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懒得理你,走了,爱封不封。”
“上仙还是留几日吧,荀的试用期恐怕也快了。”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这几天我就在国师府,有什么事儿我随时待命,回见了您嘞,谢谢你的五百打赏,祝你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去找老荀转转去。”
来内阁发现没人,估计荀也累得不轻,好不容易公孙瓒打了个胜仗,趁机在家休息休息。
于是乎秦浩一路来到了荀的府邸,发现这荀家还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好歹也是个内阁首辅,不但家里没几个仆人显得格外冷清,就连门口排队送礼的也没见着一个。
这可太不正常了,要知道别说荀堂堂一个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是普通一个礼部小办事员门口也常常排着一连串的队伍,传说吏部侍郎家对面的酒楼从来都是爆满,如果是靠窗正对着大门的座位甚至还需要五十两银子的位子钱,何况堂堂内阁首辅?
看来这荀,人缘混得好差啊!
一进了荀家书房,果然是香气扑鼻而来,五十多岁的老帅哥荀熏的自己喷香可口,笑容可掬地给秦浩泡茶,一点也看不出即将面临试用期的紧张感。
“我说文若啊,以你的能力不应该啊,怎么人缘混得这么次啊。”
“没办法,我如今已是东林党的头号大敌,谁敢跟我走的近一点,立刻就是一顶国贼的帽子,东林党对舆论的掌控太强,老实说我还真有点儿不适应。
在汉朝,有矛盾就吵架,实在不行就打架,再不行就动刀兵,我都已经习惯了,像东林党这样的滚刀肉我也是第一次碰到,伤不着你分毫,但成天组织一帮人骂你。”
“苍蝇不咬人但膈应人,你也小心一点,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别太小瞧东林党啊。”
“我知道,这帮成天喊着忧国忧民,动不动就死谏,满嘴气节的国家蛀虫,倒是挺让我长见识的,不出意外的话,我的试用期考验应该就和他们有关。”
“我也猜到了,已经让陛下密切注意钱谦益了,但愿一切太平吧。”
这话秦浩自己说的都没底,一切太平,就不是明末了。
第九十三章 荀彧的试用期考验
崇祯二年,西北大旱,时有贼子神一魁,闯塌天等二十余路反贼作乱,陕北地一片糜烂,崇祯急派杨鹤出任三边总督,安抚灾民,叛贼尽数归降。
崇祯三年,西北依然大旱,这次的波及范围更广,山西陕西全境一片赤土,朝廷已无力安抚,遂,神一魁等人再次叛乱,势力更加强大,朝廷去年所花费十万两白银尽数打了水。
急递送到崇祯手里,崇祯想都没想就把荀和公孙瓒给叫来了,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荀的试用期,到了。
其实看过一点明史的人都知道,要说明朝是被满清灭的,恐怕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至于流寇,更是天方夜谭,大明灭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穷。
老天爷不下雨,官员们太贪,士大夫家里藏着无数的银钱却一分也不给朝廷***的朝廷只能搜刮百姓,于是乎老百姓吃不起饭纷纷造反,越反越乱,越乱越穷,最终无力回天。
如今,断送了大明王朝,长达十几年之久不能剿灭的西北民乱,终于带着无限娇羞之情,掀开了裙下一角。
崇祯和荀虽然都没有长前后眼,不知道这一场大旱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十四年之久,但基本的政治水平还是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泼天的大乱子!
西北民变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兵,而是粮,历史上张献忠也好高迎祥也罢,甚至大名鼎鼎的李自成在内,其实都可以用粮食来解决,只要手里有粮,分分钟就能让几十上百万的反贼重新变成顺民,如今恶局只是刚刚开始还不算太坏,只要开端上能处理好,或许结果可以完全不同,这就要看荀的本事了。
“荀爱卿,朝廷现在倾全力,能挤出来多少石粮食?”
