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都做,独你什么都不做,就算别人不说什么,只怕你也不会觉得好受。
“如此就劳烦孔大人了。”
孔雲点点头:“一般入了翰林院,我们会根据不同人的特长来让人做不同的事情,有的人善于写文章,那我们就让他写文章,有些人善于写史书,那我们就让他编撰史书,有人在天文、地里、刑律等方面有了解,我们就让他们研究这些,编撰一些这样的书籍,不知小侯爷擅长什么?”
孔雲这么一问,唐舟倒是愣了一下,其实很多他都是有所了解的,但若说擅长那个,他还真不知道。
比如天文,让他说,他也能说出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来,可真要说擅长,他还真不敢说自己擅长,因为天上的很多星星他都说不出名字来。
比如数学,他知道很多公式,也知道很多像圆周率啊等等这些的东西,但他只是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推算出来的,又是如何验证的,他却不知道。
但想要在这里说这些,必须精确才行,你推出了一个新的学说,就得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是对的,不能说你提出了一个观点,然后说这就是对的,你们只要跟着学就行了?
可他为什么是对的?
唐舟有些尴尬,面对孔雲的问题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孔雲等了片刻,见唐舟一直没有开口,心中也很是疑惑,问道:“可是侯爷对什么都在行,然后不知道该怎么选?”
这孔雲还真是看得起唐舟,唐舟苦笑,假装谦虚似的说道:“不敢,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选而已,孔大人还是直接安排吧。”
直接安排,这岂不是说自己什么都懂,你安排那里我做那里?
狂。
不过孔雲倒也不觉得,沉眉想了想,道:“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先皇便命令翰林院编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史志,差不多有十志吧,大体是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十志涵盖颇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不知道侯爷想修那个?”
唐舟一听是修唐之前的五代史志,心下顿时就紧张起来,五代史志,那都是十分精细的东西,就那律历来说吧,修这个的人必须了解五代各个朝代的不同律法等等,然后将其系统的分析记录一下,以此好让后人对当时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
礼乐、刑法等等,也都是记录当时的情况,而想知道当时的情况,非阅读浩瀚书海而不可得,唐舟那里有学富五车的能力啊?
所以,这十志,唐舟是断不可能去修的。
而且,据唐舟所知,这十志虽然还没有完成,但也已经进入尾声了,他若是这个时候加入进去,就跟抢人家功劳似的,这在官场是十分被人诟病的,这种事情唐舟做不得。
所以思虑之后,唐舟道:“十志我就不修了,我不如研究天文地理吧,争取让我大唐在天文方面有所成就,让后世敬仰。”
唐舟对天文不算了解,但现在这种情况,他也只能选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研究一下,糊弄一下了。
而孔雲听到唐舟说出这话之后,心里也终于放下,松了一口气,让他给唐舟找东西研究,他也发愁,如今唐舟自己说出了自己想研究的方面,那就再好不过了,直接扔给唐舟让他去研究就行了,至于结果,管他呢。
唐舟应该不至于什么都研究不出来吧?(未完待续。)
第1460章 争论
唐舟要负责天文方面的研究。
但他在翰林院任职,说是研究,也只是将整个大唐现如今已经出现的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加以证明筛选,最后记录成册,以便流传后世。
真正研究天文的是司天监,司天监是专门负责星象,测算国运的地方,当然,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不关心天文星象,他们只关心国运什么的。
所以司天监里的人多半都是帮天子测一测国运,比如说什么时候临幸女子啊,什么时候国家会有灾难啥的。
当初传出武代李兴的时候,李世民就有传司天监的人进行预测,不过因为那是有预谋的事情,所以事情的发展并无任何根据。
不过司天监的人不知道的是,就因为这么一个传出来的谣言,却是让武媚娘动了坐拥天下的心。
唐小天要收集天文方面的知识,少不得就要去司天监,而此时司天监的官员是李淳风。
李淳风是依附于吴王李恪的。
不过平时,他还是很安守本份。
没事的时候写一些预言类的书籍啊,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之类的,反正悠闲的很。
司天监不大,但是却有各种仪器,唐舟来的时候都有点被这里的仪器给惊到,虽然这些仪器没有后世的天文望远镜厉害,但也是种类繁多,看的人头脑发胀。
不过观察星象的仪器不多,更多的还是如同龟壳啊,八卦之类的什么。
唐舟来了之后,便请求要见李淳风,如今整个大唐的天文成就,李淳风最是熟悉,有那些比较高端的天文历法啥的,也都得问他。
不过唐舟来了之后,却被李淳风的弟子告知,他师父今天早上算了一挂,说上午不能见客,不容容易有血光之灾,所以唐舟要想见他家师父,就只能等下午了。
唐舟听到这个,顿时无语,后世的时候,他也见过一些比较喜欢星象的女生,平日里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吃什么饭啊的,都得问问星座学。
如今倒好,来到大唐,他又遇见一个,这李淳风还真信自己的那些东西?
