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观察顺序,不怪周瑜。这年代就是这样,重将领不重士兵。因而周瑜直到这时才观察士兵。这就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周瑜看见孙军的士兵,在与建业守军一对一的情况下,多数情况是一招未能使足,就被对方杀死。极少数使了两招,照样被杀死。有几名孙军对一名建业守军的情况。通常要十名以上的孙军,对一名建业守军才能够维持不胜不败。
孙军以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将领。但今夜的建业守军仿佛如有神助,三五个小兵就能战胜一名孙军将领。孙军将领的优势已然荡然无存。
孙军的人数,开始的时候倒是占据优势的。五千对两千。一交手,就被弓箭射去一千五。三千五对两千,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而这些建业守军仿佛就是杀人的阎罗,人人如狼似虎,战斗力惊人。孙军不断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此时周瑜放眼望去,发现剩下的孙军已不足千人。因而周瑜急令,全军撤退!
……
是得全军撤退了。这完全就是羊羔与豺狼的交战。绝不能这样下去了。五千孙军,虽然是引敌来追的诱饵,但却并没有打算让建业守军全部吃掉。如果真让建业守军全部吃掉了,孙策那边的埋伏就成了空设。
周瑜下令之后,纵马便走。没跑多远,忽一将斜刺里插了过来,一刀斩下。周瑜连忙举起斩龙剑挡住。将领一刀不中,跑了过去。调转马头,冲过来又是一刀。
周瑜其实还是有武艺的。周瑜的个人武艺比孙策自然比不上,却也差得不多。周瑜性子高傲,要做就做人上人,不能做人上人的就不做。因而周瑜平时根本就没有上阵厮杀。投孙军之后,周瑜就一直没有马上作战的兵器。有人问起,周瑜就说自己乃一介文官,不擅武艺。
来人是于禁。真要说起来,于禁的个人武功要稍逊于周瑜。但周瑜这边没有趁手的兵器。斩龙剑,只是一种装饰性的佩剑,因而周瑜处于下风。
周瑜抽了个空子,趁着于禁战马冲过。拨马便逃。可惜,没跑几步,就被田军小兵缠上了。这个时候,孙军只有几百人了。因而田军就富裕出来较多的人。拦住周瑜的,便有十几个人。周瑜冲了一次,右边两名士兵挥刀砍来。周瑜挥剑一挡,剑被击飞。战马的左边又一名小兵挥刀砍来,周瑜让过,砍中马身。右边击飞周瑜长剑的士兵弃了兵器,一个抓住了周瑜战马辔头,一人抓住了马鞍。硬是让战马停住了。战马一停,七八个士兵一拥而上,活捉了周瑜。
……
战斗很快进入了尾声。开始有孙军士兵投降。田军放过跪地投降的士兵不杀,很快,有样学样,最后约六百名孙军士兵就全部投降了。
打扫战场,有很多环节。通常由郭图这样的行军教授进行安排。太史慈、于禁这样的武将,多半会遗漏一些事情。不过,这一次,郭图事先有交待。他们也不需要全面打扫战场。只消将孙军将领一个个揪出来就行了。
揪将领出来,说困难也困难说容易也容易。比如这个时候,凭穿戴,凭俘虏士兵的指认,就能揪出将领,也就比较容易。要是此时不揪,过些时候再揪,恐怕就困难了。
很快就确认了,黄盖、朱治、吕范被杀死,俘获了周瑜、韩当,蒋钦、周泰下落不明。
俘虏,很少。丙队这边,留下了一百人,负责将六百名俘虏及周瑜、韩当二人押送建业。其余一千九百人重新整队,开赴有埋伏的浅谷。
……
曾经分析过,伏击最大的前提就在于出奇不意,在于敌军没有防备。就比如前不久田豫的幽州兵伏击关羽的范阳兵那样,在关羽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先杀了将近一半人了。于是,胜负便因此而定。
但如果被伏击的军队早有防备,伏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蔡琰在找到三官山那样的独特地形之前,就曾经想过。兵法云,遇谷莫入。因而山谷设伏,要想敌军不防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硬要打,就不叫伏击了。无非是将战场由城池搬到了谷地。于是,那具体的地形是否能够胜过城池,就成为了打与不打的分界线。
三官山的地形胜过了城池,而孙军这边,北崮山和小红岭就不行了。名称上,都叫山、叫岭,但其实上,地形却不够险峻,树林也不够密集。这样的地方,在敌军有防备的情况下,是不宜设伏的。
敌军有没有防备呢?换句话说,建业城过来的军队,会不会猜到这儿有埋伏呢?孙策认为,猜不到。今夜孙策等了很久,应该到来的人儿却一直没有来。多等了约半个时辰,来了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到了埋伏之所就喊:“孙将军、孙将军!”
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战斗
第221章 快速战斗
孙策听到叫喊,气都不打一处来。自己这边。埋伏得好好的。既然是埋伏,当然是不欲使人知道了。这几十个人这么一叫,还不露馅?
