子啃完,将果壳随手一丢,用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