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架空传-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有些孤儿的体质很弱,但他们毕竟受过洗脑教育,因此自有用处。

    所有的宗教都需要接受信徒的贡献,而接受了信徒的大量贡献之后,宗教上层又往往很容易沉溺于物欲进而导致生活**,结果使得信徒对该宗教丧失信仰。别的宗教是否堕落朱棣并不在乎,但万法一品教却与烈士陵园捆绑在一起,朱棣自然不能容忍该教的高层堕落进而影响烈士陵园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如同官员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谋求私利一样,宗教高层利用掌握信仰的权力谋求私利同样很难防范。然而如今却不同了。每个人都有**,但是当一个人的某种**过于强烈时,那么其他**就会相应减弱。对于自幼就经受特殊方法进行洗脑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想状态有些类似于苦行僧侣(苦行修士)——再苦再累也不怕,只求心中的安乐。对于这种极端狂热的狂信徒,利诱和威胁都不会起任何作用,因此绝对不可能与**分子同流合污。朱棣打算将那些身体素质不合格的孩子培养成苦行修士,待稍大一些后,给予他们权力,让他们去保证万法一品教的纯洁……或许将来还可以给他们监督地方官员的权力,当然,这件事不急,将来看情况再决定。

    拿定了主意后,朱棣继续观看台下的比赛。

    童子军的训练成果确实斐然。普通人进行如此激烈的搏斗顶多只能坚持几分钟就会无力,而童子军却将激烈的搏斗维持了近十分钟。体力消耗殆尽之后,童子军们开始展现顽强的意志,明明一个个都没什么力气了,可他们仍然咬牙坚持着。当然,到了这种时候,离分出胜负也不远了。

    待比赛结束后,朱棣开始颁奖。

    对于童子军,太多的物质奖励反而不美,因此物质奖励方面只是胜利者今晚能够加餐而已。至于说精神奖励,则是朱棣亲自颁发勋章:向比赛的优胜者和在比赛中受重伤者分别颁发训练优秀勋章和训练刻苦勋章。如果不考虑铜板上面的字,这种勋章很象一个中间没开孔的铜币,成本相当低廉。

    看到那个在半个小时前失去一只耳朵,仅仅只是进行了简单包扎的童子军,在受勋时竟然发自内心地喜悦着,朱棣好不容易勉强平静的心情再次被震撼了。

    后世的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处于异常状态的人可能感觉不到疼痛,但是当实例就在眼前时,朱棣所受的触动确实很大。

    朱棣是个实用主义者,以己度人,他认为授勋还不如给予现实的好处,因此之前并没有特别看重授勋的效果。之所以向童子军授勋,完全是因为迫不得已。经过洗脑后,童子军对物质的需求并不强烈。若是进行物质重奖,反而可能令童子军的思维发生混乱。无奈之余,朱棣只好从记忆的深处翻出了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精神奖励方式。

    现在看到授勋效果这么好时。朱棣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自己虽然是现实主义者。但国民不是!在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称之为愚民地前提下。实行授勋制度显然能够取得很大地效果。再者说。仅凭物质奖励也确实很难激励官兵地士气。一条人命应该支付多少抚恤?一只胳膊应该支付多少补偿?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一次战斗需要支付多少薪酬?若是将物质激励上调到雇佣兵地水平。以明朝地全部财政收入能够养得起五十万官兵就足以让朱棣偷笑了。

    回宫地路上。朱棣开始思考授勋方面地事情。

    材质倒也简直。定为金银铜铁四级也就是了。至于类别。朱棣决定将之划分为这样几大类。

    第一类为战役勋章。当然。只有战损率较高而且最终获得胜利地战役才会颁发战役勋章。金银铜铁四级。则分别对应60%、50%、30%、20%地战损率。在朱棣地记忆中。冷兵器时代一般地军队当战损率达到10%以上就会溃败。因此20%地战损率应该是定得比较高地。至于说60%地战损率。如果不是被包围了。正常情况下估计整个大明只有纯粹由童子军组成地部队可以在这种伤亡下继续作战。

    第二类为参战次数勋章。金银铜铁四级分别对应参战二十四次、十二次、六次、三次。参战次数是指参加战役次数而非参加战斗次数。否则士兵们仅仅参加过一次守城战就有可能获得金质参战勋章了。按参加战役次数来计算。一生之中能够参加十六次战役应该是极为罕见地——好象那位“我看见了。我来了。我征服了”地凯撒。终其一生也只参加过几次或十几次战役。

    第三类为战伤勋章。金银铜铁四级分别对应十六次、八次、四次、两次。由于一次战役中受伤次数只能算一次。因此想要获得金质战伤勋章地前提条件是至少参加十六次战役。并且每次战役都受伤。这样算下来。想要获得金质战伤勋章显然比获得金质参战勋章更加困难——能够参加十六次战役本身难度就不小。每次参战都受伤地难度更大。最困难之处在于这个年代并没有抗生素。能够受那么多次伤还能活下来地概率显然无限趋近于零。