“回陛下,京中存粮还能挤出来二十万石,臣已经派人从江南采粮三十万,另外以朝廷的名义向民间富商借贷五十万,有信心凑出一百万来,虽不够,但想来解燃眉之急足够了。”
“民间借贷五十万?”崇祯不是啥也不懂的昏君,他太清楚民间借贷五十万是什么意思了。
“是,借粮时用了一点手段,所谓乱世用重典,非常之时用了一点非常手段,微臣是用盐引抵押借的,五十万石的粮食,抵押了五十万的盐引。”
这厚颜无耻的说法,听得秦浩一阵撇嘴,盐在各朝各代都是绝对的硬通货,但盐引么。。。。在明代基本上不会比纸片强多少。
明朝好像从来都是个一丁点不研究金融的朝代,规定凡是给军队运送军粮的商人都可以换朝廷的盐引作为报酬,一石粮换一张盐引,公平公道童叟无欺,靠着这项规定明初时太祖成祖战无不胜从来也没担心过后方补给问题。
但这盐引的发放和盐的产量好像又没多少关系,明初几乎可以当作货币流通的盐引,到了明朝中期基本就没用了,因为任凭你手里的盐引再多你也兑不出来盐来,产盐量就这么多,盐引却跟纸片子似的随便开,想换盐?等着,爷爷等到孙子守着盐引换不到盐的有的是。
如今这盐引要想换到盐,少说他们也得排队到三百年以后了,这特么跟明抢好像也没啥区别了。
秦浩嗔目结舌道:“哥啊,咱这么个玩儿法,有点儿横征暴敛啊。”
“富人少赚点,总比穷人饿死强些,我借的都是江南大商,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也应该让他们付出一点了,再说我又不是抢。”
“额。。。江南富商?他们背后。。。。”
“是东林党,估计参我的折子已经雪片一般的往上递了吧,陛下最近最好休息休息,躲一躲,别上朝了。”
“这。。。。荀爱卿,此事事关重大,要不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陛下,如今之局势已经得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再晚做几年,恐怕到时候天下大乱为之晚矣,臣身为内阁首辅,责无旁贷,这里还有一份折子,请陛下圣裁。”
“荀爱卿这是什么?”
“这是臣提议重设矿监的折子。”
“矿。。。。矿监?”这下别说崇祯了,就连秦浩都不淡定了。
连忙道“这个。。。文若啊,你是不是还不了解矿监二字对明朝来说是什么意思,这个头可不好开啊,你抢江南五十万石粮食,这虽然会让他们心痛,但他们家大业大的顶多也就是骂骂你,可你设矿监。。。那可是不死不休啊,恐怕连皇上也保不住你,这个真得从长计议。”
“来不及了,不是臣跟他们不死不休,而是东林党已经跟朝廷,百姓,甚至天下都不死不休了,东林党成天挂在嘴边以死报社稷,难道荀就是贪生怕死之辈么?”
一时间,崇祯和秦浩都有些被荀震慑住了,只是谁想到他居然画风一变却道:“当然了,真到了事不可为之时,上仙若能把我再卖一次也是好的。”
噗呲!秦浩一个没忍住当场就把嘴里的茶给喷了,大哥你后半句毁人设啊。
荀可能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本来就不是明朝人,跟世受皇恩什么的慷慨之词本来也没有关系,解释道“陛下,恕臣直言,天下之乱首先就乱在吏治,吏治不变,我大明必有倾覆之危,若臣不能拨乱反正,恐怕大明就真没机会了。”
崇祯大眼珠子一瞪冷汗刷的就流下来了,两眼直直的逼视着荀那目光就好似要把他洞穿一般,他不是没想过自己成为亡国之君的可能性,但被一个臣子当面说出来,而且说的是斩钉截铁,这还是头一次。
“荀爱卿。。。有些危言耸听了吧。”说话间就连秦浩也能感觉得到,杀气!属于崇祯这一帝王的杀气!
可是荀却依然平静,面上丝毫不见慌乱,两只眼睛的目光坚定如山岳一般竟然平视崇祯丝毫没有退让,斩钉截铁地说道:“回陛下,没有。”
眼看着崇祯脸色惨白双腿微微的有些颤抖,两支强悍而又有力的大手上青筋直冒,死死的握着拳头,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略带一丝颤抖的声音问道:“爱卿以为。。。朕不敢杀你么?”
“咳咳嗯嗯。。。你们俩好好说话,陛下,文若也没有别的意思,他在大明无根无萍,还不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么,文若你也是,进言么,多少也说得委婉点儿,你说他每两年就要嗝屁,哪个皇帝也受不了啊,他又不是李世民。”
崇祯一拍桌子大喝一声“用不着那唐太宗揶揄于朕,朕虽不敢自比先贤但纳谏的气度还有!荀我最后一次问你,你是不是铁了心要设矿监。”
“是,而且臣冥冥中有预感,这就是臣的试用期考验。”
第九十四章 避风头
明朝有一个十分奇葩的政治部门,那就是矿监,除了太祖和成祖两个绝对的猛人,这是所有皇帝都绕不过去的一个顽固性问题。
朝廷大臣对矿监从来都是态度鲜明的,海禁尚可商量着来,哪怕你均田,一条鞭法甚至官商一体纳税,起码都有的谈,只有矿监,绝无商量余地,谁碰谁死!
所谓的矿监,就是向全国的矿产收税,并且对矿产监督管理,大明朝矿类其实很少的,除了金银铜这种挖出来就能当钱使的,就只有铁矿了,其余如煤矿锰矿等加一块也就是个领头。
这特么挖出来就是国家战略物资啊!!实在难以想象,这种国家级战略物资居然不让国家兼管?开特么什么玩笑!按历史发展皇太极明年就特么能铸大炮了,他手里的铁是哪来的?
但,明朝就是这么奇葩,这样的国家生死之物偏偏就是不在朝廷手里,甚至连税都跟朝廷没关系,谁挖出来就是谁的,跟朝廷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特么别说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