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洛湘被问得快哭了,“哥哥就是会讲故事,有个老头给他的钱……”
“扯淡!”王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等我把臭小子叫来,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一转头,正好王宁安从外面走进来,爷俩碰了一个面对面。王良刚刚还气势汹汹,可是真正面对儿子,居然有些心虚,想到孩子受的委屈,王良的火气消了大半,依旧黑着脸。
“小兔崽子,你还有脸见我?”
王宁安翻了翻白眼,心说我又没干什么亏心事,有什么不敢的,他眼睛尖儿,一下子看到了一串铜钱,还有臭鞋,还以为老爹是心疼自己的私房钱呢!
“100文拿去算了,剩下的可是我挣的,总不能抢孩子的钱吧?”
“咳咳!”王良难得老脸一红,“臭小子,我问你,这钱是怎么回事?从哪里来的?”
“一个说书的韩蛤蟆给的,不是白给啊,一贯钱换了我两个故事,算起来还是他赚了。”王宁安大大方方道。
王良一皱眉,“宁安,你真的会讲故事,还能卖钱?”
老爹满脸不相信,王宁安晃着头道:“讲故事有什么难的,我肚子里的故事多着呢!”
“你就吹吧,我才不信呢!臭小子,你给我说实话!”王良突然举起了巴掌。
“别打。”白氏拦住了他,走到王宁安的面前,蹲下身体,盯着王宁安的眼睛,郑重道:“儿啊,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还小,可不能走了歪路,和娘说实话,你真的是卖故事赚的?”
“那是自然,看你们的意思,是不相信了?”王宁安傲然问道,白氏神色凝重,王良扭过头,完全不信。
看起来不拿出点本事不行了。
“我现在就讲一段。”王宁安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虎踞龙盘几战争,莫将成败论英雄。一生叱咤风云外,百转旌旗宇宙中……说的是楚霸王项羽和虞美人,被困九里山中,四外具是汉营兵将,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不到半个时辰,王宁安讲了一段霸王别姬,当说到虞美人自刎而死,白氏眼圈泛红,不住地擦着眼角,低声抽泣。听到了霸王项羽被骗走了乌锥马和大铁枪,一代英豪,陷入绝境,老爹王良把拳头攥得嘎嘎作响,满腔的愤懑,简直须发皆乍!
等到情绪平复,夫妻俩互相看了眼,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王宁安讲得丝毫不比说书先生差,甚至犹有过之,王良抓着手里的一串钱,突然放声大笑,白氏狠狠瞪了他一眼。
“都怪你胡思乱想,咱们儿子怎么会……”白氏没有说下去,反而计上心来。
“当家的,看起来这两个铺面有着落了。”
王宁安还在发楞,白氏从怀里掏出了两张地契原来白家是做生意的,外祖父有四个儿子,都在经商,唯独老娘一个姑娘,十分疼惜。老爷子临走的时候,留给了白氏两个铺面,都是在沧州城。
老人家想得很仔细,给女儿钱,以她的性格,未必能守得住。两个铺面,哪怕不懂经营,还能吃租金呢!
白氏看着地契,就想起了父亲,伤心了半天,才说道:“宁安,这两个铺子,一个是茶馆,一个是饭馆,娘正愁不知道怎么办呢,没想到我儿会说故事,那可太好了。”
“等等……”王宁安道:“不会是想让我去茶馆说故事吧?”
“对啊!”王良笑道:“我怎么没想到呢,现在的茶馆里都有说书的,宁安去说故事,保证能吸引……好像不对啊!”
王良说到一半,意识到了问题,连忙晃了晃头,他的儿子,王家的子孙,学人家粉墨登场,上台说书,脸皮还要不要?别看说书的后台也供着孔圣人,可是正儿八经的孔孟门徒从来没承认过他们,说到底就是江湖艺人,是优伶戏子。
“我的儿子不能当戏子!“王良斩钉截铁道。
“戏子?”白氏只觉得说书赚钱是个很轻松的职业,至少比种田强多了,却忽略了那可是人们眼中下贱的营生,顿时傻眼了。
“喝什么风也不能毁了宁安的一辈子。”王良拍着胸膛道:“大不了我和别的猎户一起进山,打老虎黑熊,一张虎皮就好几十贯哩!我要是能打三五只回来,那可就发财了!”
王宁安差点笑出来,当老虎是野兔啊,还打三五只,老爹是做梦没醒呢!他可不认为靠着打猎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不过看到了地契,王宁安心里有了盘算。
一直琢磨着赚第一斗金,没想到第一斗金就送到了眼前。一个茶馆,一个饭馆,简直老天爷都在帮自己!
“其实可以我写故事,然后请一个说书先生坐镇茶馆,术业有专攻,没准他讲的比我还好。倒是饭馆,可以多动点心思,能赚大钱。”
“这个办法好!”王良拍手称赞,可是听王宁安说能靠着饭馆赚钱,顿时嗤之以鼻,“开饭馆要手艺的,你小子会做什么?”
