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被村落里的族人击杀不少了。
桑村里除了居住的房子外,自然少不了几个简易厕所。平日里自有族人将那些天然肥料提到桑树林中给桑树施肥,虽然对诺大的桑林作用不大,但也算让这些排泄物有一个废物利用的好机会。
在养蚕前,几十个大大的竹箩筐被族人一字排开,放在一件草棚架下。然后将一条条的桑树叶放上箩筐内。这些前期工作搞定后,华曦吩咐养蚕的族人将那些桑蚕,按一定数量分别放入那些铺满桑叶的箩筐里。
华曦一脸兴奋地站在草棚架下看着那些不停蠕动着,正在肯吃蚕食着大把大把的桑叶,华曦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蚕的一生从蚕卵—蚁蚕—熟蚕—蚕茧再到蚕蛾,共四十多天的生命时间。只要保持桑叶的不断供应,估计到明年开春,几十万条,甚至上百万条桑蚕的数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条蚕的生命基本是在四十余天左右,如果按照一条雌蛾在临死前,一个晚上可产卵500多个卵计算。那繁殖的速度将是十分恐怖。一条蚕结一个茧,据华曦所知,一个茧将蚕丝剥离出来的话,可以达到1500—3000米的长度。这恐怕也就是为何丝绸会大规模盛行的一个原因。
不过在桑村住了几天,观察桑蚕繁殖情况的华曦忽然发现,这些桑蚕的进食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前几天采集回来的这批桑叶已经快没了,一条条裸…露着光秃秃身子的桑枝堆满了蚕棚的外边。看来要尽早将桑树的种植放上日程计划才行,否则以桑蚕的繁殖速度和蚕食速度,这片诺大的桑林要不了几年就变为干突突的丛林了。
桑村这边的事情算是暂时稳定下来,因为有了几年的养蚕经验,华曦也就放心地将桑村的事务工作交给族人打理。至于麻村,华曦吩咐族人将那些大麻全部收割起来晒干,暂时存放在麻村的仓库里。
时间急迫,华曦现在唯有暂时将桑村和麻村的事情放一放,将全副精力放在了秋收庆典上。
虽然八千奴隶在秋收工作前,已经被其他部落陆陆续续领回去,对农耕工作发生了不少的影响。但华曦临危思变,将士兵和水手拉到田地里,及时地补充了奴隶离去造成的生产力空档,农耕的整体进程,继续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向前发展。
不过,在一些部落领奴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让华曦感到麻烦的事情。一些奴隶得知那些和自己战斗过的部落,要到中华城将自己再次带回他们部落去当奴隶,纷纷集合起来进行抗议和骚动,并且愈来愈多的奴隶加入到这个阵营,要求华曦承认他们时中华人的身份,保护他们一年来创造出来的私人财产。兵源相对紧张的中华部落,自然没有太多的兵力去给彻底摆平这些愤怒的葛天氏奴隶。同时,华曦要的也正是这样的效果,以镇压不了奴隶为由,与那些部落展开了商讨。最后几经争讨,华曦答应以一个奴隶等于5元的公众价格从一些部落手中买下。还有一些部落显然是看到了奴隶所能创造出的剩余价值,纷纷狮子大开口要价,对这些部落华曦为由私底下以8…12元的价格买下。
八千多奴隶,华曦花费了三万多元中华币,总算是保住了半数奴隶。至于其他奴隶则被几个大部落带走,留下的快要收获的土地,被那些兵士、水手接管过来。而农田的所用者,也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这些耕作它的族人身上。
秋收大典,每天都搞得异常隆重,与春祭相比一点也不落于下风。杀猪宰羊,种植好手评比,经验分享,祭拜华为大神,到宗庙聆听祭司的教化等等这些,都是秋收祭祀庆典的活动。
作为部落的族长,又是部落的头等大事,华曦自然必须样样活动都亲身到场,主持活动,搞活气氛等工作。这次秋收庆典,不少部落都派来外交使者团前来庆贺,当然这些人主要目的还是希望中华部落可以将粮价下调一些,让更多的部落能够吃上白雪雪的大白米。对这一类的请求,华曦一律是婉言拒绝。自己部落才刚刚从温饱线挣扎出来,都还没囤积足够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傻子才会将关系重大的粮食低价售出。有这么好的事,那倒不如分给族人吃,起码可以让族人长肉一点。
二期水稻的收成出乎华曦意料的好,火山灰和粪便的浇灌下,土质已经被改善到无法再改善的地步。才用现代的管理方法,人力压力得到有效解放之下,粮食产量再上一个阶梯。粮食堆满了中华城内大大小小的所有粮仓,惊喜的华曦连忙开放其他物资仓库,将粮食暂时存放在里面。
虽然华曦没有下调粮价,但是对外交团的礼数还是应该做的。连续几天的大米饭任吃招待,让那些饥饿惯了的外族人猛吃一顿。华曦并送给每人五十斤大米,让他们拿回去自用。粮食这东西,从来就不会有人嫌多的。原本对华曦不肯下调粮价而颇有微词的一些人,在接过那袋子沉甸甸的大米时,不爽的表情已经顷刻间被喜悦所代替。
白狼族和狗头族、瑶族这些外交团的人看到中华城内那一间间仓库都堆满了粮食,眼红得不得了,他们不解:为何这些水稻在自己部落不能够收获到这么多,还要千里迢迢跑过来乞求中华人下调粮价。
在各部落外交团临走前,华曦在最后一次宴席上发话,粮价在这几年内基本不会有下调的可能。如果有部落想获得更多的粮食,可以派遣族人前来中华部落居住,在这边服从自己的计划安排来生产。他们只需要缴纳亩产的20%产量,其余就是他们所得的粮食。
对于部分使者询问那些姜蒜的种子时,华曦也作出直接明了的回答,姜蒜等农作物均可在中华城内购买,没有什么限制。
对华曦给出的这个迁来这里耕作的提议,当场就有两个部落表示同意,并标明在返回部落后,立即分别派出一千人和二千人的劳动力,前来中华部落耕作。其他部落则还在观望中,待回到部落后于族长商议再作打算!