    第四类为斥侯勋章,授予成功侦察敌情(所谓成功是指带回准确有效的情报,不包括与敌方斥侯相遇)的斥侯。金银铜铁四级分别对应的成功次数为三十二次、十六次、八次、四次。为了避免斥侯在成功带回一次准确有效的情报后消极怠工,此类行为的次数在同一次战役中可以叠加计算。金质斥侯勋章也不容易获得。因为斥侯这项工作难度很高,正规的战争中交战双方都会派出大量斥侯遮蔽战场,想要获得“准确有效的情报”就必须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敌军斥侯的封锁。若是有斥侯总是能够遇上不派斥侯遮蔽战场的敌军,那只能说他的运气太好。

    第五类为袍泽勋章,授予勇敢救援友军者。这种救援不是简单地在战斗中救援同伴,而是专指见友军陷入重围而为之解围。设置此类勋章的目的是为了使大明军人形成“即便身陷重围也会得到友军救援”的信念,这样便可以大幅度增加军人的士气。金银铜铁四级分别对应八次、四次、两次、一次。

    考虑到物以稀为贵,朱棣所设置的获得勋章的条件其实都很苛刻,想要获得金质勋章的难度更是不近人情。而袍泽勋章所需要的次数不仅少,而且救援行为在同一次战役中还可以叠加计算。历史上不泛多次杀出重围后又返身冲入敌群进行救援的行为,比如说赵云,比如说张须陀。对于这种英勇的行为若不进行叠加计算,朱棣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第六类为杀敌勋章,授予勇敢杀敌的军人。金银铜铁四级分别对应一千人,一百人,十人,一人。这类勋章下限最低而上限却最高。千人斩?说实话,朱棣根本不认为有人能够领取金质杀敌勋章。

    第七类为战功勋章,授予出色完成使命的军人。高级将领想要获得这种勋章必须至少完美地完成一场战役,而中低级军官以及普通士兵,则必须有斩将夺旗或者在战斗中杀死大量敌人的个人英雄行为。与其他勋章不同的是,这种勋章并非金银铜铁四级,而是设金质镶三钻的战功勋章、金质镶两钻的战功勋章、金质镶一钻的战功勋章、金质勋章这四种。只从材质上就能够看出,战功勋章是大明帝国的最高级勋章。

    “穷秀才”的社会地位之所以较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能够见知县而不跪。所以,朱棣决定让获得各种勋章的军人拥有对应见不同品级的官员而不跪的权力,具体标准朱棣懒得费神,干脆由礼部去确定好了。另外,勋章的样式以及图案设计自然也要交给礼部。

    现代军队的各类勋章都有规定的佩带位置,有的佩带在左胸袋沿上方、有的佩带在左胸袋沿下方、有的佩带在衣领中间、有的佩于左臂上方、有的佩带在右胸袋中间甚至还有戴在纽扣眼上的。目前朱棣对军队制服进行改革的兴趣不大,因此准备规定所有的勋章干脆象唐宋时期御赐的金鱼袋那样挂在腰间好了……

第二十章 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连几天朱棣的心情都很不错,因为他在小范围内试验了一下,发现以勋章激励士气的办法确实很好。烈士陵园自然也能够提高军人的士气,但那毕竟只是死后的事情。而各类勋章,则使军人们在生前便可以有具体的奋斗目标。在这双重激励下,何愁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不大幅提升?

    但这种好心情却在武举殿试即将举行的前一天被破坏

    景秀在武举会试中的成绩不好也不坏,排在第三十四名。按“钦定一甲三名武状元授定远将军(从三品)、武榜眼授广威将军(正四品)、武探花授显武将军(从四品),二甲三十名授守备(正五品),三甲百余名以次各授出身”的原则,如果是殿试第三十四名只能授与同进士出身。然而会试毕竟不是殿试,只要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哪怕会试成绩忝陪末座,也有一丝希望被皇帝慧眼识珠点为状元——更何况三十四名也不算太低。

    由谁当状元是皇帝的权力,退一步说,即便大臣们有权对此说三道四,但考虑到文武双状元里面蕴含的喜庆之意,也不会有人愿意做这等煞风景的事。朱棣原本以为景秀成为文武双状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在武举殿试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朱棣却得到了一份东厂秘报:景秀煮熟的鸭子居然就这么飞

    朱棣原来以为自己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和阅历,更幸运的是穿越后又身为皇帝,有着如此明显的优势,自然有资格站在这个时代的最顶端俯视众生。事实上,这段时间里朱棣也确实一帆风顺,想做什么事都能够做到。于是朱棣的自信心越发膨胀,若是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弄不好最后他会发展成为狂妄自大的性格呢。

    这一次,想要弄个文武双状元激励民间向武之风的愿望却意外落空了。历史上没有未参加殿试而获状元的先例倒也罢了。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