唐舟哭笑,想着回去吧,等下午再来,毕竟一个人太信这个的话,你想让他打破规矩来见你,也不太容易。
唐舟转身准备离开,路过一处亭台的时候,见两个人在讨论事情,而且声音还挺大。
“那天我有一个问题问师父,我问一个十斤的铁球和一个一斤的铁球从高处落下,那个速度大,师父说当然是十斤的铁球,可是我怎么觉得两个铁球的速度是一样的呢?”
“师父说是十斤的,就肯定是十斤的,你想啊,十斤的重啊,落下来的时候速度肯定快。”
两人嘀嘀咕咕的说着,唐舟路过听到,突然觉得很熟悉,这不是以前那个什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理论吗?
他觉得速度与质量是成正比的,从高处落下的东西,质量越大,速度就越快。
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谬论,伽利略已经做过试验证明这是错误的。
唐舟没有想到大唐竟然也有人纠结这个问题。
不过仔细想想,整个大唐根本没有什么物理数学啥的,至于两个铁球谁的速度快这事,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在意了,人们就是偶然想到了这个,也不会太过于追究,更不会把这些写下来。
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悲哀。
唐舟摇摇头,对那两个讨论的人道:“十斤铁球和一斤铁球从高处落下的速度是一样的,不仅如此,就算是一个小石块落下的速度,也跟十斤铁球差不多,如果不考虑阻力的话,就是一根羽毛也跟十斤铁球落下的速度是一样的。”
唐舟随口说了一句,然后便离开了,至于他为什么这么说,只是他看不得别人愚昧。
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知道一件事情是对的,可别人都在做错,他就会忍不住想要纠正过来。
唐舟当时就有这样的心态,明明知道那是错的,可这些人还深信不疑,他自然忍不住想要说教一番。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却没有几个人能够认识到,甚至是改变。
不过唐舟说完之后,又突然觉得跟这两个人说这些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也就没有想过证明,转身就走了。
只是唐舟走了,那两个人却是愣了一下,接着只听一人道:“刚才那个人是小侯爷吧?”
“是他,就是他。”
“他是不是傻了,一个羽毛怎么会跟一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快,羽毛飘飘飘的,俩铁球落地,羽毛都不一定落地。”
“这事得跟师父说说才行。”
李淳风只是不见客,但他的徒弟不算客人。
两个徒弟把唐舟的话给李淳风叙述了一遍,李淳风眉头微微一凝,接着撇了撇嘴:“这唐舟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真是没文化,可怕,可怕啊。”
这样说着的时候,李淳风突然觉得这是搞臭唐舟的大好机会。
吴王李恪当初拉拢唐舟不成,于是便对唐舟起了杀心,只是后来发现唐舟不好杀,这才作罢,不过吴王李恪对唐舟的仇恨却是一刻都没有减少的。
因为如果唐舟支持了他,说不定这大唐的天子就是他吴王李恪,而不少李治了。
如果他能够通过这个搞臭唐舟,说不定能博得李恪高兴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淳风便静等下午唐舟的到来。
唐舟并不知道李淳风的想法,他李恪司天监后也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一趟翠明楼。
天气渐渐凉了起来,翠明楼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他进得自己的包间,柳紫衣就送来了一些食物,然后就坐进了唐舟的怀里。
“侯爷回来这么多天了,也不来看看奴家。”
这话说的带着几分嗔怒,唐舟摸了一下她的小脸,道:“这不是来了吗,你也知道,我回来之后,家里有公主和青素,还要忙翰林院的事情,能来你这里一趟,很不容易了。”
唐舟在诉苦,柳紫衣有点生气,道:“侯爷好不容易来一趟,可不能走那么快……”
“放心,侯爷我饿着呢,不吃饱是不会走的。”
柳紫衣撇了撇嘴:“奴家也还饿着呢……”
唐舟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放心,放心,侯爷今天喂饱你再走……”(未完待续。)
第1461章 铁球试验
下午,唐舟如约来到司天监。
虽然早上来的时候吃了闭门羹让唐舟心里挺不痛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