在随后的祭祀活动里,评选出来的农业种植能手一律被要求上到广场的台上,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农业给自己和部落带来的影响!在这些种植能手的分享过程中,各族使者纷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少数几个大部落外,其他部落的人这个时候方才察觉到发展农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华宗庙,许多外族的使者和权贵都去过很多次,都是朝拜华为大神去的。不过在这次秋收祭祀上面,这些人蓦然发现宗庙比以往更加雄壮,古朴,丝丝神圣的威压不断从宗庙的漆黑庙门内散发出来,让人从心底就感觉到宗庙的神圣不可侵犯。
此外,华曦在看到今年秋收祭祀过来拜访的部落很多,既然达到了三十多个的巨大数量。华曦决定临时加入一个活动——军演!
华曦从军队中挑选出一百名骑兵和三百名步兵组成的部队,在如今显得有些狭窄的广场上,当着各族外交团的面举行了操演。阵阵齐整的喊声和划一的动作,让在场所有的观众都为之叫好。
外交团看过后,心中皆生出一个感觉:如果我们部落与中华人的军队撕杀,也许————
这次秋收大典,中华部落可谓是双喜临门,不但粮食产量稳步提升,而且更加确定了自己在所有部落之中的核心地位,这个才是华曦高兴的地方。只有成为核心,其他部落才会围绕着自己转,什么事情都很难离得开自己部落!
秋收的庆典搞了一周方才结束。庆典一结束,华曦立即策马赶回麻村,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心里惦记着那些麻籽,那些可是明天春耕时的第一批种子啊!
回到麻村,麻籽早已在族人的整理下,整整齐齐地存在在陶筐里存放着。华曦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大麻的纤维剥离开来,做成真正的纤维成品材料,以供日后纺织之用。
其实分离纤维的过程很简单,与造纸一样的大致工序。华曦先将大麻从根部用割刀把整株大麻的茎杆切割下来,然后将他们堆放在一起用藤条捆绑扎实后,直接丢上骡车运回中华城旁边的造纸作坊。
将大麻运到作坊后,华曦立即让人将大麻茎杆上的叶子和叶梢全部去掉,然后用藤条重新捆绑扎实后,吊入水中,藤条的另一头则捆绑在白龙江那边的树木上,不至于让大麻随江水溜走或是沉下去。
“族长,这是干什么?”一个族人不懂,疑惑道。
本来华曦想告诉他这是将大麻里不是纤维的杂志去除掉,只留下大麻纤维的过程,但是转念一想,似乎有点复杂了便笑道:“我这是将大麻泡软一点,去掉杂质这些多余的东西。”
“噢!”族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有再追问,只不过眼睛的专注神情更加严肃。
华曦之所以不将大麻放到作坊里的水池里,是因为目前水池里也堆满了木头、竹条等材料在浸泡着。
为了加快速度,华曦在浸泡大麻茎杆的同时,也带领族人在作坊旁开挖了一个新的大池,专门用来处理大麻的。一天后,大池挖掘完成,华曦便将大麻从白龙江中提出来,放到新池子里,并像造纸一样,加入大量的石灰,用以加速腐蚀剥离的速度。
趁着浸泡大麻的几天时间,华曦决定做一部简单的纺车先,要不待大麻的纤维剥离出来后,都无用武之地了。
纺车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都和其他工具一样,有其核心部件。华曦先让木匠做了两个木轮,在木轮的轮子中间挖开木碎,看起来就像是电影的卷带轮子一样,方便缠绕纤维丝或者蚕丝。此外还有一条细小的坚韧藤条作为轮子滚动的轮带。还有一个轮子则比第一个轮子要小上七八厘米的半径,这个轮子是作为手摇把的动力转接器。此外,再做了一个木制的支架、青铜轴承和手把,然后在两天的拆拆装装,反复拆装下,一台简易的纺车算是大功告成。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