孙策没有出去。于是,那几十个人就这么边走边走地走了过去。谁知,走过五里浅谷之后,那几十个人又走了回来,还是边走边叫。看这架式,孙策如果不出去,这几十个人铁定了会一直这么叫下去。孙策无奈,只得从暗处走了出来。由于心中有气,便喝道:“叫什么,一点规矩没有!”
那几十个人当即住声。其中两人奔到孙策马前,单膝点地拜倒。一人说:“孙将军,大事不好!”孙策一看,说话的人是蒋钦。旁边的是周泰。孙策问:“有什么不好?是不是建业守军没有出城来追?”建业军队到底会不会出城来追,周瑜吃不准,孙策自己也同样吃不准。因为最担心这个,所以孙策就问了出来。
“不是,他们来了。但是人不多,只有两千多人……”说到这里,周泰捅了蒋钦一下。蒋钦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真实的军情,有两点。一是敌军不多,只有两千人。二是我军不利,基本上全军覆没。但是这两点军情却是自相矛盾的。敌军多,因而交战后我军不利,那才是正常的。周泰见孙策态度不善,便立即捅了蒋钦一下,制止了蒋钦。
蒋钦被捅一下,也明白了。仅仅就叫孙策出来汇报一下情况,还没开始说呢,孙策就冒那么大的火。要是自己把五千孙兵交战不利的消息说出来,那还不知道会冒多大的火呢。在这个时候,身居高位者对于麾下之人是有生杀大权的。一怒之下,杀了自己都有可能。因而蒋钦就不说了。
于是,因为自己的态度,孙策只听到了一半的军情。只来了两千人,孙策当然不满意。那是因为,就算是全歼了两千建业守军,那建业城依然还是拿不下来。不过,话又说回来,来了两千人,总比一个没有的好。一个都没有出来的话,不仅仅是白忙一场,更是显得自己的计策被建业守军识破了。因而,这两千人一出来,就没有那样的担忧了。两千人,虽然是小菜。但总比什么菜都没有的好。既然敌军只有两千,孙策就打定主意,想要全歼来敌了。
孙策对浅谷两旁埋伏的士兵大声命令道:“众军听好,建业只来了两千人。故此,呆会大家给我往死里整,为我军死去的将干报仇。一律不接受投降。”“明白了。”“遵命。”“孙将军尽管放心。”“听见了。”各种不同的回答顿时响起,很不整齐。孙策放低了声音,对蒋钦、周泰道:“你二人,找个地方,把这几十个弟兄藏好。”蒋周二人同时抱拳,应声。
孙策骑着马又走向了暗处。蒋钦、周泰到哪儿去呢?这两人对望了一眼,招呼了那几十个人,走向了浅谷的尽头。
……
蒋钦、周泰其实并不知道建业城那两千士兵会不会到浅谷这边来。这二人乃悍匪出身,见机得早,两军刚一交锋,两人便察觉败局已定,打了个招呼,在没有得到周瑜命令的情况下。就提前跑了。
正因为是提前逃跑,有违军纪,所以二人才使劲叫孙策。二人打的主意是,假如事后追究起来。就可以把自己的逃跑,说成是为了赶着前去给孙策报信。
两人原有三百名匪徒,乱军之中,只带出几十个人。当他们离开的时候,那时孙军五千士兵才死亡三千。因而他们虽然知道接下来孙军必败,但到底败得怎么样,也不知详情。
这会儿两人往浅谷尽头走,打的主意就是远离战场。两人一直在长江上劫掠过往行商,饱一顿饥一顿。原来的刘繇一直对他们一直是剿灭的态度,因而刘繇是不能投靠的。孙策出来了,二人便寻思着也许可以咸鱼翻身,由土匪变成官军了。于是便来投靠孙策。
在蒋钦、周泰投靠孙策的时候,孙策挟死一将、喝死一将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但是知情者却不多。袁术军队这边,是不可能大肆宣扬的。雷薄及其士兵,谈及此事,只会说袁术大军歼灭了张邈,而绝不会为一个刚来投效的人树碑立传。孙策之边,就黄盖、韩当知道,朱治和吕范不知道。在离开袁术之后,东行至汝阴一带,招募游兵散勇未成,那个时候,黄盖、韩当才说起当日的战况,朱治、吕范才知道了。因而,朱治、吕范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对孙策的勇猛进行宣传。随即,孙策就遇见了周瑜。遇见周瑜之后,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个人勇猛便在周瑜招募三千士兵的成绩面前黯然失色了。谁也没有心思再去宣传什么事迹了。因而,蒋钦和周泰根本就不知道。
蒋钦和周泰投靠孙策,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孙策是一股新兴的力量。只因为不能制造刘繇,所以才投靠的孙策。并不因为孙策有德有才有勇。而实际上,在他们投靠了孙策之后,也并没有发现孙策有什么德有什么才有什么勇。当日一战,取胜的直接原因是蒋钦和周泰,这也罢了。随后第二仗,蒋钦、周泰带周瑜到寿春去游说陈武。周瑜成功了。蒋钦、周泰对周瑜就有了几分钦佩。自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