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架空传-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安南战争中正规军将士所获得的最高有邑爵位是三等伯爵,这个爵位自然非征夷将军、总兵官张辅莫属了。而获得有邑一等子爵爵位的有两人,除了西平候、左副将军沐晟外,另一个竟然是之前只不过是百户的阿牛。当然,安南战争结束后评定功勋后,阿牛已经由正五品的百户连升四级成了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可即便是卫指挥佥事,在安南远征大军中也算不了什么。所以,阿牛被封为有邑一等子爵的事情对低级军官们造成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根据规定,凡是获得有邑爵位者,可以在三个月内辞去军职前往领地生活。若是不打算辞去军职,那么过了三个月的期限后就不得擅自离开军伍了,否则以逃兵论处。获得采邑的将士如果打算继续服役,那就必须将采邑交给信任的人管理。

    第三类则是之前购买了安南战争股票的百姓们。当时心不甘情不愿地被迫购买战争股票的人,如今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真的只花了这么点钱便成为了有邑贵族。只不过,由于战争股票这种东西是第一次出现,那时人们对此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购买并不积极,最后还是朱棣通过行政手段强迫富户认购的。所以,通过购买战争股票而成为有邑贵族的人数虽然不算很少,但基本上都是爵位最低的有邑恩骑尉。到了兑现的时候,当初没敢购买战争股票的人自然大叹可惜,而只是象征性地购买了一两股的人同样感到后悔不已。因为,五百贯便能够购买一个有邑贵族的爵位实在是太便宜了!将来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遇到这种便宜事呢!

    尽管富户本人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前往陌生的安南,但由于《长子继承法》的存在,因此这种有邑贵族爵位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家中只有一个儿子的富户似乎有些麻烦,因为他本人肯定不愿意离开家乡,同时也不会舍得让唯一的儿子离开家乡,因此这个有邑爵位似乎浪费了。但事实上,这种麻烦却根本不存在。因为,富户可以任命自己所信任的亲族或是管家前往采邑代为管理,也可以卖掉这个爵位。

    不过,选择卖掉爵位的富户却极为罕见。因为,哪怕家中只有独子的富户大多会选择将采邑交给信任的人去管理,因为这样做,他便可以顶着一个贵族头衔。除了可以满足虚荣心之外,贵族爵位还对应着相应的品级。有禄恩骑尉相当于正七品,有禄云骑尉相当于从六品,有禄骑尉相当于正六品,依次向上递增。有邑爵位比有禄爵位低两级,因此有邑恩骑尉只相当于正九品。尽管有邑恩骑尉的品衔较低,而且这种品衔并没有任何实权,但只要顶着一个有邑恩骑尉的贵族头衔,在见到知县时便不必下跪了——这种好处谁不喜欢?

    更妙的是,这种有邑爵位还是世袭的——尽管继承有邑爵位时必须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但从理论上讲,哪怕是最低一级的有邑恩骑尉也可以世世代代永远地传下去。

    ……

    于是,在消灭了篡位的胡氏政权后,似乎是皆大欢喜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十五章 泼天大志

    真的是皆大欢喜了吗?”

    朱棣嘴角噙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缓缓摇头。“只怕未必吧?”

    杨荣见朱~似乎并不怎么高兴,忙说道:“债券和股票都兑现了,百姓们得了实利;陈天平、裴伯耆恢复安南陈朝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当初助纣为虐与胡一元、胡汉苍为伍的安南人只要及时投降,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实权的有邑贵族;将士们轻轻松松打赢了这一仗,却又得到了不菲的奖励……”

    “问题就出在这一仗赢得太轻松了。”朱棣打断杨荣的话。“你想啊,这一仗赢得这么轻松,战后那么多人都得了好处……这种好事,谁不想多来几次?”

    杨荣瞥了一眼朱~,见他似笑非笑地说道:“郑和下西洋后,与大明建交的的国家更多了。比如苏禄、占城、缅甸、西洋琐里、爪哇、泥、三佛齐、罗、真腊、古里、柯枝、甘巴里、满剌加、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不剌哇、阿丹、苏门答剌、麻木、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然而这么多小国,却仅有苏禄自愿加入了大明的有邑贵族体系。”

    朱棣顿了顿,象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呵呵笑了起来。“就连那苏禄加入大明的有邑贵族体系也未必能够说是自愿……你还记得那年苏禄入贡时,上表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的情况吗?”