王宁安真是一肚子气,“我会的多了,今天晚上,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的手艺!”
比起讲故事的本事,王宁安对自己的厨艺更加自信。
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调味料,但是天然的食材本身就是无上的美味,王宁安摸索了几天,已经有了经验。
他有足够的把握,白氏和王良都被请到了屋子里等着,没多大一会儿,刀勺乱响,王良听得心惊肉跳,心说这小子再作什么啊,做个菜用得着这么麻烦?
倒是两个小家伙信心十足,就连王宁泽都不在外面跑了,老老实实坐着。
没过多大一会儿,香气飘进来,王宁泽的口水就流了下来。王良夫妻俩越发惊骇了,出门一个多月,怎么儿子变了一个人!
会讲故事了,还能做菜!是孩子突然开窍了,还是被人掉包了?王良满心怀疑。白氏却是另一番心思。
“咱们不在家,二,二嫂又是那个样!宁安要照顾弟弟妹妹,做饭做菜,孩子都是给逼出来的,我儿受苦了!”白氏更加心疼儿子了。
说话之间,一盘湛清碧绿的蔬菜端了进来,王宁泽和王洛湘争着跑到小厨房,把做好的菜端了进来。
一盘炒青菜、一盘酱炒鸡,一碗鸡蛋羹,还有一大碗鱼头炖豆腐,四个菜摆好了,王宁安拍了拍手,笑道:“怎么样?还不差吧?”
王良的眼珠子全都落在了菜上,夹起一块豆腐,浓浓的汁水涌出来,香滑细嫩,几乎是从喉咙滑下去的。
好吃,真是太好了!
又夹起一筷子青菜,新鲜爽口,蔬菜的味道都保留了下来。
“岳父家的厨子怕是也比不上宁安啊!”
王良说完之后,突然一愣,仿佛见了鬼一样。
“这,这不是炒菜吗?大舅哥不是说了,除了京城之外,没有人会炒菜……宁安,你小子和谁学的?”
第13章 祖宗显灵
一家五口人,四道分量十足的菜,被吃了一个精光,最后一点汤水都被王良用面饼擦得干干净净。
对天发誓,王良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衣食住行,食物排在了第二位,美食比起温暖的房舍更让人满足。
王良的双手按在鼓起来的肚子上面,常年习武练出来的腹肌变得平坦,他甚至琢磨着,如果天天吃这么好吃的菜,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肥肉!
原来美食和美女一样,都是消磨壮士之气的坏东西。可有些东西就是如此,明知道是坏东西,却忍不住想要尝试,这不,胃里的食物还没消化干净,晚饭的香气又飘了进来。
王良把头别过去,可是下一秒又忍不住转过来。
一大锅南瓜粥,一小碟煎鱼,一盘咸菜,一盘香油拌菠菜,荤素搭配,清淡爽口,金灿灿的粥,绿莹莹的菠菜,忍不住食指大动。
王良足足喝了三大碗,打着饱嗝,放下了碗。
“宁安,你的厨艺别说沧州,只怕瀛洲也少有!”
白氏也笑道:“听我哥他们说,只有京城的厨子才会炒菜宁安,你到底是跟谁学的?”
“娘,炒菜没啥了不起的,关键是油。”王宁安以前写穿越文的时候,下过一番功夫,很早的时候,中华先民就使用动物油脂,羊油、牛油、猪油,烹制食物。
不过大多数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回肉,满是油脂的大肥肉更是普通百姓的最爱,吃都不够,哪里舍得制成荤油,故此即便有炒菜,也只是在贵族中间流传而已。
植物油是在东汉的时候才开始制取的,含油量极高的芝麻成为首选,最初用来照明,或者在战争中放火助燃的。后来渐渐用在了烹饪上,发展到了宋代,麻油已经十分普遍,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炒菜从贵族走向了民间,变成普通市民也能享受的美味。
当然了,眼下的炒菜还只是流行于汴京,懂得炒菜的师傅更是敝帚自珍,当成了看家本事,舍不得外传,但是要不了几十年,炒菜势必风靡天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提到:“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宋人这么干,不过王宁安试验了一下,就摇头了。
麻油也就是芝麻油,俗称香油,这玩意炸东西,炒菜当然没问题,可是香油味道太浓郁,会掩盖住食物本身的味道,什么都是香油味,吃多了感觉肯定不好。
而且香油不耐高温,容易焦糊,用来炒菜会有苦味。
有这两大缺点,注定了香油没法成为炒菜的首选。
王宁安炒的青菜,用的是从吴大叔家里买来的肥肉,熬出的荤油炒的,王宁安估算了一下,汴京的炒菜,首选应该是羊油、猪油一类的动物油,差一些的用香油,至于后世真正的植物油主力,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还没有大行其道。
花生原产美洲,要等到大航海之后,才传遍世界,身在北宋,暂时不用想了。
大豆倒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不过长久以来,豆油都