    “记得。”杨荣此时也嘴角含笑。“当时微臣真是吓了一大跳。之前与苏禄并没有太多的来往,只知道苏禄国内分为东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东王为尊。那年苏禄东王,西王、王率领家眷一行三百余人前往中国,礼部一直以为苏禄是前来入贡的。谁料到在大殿上,苏禄东王竟然表示要求举国并入大明,而所谓地贡物便是苏禄国的土地以及丁户。当时大殿之上群臣或疑惑或惊喜,无人能保持常态,唯有皇上镇定自若。”

    被杨荣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马屁,朱棣愉快地摇摇头。“朕当时其实也吓了一跳。”

    朱棣慢慢回忆着。在他地记忆中,苏禄请求将国土、丁户编入中国在历史上确实有其事,但这件事却是发生在乾隆年间,而且乾隆拒绝了这种好事。当时朱~也不知道这个事件为什么会提前发生,于是在大殿上只是不动声色地说“朕知道了”,事后却命令东厂对此事详加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之前苏禄国在海滩边救了一位遭遇海难的大明人,而那人竟然自称是大明使者,只因遭遇海难而丢失了证明身份的使节。苏禄东王一听说是大明地使节,自然不敢怠慢,于是赶紧询问此人来意。那人便说是奉了大明皇帝的旨意,来说服苏禄国王向大明臣服,进献国土。除此之外,此人还向苏禄索要了一艘船以及大量财物,然后返回了大明。等“大明使者”离开后,苏禄三王便对此事一本正经地讨论了一番。不知道是心慕中原繁华还是惧怕大明的强大,总之最后苏禄三王达成了将国土进献给大明地共识。

    得知事情地来龙去脉后。朱棣便顺水推舟答应了苏禄东王地要求。

    只是考虑到苏禄国地特殊情况。因此只是将苏禄人当成熟蕃对待。在苏禄建了一个府并派遣流官过去之余。却仍然将苏禄三王分别册封为土知州、有邑贵族。配合大明地流官对苏禄进行管理。

    杨荣还是第一次听说苏禄自请并入大明地内情。不禁讶然道:“那冒充大明使节之人后来回到大明了?冒充国家使节是为死罪。但促使苏禄并入大明却是大功。不知皇上是怎么处理此人地?”

    “还谈不上怎么处理此人。”朱~笑着说道:“苏禄地造船技术很低。那人从苏禄骗得地只是一艘不大地渔船。勉强航行回到大明已是老天保佑了。不过那人还从苏禄还骗得了大量地财物。返回广州将便将船和财物都卖掉了。然后换了一艘能够远航地船便再次出海了。”

    “又出海了?”杨荣先是惊讶。然后恍然。“他大约是自知犯下了滔天大罪。所以逃遁了。”

    “……也未必。其实那人你也认识。”

    “微臣认识此人?”杨荣地嘴巴张大的能够塞进一只拳头。然而杨荣毕竟记忆力惊人,仔细回忆片刻后,他试探着问道:“难道是那个周?就是那个说是要往最南方去才能逃过一劫地周。”

    “不错,正是此人!”朱棣的语气中略微带着一丝羡慕和感叹。杨荣地记忆力和心思之灵动,若朱棣是不皇帝,那真是和他比都没法比的——人比人真是得死啊!

    “即便没有犯下冒充使节之罪,大约周也会想方设法往南边去……”朱~悠然叹了口气。“已经五年多的时间没周的消息了,也不知道他现在究竟在哪里。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发现澳州了……难道他真的往南极去了?”

    “如果周回国,朕也不让他去探险了,就派他却说服周边的小国。朕派的正式使者们甚至没能说服周边的小国酋长们并入大明的有

    而周那个冒充的家伙反倒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了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对于朱棣的自言自语,杨荣也不好说什么。一阵沉默后,朱棣却主动回到了刚才的正题。

    “刚才朕说过了,安南战争赢得实在太过轻松,而且战争红利却又不菲,人的贪欲难道是有止境的吗?百姓难道不希望继续购买那种债券和股票?将士们难道不希望多有立功的机会?就算是刚刚加入大明有邑贵族体系的安南人,难道就不希望借着八十万大军正驻守安南的机会与宿敌占城彻底解决历史上地恩怨?”

    “朕派了使者向周边小国传达让他们加入大明有邑贵族体系的要求,可是应者廖廖。可见,很多事光用嘴巴说还是不够的。所以朕已经给张辅送去了一份密旨,让他随机应便。安南周边地缅甸、罗、万象、占城等国不肯加入大明有邑贵族体系,那便是拂了朕的面子!其实即便朕不下达旨令,可张辅身为征夷将军,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八十万大军外加安南的军队在手,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作臣子地,总要从全局全盘着眼着手,才能跟上朕的庙貌筹运!”

    “毕竟八十万大军远征安南,耗费了多少钱粮精神!偏偏在安南又没打什么恶战。若是占城等国说不加入有邑贵族体系就不加入,而张辅就这么率领着大军回国,国人会怎么看张辅?慢道是占城,就连天下人也要小看他们那支‘天兵’,更会小瞧朕!”

    “在缅甸、暹罗、占城、万象这四个国家中,占城与安南宿怨极深,所以朕敢断定,张辅接下来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